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40388000000016

第16章 先秦—南北朝游记

溱洧

【作者简介】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本文选自《诗经·郑风》。《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周秦时称《诗》,西汉尊之为经典,始称《诗经》。收录周初(约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约前六世纪)诗歌305篇。收集、编订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师;编成时间大约在春秋后期。作品分风、雅、颂三类,反映出诗篇的来源不同和用途有别。“风”有十五国风160篇,“雅”有大小雅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和商颂40篇。《诗经》在广泛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同时,也有山川自然的描写。虽多是抒情言志的辅助手法,但已经表现出人们对游赏的关注,个别篇章则已初具旅游诗作的雏形。《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又多有重章叠句。其优秀篇章形象鲜明,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诗经》一直得到很高的评价,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郑风”为《诗经》十五国风之一。

【原文】

溱与洧①,方涣涣②兮。士与女③,方秉賸④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⑤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⑥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⑦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⑧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

①溱洧:溱水和洧水,皆在河南省。

②方:正当。涣涣:水流盛大的样子。

③士与女:泛指春游的男男女女。此与下文的“维士与女”皆为泛指一般游客。下句的“女曰”和“士曰”则专指其中某一对女子和男子。

④秉:执,拿。亦可解为“佩”。賸:即兰草。古人采兰于山峪或水上以祓除不祥。

⑤洵:确实。訏:宽大。指地方广阔。

⑥浏:水清的样子。

⑦殷:众多。盈:充满。此句是说,到溱、洧去的士女多极了,挤满了。

⑧将:即“相”之意。

【赏析】

人们大多会将此诗归入恋情或社会风情类,但如果换个角度,将其纳入旅游诗也许更能揭示诗的性质。因为本诗不但交代了主人公明确的游赏动机,而且还展示出一幅以一对恋人游赏为中心的人如潮、笑如潮、歌如潮的春游胜景图。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壮观的场面,如此浓烈的情趣,绝非恋情或风情所能涵盖。而如从本就包含诸多审美活动的旅游来审视,就更符合诗所描写的实际。早在二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对游览生活就有如此完整的描写实是难得。本诗对话运用得颇具特色。数量既多,且在表现人物神态、情感,展示游赏场景及推动情节发展都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作者简介】

慧远(334~416年),东晋时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原平县东北)人。十三岁时游学许昌、洛阳,后来师名僧道安皈依佛教。涉猎儒家经典,尤好老庄哲学,晋武帝太元九年(384)入庐山,居东林寺,与刘遗民、宗炳、慧永等十八人结白莲社。在山三十余年,足迹不出庐山,研治佛经,被唐代净土宗推尊为初祖。慧远在庐山时结交达官贵人、名流学者,宣扬佛学,对江南佛教的传播做了重要贡献。著有《法性论》、《匡山集》。

【原文】

石门①在精舍②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③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迹绝,迳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

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④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采,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

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寻之。

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⑤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注释】

①石门:在江西庐山北,是庐山名胜之一。

②精舍:佛教寺院的通称。这里指慧远建的龙泉精舍。

③三泉:指山上附近的几处泉水,汇流为石门水。“三”是虚数。

④七岭:人们认为庐山有大岭七重,所以用“七岭”指庐山。

⑤灵鹫:峰名,在印度,亦称灵山或就峰。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讲经,故佛家以此为胜地。

【赏析】

本篇是作者与庐山众僧人同游石门、赋诗纪游,诗成之后所写的序文。石门也因此次众僧出游而闻名,成为庐山的一处名胜古迹。

文章首段介绍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突出其地处庐山一隅,****罕至。足见作者是将此处目为“绝境”。然后简要交代出游的时间和人物,细写众人艰难行进的经过,表现了出游者极高的兴致。中间部分生动地描述石门神奇瑰丽的景观。次而描写石门由于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万千气象,形光声色兼备。作者驰骋想象,使得这里的景象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充满着灵气和仙意,足以引发游者的哲理玄思。文章的结尾由实而虚,由写景寓情转而阐发佛理,寻悟真谛。

全文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层次清晰,描写生动,语言骈丽。本文虽是佛徒之作,言佛家之理,但读后可令人得到一种启示:自然美在于映照。观赏自然山水,欣赏者只有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意,才能领略到自然美的真谛。

登大雷岸与妹书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4~466年),字明远,南朝宋东海(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人。出身寒微,因有文才,被临川王刘义庆聘为侍郎,后升任宋文帝刘义隆的中书舍人,又随临海王刘子顼至荆州,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后来刘子顼起兵失败,鲍被乱兵所杀。鲍照是南北朝时代的著名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他的骈体文也享有盛誉。有《鲍参军集》。

