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人的经济生活中,农业生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焚毁树木,开垦农田,种植粟等旱地作物。
陶器的使用在当时占重要地位,在制作技术上已采用了模制法和泥条盘筑法,并逐渐以转动的轮盘修整器口器形。
半坡人的活动产生了半坡文化,而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即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这里的半坡文化是原始社会仰韶文化的代表。
(一)半坡人的概述
渭河发源于甘肃,滔滔滚滚曲折而来,奔腾东流注入黄河,横贯陕西中部。渭河流域,支流密布,土地肥沃,人称八百里秦川,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
半坡人居住的地方半坡村,在古城西安东郊的浐河岸边。
这里的老百姓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少年来从未觉得自己脚下的土地有什么异样。到了20世纪50年代,半坡村发现了一些石头工具和陶片瓦罐,原来,这里就是6000年前的半坡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半坡人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生活呢?这确实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半坡,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段陡坡的中间。半坡人正是将自己的居址营建在浐河东岸的第二阶台地上。
6000年前,小小的半坡村依山傍水。古木参天,森林茂密,禽兽出没,资源丰富,是捕杀野兽、从事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好地方。
前临浐河,水量丰沛,鱼虾肥美,既能满足人们生活用水,又可以就近从事捕鱼生计。同时,聚落高出浐河,能免受洪水之害。在村庄北面沃野千里,一望无际的渭河平川,是农业生产的有利场所。
由此看来,半坡人居住在这里绝非偶然,而是看中了这块适宜耕种、渔猎、居住、创造生命和财富的黄土地。
6000年前的半坡村,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得多。我国已故的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近5000年期间,可以说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丰富的亚热带植物和动物。”
植物、动物的分布是与气候密切相关的。植物体虽然容易腐烂,难于保存,然而植物用于繁殖的孢子和花粉撒落在土壤中,它小于尘埃,却坚如岩石。
通过对植物孢粉的深入分析,考古学家发现了适宜生长在温和湿润条件下的铁杉、枫香、栎树等植物。
此外,半坡及附近地区遗址中发掘出的动物骨骼,如大象、犀牛、獐子、竹鼠,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半坡人生活时期的气候信息。
竺可桢先生认为:“在近5000年的最初2000年,即从仰韶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度左右,1月份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度至5度。”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再加上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使古老的半坡氏族在此延续了千年之久。
半坡人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位于中央,小屋围大屋而筑。这种环形布局,不会是无意识的,明显地体现着团结向心的一种原则和一种精神。
上宅文化遗址,也是半地穴式建筑,大多是不规整的椭圆形,屋内都埋有一个或两个深腹罐,是灶塘,且兼及存储火种。
半坡遗址上,有很多柱洞,其建筑应是用树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茎叶再加泥土混合架构而成的,上宅文化遗址也发现了柱洞。
穴居日久,容易地面潮湿伤人,人们便就地取材,铺茅草、皮毛甚至烘烤地面。屋内设有火塘,但无烟道,一旦失火,就得重新搭造。
这些今天看来实在是不起眼的“马架子窝棚”,却是6000年前先民的杰出创造,是我国土木合构的古典建筑的发端了。
人类发展是缓慢的,每一个进步,都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实践甚至付出了血与火的惨重代价。原始的先民,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栖身之地,我们现在的烟囱等通风通烟易如反掌,随心所欲,半坡人不行,他们一定希望生活得更好,但能做的,也只有那样,实属不易了。
