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总“忙”来拒绝孩子
“等会儿再说,没看我现在很忙吗?”相信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种话。也许说这句话时,父母可能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在孩子看来,这种态度就表明了父母不把他当一回事。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做什么都没意义”的感觉,因为在父母眼里孩子的事永远没有自己的事情那么重要。
父母以为,这样轻松的一句话,就能让孩子“闭嘴”。“反正只是孩子,巨绝一下又何妨?他们不会往心里去的!”然而,孩子真的如你想象得那般“好打发”吗?
这学期,学校开了一门新课——手工课。这门课上,老师会教大家绣十字绣、做棉垫等等。细心认真的小洁对于这门课真可谓是“得心应手”。
这天,小洁绣了一只很逼真的小兔子准备拿给妈妈看。这时,妈妈正在炒菜,头也没抬一下说:“赶快拿走,没看见我正在忙着吗?没空听你这破事,别在这里添乱!”
妈妈的话,让小洁不禁有些失落。她走出厨房,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爸爸。她赶忙跑上前,拉着爸爸的手臂说:“老爸,您看,绣了一只小白兔!”
小洁原以为,爸爸会夸奖自己一番。谁知道,他头也没抬,说道:“嗯,很好,很好……”小洁觉得爸爸在敷衍自己,就拿开爸爸的报纸说:“您连头也没抬,看都不看,怎么就说我做的好了?”
爸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快把报纸拿过来,没看我正忙着吗?真不懂事……”
小洁低下头,悄悄走回了房间。她没有吃饭,而是流着眼泪,拿着剪刀,把刚刚绣好的小白兔剪了个稀巴烂……
小洁的遭遇,现实生活中其实非常常见。现代父母经常忙于工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回到家还要思考工作上的问题,这时孩子要求和他们谈谈话或是有事需要帮助,许多父母都会显得非常不耐烦,甚至出言伤害孩子。“你没看到爸爸妈妈正忙着吗?一会再说!”一句简单的话,完全拒绝了孩子要求交流的诉求,让孩子感到被父母轻视,甚至有些个性强的孩子,还会因此产生叛逆情绪,从此不服父母的管教。
以“忙”为借口,实质上反映了这样一种问题:不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很多父母都不明白,倾听是父母的必修课,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一课,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关注就是他成长的动力。如果父母不愿意倾听孩子说话,吝嗇给予他关注,他就会像没有充足养料的植物一样萎靡、没有活力。这样的孩子,又谈何成为“好孩子”,谈何健康地成长?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做到倾听?
一,选择适当的环境
父母可以选择一个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与孩子坐在一起,跟他说说心里话。当孩子滔滔不绝时,父母尽量放下手里的活,关掉电视,用眼睛注视着孩子,表示是真心在与他接触,表示对他的尊重。
郑斌的爸爸是个厂长,经常很晚才下班。这天晚上,他十一点才回家。坐在沙发上休息了片刻后,他的眼睛已经睁不开了,于是准备回屋睡觉。这时候,郑斌的声音怯生生地传来了:“爸爸……”
爸爸一看,原来郑斌还没有睡。他抱着一个画板,正坐在沙发的另一角:爸爸,我想给你看个东西……”
其实爸爸此时已经筋疲力尽,根本不想说话,但看着孩子的目光,他还是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郑斌一跃而起,送给了他一个礼物:肖像画!郑斌滔滔不绝地说着,诉说着自己的快乐,诉说着对爸爸的崇拜……
爸爸的眼眶湿了,对郑斌说:“谢谢你,儿子!”从这以后,不管他有多忙,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郑斌的屋子,听听孩子一天的见闻。自然地,他与儿子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亲密。
像郑斌爸爸的这种行为,父母必须每天进行,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你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儿步”,或者说:“让我们去小房间单独在一起谈谈。”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内心话。
二,向孩子说明缘由
也许孩子想要与你沟通之时,你的确没有多余时间,这时候你应当心平气和地与他说明。你可以说:“我现在的事情很重要,我必须先完成它,等做完这事,我一定陪你好好聊聊。”你也可以这样说:“我现在很忙,但是我们可以在你睡觉前好好谈谈。”最重要的是,你要做出一种暗示——你对孩子很关心,对他很重视。这样,即使孩子有些失落,他也会理解你的苦衷。
命令式的教育已经成为过去
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平等。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都渴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在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平等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能平等对待孩子,就意味着居高临下、命令和训导,这是教育孩子的大忌。所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请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这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最好见证。
和颜悦色,是父母和孩子沟通最佳说话方式。想要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就应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问题,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要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或是:“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程老师发现,王晨同学最近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而且现在上课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捣乱了,为此他十分好奇。趁着周末,他到王晨家进行了家访。
是王晨的妈妈接待了程老师,王晨妈妈感慨颇深地说道:“和孩子平等交流有助于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对孩子真正起到鼓励和帮助的作用。”
妈妈说:“两个月前王晨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对此,我和他爸打他了,骂他了,但是王晨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我们为此感到心灰意冷。”
程老师急切地问:“那你们后来用了什么方式方法让王晨发生了改变呢?”
