书城励志心态的力量
38786000000010

第10章 心力——成大事的强劲动力(2)

人们获得的成就大多是自己所企盼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永远不可能成为元帅。”

高尔基说:“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确定只走10公里路程,走到七八公里处便会因松懈而感到很累,因为目标快到了;但如果要求走20公里,那么,在七八公里处,正是斗志昂扬之时。

比如射箭,有经验的射手都知道,要想射中靶心决不能瞄准靶心,而要瞄准靶心以上的位置。这就是“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仅得其下”的道理。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说:“就最高目标本身来说,即使没有达到,也比那完全达到了的较低的目标,要更有价值。”

伟大的目标定会给心智留有较大的空间,我们才不会被限制,才能追寻更大的成功。

野心是成功的特效药,野心是奇迹的萌发点。一个人只要有野心,才能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来。

4.恒心,让你打不败压不跨

每个人都有雄心壮志,都想做一件事,向往成功,但是真正能够做成一件事,使自己成功的人实在不多。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的人,那些遇到困难绝不轻言放弃的人,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有位外资企业老板,他的办公室里,各种豪华的摆设、考究的地毯、忙进忙出的员工,他的公司成就非凡。就是这位老板成功的背后,也藏着鲜为人知的辛酸史。他创业之初的头半年,存款账户上为0.00元。因为付不起房租,一连几个月都以办公室为家。他因为坚持实现自己的“野心”,而拒绝了几家跨国企业的高薪诚聘。他曾被顾客拒绝过、冷落过,但欢迎他、尊敬他的客户和拒绝过、冷落过他的客户几乎同样多。

八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八年拼搏挣扎的抗战,这家外资企业走向了成功。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恒心做事的深刻再现,他认真、踏实、肯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功成名就者,无一不受过无情的打击,只是这些成功者能坚持到底,最终获得辉煌的成果。

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果实,如果能克服种种困难与失败,决不轻言放弃,那么你一定可以达到成功。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不放弃,就会一直拥有成功的希望。

当你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失败时,请对自己说,我还有机会。并且坚信,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有一所大学邀请一位资产过亿元的成功企业家演讲,在自由提问时,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参加过多次校内创业,可是没有一次成功,最近参加多次校园招聘也没有一次获得签约机会。请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这位企业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述了自己登山的经历。

这位企业家攀登的是海拔8848米高的珠穆朗玛峰。由于他的登山经验不足,加上高原反应很强烈,没有控制好呼吸,氧气消耗得很快。当他爬到8300米左右的高度时,突然感觉有些胸闷,原来氧气已经不多了。此时,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种选择是一边往下撤,一边向半山腰的营地求救,生命应该没有危险,但登顶的机会就只能留到下一次了;另一种选择是,先登上顶峰再说。不肯轻易认输的他选择了后者。

当他爬到8400米的位置上时,发现路边扔了很多废氧气瓶,他逐个捡起来掂量。在8430米左右的一个路口,他捡到了一个盛有多半瓶氧气的氧气瓶。靠着这半瓶氧气,他登上了顶峰,并安全撤回了营地。

这位企业家的登山经历告诉我们:干事业,就像登山。受挫时,不要轻言失败,更不要轻易放弃。

恒心是一个人做大事的一个硬指标,一个人如果有恒心,再困难的事情也都可以做到!

5.成功始于胆量,有胆量才能成功

有人说,成功太难,它需要的因素太多,还没等你找齐这些因素,成功就已离你远去了。有时你悔恨自己不能及时做完应该做的事情,以为这是使得成功远去,失败走近的原因。但事实并非如此,成功并非如你想象的那么艰难。有句话叫做“只要做了就不后悔”。这就是真理,既然做了还怕什么呢?只要你勇敢地走下去,给自己勇气,你就会在成功离你最近的时候抓住它。

唯有有胆量才能成功。这是最好理解也是最难做到的。难就难在拥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韧性和毅力上。

所以说,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往往不是只看他敢不敢死,而是看他敢不敢活下去。

由于缺乏勇气,许多有用的人才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离成功越近的地方,留下的遗憾往往越多。

英雄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有时只是比普通人延续了最后5分钟的勇气,于是,少数“吃得苦中苦”的人,便成了“人上人”。

李书福就是一位敢于异想天开的人。他曾立志要造中国最便宜的车,在当时,好多人都认为他疯了,他到省里找到相关部门,要求批准他生产汽车,就连主管官员都瞪大了眼睛,认为他的想法令人不可思议。可是一年后,他成功了,他成为了第一个中国民营汽车制造商。

李书福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19岁时,李书福从父亲手里接过仅有的120元钱,开始做起了照相生意。

不久李书福又从父亲那里借了2000元钱,自己办起了照相馆,由于照相馆有特色,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所以生意异常兴隆,李书福也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李书福不为暂时的小成功所满足,他决定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经过一番调查和权衡,他选择了生产电冰箱。1984年李书福的“北极花”冰箱厂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非常好,一年的营业额可达四五千万元。到1989年,电冰箱厂的产值已过亿元。冰箱为李书福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可是由于国家改革的调整,李书福不得不放弃电冰箱的生产,后来李书福干脆把电冰箱厂无私地捐给了当地的政府。