【原文】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①。途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向因涉顿,凭观川陆,遨神清渚,流睇方曛。东顾三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

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含霞饮景,参差代雄。凌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穷。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寒蓬夕卷,古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视不见。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苎蒿攸积,菰芦所繁。栖波之鸟,水化之虫,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纷牣其中。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相接。思尽波涛,悲满潭壑。烟归八表②,终为野尘,而是注集,长写不测。修灵③浩荡,知其何故哉!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献江湖,峰与辰汉连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华④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

若潀洞所积,溪壑所射,鼓怒之所豗击,涌澓之所宕涤,则上穷荻浦,下至稀洲,南薄燕派,北极雷澱,削长埤短,可数百里。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轻烟不流,华鼎振涾笸,弱草朱靡,洪涟陇蹙。散涣长惊,雷透箭疾;穹溘崩聚,坻飞岭覆;回沫冠山,奔涛空谷。砧石为之摧碎,琦岸为之齑落。仰视大火⑤,俯听波声,愁魄胁息,心惊慓矣。

至于繁化殊育,诡质怪章,则有江鹅、海鸭、鱼鲛、水虎之类,豚首、象鼻、芒须、针尾之族,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俦,折甲、曲牙、逆鳞、反舌之属。掩沙涨,被草渚,浴雨排风,吹涝弄翮。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

风吹雷飚,夜戒前路。下弦⑥内外,望达所届。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途草蹙,辞意不周。

【注释】

①大雷:地名,在今安徽省望江县。

②八表:古人以为世界的边缘是“八极”,“八表”谓八极之表。

③修灵:神灵。这时以神指代河流。

④若华:若木的花。

⑤大火:星宿名,即心宿。

⑥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

【赏析】

本文是一篇用骈体写成的书信。体游记作者远离家乡,孤身一人赶赴江州任所,途经大雷时,给妹妹写下了这封家书。文中记述了旅途的所见所感,叙述旅程,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寄托情怀。作者出身寒微,素有文才,心怀大志,但处在门阀压抑的时代,才能不得施展,壮志难以实现,心中充满万般无奈与不平。文章开头简要叙述了旅途的艰辛,抒写了思乡怀亲的无奈心境,随即转入写景抒怀。作者写景,并不拘于一时一地的山水景物。在他的笔下,既概括了沿途所见的实景,又描述了心中想象的虚景,而且写得井然有序,气势非凡,情景相融,寄托遥深。在状写景物,渲染气氛的同时,无处不寓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

本书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全文感情雄肆奔放,想象瑰丽灵妙,笔墨淋漓酣畅。

与宋元思书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年),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吴均家世寒微,好学有俊才,官至奉朝请。其志尚清高,性嗜山水,曾登八公山,泛舟富春江,望九嶷,谒苍梧。其写景骈文清拔有古气,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时人或仿效之,谓为“吴均体”;其写景小诗,刚健清新,亦自成一格。有《吴朝请集》。

【原文】

风烟俱净①,天山②共色,从流③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④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⑤,猛浪若奔⑥。夹岸高山,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⑧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⑨,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

①烟:指云雾。净:消失干净。

②天山:天空和山岭。

③从流:顺着江水而行。

④缥碧:青绿透明如碧玉的颜色。缥,淡青色。碧,绿色。

⑤湍:急流。甚箭:比箭还快。

⑥猛浪若奔:迅猛的浪头如在奔驰。

⑦轩:飞,举。邈:远。以上两句是说,(这些高山)凭依形势,仿佛都在争着往远处伸展。“鸢飞戾天”两句比喻青云直上、追求高官厚禄之辈望见此等峰峦定能停息追逐竞争之心。

⑧经纶:经营,治理。

⑨柯:树枝。上蔽:遮蔽上空。

【赏析】

这封骈文短信是一篇精美的山水游记小品。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着重写山之“奇”与水之“异”,而于“奇山异水”中又见情怀。本文以天清人适起始,以谷幽日昏作结,中间写水清澈而有急湍。山静立却似竞争,泉响鸟鸣好听,蝉啭猿叫聒耳,并对竞争之徒、碌碌君子不无讽刺、劝说之意。可见作者把山水之娱同世务经纶作了相对的描写。全文字数不多,不用典故,不堆砌词藻,而运用对偶、比喻、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生动活泼,强化了意境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