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2
39672900000016

第16章 科技(15)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一带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为棉纺织技术作出卓越贡献的感激。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巨大贡献,赢得了当地劳动人民深情的热爱和永久的纪念。黄道婆死后,人们举行了隆重的公葬,并且在乌泥泾镇替她修建祠堂,叫“先棉祠”。以后其他许多地方也先后为她立碑,修建祠堂,并且在碑上铭刻着她的光辉业绩。黄道婆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勤奋、聪明、慈爱、无私的杰出典型,她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留在广大人民的记忆中。

古代的城市建设

宋元时期的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城市:东京城、临安城以及元代大都。

东京城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代东京(今开封)有三重城,每城都有墙、河环绕。外城墙周长19公里,是在后周建设起来的。内城就是唐代汴州的外城,周长9公里。内城的主要建筑有宫殿、衙署、寺观、王公府第、店坊等。宫城位于内城中央而稍偏西北,是皇帝宫室所在,又称大内。每面各有一门,城四角有角楼。西南中央门为丹凤门,门外是街,门内是皇帝的宫殿,前面是大庆殿,为皇帝大朝的地方。其后是紫宸宫,为常朝的地方。西侧是文德殿、垂拱殿,为日朝与宴饮之所(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再往北是皇帝的寝宫与内苑。内城东北角是大型园林——皮岳,外城西郊是金明池,为皇帝游乐的御苑。

艮岳是人工造的峰峦岩洞,池岛虹桥,楼台亭榭,曲径游廊。《水浒传》中所写“花石纲”就是用来建造艮岳的。所选材料考究,从太湖等地运到东京。金明池,周墙九里。据宋代画卷《金明池夺标图》可知,池四周有临水殿阁、船坞、码头等。池中央有岛,岛上有殿阁、亭子和回廊,岸岛之间有桥相连,池水面积甚大,可赛龙舟。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东京内城有8厢121坊,仙城外有9厢14坊。繁华的街道酒楼甚多,且多为二三层。防火设施有望火楼。绿化继承了唐代的传统,街道栽果树、御沟植荷花。城内有汴、蔡、五丈、金水四河,河上桥梁很多,汴河上有13座桥,蔡汀上有11座桥,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天汉桥和虹桥。东京城是宋代最大的城市,人口已达120万,也是10—12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临安城

临安城,中国南宋王朝的都城,位于今浙江杭州市城区,是宋代的四大海港之一。金灭北宋后,宋高宗于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作为行在所。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临安为行都。临安城人口最多时达124万,超过了东京。临安有两重城,成长方形,东西狭,南北长。宫城的殿堂没有东京的雄伟壮观,城中的布局与建筑也没有东京的宏大气魄。它是属于总体布局和设计细巧繁缛的风格。纤细的街道纵横交错、店铺林立、商业繁茂。城北城南两码头是最繁华的地区。钱塘江边六和塔兼作引航灯塔,海运与外贸十分繁盛。

一般房屋宅第的建筑由简到繁,规模渐大。从正方形平面发展为长方形,又从长方形发展为“凸”字形,又从“凸”字行发展为“二”字形和“王”字形。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临街酒楼二三层者已不罕见。临水房屋是临安的建筑特色之一,不仅宅第临湖临水,而且货栈也临河临水,便于运输。各种形式的房屋错落有致,起伏变化,成为临安的又一建筑特色。

因南宋希图恢复北方祖先基业,现在的临安城基本上保持原样。1983年临安城的考古,先后发掘乌龟山下的南宋官窑遗址,勘测宫城的位置、范围。在宫城内发现了大型夯土基址两处及大面积的池塘遗迹,还在望江桥到新宫桥之间发现了推测是“德寿宫”的遗迹。临安城在钱塘江和西湖之间的小平原上,平面近似长方形。宫城在城南端,位于凤凰山东麓,周长九里,城墙夯筑,是在原临安府子城基础上增筑而成的。临安城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心御街(今中山路),街两旁店铺林立,是全城最繁华的街道。在街的东面有两条运河。城内有四条横街,横街间为小巷,民居常常是前街后河,充分利用了河道的便利。这种纵街横巷,前街后河的街道系统,十分适合于南方。

元代大都

大都是元代的首都,它曾是辽的南京,金的中都,但主要建筑由元代完成。大都的设计与规划者是刘秉忠和西域人也黑迭儿。自至元四年(1267)开始,历时20余年才完成。大都的水系由郭守敬设计和规划,将东面的运河——通惠河与大都相连,又将西山的泉水、城北的湖泊引入通惠河,既解决了大都的用水,又便于漕运。大都的排水系统全用砖砌,主干道与分支道布局合理,很有科学性。皇城包括三组宫殿、太夜池和御苑。宫城位于全城中轴线的南端,又称大内。宫城内的殿堂,以大明殿和延春阁为主,组成两个群体,分为前后两组,每组有都独立的院落,中间用穿廊连为“工”字形。前为朝会之地,先为居住之所,殿后建有香阁。这是继承了宋金的建筑布局和风格。