半坡人处在母系氏族阶段,每个小房子,住着过婚姻生活的妇女以及不确定的来访的其它氏族的男子,当然,也会有男女相对稳定的对偶婚,但绝不是后来的一夫一妻制,依然依附于母系大家庭内,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另外多族的首领住在大屋子里,同时也是老年、孩子的集体住所。在半坡村里,人们过着生而平等相安无事的原始生活。
既然居住区是一种环形布局,那么,四周环绕一条壕堑围护,就很正常了。
半坡人没有现代挖掘设备,完全是用简单的石铲一铲一铲掘成的,数百米的壕堑,算来起码出土量要10000多立方米,那时一个氏族能有多少人?除去老弱病残,还有多少强壮者?其工程之浩大之艰难,恐怕不亚于后人开凿一条大运河。中华民族最能吃苦耐劳,从原始先民也得以体现。
半坡整个聚落布局井然有序,反映出氏族团结观念和规划观念的初步形成。世世代代的半坡人生长于此,劳动于此,创造于此。苍茫乾坤,日出东方,中华文明的瑰丽曙光悄然出现在半坡村上空。
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要有食物。其途径:
一靠狩猎。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看,他们已普遍使用弓箭,还有石球、石矛。由此可知,人类发明了弓箭与矛,延伸自己的臂力,最初只为满足生存需要,后来进入阶级社会,为了争夺领土,为了争夺权力,弓箭与矛才用于战争,用于消灭人类自己。
二靠捕鱼。数千年来,渔网难以保存,网坠却不易腐朽,就是把扁平的小卵石,两侧击打出缺口,拴在网沿上,坠网沉入水底,网在水中张开,等鱼自投来。半坡人已经纺纱织布,因此,他们就一定能够用细绳编织渔网。
要是赶上捉不到动物的时候,就只有煮粥加点野菜了。因为那时候,人还很少,天气暖和的时候,钓条鱼、打只鹿,找点能吃的东西,还算容易,可是,到了大冬天的时候就困难了。
用什么钓鱼呢?半坡人那时就很聪明,他们用骨头制成鱼钩,还在上面磨出了倒刺。这样,鱼一上钩,就跑不掉了。那时候,河里的鱼特别多,还可以用鱼叉扎鱼。
一开始,人们只会做直鱼叉和没有倒刺的鱼钩,常常是被扎上的鱼使劲一扑楞就跑掉了。人们不断地想办法,改造自己的工具,结果鱼钩、鱼叉都有了倒刺。
他们应该具有了这种能力。当然,我们切不可将五六千年前先人的智慧估计太高,毕竟是人类的童年,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相反,也不可能把他们的智慧估计太低,什么都不行,那还怎么称得上万物之灵呢?
三靠种植。半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进入了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他们用石斧、砍伐器砍倒树木,铲除杂草,并放火焚烧,再用石铲翻掘土地,石锄和尖木棒挖穴点种。最后,用石镰或陶镰收获,食用时用石磨盘、石磨棒脱皮碾碎。
现已发现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了半坡人学会了栽培,粟耐旱易种,且便于存贮,不仅养育了6000年前的先民,至今仍是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作物。因此,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栽培粟的国家。
几乎和半坡人同一时代的上宅人也使用了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通过谷类孢粉鉴定,那时上宅地区便孕育了原始农业的萌芽。
正是由于6000年前先民的生活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即便是刀耕火种,他们才能够过着比较稳定长久的定居生活,不然,或许他们还要扶老携幼,一群群地四处飘泊,随地而安。
半坡人制作了大批彩陶。虽然耕作于远古时期,却显现着魅人的艺术感染力。
半坡多种器物上,都有符号,笔画均匀流畅,相当规整。同类符号在关中地区其它遗址中,多有发现。从其形状看,同殷商甲骨文十分相像,两者都出现于我国北方中原地区,只是时间有别。
距今大约六、七千年前,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已形成大小成千上万个氏族,共同创造着灿烂的远占文明。从人种上讲,上古我国先民属蒙古人种,是在黄河流域这个摇篮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其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是山顶洞人。半坡人直接继承了山顶洞人的血统发展而来,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半坡人的身形相貌究竟如何呢?在半坡聚落遗址的墓葬区留存有大量人骨。我们知道,人骨是人体的支架,它们是揭开半坡人相貌之谜的重要资料。
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相貌学专家,通过新的复原技术,对一个西安半坡人的颅骨进行了头像复原,制作了一份半坡人的复原图片。
经过复原后,可以看出该男子年龄约在43岁左右,长方形“国”字脸、浓眉、眉梢向外翘起。眼睛炯炯有神凝视远方。高鼻梁,颧骨有些外凸,宽厚的下颚上长着一张大嘴。黑色长发额头顶部有紧发的麻皮混拧的发带。
上身反穿半截无袖兽皮袄,领口与肩部露出灰白色的皮毛,双肩上有磨破的孔洞,两臂肌肉发达,胸前坠有用皮条穿挂的器物,如玉似璧。