1990年,李书福成立了装潢材料厂,主要生产镁、铝曲板,年产值5亿元,利润超过5000万元,可以说这时李书福的事业开始腾飞了。就在这时,海南的房地产热引起了李书福的注意,但是这次海南的投资却让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一年就损失了五六千万元,可倔强的李书福并不服输,他说:“这只是暂时的失败,我还会再慢慢发展起来的,没什么。”

1994年李书福抓住摩托车市场疲软的时机,进军摩托车市场,开发出国产豪华型踏板摩托车,取得了成功。

1997年,有了装潢材料和摩托车带来的丰厚利润作为坚强的后盾,李书福决定进入家庭轿车领域。李书福制造轿车的想法一提出,马上招来身边所有人的反对,包括和他一起创业的亲兄弟也坚决反对。他们无法接受李书福的提议,他们甚至认为李书福已经让成功冲昏了头脑。

但李书福却说:“世界汽车工业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有钱,就可买来技术和零配件,请人设计出好的产品。我心意已决,我负全权责任,哪怕倾家荡产、头破血流,我也要干。”要知道,李书福当时是打着生产摩托车的旗号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的,如果最终拿不到汽车生产权,数亿元的投资都会付之东流。

为了得到轿车的生产权,李书福一次又一次北上。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他四处奔走呼号,可仍没得到批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判了“死刑”的李书福柳暗花明。当时司法部下属的一家四川小客车厂濒临倒闭,李书福经过多方的努力,终于与之合作成功。李书福终于拿到了小客车和面包车的生产权。

1998年年底,李书福生产出了第一辆汽车——“吉利豪情”。李书福把“吉利豪情”的市场价格定在了47900元,吉利豪情成了中国汽车市场上最便宜的汽车。

2000年,李书福又在宁波北仑投资7亿多元,筹建吉利美日工业园区,这样,李书福的吉利就拥有了两个大型的工业园区,这两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年产2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

到了2001年年底,吉利车的销售火了起来,豪情和美日在北京市场里可以每月卖到200多辆,全年吉利的销售量达到了3万辆,这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李书福开心地笑了。

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不敢去做的人。只要你鼓足勇气,坚持一下,你就有可能拥有成功。李书福,一个普通的民营企业家,之所以能够一步一步地把别人认为异想天开的事情变为现实,关键在于他不但敢想,而且敢做,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最终走向了成功。

6.“忍”是成功的必要手段

忍常人不能忍之辱,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必能做常人不能做的事,因为忍中蕴涵着无限的力量和机会。

“忍学”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的精髓。古今中外,许多成大事的人都是靠“忍”字而成大业的。“一忍百事成,百忍万事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三国时曹操的忍功可以说是一流的。

曹操见过许劭,开口便问:“我何如人?”意思是我和别人比怎样?你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劭对曹操也不算陌生,很蔑视他的为人,并不搭理他,一言不发。曹操见许劭如此,不但一点也不难为情,反而紧逼许劭,必要他评论自己一番,否则就不离去,弄得许劭哭笑不得,乃顺口说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虽不齿其为人,但亦深知此子以后必有为,只拿如此厚脸皮,知难不退便非常人可比。曹操闻言,方心满意足而去。

青年时代的曹操就“野心”十足,他十分工于政治经营,因而,在朝中已是很有名气。而且评价他的人中尚有一些比他年龄大得多的人,这些评价对曹操的自信心形成和后来的出仕都有很大的帮助。但许多人并不买他的账,有一次应该算是让曹操最没面子的了。他十分想结识南阳名士宗士林,但宗士林根本看不起曹操,而且比许劭做的还绝。

那是在曹操20岁的时候,曹操在这一年即将出仕。有一天,他去拜访宗士林。一进屋,见宾朋满座,自己排不上辈,而宗士林又不搭理自己,想说话又找不着机会,便退到门外等候。正赶上宗士林送客出来,曹操上前便拉住他的手,说要和他结为朋友,没想到宗士林竟把手抽回来,转身进入内室而不理曹操。这让曹操实在太没面子,但曹操却忍了下去,并不以此怪罪宗士林。所以说,忍也是曹操的一大长处,正是由于曹操的忍,才有了他日后成就大业的必然。

许多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政治家都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均在自己家中、办公室中悬挂着巨大的忍字条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忍学就是世界上每一个有“野心”的成功人士的必修课之一。

忍能成大器。只要你在做人的准则中牢记忍这一条,你定能成大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甚至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为人做马夫,终于赢得了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大业。汉朝时的韩信,若不是能忍得住那“胯下之辱”,怎能从一个贫穷潦倒之人一跃而成淮阴侯?

忍能赚大钱,这是一个在商海中遨游多年的朋友的肺腑之言。多年来,他一直坚信,在自己有求于人的时候,一定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忍字带来的后果。有时候,从银行贷款,就硬是要忍住审查人员的“吹毛求疵”。与老板谈生意,稍一不忍就可能损失一笔大钱。如果你非要求助于那个对你挑鼻子瞪眼睛的人,你就忍一忍吧!只要不是原则性冲突,忍过了之后,问题就解决了,这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我们讲一个忍字,并不是劝你怯懦,真正的忍是以退为进的手段。那些只是一味地退让,而不考虑自己真正的目标、不思进取的人,忍来忍去反而会让他永远不能爬起来。

忍,是一种虚怀若谷的雍容大度,是一种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而施展的一种“心计”,也是一个人的智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