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一生要懂得的心灵感悟全集
39092000000035

第35章 生活智慧关于生活的三条忠告(2)

当时是七月大热天,秦始皇的尸体很快就发出臭味来。李斯和赵高让人用车载一石鲍鱼,使人以为是鱼发出的味道。当车驾在由九原沿直道驶返咸阳的路上,传来扶苏自杀的消息,胡亥、赵高和李斯非常高兴,他们知道夺嗣已经成功,遂快马加鞭回到咸阳。一进咸阳城,立即宣布始皇帝的死讯,并公开举丧。胡亥遂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史称秦二世。他任命赵高为郎中令,常在宫中侍奉。

后来,赵高在望夷宫中诛杀了胡亥,因为害怕群臣杀他,才虚情假意立胡亥之子子婴为秦王。子婴早从惊心动魄的政变中看透了赵高的阴狠杀机,已在一旁策划对策了。最终,他与宦官韩谈联手杀了赵高。事后,子婴登上秦王的宝座,当众宣布了赵高的罪状,诛灭赵氏三族。赵高一手导演的秦宫政变终于以败亡而告结束。

颠倒黑白栽赃诬陷

捏造罪名是谗言构陷者的一项基本功,他们想害人,但手中却空虚得很,并没有掌握对手什么把柄,不过这却难不倒他们,他们是一群捏造罪名的魔术师,炮制罪名的加工厂。他们常用的手法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制造罪证,栽赃诬陷。

元代大奸臣阿合马以残忍专横、虐杀忠良著称于世。史书上曾记载他诬杀崔斌和秦长卿等人的事件。

崔斌是马邑人,生得一表人才,而且能文能武,足智多谋。早在忽必烈做藩王的时候,崔斌就应召人见,陈说了一番打天下的主张,很受忽必烈的赞赏,被任命为蒙军将官,带领军队戍守淮南,立下了赫赫战功。忽必烈即位初年,崔斌担任西京参议宣慰司事,后因安童的荐举,入朝为官,继而又在各地主持事务。

1278年,当时正担任湖南行省左丞的崔斌应忽必烈之召入朝觐见,陪同皇上到河北的白海行宫去避暑。君臣一行白天放鹰巡猎,夜间纳凉话闲,上自朝政得失,下至天文地理,无所不谈。趁着忽必烈高兴,崔斌直言指斥阿合马奸诈贪婪,并说江南官员太滥,阿合马随意任用私受,不肖子弟个个都做了朝廷的大官,占据要职,有亏公道。

忽必烈觉得崔斌说得在理,便下令御史台和枢密院查办,裁汰了江南的冗官,罢黜了阿合马的子侄,还查出阿合马的大量不法行为。不久,崔斌改任江淮行省左丞,一直衔恨在心的阿合马提出要“理算”当地钱谷,即检查和清理当地官府的钱财是否有欺隐或亏欠。阿合马暗中做了许多手脚,最后竟然诬陷崔斌盗窃官粮四十万石、擅自撤换朝廷命宫八百余员,给崔斌安上大罪名。忽必烈派刑部尚书李子忠等人自大都星夜奔驰至扬州调查此事,查来查去觉得似是而非,无法定罪,只好作罢。

阿合马不甘心,便私下派了北京行省参知政事张澍筹几个爪牙来处理这个案子,没让忽必烈知道就悄悄地将崔斌问成死罪,并用酷刑将其杀害。

崔斌死了,天下的人都觉得冤枉,许多人为他流泪叫屈,民间对阿合马的仇恨也迅速蔓延开来。

秦长卿原是洛阳布衣,后来应征入京,做了忽必烈的宿卫士。他与崔斌很有些相似之处,也是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而且志向高远。秦长卿性格爽快,为人耿直,爱议论朝政,是宿卫士中出类拔萃的硬汉。由于经常出入宫廷,秦长卿耳闻目睹阿合马专擅之状,毅然上书忽必烈说:“臣虽然愚憨,但还能识别那个阿合马。他当政擅杀无辜,人们都怕他,不敢说什么,但心底的怨恨已经很深了。臣见他禁绝异议,杜塞忠言,其倩有如秦朝的赵高;他私家财产超过国库所有,心怀非分之图,其事仿佛汉代的董卓。臣请求陛下诛杀阿合马。”