半坡人右手紧握一把双刃石矛。他似乎站在独木舟或木排上等待着什么。背景是一个深秋的河畔,闲落几处茅屋,山间炊烟袅袅,雄鹰在空中盘旋。将当时一个宁静而美丽、原始而淳朴的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令人惊奇的是复原后的人物画像,与四川茂县营盘山上5000多年前的古人很相似。这两处遗址虽时隔千年相距千里,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圆形的葬坑、圆形的石头,甚至连陶片上的绳纹和制陶工艺也很相似。
这次古颅骨相貌复原与以往不同的是,人物表情的恢复,以及注重了一些人物与周围环境细节的刻画,具有重大考古研究价值。
我们从200万年人类体质变化的历史状况来看,50万年前的北京人,身长只有1.50米至1.60米。通过半坡人8个个体不同体骨的测量,其身长分别在1.65米至1.72米之间,平均身长为1.69米,而我国现代人的身长一般为1.60米至1.82米,半坡人的身长处于现代人身长的变异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随着食物和营养的进步,以及人体直立形态的完善,人类的身长逐渐由低升高。经测量,半坡人脑容量已具备了与现代人相等发达的智力。
半坡人的肤色为我国黄色人种祖先的代表,他们有着高高的脑门,平直的鼻子、厚度适中的嘴唇。其相貌,与今天陕西关中地区的人们没有什么区别。
溯源寻根,半坡氏族是炎帝的后裔氏族,他们继承了炎帝神农氏擅长农耕的传统,在黄河的支流渭水流域辛勤耕耘、狩猎捕鱼、建村造屋、烧制陶器,过着以农耕为主的氏族生活。
中华民族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半坡人是华夏大家族的成员之一,是我们的血亲祖先。
(二)仰韶文化的代表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至河南之间。
如今,在我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为最多,共计2000多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后,到2000年为止,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
1921年,首次在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渭河流域、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至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已发掘出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同一的文化特征。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
骨器也相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
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
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如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约有100多座房屋,分为5组围成一圈,四周有濠沟环绕,反映出当时有较严密的氏族公社制度。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的文化。
早期盛行集体合葬和同性合葬,几百人埋在一个公共墓地,排列有序。各墓规模和随葬品差别很小,但女子随葬品略多于男子。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在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
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三)原始农业文明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七八千年前就开始出现了原始农业。
有关农业的出现,《白虎通·号篇》上记载:“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能,教民农耕。”《逸周书·考德篇》记载:“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
原始时代男女分工生产,妇女从事采集。在长期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经过漫长岁月,她们把一种类似狗尾草的野生植物试植成了粟。
粟就是谷子,又称为禾、稷、谷。关于粟的起源,有人认为起源于埃及。印度或墨西哥,其实我们的先祖种粟的时间更为久远,早在8000年前的河北磁山遗址中就发现了粟壳。
半坡人以种粟为主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生产技术更加进步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有5275件。其中,农具如石斧、石钦、石锄、石刀、骨铲、蚌刀以及加工粮食的石制碾磨器等共计735件,占生产工具总数的17%,说明半坡人已经从最原始的刀耕农业迈入了锄耕农业阶段,这是农业生产的一大进步。
