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己做主
现如今,五花八门的兴趣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一些父母都替孩子选择哪个培训班而感到头疼。大多数父母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处于领先位置,将来能出类拔萃,在给孩子制定学习内容时常常盲目跟风,舞蹈、外语、书法、绘画、钢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不说,也牺牲掉孩子很多玩耍的时间,却没有让孩子真正学有所长,反而把孩子原本的兴趣“磨灭”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因为兴趣可以将一件事坚持到底,甚至是持久发挥。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势必会倾尽全力。而当孩子的兴趣被父母“磨灭”掉,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必然会带有不满和逆反,难以有所成就。
王华从小就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他经常沉迷于研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的乐趣中。初中时,他常常弄得满身是泥,原因就是他总趴在地上观察小动物。父母对此非常生气,觉得王华不务正业,于是对王华管得很严,尽量不让王华出去玩。父母希望他上美术、书法等兴趣班。
最初,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王华就溜出去到附近的公园继续着他的“爱好”。有一次,父母看到他带回家一只蜘蛛,为此他们感到非常生气,呵斥王华带了一个不干净的东西回家。爸爸把那只蜘蛛踩死了,妈妈也摔烂了他积累多年的装有各种动物标本的“百宝箱”。那一刻,王华彻底绝望了,他跑回自己的房间默默流着眼泪。
从那以后,王华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不再活泼开朗,父母为此常常发火,甚至怀疑他智力有问题。而王华的生物老师说:“王华这孩子特别聪明,如果好好培养,他将来很可能在研究动物方面做出成绩。”
王华父母的做法值得我们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孩子,而是人为地限制,干涉孩子追求兴趣,这样不仅会使孩子对自己的爱好产生怀疑,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孩子兴趣的发展。
同时,很多父母还会强加给孩子一些要学的东西,这使孩子失去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容易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例如,有些孩子本来对绘画不感兴趣,被父母逼迫”着每天练习画画,结果绘画技术总是得不到提高,于是恨孩子不争气的父母就把孩子当成撒气筒,用“你怎么这么笨”等词语责骂刺激孩子。长此以往,孩子难免产生叛逆心理,严重的还会使孩子变得自卑并产生自闭倾向。
赵亮在公立幼儿园,接触的兴趣班很少。一到周末,爸爸就带他到书法班学习,每个周末都坚持去,爸爸很辛苦,赵亮却很不愿意去。后来,爸爸又给赵亮报了舞蹈班,赵亮依然没有表现出学习的热情。看着孩子每天闷闷不乐,一有空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爸爸心里也不好受。
有一天,妈妈整理赵亮的房间时发现床底下的纸箱子里有很多画。画的人物肖像表情很生动,但多数是沮丧和失落的。妈妈既为赵亮的绘画才能感到吃惊,又为赵亮自卑消极的心态担忧。后来妈妈和爸爸把赵亮叫来。倾听他的想法,赵亮说出了对绘画的兴趣。最后父母给赵亮报了绘画兴趣班,赵亮在绘画中找回了自信的感觉。
充分挖掘和发现孩子的兴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不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是典型的不尊重孩子兴趣的表现。这样只会人为地把孩子的兴趣“磨灭”掉,甚至落个悲惨的结局。
为人父母者如果不容许孩子找到他真正的兴趣,他的学习动力和干劲儿就无法表现出来,他的想象力就难以发挥出来。受父母强制的孩子,往往会和父母失去感情联络,变得不快乐。在这种重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自由,不把孩子局限在兴趣班里。同时主动了解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千万不能把孩子真正的兴趣“磨灭”掉了。
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因为距离而变得美好
生活中,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因为距离而变得格外美好的。对孩子的爱,也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如果父母企图将孩子圈定在自己的视线之中,将孩子固定在自己能够干涉的范围之内,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上的摧残和成长的痛苦。
