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家训
【原文】
君子之行【行:品行,操守。】,静【静:安静,引申为心境专注而不躁动。】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淡泊:恬静寡欲。】无以明志【明志:使志向明确、清明。】,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到达远处,引申为取得理想的成就。】。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广才:使才干增广。】,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君子的品行,应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美德。
不恬静寡欲则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使内心专注,则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则来自于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而没有坚定志向则不能学有所成。
【师说】
以上三句选自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诫子书》。这篇《诫子书》,全文只有八十六个字,却将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精辟地表述出来,极其深刻,极富哲理,成为千古流传的家训。
这里选的三句,第一句是总说,通过“静”来养身,通过“俭”来养德,才能成为理想中的“君子”;第二句是用否定句式强调“淡泊”与“宁静”在“明志”与“致远”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句讲志向、学习、才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些话启人心智,催人奋进,至今仍被人们奉为至理。
【知识卡片】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外,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故事链接】
孔明无知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认为你的父亲和叔叔两个人谁更有才能?”诸葛恪回答说:“我父亲更有才能。”人们向来称许诸葛亮的才智,说他是“智绝”,诸葛恪的回答令孙权感到很意外,于是接着问他:“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诸葛恪回答说:“我父亲知道自己应该侍奉哪位君主,而我叔叔却不知道,所以我认为父亲比叔叔更有才能。”孙权听后大笑。
刘备家训
【原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文】
凡事不要认为错误不大而去做,也不要认为一件好事太小就不值得去做。
【师说】
选自刘备的《诫后主》。刘备,字玄德,三国时蜀汉的缔造者。这篇《诫后主》,是他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禅的遗诏。
刘备是一个宽厚仁爱的贤良君主,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有充分的表现。这里选的两句话,正是他人生经历的总结:恶虽小,为之,则折损道德;善虽小,为之,则增进修养。积小恶为大恶,则为盗跖(zhí);积小善为大善,则为圣贤。
【知识卡片】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李世民家训
【原文】
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
奢俭由人,安危在己。
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
【译文】
政治清明的朝代,其君主必然保持节俭的美德。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安于俭约而不奢侈;智慧聪明,安于愚拙而不自恃。不以地位高贵而骄人,不以恩德广厚而居功。
奢侈或者勤俭由人自己决定,所以安与危也就并及自身。
骄奢由人的意志决定,不节制必使意志消沉;欲念产生于人的自身,不遏制就会丧身。
【师说】
以上三则,选自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崇俭》。《帝范》即皇帝的行为规范,这本书是作者为其子李治(唐高宗)所做,论述持身治国之道。
历代明君贤相和有识之士,无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以此治国则国治,以此兴家则家兴,难怪古诗有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太宗李世民后期曾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加之连年用兵,国库虚耗。他看到了这一点,特别提出崇尚节俭作为帝范以告子孙。他还在《帝范》后序中说“无以吾为前鉴”,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令人钦佩的。
“崇俭”作为“帝范”,自然必要;“崇俭”作为家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值得当今千千万万的家长重视。
【知识卡片】
李世民(599—649),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千古一帝,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位二十三年(627—649),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司马光家训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译文】
由俭朴进入奢华容易,由奢华进入俭朴困难。
俭朴,它和美德是相通的。奢侈,它是最大的恶德。
因为俭朴,一个人就不会有太多的欲求。君子个人欲望少,就不会被物质所支配,就可以沿着正理正道行事。
因为奢侈,一个人就会有许多的欲求。君子有了过多的欲望,就会贪图富贵,走上邪路,迅速招来灾祸。
【师说】
以上四则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本文是他为教育儿子司马康厉行节约而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传承,躬身实践。当然,对于富贵者而言,保持俭朴之风并非易事。
【知识卡片】
节俭是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商。
——(法)大仲马
朱熹家训
【原文】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攻:尖锐批评、指出。】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亵狎(xiè xiá):放荡下流。】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译文】
凡是忠厚诚信能直接指出我过错的人,就是值得交往的有益的朋友。那些阿谀奉承、言行轻佻、举止傲慢、放荡下流、教唆别人干坏事的人,就是对自己有害的朋友。
【师说】
这一则选自南宋大学者朱熹《训子从学》。本文告诫儿子求学期间要谨慎交友,而选择“益友”的关键在于立志高洁。
交友之道,历来被人们重视。朱熹在这里把孔子的“益友”“损友”之说解释得十分具体,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也说得清楚明白,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知识卡片】
“朋友”的部分别称
莫逆之交: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也作“莫逆交”。
金石之交:友情深厚如同金石坚固的朋友。也作“金石交”。
君子之交:不计功名利禄,以声气相求,道德相期的朋友。
诤友:能直言谏过的朋友。也作“争友”。
曾国藩家训
【原文】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处约:处于贫困之境。】。此君子也。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译文】
勤俭自持,习惯于劳苦,可以过宽裕快活的日子,也可以过勤俭节约的日子。这就是君子。
无论是大家小家,也无论是士农工商,只要勤苦俭约,没有不兴旺的;如果骄奢懒惰,没有不衰败的。
【师说】
以上两则选自曾国藩《谕纪鸿》,是作者带兵在外写给儿子曾纪鸿的信。
曾国藩是清末重臣,他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思考。这里所选的两则教子名言,对于我们修身持家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知识卡片】
******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
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不容抹杀的一笔。他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时人推崇的末世圣人。从这点上来说,他是每个渴望成功者的楷模。
【故事链接】
祖孙联对
这是曾国藩幼年的事。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对这个长男长孙十分喜爱,时时关注。一次,星冈公正踏着板梯上楼,见国藩放学回来在屋里玩,抱着一个柱子转圈子,随口念了一句:
手抱伞柱团团转
曾国藩在私塾已听先生讲过一些简单的对句,一听祖父此言,心想,这不就是一句“出比”[1]吗?祖父是想考我呢!于是他看着在板梯上的祖父,不慌不忙地念出“对比”[2]:
脚踏板梯步步高
星冈公听了,连声说,宽一[3]对得好,对得好!他觉得这个长孙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志向不凡,从此对国藩更加看重了。
注:
[1]出比:上联俗称。
[2]对比:下联俗称。
[3]宽一:曾国藩乳名。
朱子家训
【原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恒:常常。】念物力维艰。
【译文】
对于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到(它的)得来是多么不容易;对于半段丝半段缕,要常常想到制造这些东西的艰难。
【师说】
以上选自清代朱用纯的《朱子家训》。《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知识卡片】
羔羊跪乳
羔羊一生下来的时候,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吃奶的时候都是跪着的。它用跪着吃奶来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