系列化的生产工具表明半坡人从开辟耕地到松土下种,作物成熟后进行收获和加工已经有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经验。
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自然相当可观。在半坡聚落遗址的1号房屋、37号房屋的陶瓮、陶缸里都发现了粟粒、粟壳,尤其在125号窖穴中发现的粟壳达数斗之多。
粟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它耐干旱、适于生长在黄土地带,生产技术要求简单,收获量大,成熟期短,久藏不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谷尽藏,以粟为主的储粮备荒法了。
半坡人种植的植物还有白菜、芥菜一类的蔬菜,聚落遗址的窖穴里储存着一罐已经炭化了的蔬菜种了。由此,可以想象,当时半坡村的附近,除了金灿灿的粟米外,还有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圃。蔬菜的种植,丰富了当时半坡人的物质生活。
农业的发明,使人类结束了迁徙不定的渔猎生活,开始定居下来,开辟和扩大了生活资料的农源,从而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家畜饲养和其它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半坡时期渔猎
古老的渔猎在半坡氏族的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是人们物质生活资料来源的补充手段。
半坡聚落旁的白鹿原和终南山,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斑鹿、竹鼠、狐狸等禽兽出没其中,正是行猎的好地方。
狩猎是一门技艺,从事这项活动的主要是男子。半坡人的狩猎活动是集体进行的。每到狩猎的季节,成年男子们结队出行,由富有经验的猎手带领,寻着野兽的踪迹,外出打猎。
人们在长期狩猎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经验,改进了工具,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狩猎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半坡人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狩猎工具是石球和弓箭。
为了获得生活资料,人们还采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如用陷阱、网罗和围猎等方法捕猎野兽。
弓箭是半坡人主要的狩猎工具。它速度快、射程远、威力强,无论是打兽或射鸟,都得心应手,在当时普遍使用。倒在半坡人箭头之下的动物,以鹿和竹鼠居多,它们都是人们餐桌之上的美味佳肴。
捕鱼也是半坡人的一项主要经济活动。聚落附近有丰盛的水草和沼泽,浐河水量充沛,鱼虾肥美,是从事捕鱼生产的理想场所。
半坡人捕鱼的方式和我们今天的方法大体相同。在半坡聚落遗址中出土的彩陶花纹中留有索络形渔网的纹饰,另外,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渔网坠。由此看来,网捕法是半坡人主要的捕鱼方式。
(五)婚姻以及宗教
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下去,与自然界作斗争,就需要繁衍更多的劳动者,当时,人丁兴旺与否,是一个氏族兴衰的标志。而婚姻,便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基础。
从人类婚姻形态的发展演进来看,一般有杂婚、血缘婚、群婚、对偶婚及一夫一妻制5个阶段。在半坡锄耕农业的经济下,人们的婚姻关系是对偶婚。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指一对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比较固定的偶居,这样的对偶家庭是半坡繁荣的母系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妇女固定在自己的氏族中,丈夫随妻子在一定时期内共同生活,子女也跟随母亲,照顾和抚养子女的责任都落在母亲身上,因此,世系只有从母亲计算,这是妇女在社会上备受尊重的原因之一。
远古人类的婚姻与人们的生产及起居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半坡时期,农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妇女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从事者,如播种、锄草、收割、粮食加工等。
并且在母系氏族中,妇女仍是氏族内最有威望的首领。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婚姻生活的实际需要,这一时期,经常变化的男女走访婚,开始向相对稳定的对偶婚转化,女娶男嫁,形成对偶家庭。