宫城之西是太液池,池西部南侧是太后居住的御苑,北部是太子居住的兴圣宫。宫城之北是御苑。

皇城东西两侧是太庙和社稷坛,这是按《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的布局设计的。

宫殿的建筑材料使用了宋代惯用的紫檀、楠木、琉璃等。装饰用方柱,以红色绘金龙。墙上挂毡毯、毛皮等,保持了游牧民族的习惯。同时,壁画、雕刻、建筑形式留有喇嘛教建筑的风格。宫城内的盖顶殿呈瓢形,维吾尔殿和棕毛殿等建筑都是过去所没有的,为大都增加了新风采。

宋元陶瓷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中商业市场的繁荣,是促进瓷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之一。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人口都有百万之众。东京有160多种商行,行户有6400多户,每一行又有专门的领导者,称为“行头”。有了这种专门汇兑机构——“便钱务”,大批的商店、酒楼、茶坊等都是陶瓷的销售和使用场所。宋代著名的商业城市还有成都、太原、广州、泉州、福州等。有的瓷窑集中地也是商业城镇和瓷器集散中心,如河南宋代窑址的碑记云:“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时窑场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除城镇外,由于广大农村对陶瓷制品有广泛的需求,因此精制的陶瓷器具便成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同时,对高级陈设瓷器的需求,促进了瓷业生产技术的精益求精。对陈设高级瓷器提出需求的皇帝、贵族、高官、巨贾,或掌握着发展生产大权的人不惜重金加以购买,是瓷业生产与技术高度发展的动力之一,现传世的为鉴赏家和收藏家盛赞的宋代名瓷,如钧窑、汝窑、民窑的产品,主要都是供陈设的观赏瓷器。

陶瓷的大量外销也是生产的动力之一。唐代瓷器外销量小,而宋代瓷器大量外销。外国考古发掘所见的宋代瓷器也远远超过唐代。如广州西村宋窑发现的遗物,多见于东南亚各国,国内出土反而很少,可见宋瓷外销之多。考古发掘也证明了宋代瓷业生产的兴旺发达。

陶瓷专家根据宋代名窑产品的工艺、造型、釉、色、饰纹等,将宋代瓷窑分为六大体系:北方的定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钧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青白瓷系。同时,各窑之间的竞争也是宋窑发展的动力。竞争促进宋窑的工艺有许多革新与创造,这对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都有较大的作用。例如,宋代瓷窑多数采用“火照”检查烧制过程中炉内温度和气氛,以提高成品率。北宋中期由定窑创始的覆烧工艺,是一种垫圈组合匣钵,可以一次装烧多件碗类瓷器,能够充分利用炉内空间,扩大批量生产,降低威本。这一先进技术,后被其他瓷窑广泛采用。竞争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名瓷、名窑的诞生,同时优胜劣汰的规律,也使一代名窑——邢窑与越窑销声匿迹了。

元代陶瓷的发展

元代产量最大、名瓷最多的产品是南方的青白瓷。青白瓷的名窑有江西省的景德镇、乐平,福建省的政和、闵清,广东省的惠阳、中山等等。元代青白瓷的瓷胎采用瓷石加高岭“二元配方法”,胎中氧化铝含量增加,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变形减少。元代青白瓷较宋代青色加深,不如宋代清澈透明。体胎增厚变大,由宋代的轻巧挺拔变为元代的厚重饱满。但是元代青白瓷没有宋代精美,但器形增加了新品种,如扁形执壶、笔山等。除一般的装饰方法外,元代景德镇青白瓷增加了串珠纹,如1963年北京崇文区龙潭河元墓出土的青白釉玉春瓶,就是串珠纹装饰的典型。元代的名瓷有大都出土的青白釉笔山,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收藏的“广寒宫”瓷枕,北京市昌平县出土的青白釉等等。

元代钧窑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仍生产传统的天蓝釉,月自釉和蓝釉红斑器。钧窑的窑址进一步扩展,河南省扩展为安阳、浚县、内乡等11个县,河北省有磁县,山西省扩展为浑源、介体等县。元代与宋代钧窑产品比较,元瓷胎质粗松、釉面多棕眼,光泽性差,釉色为天蓝,月白交融,以月白为主。钧窑元瓷没有宋瓷的奁、洗、尊等陈设品,也不见玫瑰紫和海棠红的釉色。在装饰手法上,宋元之间没有大的差异,元代创造的堆贴花纹为宋代所没有,内蒙古出土的堆花三足炉是较典型的作品。

