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方奇人传
40088100000009

第9章 元极之光(7)

可建气功基地,中国未曾有过,世界似乎也没听说有过。而且建基地与教功传功绝对不同,这需要大笔资金、需要大片土地,更需要大量到难以计数的繁重而又琐碎的劳动。

但张志祥认准这是一条路子、一个方向,毅然作出决策:创建元极功基地!

听说要建基地,学员们嘻笑颜开,弟子们和市里的有关领导也无不拍手叫好。可等张志祥把计划蓝图一摆,人们满脸的笑容全被抹掉了。——张志祥要建的是一个集教学、科研、普及、医疗为一体的大型气功基地,单是建筑费至少也要几千万。几千万,那是一个听听也让人咋舌的数字呵!

但张志祥自有张志祥的主张。“你们就说基地该不该建吧!只要是该建,我张志祥十年建不起来建二十年!二十年建不起来这一辈子全搭上啦!”

话说到这儿,弟子们自然只有踊跃的份儿。好心的朋友和市里有关的领导(他们中很多都是元极学员),先是劝导拖延,希望他能知难而退,把规划搞得小一点儿。但劝导拖延的结果,原有规划纹丝未动,张志祥又把创建以学习气功理论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人天大学”的规划也加进来了。“好好!支持,我们支持!”有关领导只得赶紧让步表态。“基地你想建在哪儿自己选,只要是在鄂州的地面上……”

张志祥是个急性子人,作事一向好马快刀见不得一点泥水。此话说过三天,他的足迹已经踏遍鄂州方圆十数里的山山水水;到第四天时,张志祥登上了位于鄂州郊外洋澜湖畔的莲花山。

莲花山高不过百米,几座错落有致的峰峦拥红簇绿自成一体。山上苍松翠竹遍地,除了“吴王观星台”遗址,只有十几户人家。山下洋澜湖三面环绕,是当年吴国少帅周瑜操练水军的地方。洋澜湖与长江相连,终年碧波荡漾,风清色新;每逢夏秋季节,渔舟晚唱,白鹤翻飞,人或行于山脚湖岸,真恰同进入仙山琼阁,不由人不陶然自醉乐不思归。

元极功基地是要传之于后人的大工程,舍此其谁?莲花山,就是这座莲花山了!

莲花山是鄂州规划中的风景区之一,但为了支持张志祥的事业,并由此促进鄂州的开放和繁荣,有关部门还是很快批准了修建莲花山元极功基地的报告。

目标选定,发火装置点燃,张志祥如同一台巨型电子计算机,带动所有系统开始了高速运转。这边是勘察地形、设计规划、购买地皮、组织钢筋水泥砖瓦机械和施工队伍,那边面授班一个接一个穿插展开;每期面授班七天,每月十一号为鄂州定期开办时间,定期班之外,远隔几百几千里总还有两个或三个面授班等待张志祥去主持。时间被安排的分秒不差,汽车、火车、飞机,张志祥马不停蹄往返奔波于天空、大地、塞北江南。张志祥的弟子、在部队当过多年马列主义教员的元极功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涂志文,为张志祥记下了一组数字:

每月办班:3—3.5个

每月行程:2—5千华里

每月贯顶:1—3千人次

每月回家:2—5小时

每天工作:15—18小时

每天休息(包括睡眠):4—6小时

弟子们、鄂州市的朋友和领导们眼看张志祥日渐消瘦,每每劝告他放慢步伐注意休息。张志祥的回答是:我现在是要钱不要命了。

钱,的确需要钱!没有钱工程一天也无法维持下去,元极功基地只能是空中楼阁、梦里鲜花!而如果建不起基地,“弘扬元极,造福人类”,只能永远是一个美好善良的目标和愿望!