但是,这样的家庭经济上并不独立,仍然依附于氏族或母系大家族。神秘的大自然,给了人类丰厚的馈赠,但同时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面对洪水猛兽、自然灾害,人类弱小的力量就难以抵抗。付出重大的代价之后,人们开始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于是,出现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宗教。
人类最古老的崇拜对象是自然力,是那些经常与人类日常生活有着利害关系的自然现象,日月雷电风雨火等都是比较流行的自然崇拜对象。从半坡聚落遗址中,发现了拜火的遗迹。
从北京猿人开始,人类用火已经有近百万年的历史了。随着渔猎经济的扩大,农业的发明以及定居的出现,火在人类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
半坡氏族离不开河里的水,更离不开火。居住区的房屋里毫无例外都有一个灶坑,灶坑旁多放一个陶罐,藉以保存火种。此外,聚落中还有大型露天灶坑。
半坡人的心目中,火一定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既能带来温暖、光明,稍有不慎,又可能危及生命、导致毁灭。人们崇拜火,又畏惧它,大型灶坑终年烈火熊熊,燃烧着半坡人对火的敬畏。
目前,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一般认为半坡彩陶上人面鱼纹图案是半坡氏族的图腾。这个图案由人头鱼身组成,人的面部给有形象的眼睛、鼻子和嘴,在嘴角衔着两条小鱼,还有些在人的两耳画着两条鱼,头部也有类似渔网的纹饰。
半坡人很可能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鱼,或者是人格化了的人头鱼身动物。半坡人的原始宗教崇拜,既是他们思维能力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
(六)原始彩陶艺术
半坡人制作了大批彩陶。虽然耕作于远古时期,却显现着魅人的艺术感染力。他们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观察和认识着变幻无穷的斑斓世界,用彩色绘制在陶器上,艺术形象尽管简洁,却寓意深刻,充分再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半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着石头制作的生产工具和泥土烧成的陶器,就在这样低级原始的社会里,他们却以自己特有的灵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原始艺术。
彩陶,就是绘上了美丽图案花纹的陶器,是半坡人绘画艺术的集中表现。从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绘画实物资料,进一步证明早在原始社会绘画艺术就已经出现了。
彩陶是一种独具风格、色彩鲜艳、图案别致的生活用具,是人们美化了的劳动产品。半坡彩陶纹饰绚丽多彩,笔触均匀流畅,令人叹为观止。
半坡类型的彩陶纹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象形性的人、动、植物纹样,主要是鱼纹;一类是以三角、平行线为主的几何形纹样。半坡出土的彩陶很多。彩陶装饰包括象形纹和几何纹。
艺术来源于生活,半坡彩陶艺术取材于大自然的山水草木、飞禽走兽。水中游翔的鱼,山野中行跑的鹿群同样也走进原始艺术家的视野,成为他们笔下栩栩如生的作品。象形纹描摹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鱼、鸟、蛙、鹿等都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气息。
如实反映了半坡人的生活、生产,也表现出原始艺术家敏锐而质朴的观察能力和充沛的、无拘无束的娴熟艺术技巧。
鱼纹数量最多,表现手法多样。半坡类型彩陶上还有一些以三角形、横直线等组合而成的纹饰,部分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一类似乎是几何形的纹饰,其实是由图案化的鱼纹进一步抽象化演变而成的,那么它们所表现的就仍然是鱼这一主题。
总之,对半坡陶器纹饰的解读进行综述,象形纹主要讨论的是鱼纹。如人面鱼纹图案,人面涂彩,口部衔鱼,三角头饰品,或许这就是半坡氏族的图腾、族徽。
彩绘中,鱼纹形象很多,表现手法也由简单而逐渐丰富,由写实而逐渐脱离了鱼的自然形态,成为写意的几何图案。是寓人于鱼,还是寓鱼于人?或是人鱼合为一体?由此可知,半坡氏族极有可能是以鱼类水族为图腾的。
既然如此,他们会不会认为他们就是由鱼变化来的呢?如果是,倒与几千年后科学所研究的人类起源于鱼相吻合了,只是吻合,不可同日而语。
据说,夏部族是以龙纹为主要的图腾纹样,是否从半坡氏族的鱼类水族深化派生出的呢?上宅文化遗址发现了许多鸟首陶柱,专家认定这是上宅人祭祀的东西,崇拜的图腾。那图腾是一种鸟。
曾有人认为商部族就发源于燕山山脉南麓,而商部族信奉的是玄鸟,即燕子,那莽莽苍苍的山脉又叫燕山,不能断言商部族就一定是由上宅人繁衍来的,但这其中也许会有些内在关联甚至一脉相承,也尚未可知。
上宅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还没有发现具有明显的有规律的符号,而半坡多种器物上,都有符号,笔画均匀流畅,相当规整。同类符号在关中地区其它遗址中,多有发现。