妈妈说:“一次,我向一个朋友寻求帮助。他问我是否真正了解孩子,孩子玩网络游戏的原因是不是厌恶学习。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监督、督促王晨学习,却不曾真正与他沟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某天回家后,我试问儿子会不会因为学习感到乏味和枯燥,儿子听到我这样问他感到很意外,接着他就如实相告,说有时候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我接着说自己也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多烦恼,希望他能给我一些建议。这时,我把儿子当做朋友,将工作中的不顺心事都告诉了王晨。”
妈妈继续说:“想不到王晨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强的分析能力,我第一次由衷地称赞了儿子一句:‘你太让妈妈意外了,你比妈妈强!’没想到,儿子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也将心中的烦恼都告诉了我。从此,孩子和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王晨也渐渐走出了网瘾的困扰,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平等交流的力量是多么惊人啊。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发表自己具有主见和独立的观点。
生活中,许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疏于和孩子交流,亲子矛盾也就随之而来。从而导致了孩子心中的真正苦恼不为父母所知。而到了有时间沟通的时候,父母却又摆出了一副官架,剥夺了孩子倾述的权利,让孩子产生了不平等的感觉,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真心话可谈了。
相反,当孩子感受到了平等时,他就会觉得在这个浮躁的年纪中能被父母认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交谈,相信孩子会乐于接受父母的教导。
要想做到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就需要掌握沟通的艺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父母借鉴:
第一,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没有倾听的沟通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只有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完全了解,针对孩子当时的情况,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当孩子和你分享喜悦事情的时候,你也应该为此感到高兴,甚至产生共鸣,例如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表扬,你可以称赞道:“噢,老爸为你感到骄傲啊。”当孩子和你分享苦恼时,你应该耐着性子听完孩子的倾述,同时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回应他,同时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第二,主动跟孩子说心里话,并让孩子发表意见
当父母主动跟孩子说心里话,并把孩子当做知己对待时,孩子一定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父母把自己要说的讲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提供帮助,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无论他对你讲什么,你都应该让他把话说完,而不能打断他,更不能因为孩子说了令你生气的话而发脾气。在讨论家庭事务时,也应该让孩子参与,鼓励孩子发表意见。
第三,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隐私
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过程中,可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这些话是孩子不想让他人知道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不能随便把孩子的心里话告诉外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私,不论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是心理隐私,父母都应该守口如瓶。有位父亲,来学校接孩子时跟其他家长闲谈,说他的孩子暗恋班里的某个女生。刚说完,身边的孩子已经面露愠色。
第四,多赞美,少批评
交流是亲子之间思想上碰撞的过程,有可能两者的想法不同或是不谋而合,父母都应抱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对孩子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之词。孩子对有些问题的理解是浅薄的,毕竟孩子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不太成熟,这就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只有掌握好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才能实现两代人真正平等交流的愿望。
孩子的心声需要你认真的倾听
明智的父母会认为与其做一个高明的演说者,不如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能倾听孩子的父母,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和孩子平等交谈,父母也因此获知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也让孩子得到认可和信任。
契诃夫曾经说过:“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别人代替,就是因为她能和孩子同感觉,同哭,同笑……单靠理论和教训是不起作用的。”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次所表达的内心感受,父母都在认真倾听,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肯定和赞美。
然而,有些父母总是把已经长大的孩子当做小孩,不去主动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不理解他们诉说的烦闷的心理,不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自己充当侦探,代沟就由此产生,孩子因此也没有了安全感。
女儿上初二了,一次妈妈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从学校回来,坐在后座上的女儿不停地向妈妈讲述着自己与同学的故事,劳累疲惫、心里正烦的妈妈毫无反应地听着。
渐渐地,女儿讲话的声音越来越小。突然,女儿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我们买一支毛笔。”妈妈生气地说:“刚才你干嘛去了,路过文具店门口时你不说!”当妈妈极不情愿地准备掉头时,女儿竟然怒气冲冲地跳下车,大声嚷道:“不买了,回家!”说完,扭头就往家里跑。
一进家门,妈妈就冲到女儿面前批评她不听话。女儿很委屈地说:“妈妈,你也许不知道,做孩子的也是很可怜的!”妈妈愣了一下,接着,女儿又说:“妈妈,你和爸爸心烦的时候总是对我发火,可是我心烦的时候对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当你们不听我说话的时候,我心里有多么难受。”女儿的话让妈妈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曾经,我们也是孩子,也遭到过父母的拒绝,被父母误解……这是我们童年时代难以抚平的伤痕,这块“伤疤”会伴随我们的一生。今天,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恼,遗忘了孩子的苦闷,甚至将孩子当成了情绪的撒气筒,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根本没有倾听孩子的意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要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对成长中的烦恼,他们需要诉说内心的情感。但是许多父母常常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快乐成长。所以,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长此以往,就和父母产生了代沟和隔膜。
有人说,交流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是为了增进了解,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探究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引导孩子释放压力的最佳方式,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办法。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是避免误解的最好办法,做善于倾听孩子心声的父母,孩子就会将你当成朋友。倾听孩子的诉说,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及时引导孩子的不良思想。
当孩子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时,父母耐着性子听完,让孩子依偎在自己的怀里,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再多告诉我一些”、“发生这样的事我也很难过”、“我理解你的感受”。即使发现孩子说的不对,也不要急于纠正他,那么父母的关爱就不难被孩子发现了。当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后,就会感到轻松和精神焕发。然后,父母再对孩子的错误思想给予引导,这样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父母应该注意给孩子留出一片空间,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不仅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上予以关心,更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