忽必烈见书不免心动,便下令中书省认真处理。阿合马又恨又急,拿出许多珍宝金银暗地里贿赂宫中宦官、嫔妃,这些人马上在忽必烈面前极力为阿合马辩解,使忽必烈疑团冰释。从此,秦长卿成了阿合马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阿合马别有用心地任命秦长卿为兴和宣德同知铁冶事,掌管当地矿冶业,接着便诬陷秦长卿将价值数万缗的铸铁减价出售,中饱私囊,以此为罪名将秦长卿逮捕入狱,并把他的家产全部没收。

阿合马派人买通狱吏,让狱吏尽快干掉秦长卿。心狠手辣的狱吏竟然想出一个令人发指的主意:将一些绵纸用水浸透,然后硬行塞人秦长卿的喉咙和鼻孔。被五花大绑的秦长卿喊叫不出,呼吸不得,最终被活活憋死。

阿合马巫忠臣能屡屡得手,主要是其掌握了信息控制权。他首先节制了通往忽必烈的信息渠道,悄悄处死了崔斌。接着又贿赂宦官嫔妃,让他们传递给忽必烈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从而保全自己。最后又用诬陷的手段散布谣言,给秦长卿加上罪名,并残忍杀害。

阿合马在与崔斌、秦长卿的博弈中,可谓占尽了信息的先机,所以他的阴谋才屡屡得逞。

凶残之徒的最终下场

魏忠贤,明隆庆二年正月出生于一个寻常而又贫寒的家庭,曾娶妻冯氏,育有一女。年轻时便是有名的市井无赖,终日游手好闲,驰马射箭,酗酒聚赌。一次,赌博输了钱,被赌徒追打索债,无处躲藏,只好别妇抛雏,远走他乡。

他身无长技,又好逸恶劳。于是首先想到了净身为宜。走这条路虽不光彩,但可以寄生宫廷,衣食无忧,而且还可接近皇帝,一旦获宠,便能平步青云。这也魏忠贤面对生存困境的一种选择。魏忠贤就在这一念之下,自施宫刑,成了阉人,改姓为李,来到了京城,不久便混进宫中,时年22岁,正值神宗万历17年。

魏忠贤刚进宫时只不过是一名走卒,后费尽心机,靠把兄弟魏朝的帮忙,靠太监王安的赏赐,多年后才成了后宫王才人的办膳太监,负责这位王才人的膳食。才人的地位原也不高,位在后、妃、贵人之下,偏偏这个王才人为神宗皇帝添了个孙子朱由校,母以子贵,地位自然上升。朱由校离皇位原也不近,上面还有父亲朱常洛等着继位,偏偏这个朱常洛又是个短命鬼,只当了29天皇帝便一命鸣呼。于是魏忠贤的运气来了,随着朱由校神速般地登基,他也跻身到了权力的中枢。

为了篡权,魏忠贤与熹宗奶妈客氏勾搭成奸,先后杀害了与自己有恩的把兄弟魏朝及太监王安,掌握了内宫的一切权力。

当时,外廷上掌权的是东林党人。东林党由一批富有改革思想的正直之士组成,因其领袖顾宪成曾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而得名。它始于讲经论道、清议朝政,逐步发展成社会舆论中心,最后演变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派别。东林党人敢于针砭时弊,弹劾执政的大臣、弄权的太监,甚至敢于冒犯天颜,直接批评皇帝。因为东林党人敢于大胆地讽议朝政,干预政治,大声疾呼消除腐败、改革时弊,所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内阁、都察院、吏部、兵部、礼部这些要害部门都在改革之士手中,一时出现了“中外忻忻然望治,而小人侧目”的有利形势。

对此魏忠贤又气又恨,只是因为忙于宫内的权力斗争,一时无暇顾及。

东林势盛不仅使他窃取朝纲遇上了劲敌,而且,东林党人还在不断地揭露他的种种罪行。例如,当熹宗诏令他和客氏的亲属可以世袭锦衣卫官职时,兵部尚书董汉儒等就上疏反对;当他在宫中建立私人武装。搞宫内练兵时,御史李应升又出面干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举包藏祸心。此外,还有御史刘廷佐揭发他肆意增加荫封恩赏,给事中沈惟柄举报他私立刑具,这些都使魏忠贤恼羞成怒,必欲除之而后快。