与孩子保持距离,可以让孩子伴随着成长逐步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产生独立的生活意识。一些事情孩子会在尝试之后得到收获,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让孩子大胆地去玩耍,去嬉戏,去尝试,去体验,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高中生新生入住时,大多数家庭几乎是全家出动,帮孩子大包小包地搬到宿舍,父母开始忙碌起来,爸爸搬东西,妈妈搞卫生,帮孩子铺床整理。
宿舍走廊上,一对父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靠着栏杆站着,爸爸对孩子说了几句简短的话,儿子不时点点头;宿舍里,妈妈告诉孩子怎样摆放东西,刚打完球不要马上冲凉。临走时,他们还不忘叮咛孩子“好好学习,注意健康”。
这个孩子名叫周鸣,是高一新生。事实上,他家离学校不远,但是父母为了锻炼周鸣,特意鼓励他住校。周鸣的妈妈说:“孩子在家的时候,煮饭、倒垃圾、洗碗这些事情他都要做,从初二开始,他就动手洗自己的小件衣服。”爸爸说:“让孩子住校,可以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会住校。或许是因为离家较远不得不住校,或许是因为父母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而鼓励孩子住校。总之,住校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交际能力,对孩子是—种考验,对父母的心理也是一种考验。
其实,让孩子住校,就是与孩子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父母爱孩子,不一定非得整天将孩子困在自己身边,每天搂在怀里。因为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总有长大的一天,只有与孩子保持恰当的距离,才是最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才是最有益于孩子健康的。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的孩子,很容易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关心他人的意识,这不利于与人交往。在家里,父母可以包容孩子的过错和倔强,但是终有一天孩子要走出家门,与他人打交道。如果孩子缺乏必要的交往能力,那么他在未来的道路上将会遇到很多麻烦。所以,与孩于保持距离,让孩子得到锻炼,是为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做长远打算,最终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没有这种意识的父母成天为孩子遮风挡雨,百般呵护,表面上对孩子爱得那么炽热,殊不知是在葬送孩子的将来。
齐齐已经上小学了,上楼下楼的时候,不是爷爷就是奶奶,不是爸爸就是妈妈,还习惯于抱着齐齐。齐齐长得高高的,虽不是很胖,但是总让父母抱着上楼下楼,多少让人感觉很累。
一天,一位邻居阿姨看见爷爷抱着齐齐上楼,于是不假思索地问:“你孙女的脚受伤了吗?”爷爷说:“没有啊!”“那你为什么抱着她上楼梯呢?”邻居诧异地问。“唉……抱惯了。”
没有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整天把孩子抱在手里,让孩子粘着父母,孩子就会失去锻炼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性就得不到培养。而且没有距离的爱往往会变成溺爱,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是难以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的。所以,爱是需要距离的,有距离的爱才不会成为溺爱,这样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教育专家表示,如果父母不懂得与孩子保持距离,就容易不尊重孩子。许多人对同事和陌生人面带笑容,非常礼貌,而对家人却将客气的话和礼貌用语全部省掉,有时把尊重也省了。说着说着,就忘乎所以,开始将对方视为情绪垃圾桶,无所顾忌地发泄一番。很多父母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家看到孩子手中的成绩单,或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就开始唠叨不停,发泄没完,训骂、暴打、羞辱,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因为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人,认为这样对孩子是为孩子好,孩子不会介意,最后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时候也得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否则就会看起来没有轻重。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以说话变得随意起来,批评孩子的时候把那些不文明的用语用得淋漓尽致。这就是父母的失败,把失望的情绪泼在孩子身上,不但伤害了孩子,也会伤害自己。原因就是孩子太被父母视为自家人了,与孩子说话没了分寸,没有了距离。