元代龙泉窑在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兴盛。龙泉窑从耀州窑印菊花碗大窑、溪口向瓯江、松溪两岸扩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元代龙泉窑体系。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特点是器型高大,胎体重厚。大窑、竹口等遗址皆有大型瓷器出土,有高达1米的花瓶,口径60厘米的瓷盘,安仁口岭脚窑出土的口径42厘米的大碗。大器件的烧成是元代制瓷出土的新成就,元代新创的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束颈碗等。釉色装饰出现了褐色点彩,纹饰采用画、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阴文印花是元代龙泉窑的主要装饰方法。龙泉窑的生产规模、烧窑技术的改进、瓷器品种的丰富等方面都有新的贡献。元代的重要瓷窑还有河北省磁州窑、河南省的郑县窑、山东省的霍县窑等等。

元代瓷器的显著特征是形大、胎厚、体重。造型多数为壶、罐、高足杯、瓶、盘等。以四系小口扁壶最具时代特征。不仅以前各代未见,而且以后各代也未见烧制,这种扁壶以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现釉里红瓷为多。僧帽壶和多棱壶是元代创新的壶式,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为藏、蒙等少数民族贮放奶液之盛器。

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特点是层次多,画面满,由于处理得当,仍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元瓷的装饰方法有刻、画、印、贴、堆、镂、绘等各种。元代青白瓷大型器具盛行印花装饰,红釉和蓝釉瓷上也有印花装饰,由于红、蓝釉厚薄不同的呈色效应,比白釉印花更富立体感。雕花即镂花,是一种新技法,具有浮雕的装饰效果。绘花是利用含钴、铜物质为着色剂,在胎上绘画饰纹,然后上釉烧成的釉下彩绘装饰。元青花瓷的花纹。分为主纹和辅纹,瓶、罐、壶的腹部为主纹,其他为辅纹,常见主纹饰植物有松、竹、梅、牡丹、莲、菊等,动物有龙、凤、鹤、鸳鸯、鹭鸶、麒麟等,辅纹有卷草、锦地、钱纹等。

西洋农作物的传入

在明朝,农耕工具的品种较前更多,农民在耕耘、选种、灌溉、施肥、园艺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量的荒地被垦辟,主要的农作物有稻、麦、稷、粱、菽、桑、麻和棉花等。江南、湖广、四川等地是稻米的高产区。福建、浙江有双季稻,在岭南、海南有三季稻。在河北、河南等地也开垦了很多的水稻田,一般稻田的产量为两石或三石,有些地区达五六石。宋末元初国内开始植棉,明朝棉花的生产已遍于天下。国外引进的新的农作物有番薯、烟草、玉蜀黍。番薯、玉蜀黍的传入和普遍种植,明中期开始种植烟草,很快就遍布全国到明末,北土亦多种之,西洋作物的引进,对农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玉米的传入

玉米原来叫玉蜀黍,各地俗名很多,有番麦、玉麦、玉黍、包谷、包芦、珍珠米等名称;还有叫做六谷(也写作桂谷或鹿谷)的,意思是说五谷之外的又一种谷。

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1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栽培历史估计已有5000年左右,但其起源和进化过程仍无定论。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了玉米,以后知道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他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中国玉米栽培有400多年历史,估计传入的时间当在1511年前。传入的途径,一说由陆路从欧洲经非洲、印度,传入西藏、四川;或从麦加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西北部,再传至内地各省。一说由海路传入,先在沿海种植,然后再传到内地各省。

哥伦布登陆美洲,促成了世界农业的大交流和大进步。玉米为禾本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历来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一5%的脂肪,2%左右的各种维生素。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含量均比稻米多。其适应性很强,不求平地肥地,只要不是很干旱的地方都能有收成。它的田间管理比其他作物简单,产量也比其他旱地粮食作物高。

玉米的传入最早,最广泛,最早的记载见于安徽省《颍州志》,具体时间是正德六年(1511)。明代末年,种植玉米的省已有12个:安徽、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到18世纪末玉米的种植已遍及全国。

甘薯的栽植

甘薯,鲁地称之为地瓜,豫地称之为红薯,闽南称之为番薯,还有白薯、黄薯、金薯、甜薯、山芋、番芋、黄苕、红山药等名称。

甘薯源出于中美和南美,是明末清初经由西南地区引进中国内地的。距今大约有400年的历史了。在明代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从事海外贸易,在吕宋学会了甘薯栽培技术,万历21年(1593)回国时,将薯藤带回国内,并试种成功,甘薯从此传入了我国。闽南人之所以管甘薯叫做番薯,就是因为甘薯的最早引进地之一是在福建南部,就好像人们管火柴叫洋火一样,“番”就是国外的意思。甘薯适于在沙土地上栽种,是一种高产作物,很快成为东南沿海人民的主要食物。从福建传到浙江、山东、河南等省,栽培技术逐渐提高,产量逐渐提高,栽种面积不断扩大,在华北也普遍种植了。明清两代出现了栽植甘薯的专著,传播较广的专书有徐光启的《甘薯疏》、陆耀的《甘薯录》、陈世元的《金薯传习录》等。记录了甘薯的采种、种植、储藏、食用等内容。陈世元是甘薯引入者陈振龙的六世孙,他的书记载了陈家祖孙几代人宣传推广甘薯,在福建栽种救荒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