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39748200000008

第8章 学海无涯(1)

严谨治学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意为:教育没有贫富贵贱、地域种族的分别。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述而》。意为: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而不觉得厌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出自《论语·公冶长》。意为:朽烂的木头不能够雕琢,用粪土垒成的墙没办法粉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有智慧。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意为:完全相信《尚书》里的话,还不如没有《尚书》。

【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出自《荀子·宥坐》。意为:即使成绩如土堆一样小,只要能努力进取,我便赞许它;即使成绩如丘陵一样的大,如果止步不前,我也不赞赏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唐代韩愈《师说》。意为: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唐代韩愈《师说》。意为:做弟子的不一定比不上老师,做老师的不一定比弟子高明。

【不教不学,闷然不见己缺】出自唐代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意为:不通过教授别人以及自己的学习,就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唐代韩愈《马说》。意为:千里马经常出现,但是像伯乐那样懂得鉴赏千里马的人却不经常出现。

【为学大病在好名】出自明代王守仁《传习录》。意为:做学问最忌讳的就是贪图虚名。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出自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意为:教导别人,就是要使其长处得以发扬,使其短处得以遏制。

【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多而学易成】出自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九》。意为: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脑子就会聪明起来;有学识的朋友多了,做学问也就容易了。

【身教重于言教】出自清代魏源《默觚·学篇》。意为: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别人比用言语去教育别人更好。

【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出自清代魏源《默觚·学篇》。意为:擅长弹奏、下棋的人不用死盯着琴谱或棋谱;擅长相马的人也不会总是按照图上画的样子来分辨马的好坏。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意为:自己花了十年时间写成这部书,费尽心力,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创作了这部书,用心颇为不寻常。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意为:读书痴迷的人写文章必然工整,痴迷技艺的人手艺必然精良。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为学无间断,如行云流水,日进而不已也】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有才能的人必定勤于修养,但又不露锋芒,就如同未经琢磨的金玉一般,开始时并不夺人耳目,但时间长了才会显露其光彩。做学问一定不能时断时续,而是要如行云流水那样,永不停息地前进。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有志之士处理事情,只问做得对错,并不在意这样做自己是祸是福;读书人著书立说,重要的是力求公平正直,若能进一步精当详尽,那就更为可贵了。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出自清代张潮《幽梦影》。意为:凡事不能太苛刻,但若是读书则不能不苛刻;凡事不能太贪心,但若是买书就不能不贪心了;凡事不能太痴迷,但若是做善事,就不能不痴迷一些。

勤奋为学

【少则得,多则惑】出自《道德经》。意为:学得专精就能够有所收获,学得庞杂反而让人迷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意为:工匠要想将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必须先把做事的工具准备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自《论语·述而》。意为:发奋读书而忘记吃饭,因学有所得而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到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意为:三个人一同行走,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要加以克服。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出自《论语·阳货》。意为: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用心,这可不行啊!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意为:机敏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为耻辱。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意为: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领悟,获得新的知识,就能够做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意为: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疲惫。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意为:越是仰望越觉得高远,越是钻研越觉得深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泰伯》。意为:读书人不能不志向远大,因为他们的责任重,要走的路还很长。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出自《论语·泰伯》。意为:学习就好像总是怕追赶不上,得到了又害怕会失掉它。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意为:粮食不嫌磨得精细,鱼肉不嫌切得细致。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出自《孟子·告子上》。意为:高明的工匠教授别人必然按照法则,而学习的人也应当遵循法则。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意为:心是用来思考的,思考了就会有所收获,不思考就不会有所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自《荀子·劝学》。意为:没有小步的积累,就无法行走千里的路程;没有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汇聚成广阔的江海。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出自《荀子·劝学》。意为: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么高远;不看到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么深厚。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意为:如果刻了几下就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坚持不懈地刻下去,就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出自《荀子·非十二子》。意为: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做的就要学,即使能做也要谦让,然后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