魏忠贤知道,要打垮东林党,首先要建立一支足以与之抗衡的政治势力。于是他千方百计地向外廷安插爪牙,培植党羽,分化朝臣,煽动对立。

天启四年,魏忠贤与东林党人开始了正面交锋,魏忠贤暗自发誓,一定要将东林党人斩尽杀绝、于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博弈开始了。

魏忠贤充分利用了熹宗这张王牌。他深知只要掌握了天子,就可以号令一切。任你东林党人有多大的势力,多么了不起的能耐,只要天子这张王牌一亮,无不望风披靡。

此时的熹宗,刚刚20岁,由于从小受客氏和魏忠贤的调教,只愿纵情玩乐,不想过问政务。除了在胭脂堆里厮混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做木工活。他经常营造房屋,拆拆盖盖,乐而不疲,终日不倦。魏忠贤摸透了他的脾气,总是趁他专心做活的时候,上前奏事。熹宗果然不耐烦了,挥挥手说:

“我都知道了,你们好好干就行了!”有了皇帝钦授的特权,魏忠贤可以放开胆量,大干一场了。

这场大清洗、大屠杀是骇人听闻的。

首先拿官卑职小者一试锋芒,工部郎中万憬成了第一个祭品。当他还不知趣地上疏检举魏忠贤私建超规格的坟墓时,魏忠贤抛下了第一张“圣旨”:

杖一百。“廷杖”是明代皇帝对付大臣的一种酷刑,在午门公开执行,将受杖人两脚缚住,猛地一拉,便要摔个嘴啃泥。接着,再尝棍棒的滋味,每一枝都要使尽平生气力,每打五杖,便换一个打手,可怜万憬百杖下来,能不顿时气咽?

接着魏忠贤又矫旨令东林党的重臣致仕。首辅刘一、叶向高、韩都被迫还乡,这算最客气的了。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等数十人则被革职。几个月内,正直之士排斥殆尽。像疾风扫落叶,纷纷坠地。再接下来,便是大兴冤狱,刀剑相逼了。

天启五年,魏忠贤旧案重提,又一次逮捕了已经解职的前中书合人汪文言,诱之以利,临之以刑,要他作假证,诬陷东林首领杨涟、左光斗等犯有受贿罪。不料汪文言宁死不屈,直到最后毙命仍坚不从命。主持审讯的阉党许显纯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干脆伪造了一个死无对证的“汪文言口供”。诬杨涟、左光斗受贿两万,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受贿四千至一万,将六人逮捕。以百倍的仇恨施以酷刑,拷问,惨绝人寰。每五天拷打一次,每次“五毒俱备”,即械、镣、杖、拶、夹棍轮流使用,总是旧伤未愈,新创复加,一个个都筋骨尽断,血肉模糊,六人除顾大章自尽于狱中外,其余五人全死于非刑。其中杨、左二人最惨,杨涟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惨不忍睹;左光斗被炮烙,已经面目全非。

害死劲敌杨、左之后,魏忠贤更肆无忌惮,次年又兴起了第二次大冤狱,目标是周起元、周顺昌、高攀龙、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等人。这一次再也不需要煞费苦心地炮制什么“受贿”的罪名了,而直接以“反魏”罪将他们逮捕。

后七君子除高攀龙投水自杀外,其他六人都惨死狱中,同样受尽酷刑。周顺昌鼻子被压平,缪昌期十指被打断,周宗建被铁钉钉在门板上,用沸水泡烫,酷虐毒辣,令人发指。

东林党人接连不断地被逮入狱,又接连不断地被杀害。

魏忠贤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天怒人怨。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三个月后,魏忠贤的末日来临了。

崇祯在控制了朝政以后,把魏忠贤召来,将土臣弹劾他的十大罪状念给他听。于是将他谪贬风阳,途中又传令将他逮捕法办。魏忠贤自知罪大恶极,当夜上吊自杀了。崇祯又“诏磔其尸”,割下首级,挂在河间示众。

像魏忠贤这样依靠自我作践的卑劣手段而能攫取到如此巨大的权力,实在令人惊叹,不过惊叹之余人们还要问一个“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皇帝的昏弱吗?