张志祥身后有一个六口之家,其中四口至今仍生活在农村。为了筹集建基地资金,他每月只靠二百元工资维持一家人生活。他家中没有彩电、没有电冰箱、没有收录机。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外出办班时逢有学员遇到困难,张志祥也总是千方百计给予援助接济。北京一位女青年得了血瘤,医生告诉回家吃点好东西就算了。张志祥在北京办班时,她由母亲陪着参加了一期收效显著,随之跟随张志祥到廊坊、大连继续学习。到大连时,随身携带的八百元钱被人偷走了,母女俩哭得死去活来。张志祥得知后,当即决定让母女俩免费参加学习。大连学完后又带到沈阳,还是免费,直到女青年病愈离去为止。这样的事,张志祥自己也说不清有过多少件。

张志祥传授的功法,挽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和健康,张志祥的精神也感动了许许多多有识之士。鄂州市工业局副局长伍斌提前离休,担起了基建领导工作。基地党支部书记丰承英是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同志,也日夜操劳在工地上。为了支援基地建设,全国各地的几千名学员和地方政府慷慨捐资二十几万元。山东学员柴秀梅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干部,她学习元极功治好自己的病之后,又四处为基地建设筹集资金,终因劳累过度不幸逝世。逝世的前一天,她还特意让家人把自己传功治病所得的四百元人民币全部寄往鄂州。

然而,张志祥的所作所为也激起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风潮。有人四处告状,攻击张志祥“搜刮民财”。有人散布流言蜚语,说张志祥是“百万元户”“千万元户”,要做当代的“气功资本家”,要到国外去享受荣华富贵。亲戚朋友中有人伸手要钱要好工作,张志祥无法满足,也招致了不少怨恨和麻烦。而家中一切全靠母亲和妻子支撑,女儿冬梅一次见别人一家老小欢欢乐乐,想起自己一年难得见上爸爸几面,不禁失声痛哭泪湿衣襟。作为创业者和气功师的张志祥,作为朋友、儿子、丈夫、父亲的张志祥,他遭受了多少心灵的折磨,欠下了多少无法偿还的人情债啊!

张志祥,你何以昭世?你何以自名?

“吾以吾心对天地,吾以吾身献元极”!一九八九年春月,张志祥挥毫写下了这条蕴意深长、浑厚凝重的条幅。

一年奋斗,荒凉孤寂的莲花山上隆起了六座青砖灰瓦气势不凡的大楼。四期传授员学习班在这里举办,元极疗养院已送走了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求医者。当人们为这些辉煌成果欢呼庆贺时,张志祥却请来了法律公证处的律师,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莲花山基地及其一草一木,永远属于元极功法研究会集体所有。而为了避免后代假借自己的名义或声誉,生出干扰元极事业发展的举动,张志祥同时郑重宣布:无论哪位弟子或工作人员的家属子女都可以住到莲花山基地来,唯有张志祥的家属子女不准到莲花山基地安家落户。

一九八八年岁末,张志祥的弟子张明焱,被调到莲花山基地担任基建科长兼财务科长。张明焱生性好静,而负责的工作繁重而又杂乱,他颇有些不适应,一次向张志祥透露了希望出世隐居专心修炼的愿望。张志祥听后默然片刻说:“你以为我是喜欢这样奔奔波波忙忙乱乱的吗?出世是为了入世,入世是为了更好的出世。元极功法得之于天地社会,必须还之于天地社会,这是我们的责任。”

好一个“得之于天地社会,还之于天地社会”!张志祥是注定要为弘扬元极功法,使之造福于千千万万群众和后代子孙而奋斗下去了。他付出多年心血的《中国元极功法(卷一)》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编撰和规划中的后九卷,还有待于他付出更多的心血。莲花山基地仅仅开了一个头儿,更加辉煌因而也更加艰难的路还在前面。与同济医科大学和国家有关机构进行的科研课题,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入。而在北京、上海、云贵高原、齐鲁之邦、富士山下、塞纳河畔,正有许许多多双黑色、蓝色、棕色和灰色的眼睛,在放射着期待和召唤的光芒。

张志祥又上路了,步履矫健而又紧迫,神采坚毅而又明亮。鸥鹤翱翔,朝晖晚霞浸染着远方的城郭田园。让我们祝福他一帆风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