与孩子相处如果没有距离,孩子会不服管教。民主的父母会与孩子做朋友,平等交流,做做游戏,甚至打打闹闹。但是如果父母忘记了自己扮演的“成人”这一角色,太过于随便,与孩子之间没有了距离,父母在孩子眼中就会丧失威信,孩子也会变得任性。当孩子不听教导,耍脾气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离开孩子的机会,与孩子拉开合适的距离。
如果父母与孩子没有保持适当的距离,父母的行为可能会让孩子窒息,让孩子找不到透气的窗口。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所以,有时候还是要适当和孩子保持距离,这是尊重和信任孩子的表现。
生活需要体验,孩子需要体验的机会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荆棘、苦难也同样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体验过,那他的生活就不算是完整。而现在很多家长却害怕孩子体验生活中这些困难,总是以自己过来人的身份去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有些东西孩子不亲自体会,是永远无法发现它的“功效”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就犹如一张白纸,他们需要绚丽多姿的色彩去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有一位华人母亲搬到了美国,她找了一份家庭保姆的工作,帮一位美国母亲照顾孩子。有一天,孩子在家里不小心绊倒了,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看到孩子哭得这么伤心,华人母亲赶快起身要去扶孩子,但美国母亲却阻止了她。华人母亲对美国母亲说:“孩子哭咸这样子,你都不管他吗?你太残忍了。”
美国母亲却指责这位华人母亲说:“你太残忍了。”
华人母亲说:“这么小的孩子跌倒了,而且哭得这么厉害,亲生母亲不去扶他,也不让我去扶,你才残忍。”
美国母亲说:“孩子跌倒了,他自己完全可以爬起来。爬起来,他就成功了一次,你连这样的锻炼机会都不给他,如何让他面对将来激烈的竞争?你才是真正的残忍。”
从当时情况来看,美国母亲是“残忍”了一些,孩子摔倒了都不管。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美国母亲的话不无道理,美国母亲懂得放手,而放手恰恰给了孩子体验的机会,让孩子可以从小学习如何面对挫折。而华人母亲的举动可能是大多数国人的想法,永远在给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关爱,爱到忘我,却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爱。无微不至的父母之爱会让孩子变得无能。
朱自清先生曾就父母要懂得对孩子放手的问题上说过:“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父母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一些自由体验的机会。
曾有一篇报道说了这样一件趣事: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记者讲了一件“路上钱真多”的趣事。某日,她给班上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我做了一件好事》。等作文交上来后,发现全班42个学生中竟有36人写的是捡到了钱;再不然就是坐车给人让座;还有就是路上遇到个老奶奶,扶老人家过马路……20年前,我们写作文的模式,今天我们的孩子还在用。
孩子真是“贫”得没有了生活,只会编千篇一律的“老掉牙”的故事吗?这能怪孩子吗?现在的孩子除了上学就是上课外培训班,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几乎都被英语、奥数、舞蹈、钢琴、绘画等“侵占”了,哪有时间去感受生活,哪有机会去发现美好的事物?甚至连上下学时和小伴伙一同看看路边的花草,看看马路风景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大人们不让孩子做某事的时候总有他们的理由。马路上车多,不安全,所以接送孩子上下学;外面坏人多,所以从来不让孩子单独出门玩耍。
父母每天最常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作业做完没”、“别看电视了”、“快点去睡觉”。这种单调贫乏的生活,不仅导致孩子作文素材的贫乏,还会伤害孩子的身心,打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家长们应该学会懂得放手,让孩子去亲近大自然,去亲自体验生活。
南方一所小学的一位一年级老师,在新生入学时发现了一件让她惊愕又好笑的事。
午餐时学校供应了好吃的时令水果——芒果,多数的孩子都很喜欢这种水果,但是却有几个孩子拒绝了,理由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吃芒果。
“不会吃芒果?”老师以为自己听错了,赶忙再问孩子一次。
“老师,你可不可以帮我把芒果皮剥下来,切成一块一块的?”一个孩子很认真地说。原来孩子在家吃到的芒果都是母亲剥好皮,再切成一块块的。
不行,老师不能帮你剥皮,不过我可以教你怎么吃。”老师一边回答,一边抓起孩子的手,教他用手剥掉芒果的外皮,直接吃里面汁多鲜美的果肉。
“老师,我的手会黏黏的,不舒服呢。”果汁流到了孩子的手上,其中一个孩子对老师说。老师忍不住笑起来,原来孩子不愿意剥芒果,是因为不喜欢手上有黏糊糊的感觉。
“没关系,吃完洗手就好了,别担心啦。”有了老师的保证,这群孩子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