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对待涨停
一些大户和机构操盘手都喜欢追“涨停板”。不论是在牛市中,还是在熊市中,只要涨幅榜前列出现了涨停板的股票,而“买进口”上又堆了不少买单,总会刺激他们在其后的“排队”欲望。他们喜欢追涨停板股票的理由在于:股市中,涨了的股票还会涨,跌了的股票还会跌,谓之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庄家在低位吸足了筹码,加上股票有朦胧题材,连续拉涨停,容易引发跟风盘的动作,正如“谣言重复千遍,就会成为真理”。在短线暴涨暴利的诱惑下,对一般人来说,很难按兵不动。
从中可以看出,主力敢于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在短时间内砸在一个股票身上,其根本目的,是欲在短时间内从这只股票身上获得丰厚利润,故短时间的股价飙升,预示其后短时间的暴跌,这是短线热门股炒作的一般定律。而那些在第一或第二个涨停板介入的投资者,节奏踩得准,短时间自然获利匪浅;节奏一旦踩错,短时间也会损失惨重。
对于庄股的题材,不论是资产重组,第一大股东换人,或是引进新项目,获减税优惠等,涨停板的个股,总有揭开“盖头”的时候,它们连续涨停的原因,才算有个交代。但也有连拉涨停板块的个股,使赚钱的人赚的糊里糊涂,套牢的人套的也是不明不白。
所以,涨停板,就短线炒作来说,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的。它完全是一种资金实力和庄家操盘、控盘技巧的展示。靠追涨停板在二级市场生存的投资者,难免经常处在一种“赌”的境地中。作为广大中小散户,一般还是远离此种操作为宜,如果必须为之,要慎之又慎。
大部分涨停不能追,能追的只有少数。对多数涨停来说,属于技术形态不好情况下的涨停、跟风涨停(当然不是说所有跟风涨停都不能买)、分时图情况不佳、大盘暴跌等等。实际在买卖中,必须在个股本身技术形态良好、存在一定上扬空间、分时图显示出的庄家向上做盘意愿强烈以及大盘的条件相对配合等因素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追涨停战术,使风险降到最低。
2.涨停板下看盘分析
涨停股一般分为不开板的涨停(又分为无量空涨型和有量仍封死型),以及开板的涨停板(分为吃货型、洗盘型和出货型)。
(1)不开板的涨停。
股价的运动从盘中解释,即买卖力量的对比。有量仍封死型比无量空涨型可能上涨幅度要稍逊一筹,其含义是有一部分看空的抛出,但看多的更多,始终买盘庞大,拒绝开板,庄家有意显示其超凡实力,只想告诉卖主一声,且慢出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一是突发性政策利好,机构在前一日收盘后得到确切信息,今日开盘后立即以涨停价抢盘;二是个股主力经过吸纳、试盘、震仓后进入急速抬拉阶段,或板块热炒;三是个股潜在重大利好。当然过去常有子虚乌有、瞎编乱造之嫌,个股主力希望所坐庄的个股充当大盘或板块“领头羊”的作用,以某个涨停价开始连续拉抬几个涨停板,创造赚钱效应,吸引散户入市跟庄。四是主力融资期限较短,需速战速决。反正,目的是造成巨单封涨停的假象,自己往外甩货,有时打开之后,根据市场分时走势小量再拉上去。
(2)开板的涨停板。
情况较为复杂,主要应从股价涨幅及大势冷暖两大方面分析:
吃货型。多数处于近日无多大涨幅的低位,大势较好。低迷市、盘整市则无需在此高位吃货,特点是刚封板时可能有大买单挂在买一等处,是主力自己的,然后大单砸下,反正是对倒,肥水不流外人田,造成恐慌,诱人出货,主力在吸,之后小手笔挂在买盘,反复震荡,有封不住的感觉。
洗盘型。股价处于中位,有了一定的上涨幅度,为了提高市场成本,有时也为了高抛低吸,赚取差价,也会将自己的大买单砸漏或直接砸“非盘”(不是主力自己的货),反复震荡,大势冷暖无所谓。
出货型。股价已高,大势冷暖无所谓,因为越冷,越能吸引全场注意。此时买盘中就不能挂太多自己的了,因为是真出货,主力或者撤前如果追涨买入,要刻舟求剑。
(3)看穿涨停板。
在涨跌停板交易制度下,以涨停板最有力。但是,物极必反,在相对高位或在大盘不好盘整震荡时,主力有可能借涨停板出货。
不要认为封涨停的主力都是主力大力运作,有时仅四两拨千斤而已,一天某股成交了200万股,并封涨停,可能主力仅动用了20万股,甚至10万股而已。
直拉至8、9个点,而未触及涨停,尤其是早盘开盘不久,主力在吸引注意力跟风盘之后掉头向下,往往是诱多,应快跑。
今天封死在涨停,第二天低开,还是出货,因为今天进去的,明日低开没获利,不情愿出,主力要出在你前头,而今天没追进的,第二天以为捡了便宜,跟风盘较多。不光是涨停板,有些尾市打高的,也是为第二天低开便于出货。
比较忌讳的是那种突然放量很大,一下又迅速缩小,那说明主力心态不好,也会引起追涨盘的怀疑;四是看委托盘,真要涨停的股票,一般显示出来的买进委托盘不会比委托卖出盘大,因为主力的真正买盘是及时成交的,看不见,而那种很大的买盘托着股价慢慢上涨的,基本可以认为是主力在出货,不能追进。另一种是在股票本身技术形态不好的情况下,勉强去拉涨停,但是不封死,在涨停板位置慢慢出货,即使收盘最后以涨停报收,第二天也走不了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