魏忠贤之所以能如此无法无天,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手下拥有一批“阉党”,如文臣中的“五虎”,武臣中的“五彪”,还有所谓“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流,没有他们的助纣为虐、推波助澜,一个乡间无赖能有何作为?这是一批厚颜无耻、利欲熏心之徒,他们虽然肢体健全,却没有灵魂,是一批精神上的“阉人”。

算计窃权走上不归路

袁世凯的一生,是其拥有的权力不断扩大的一生。从一个无名的纨绔子弟,向上爬升到皇帝的宝座,实在是非常人所能比。在他的升迁过程中,却是充满了诡计、背叛、诬告等一系列丑陋现象,这也是一步步攫取权力过程中的博弈手段。终于上天给了他报应,在他爬到了权力顶峰时,他的性命也到了尽头。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陈州府项城县袁寨,袁世凯的家族在当地是一户有名的大户人家。袁家“家世为儒”,但是到了袁世凯,却极不喜读书。少年时期,袁世凯曾参加过几次乡试,但都是名落孙山。于是,他赌气将所有的诗文部烧毁了,嘴上还说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焉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袁世凯意识到自己不是做学问的料,更不可能通过科举正大光明地获得官职,于是他决心走另外一条路,来实现他的野心。

1881年10月,袁世凯走出家门,去投靠曾与自己父亲有过深交的吴长庆。当时,吴长庆为淮军统领,正在山东登州帮办海防。袁世凯投靠其门下,吴当即将其收为幕僚,让其帮办文案。

在这段时间里,袁世凯帮助吴长庆训练士兵,显示出他的军事天才。他治军严整,赏罚适当,因此受到了吴长庆的赞赏。后来,吴长庆被清政府派往朝鲜担任提督,袁世凯也一同前往。

不久,朝鲜内部发生了一次叛乱。在处理叛乱过程中,因为袁世凯亲自带领清军,杀死了几十人,平定了叛乱,所以他立了大功,赢得了声望。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从血的教训中总结出经验,那就是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于是,在天津小站设立督练处,指派袁世凯负责练兵,担任督练官。这个职位,为袁世凯走向权力的顶峰打下了基础。因为小站练兵,使他的军事权力越来越强大,他的学生从小站出来,纷纷出任政府要员或掌管一方军权,并形成了北洋军阀集团。同时,在小站练兵的几年里,袁世凯练兵有功,一路晋升为直隶按察使。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中心的维新派主张变法,以慈禧为中心的守旧顽固派则不主张变法,维持封建统治。由于袁世凯握有兵权,倒向任何一方,必然会使另一方惨败,于是双方都在极力争取袁世凯。袁世凯便成为维新派和守旧派双方争夺的中间势力。

袁世凯一面同意与维新派合作,一面又同守旧派密通。其实他是在静观事变,哪一派的势力更强,他便支持哪一派。维新派的谭嗣同多次找到袁世凯,让其支持变法,杀死荣禄;但是,袁世凯却拖延时间,他说:“等到天津阅兵时,皇上弛入我营,一旦发下号令,则杀荣禄如同杀狗耳。”

然而袁世凯暗地里却向荣禄告密,使变法失败,慈禧囚禁了光绪皇帝,谭嗣同等人被杀,袁世凯因立大功,升为山东巡抚。

从此,袁世凯在清政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其官位也越来越大,1901年升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兼练兵处会办大臣,1907年调军机处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

袁世凯的权力在一步步地强大,逐渐成为北洋军事政治集团的首领人物。这时清政府才看清袁世凯的野心,感到袁世凯的势力对大清王朝构成了威胁,决定将他势力削弱,于是找了一个理由,将袁世凯遣回家养病。

可是,清政府的这一步棋太晚了。虽然袁世凯本人权力没有了,但是其实质权力却未受到丝毫损伤,他的党羽、亲信遍布朝野,这些人都唯袁世凯马首是瞻,根本不听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