【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出自《荀子·儒效》。意为:能够有老师、有法度是人最为宝贵的事情;没有老师、没有法度是人最为不幸的事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主》。意为: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止境的。

【知无务,不若愚而好学】出自《淮南子·修务训》。意为:人虽聪明,但如果不能专心致力于学习,还不如愚钝而好学的人。

【有百技而无一道,虽得之弗能守】出自《淮南子·诠言训》。意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方向,即使具有多种技能,即使能有所收获,也不能坚持长久。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唐代韩愈《进学解》。意为:学业所以专精,在于勤奋,所以荒废,在于散漫;事情做得好,在于深思熟虑,做得不好,在于因循随俗。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出自北宋欧阳修《杂说》。意为:君子学习,怎么能够有一日停歇呢?说明学习应始终坚持不懈。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出自明代朱熹《读书之要》。意为:学习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深入或提高,并且要反复阅读,认真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明代朱熹《观书有感》。意为:若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这是因为水的源头是长流不断的活水。

【学,须是如饥之须食,寒之须衣始得】出自明代朱熹《上蔡先生语录》。意为:对于学习,应该像饥饿的人对饭食的需要,寒冷的人对衣物的需要一样才行。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出自《尚书·太甲下》。意为:不经过思考,怎么会有所收获呢?不去实行,怎么会有所成就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为:熟读万卷书,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就像有神灵相助一样。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自唐代杜甫《戏为六绝句》。意为:不轻视今人,同时也更推崇古人,只要有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

【乃知学在少,老大不可强】出自北宋欧阳修《镇阳读书》。意为:才知道学习最好是趁年少,等老了以后就勉为其难了。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耕】出自北宋欧阳修《送唐生》。意为:希望你永远都不要松懈,丰硕的成果是由于努力耕耘而获得的。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出自北宋杨万里《和李天麟二首》。意为:学习古人的诗作,不能被其束缚,做到不囿于俗见,不因袭他人,自然会富于独创。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出自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意为:古人学习总是不遗余力的;从少壮时就开始努力用功,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意为:从书本上学来的东西终究是肤浅的,要想透彻地了解某事,就一定要亲自尝试才行。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出自南宋陆游《示子遹》。意为:如果你真的想学诗的话,就要在作诗之外多下工夫。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出自元代高明《琵琶记》。意为:如果不经过一番寒风彻骨的磨砺,又怎么能得到梅花那扑面而来的清香呢?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代高明《琵琶记》。意为:贫寒的读书人的十年寒窗苦读却无人问津,一旦金榜题名天下人尽皆知。

【学者有假兢业的心思,又要有假潇洒的趣味】出自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意为:求学之人既要有认真对待学业的心态,又要有灵活多变的学习趣味。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做人不一定非要成就一番伟业,只要能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要能摒除外物的诱惑,便可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贫无可奈唯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贫穷到无路可走时,只要力求节俭,便可渡过难关;自己愚笨并不可怕,只要付出更多的勤奋与努力,还是可以追上强者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意为:读书可以让人功成名就,到时候就能得到钱财和美人。

【处事要代人做想,读书须切己用功】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多替他人着想,而不是只顾个人的利益。读书时必须自己用功,因为任何外人都无法代你学知识。

【读书不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以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读书不论天赋资质的高低,只要能够勤奋学习,遇到难题肯于请教,任何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自然会有明白书中道理的那一天;在社会上立足,就不要害怕自己出身卑微,只要为人忠厚老实,做事稳重踏实、一丝不苟,便会成为乡邻们所敬仰的榜样。

【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天地万物无穷无尽,但人的生命却是有期限的,时间过一天,生命就会减少一天;人的荣华富贵命中都是有定数的,但学问却并非如此,只要多下一点工夫,就会多一分收获。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读书须放开眼界、胸怀宽广;做人要站稳立场、把握原则。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事业,就能够得到读书中的乐趣;心中存有行善的念头,就不必刻意求得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