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听懂孩子的话,读懂孩子的心
39997100000028

第28章 成为孩子的榜样,与孩子一同成长(1)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他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长久。父母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他一生的财富、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失偏颇、乃至错误的教育,会给孩子的人生造成不可避免的危害,甚至违法犯罪。无论好还是坏,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影响都会一生相随,而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未来。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他能够反射出父母的面孔、身材、凌乱的头发、迷茫的眼神、粗鲁的言行,总之一览无余。想让镜子前的自己更加得体端庄,为孩子做更好的表率吗?那就好好调整一下你的衣着打扮,把持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父母自己先改变了,“镜子”中的我们才会改变。自然,孩子也会按照镜中的形象来打扮自己。很多人说:天使的化身就是孩子。其实,白纸更像是孩子。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说:“社会就是模仿。”孩子具有强烈的模仿心理,家长的一言一行正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每一张白纸能否勾勒出完美的图画,取决于它的创作素材,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他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颇具文学修养,同时品德高尚,为人正直、清廉。当元兵大举进攻中原时,文天祥组织义军,坚决抵抗元军的进攻,无奈最后被俘杀害。狱中的文天祥,尽管已是俘虏,依然以大义凛然、不屈不挠的精神对抗敌人的迫害,为我们留下了《正气歌》、《过零丁洋》等可歌可泣的诗作。

这位伟大的爱国将领能够拥有如此的气魄和胆识,都归功于他的父亲——文仪。用性格豁达、注重道义、乐善好施来形容文仪一点也不为过。他饱读诗书,天文地理无不通晓。文仪对知识的热爱非常人所及,他经常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地读书。有时外出,碰到好书,即便身上没钱,他也会典当衣物把书买下。文仪不仅自己读书,还要求儿子和自己一起学习,但凡有些许的心得体会都与文天祥交流分享。此外,文仪还把一些警言佳句挂在墙上,时刻提醒文天祥严格遵守这些准则,注意修身立志。

文仪很喜欢竹子,家中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文家的书房就修建于此。文仪欣赏竹子遇严寒风雪依然苍劲挺拔的不屈精神,因而经常激励文天祥要有竹子般的品德——坚韧不屈。文仪还特别佩服那些古代的能人贤士,比如比干、屈原、岳飞等仁人志士。在他的影响下,这些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早已渗透到文天祥的血液中。

最终,文天祥正是在父亲这样的熏陶下,成为了一名爱国将领。他的千古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道德教育是重中之重,家庭德育是孩子形成完善人格的根本。父母的德行对于孩子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孩子在儿童时期智力开发的程度,所习得的行为习惯是他们今后生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即便他拥有强健的体格和聪明的头脑,他也只会作恶,百害而无一益。

嘴上说不出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品德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马卡连柯是苏联著名教育学家,他表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父母严格要求自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果我们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这一点,那么,教育孩子真的不难。

前面我们说过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优秀的儿子——李禾禾的一个故事。这里再说一个。

在李禾禾5岁那年,某天,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接到了一位好友的哭诉电话,这个电话一打就是三个小时,甚至耽误了送禾禾上幼儿园的时间。秦妈妈丝毫没有反感,反而一直安慰这位朋友,最后挂电话时还说:“别哭了,哭多了伤身子,擦擦眼泪,问题总可以解决的。”

一旁等待的小禾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许多天过去了,幼儿园召开家长座谈会,会上幼儿园老师对秦妈妈说:“禾禾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每次有小朋友哭着闹着要回家时,他都会劝人家:“别哭,这不马上星期六了嘛,到了周六你就能回家了。’他边说还边给小朋友擦眼泪。这么懂事的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学的这些!”

秦妈妈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安慰朋友的情景,儿子一直记得,还从中学会了关心别人、安慰别人。秦妈妈这才意识到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力是父母的言行。别看孩子年龄小,可是他们接纳、吸收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作为父母,千万不能低估“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即使是下意识的行为,也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既要注意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又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把品德修养的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孩子不知不觉之间接受道德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形成完美的品格。

首先,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在父母要求孩子做之前,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只有自己做了表率,孩子才会跟着学,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如果孩子发现你的行为跟你说的正好相反,那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成了坏的“模板”。况且行为比言语更有力量。父母的行为举止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呈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用眼睛看到的、感受到的比单纯用耳朵听到的更加具体、形象,苦口婆心的说教,不如付诸行动,后者的效果和影响要好得多。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像个指挥官一样要求孩子做这做那,或者一味地说理教诲,而是要身先士卒,做孩子学习的榜样。若父母的行为、品德均很高尚的话,孩子不仅会对父母产生崇敬之情,还会付诸行动来效仿父母。

上面我们说了,教育孩子行为比语言更有效果,因此对于说过的话,父母一定要有相应的行为为其佐证,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千万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如果父母给孩子讲得头头是道,而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那么孩子对父母的教导就难以信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降低不说,教育也会无法进行。所以,父母为人诚实、讲信用,孩子才会在言行方面有所约束,说到做到。

做人的基本道德就包括诚实守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一定要信守对孩子的承诺,不然就不要轻易许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伙伴。父母看似不经意间“说话不算数”,会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问题。孩子一旦在父母那里遭遇信任危机,会变得不再轻易相信人,与他人交往疑心重重,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社交网络。所以,父母的承诺一定要履行,如果确实没法履行,一定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偿孩子。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人一定要说到做到,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履行。

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感到迷茫、困惑、恼怒、气愤,会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动手打他,可是这样教训孩子,丝毫不起作用,甚至还会造成孩子与自己“势不两立”。等到一切平静下来,父母往往扪心自问: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不听话?我究竟哪里做得不对?

