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世同
“蘑菇”战术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为西北战场制定的作战方针。所谓“蘑菇”战术,就是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区周旋,将其肥的拖瘦,瘦的拖垮,使敌人达到十分疲劳和缺粮,然后寻找战机,将其歼灭。
“蘑菇”战术是怎么提出来的?它与彭德怀所说的“小米滚子战法”又有什么关系?这得从青化砭战役说起。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进占延安后,一面向蒋介石报“功”请赏,一面集中5个旅向安塞方向进犯。21日,我军电台截获了胡宗南发给二十七师师长王应尊的一份电报,得知胡要王派三十一旅李纪云部经川口渡延河,限24日到青化砭构筑工事据守,以配合安塞方面的行动。22日,彭德怀、习仲勋致电中央军委,准备在青化砭附近打一个伏击战。23日,毛泽东批准了这一作战方案。3月25日,当敌三十一旅进入伏击圈,西北野战军一纵、二纵及教导旅、新四旅,拦头斩尾,两面夹击,经过两个小时战斗,三十一旅(缺一个团)2900余人全部被歼,旅长、副旅长、参谋长和团长都被我军俘获。这是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一周后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青化砭战役后,胡宗南吸取了分兵被歼的教训,决定采取国民党国防部制定的所谓“方形战术”,就是用两个兵团排成数十里宽的方阵,行则同行,宿则同宿,向延川、清涧进行一次“大扫荡”。从3月27日起,董钊、刘戡率十旅之众,开始向延川、清涧方向行进。延安到清涧只有三天路程,两个兵团却走了六天。敌人到清涧、延川后,一路上未发现我军主力。胡宗南即令两个兵团折转西进,向瓦窑堡、永坪一线“扫荡”。4月2日,董钊兵团以瓦窑堡为目标,刘戡兵团以永坪为目标,同时由清涧、延川西进。此时,彭德怀令西北野战军在永坪以东设伏,准备伏击由延川到永坪的刘戡兵团。但此战未能打成。彭德怀、习仲勋4月2日致电中央军委说明了原委:“我2日于永坪公路侧伏,但因敌间隔很小纵深大,在南北35公里、东西225公里深以10个旅布成方阵,故停止伏击,隐蔽撤至蟠龙西北地区集结。”
就在彭德怀、习仲勋致电中央军委的当日,毛泽东也发电给彭、习,其内容一是根据西安情报,判断胡宗南进占清涧后必向西先取永坪及折家坪,再取瓦窑堡,然后北上攻绥德。故我军应在清涧至瓦窑堡之间,或在永坪附近设伏,准备打敌一路。二是指出我军歼击敌军必须采取正面及两翼三面埋伏之部署方能有效,青化砭打三十一旅即是三面埋伏之结果。“此次在蟠龙、永坪设伏,因敌未走此路,且只有正面(较弱)及右翼,缺少左翼埋伏,故未打成。”这里所说的蟠龙、永坪设伏,是指青化砭战役后,西北野战军曾于3月29日和31日,在永坪和蟠龙地区设伏,准备歼击敌一三五旅的作战部署,后因敌未走此路,故未打成。
彭德怀接到毛泽东4月2日的电报后,当天晚上即复电说明情况,表示异议。电报中说“敌自青化砭战斗后,异常谨慎。不走大道平川,专走小路爬高山;不就房屋设营,多露宿营;不单独一路前进,数路并列间隔很小。……以致三面伏击已不可能,任何单面击敌均变成正面攻击。敌人此种小米滚子式的战法,减少我各个歼敌机会,必须耐心长期疲困地消耗他,迫其分散,寻找弱点。”在这里彭德怀把敌人采用的“方形战术”,形象地比作“小米滚子式战法”。小米滚子就是陕北群众加工小米用的石碾子,敌人就是拉着碾子顺着磨道转圈子的毛驴。由于敌人实行集团作战,我军继续采用青化砭战役的三面伏击已不可能,而必须设法疲困敌人,消耗敌人,寻找打击分散之敌或打援敌的机会。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这一疲困敌人的作战方针指导下,终于抓住了战机,于4月14日在羊马河歼灭了胡宗南七十六师的一三五旅4700余人。这一胜利,距青化砭战役也只有20天。
毛泽东从彭德怀4月2日的电报受到启发,经过缜密思考,特别是羊马河战役的胜利,他便郑重地提出了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4月15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习仲勋:“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个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灭之。……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从青化砭战役到羊马河战役,毛泽东、彭德怀根据变化了的敌情,从陕北战场实际情况出发,互相尊重,密切配合,正确地制定了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这就是“蘑菇”战术的由来。
过去发表的一些文章、回忆录里,说“蘑菇”战术是毛泽东在离开延安之前就提出来了,这是不确切的。近年来在有一定权威的著作里依然采用这种说法,这就更有对“蘑菇”战术的由来进行改正的必要了。持此种说法的依据,源自于袁学凯同志写的《英明的预见》一文。这篇回忆文章最早发表在《解放军文艺》1957年第19期上。原文内容没有“蘑菇”战术的提法,但在70年代后出版的《毛泽东在延安的故事》一书,以及后来发表的有关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文章和回忆录里,就加进了毛泽东接见袁学凯等人时谈“蘑菇”战术的一段话。显然,这里就难免有演绎和戏说之嫌。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