从其形状看,同殷商甲骨文十分相像,二者都出现于我国北方中原地区,只时间有别。甲骨文会不会来源于这些刻画的符号呢?无论如何,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很成熟很系统的文字,绝不会凭空产生的。而这些符号,到底代表什么意义,只有求教半坡人了。
在半坡的这些彩陶作品,多以红底黑花为主,深色的彩纹配以洁净光润的细泥红陶,显得清新醒目,具有爽朗动人的风采。
半坡人根据不同的器形装饰不同的图案。像细颈壶一类的小型彩陶,人们在使用时可以随意升降安放位置,半坡人设计图案时就考虑到从不同角度去看它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平视时,壶身上部三角形波折形纹饰与近似于三角形的装饰面很和谐,给人一种流动的韵律感;俯视时,整个图案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壶口就像是花蕊部分。
这些以彩绘纹样与器物造型完美结合的彩陶艺术,鲜明地表现出华夏文明的特征,反映了半坡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陶塑艺术古朴而稚拙,图案多为人类生活中最熟悉的动物,另外还有表现人类本身的人面陶塑。这些经原始工匠之手制成的作品,造型优美,形态逼真,鸟与兽被巧妙地塑在器盖上变成钮饰,的确匠心独具。
同时,它又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信息,人们对美的需求源于生活,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萌芽于器盖上的原始陶塑是现代雕塑的起源。
较于雕塑品,半坡人的艺术天赋在装饰品制作上大放异彩。六边形陶环,旋纹精美,形体规范,磨制光滑洁亮,体现了半坡人高超的技巧和强烈的审美意识。
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
总的看,这些彩陶或写实,如游动的鱼,奔驰的鹿,应是他们渔猎的写照,艺术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也会寄托着希望捕获更多的鱼和鹿的心愿;或审美,彩陶图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图案逼真,笔画流利疏朗,显然具有装饰作用。
(七)原始手工工艺
原始手工业在半坡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有编织和纺织技术,石、骨器的制作以及陶器制作。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
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
在半坡人的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遍地使用了编织物。岁月的流逝,使得编织实物沉埋在了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所幸的是,在一些陶器的底部,发现了这些织物留下来的痕迹,有篮筐、席子和布类。
半坡人编织的方法和技巧,几乎和我们今天一般民间使用的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竖经横纬,垂直交叉,相互错开,纹理清晰,疏密适度,规整均匀,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半坡人用经、纬线织成纤维比较粗糙的布,类似我们今天的麻布,织布方法如《淮南子?汜论训》中所记载的“淡麻索缕、纹经指挂,其成网罗,”是把经线固定一端,手持骨梭来回穿引编织。
半坡聚落遗址中出土的骨针、骨梭、陶纺轮、石纺轮等纺织用工具,标志着这一时期纺织业的进步。
石器、骨器的制作方法是半坡人主要的手工业技术,它能准确地体现出当时工艺发达的程度和技术水平。
石器制造主要采用磨制,同时还保留相当原始的打制技术。它的制作程序,最初先以一个石块击打另一石块,稍微加工;再击打断面做进一步处理,使其整齐,以符合所需形状的要求;最后用琢制和磨制方法对整个石器全面加工,使刃部规整、锋利、平齐,表面光滑美观。有的石器还要进行钻孔,以利于装柄使用,或便于携带。
制造骨器和制造石器的方法,大体相同,采用打制和磨制方法。一般也要经过打材、切锯、磨光钻孔等工序,它耗费的功夫,要比石器大,其成品也十分精美,足以与现在的金属制品媲美。骨针、鱼钩制作之精美,无疑已经达到了原始骨、角器制作的高峰。
半坡人制陶的技术水平已很高明。从出土的陶器上看出其制作工艺出于以泥条盘叠为主的手制阶段,个别器物上有慢轮加工的痕迹。
制造陶器的过程,一般是先做器底,在瓮、罐一类较大的器底上,往往加垫一圈泥条,使之坚固、底部做成后,一般依次加添泥条作器物的壁腹,外部用手按捏,内部用陶具垫压。器物锥形作成后,还有一系列的修饰和附加工作,最后入窑烧制。
陶器,既是与时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又以造型和纹饰的完美结合而成为备受珍视的艺术品。
原始的手工工艺,是一定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的产物。人们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促使它从农业中渐渐分离了出来,成为了社会中独立的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