其实,任何父母都不是天生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成为优秀的父母更是难上加难。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这就要求我们父母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提升。只有父母们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改变自己或错误或不恰当的观念,不断地更新思想,孩子才能够听得进父母的话,才会和父母亲近。正如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样:“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孩子的语言都是父母的潜台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更有人形象地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以说,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做到某些事情,或者对孩子提出某些要求,家长首先要衡量一下自己能否做到。

父母教育孩子的标准是什么?道德、修养、思想等都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标准。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重言传轻身教,只是要求孩子该怎样去做,却不能自律,不能在实际行动中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不能用行动去感染孩子。

比如,父母整天嚷嚷着让孩子别贪玩,要把精力放在学业上,而自己却沉溺于各大娱乐场所;一些父母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而自己对父母却不孝也不顺,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声责备老人;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用语要文明,待人要礼貌,而自己却满嘴脏话,对人粗鲁。这样,怎能教育出好孩子?很难想象,一对不求上进,天天玩麻将、喝酒、进舞厅的父母,怎能教育出一个品德良好、学习优秀的孩子来。

李明是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在放学后跑来向他的班主任诉苦:“我妈妈很不好,老是要我好好读书。”他的班主任纳闷了,问他:“这有什么不好?”

“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就是,我现在让你住楼房,等你长大有本事了就给妈妈买个公寓住;妈妈现在供你读书多不容易,等你长大有钱了就把妈妈送去国外生活……妈妈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还老要求我一定要考重点中学……”李明一五一十地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班主任这才弄明白,难怪孩子想不通,原来他是觉得,为什么妈妈现在对我的付出,都是为了在未来向我索取呢!虽然大人们都不难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她只是在向孩子展望美好的未来,可是,在孩子看来,大人这样做很自私,对自己放松,却一味严格要求孩子。

“如果全村最好的白菜是妈妈种出来的,我就会佩服她;如果杭州最干净的马路是妈妈扫出来的,我就向她学习,可是妈妈……”“妈妈老说,她就这个样子了,可她为什么就不想办法改变自己呢?”李明的这些话让班主任感触良多。妈妈为什么就不能改变呢?这是孩子最大的疑问。

父母的表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孩子通过观察,会从父母那里了解到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得出自己的行为准则。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才能间接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所以,身为父母,凡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个好的榜样。

孩子会认为父母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自己做到,这样是不公平的。有这种想法的孩子怕父母的训斥,往往是迫于父母的威力才只好努力做下去的。这样,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望就大打折扣。当孩子连最亲近的人都不信任了,他还有什么人可值得信任呢?这个问题很严重。随着孩子日渐长大,他会对所有人产生怀疑,甚至包括社会。他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很多事情毫无兴趣。这样,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就都难以实现了。

成为孩子的榜样,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方式之一。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其实父母只要把自己份内的事情都做好了,给孩子做一个好的表率,孩子自然就会受这种积极因素的影响,向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界的一些专家认为,经常对孩子提这要求、那要求,最后只能导致两种结果发生,要么孩子非常懂事,要么孩子被压力逼得自暴自弃。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孩子可以改变,父母当然也可以改变。家长应该扮演起做好榜样的角色,这才是孩子最好、最成功的第一任老师。

不少父母对此有所认识,听到类似的教育理论他们也会有所觉醒,但在生活中他们又不自觉地继续做着早已习惯了的那一套,把有关的教育理论忘得一干二净。所以说,想要改变孩子,做父母的还是先要改变自己。你想让孩子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就先变成那样一个人,给孩子做做榜样吧!

“以脏治脏”只会“脏上加脏”

每个父母都不喜欢说脏话的孩子,毕竟脏话连篇会导致一个人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刚冒出一句脏话,父母的筷子已经砸了过去……

合理的教育,的确能让孩子杜绝说脏话。然而,如果父母就是一个“出口成脏”的人,孩子每天生活在充斥着脏话的家庭环境里,那么无论如何教育,也都无法起到积极地效果。尤其是有的父母不懂得控制情绪,总习惯“以脏治脏”,污言秽语层出不穷,孩子自然难以改变说脏话的毛病。

一天,王磊的爸爸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老师对他说,王磊在幼儿园里总是骂人,脏话连篇,怎么讲也不听劝,希望家长能前来一起教育。

爸爸听完,自然是火冒三丈,飞速赶到了幼儿园。他看见,王磊正在一群小朋友的中间,指着一个小朋友,大声说道:“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动作都不会,你是怎么被你妈养大的!”

王磊的话,让其他小朋友顿时安静了下来,而那个被他骂的孩子,更是号啕大哭。然而,王磊仿佛并没有过瘾,继续骂:“哭什么哭!没种的东西!”

王磊的这一举动,让爸爸羞愧万分,走过去拎起王磊的耳朵骂道:“小兔崽子,谁TM教会你说脏话了!你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你个龟孙子!”

见到爸爸来了,王磊顿时浑身一颤。不过,他迅速稳定了情绪,大声喊道:“爸爸不讲道理!凭什么你能说,我就不能说!你说我就说!我不喜欢爸爸,爸爸是个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