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底,考古专家开始对江陵的“望山1号”墓葬进行清理。这座墓葬不仅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而且也丝毫没有被盗墓贼侵扰的迹象。
专家们发现了许多珍贵的礼器、用器和大量的兵器,根据这些文物,大家断定这是一座春秋时期楚国的墓葬,并推测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男性贵族。在他的陪葬物品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把保存良好的青铜剑,其中刻满花纹的一把尤为特殊,这就是传说中神秘的越王剑。
(一)越王剑的发现
我国古代冷兵器,在世界兵器史林中占有重要的地地位。悠远的华夏历史文明星河中,曾有一个宝剑最为辉煌的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无数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传奇宝剑,都诞生在这个时代。
作为犀利的战争武器和无上的艺术瑰宝,湛庐、纯钧、巨阙、鱼肠、龙渊、太阿等东周青铜宝剑深深地融入了历史,成为两千多年来我国剑文化精神理念的发祥源头。
汉代以后,随着冶金工艺的进步,钢刀铁剑逐步取代青铜剑成为短兵器的主流。那些价值连城、锋可敌国的青铜利刃、王者之剑,在历史的风烟中悄然隐没了两千多年以后,再次从地下走进我们的视野。
湖北江陵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古称云梦泽畔,西临鄂西山区,东接江汉平原,南濒万里长江,北通辽阔中原,控江带湖,形张势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雄踞南方的楚国的国都郢的所在地。
1965年隆冬,荆州古城地区漳河水库的渠道修建工程开工,目的是改善这一地区的灌溉系统,使纵横交错的水网遍布整片平原。开始的阶段,一切都很顺利。然而,当水渠延伸到楚国都城郢都故址纪南城西北七公里处时,赫然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楚墓群。
文物考古工作者配合工程进行勘探,在第二干渠所经的江陵县境内纪山西麓和八岭山东麓发现大小古墓五十多座。其中的“望山1号”墓是一座较大型的战国楚墓。由于江陵地区地下水位高,墓坑积水较多,土质情况不良,坑壁极易崩塌,而且时逢冬季严寒,常有雨雪,给发掘工作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考古工作者们顶风冒雪、同心协力。1965年12月某一天的傍晚,江陵“望山1号”楚墓正在紧张挖掘之中。当考古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墓主人的内棺打开时,赫然发现在内棺尸首骨架的左侧,有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
考古人员将剑从剑鞘中抽出的一瞬间,伴随着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宝剑满身都是花纹,剑柄上缠有丝绸,剑格上镶嵌有宝石。宝石在灯光底下一照,绿色的光泽非常吸引人,大家都禁不住一阵赞叹。
当时有一个现场的民工,听说墓坑里发现了一把非常漂亮的宝剑,就从墓坑里爬上来,冲进去就抓看,一下子触到那把剑刃上,当场就把手划破了。有人再用16层白纸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纸全部划破。
这把令人炫目的青铜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气逼人,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圆箍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向外凸出,正面镶有蓝色玻璃,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的寒光。剑身上还纵横交错着神秘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精美异常。剑柄以丝绳缠缚。
(二)宝剑名的破解
在这把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剑身正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这种古文字,史称“鸟篆文”,是篆书的变体,释读颇难。考古工作者在工作现场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初步释读出剑铭中的六个字为“越王”“自作(乍)用剑(左金右佥)”。然而剑铭中至关重要的两字王名,却一时难以破译。
春秋时越国自允常于公元前510年称王起,经勾践、鹿郢、不寿、朱勾等,至无疆于公元前334年被楚所灭止,先后有十位越王,此剑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只有弄清剑上的越王之名方可作出定论。于是,在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以书信往来为主要方式的、轰动一时的学术大讨论。
当时在现场主持铭文研究的是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65岁的历史学家方壮猷,他曾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担任教授和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东方民族史。
与王者之剑的不期而遇让他和谭维四喜出望外,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遇到了无法跨越的难关:余下的两个字显然应该是剑主人的名字,可偏偏就是这两个字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对剑身铭文进行拍照、拓片和临摹的过程中,方壮猷教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认为剑主人的名字应该解释为邵滑。
根据史书记载,邵滑是楚怀王时期的一名楚国贵族,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他曾经被派到越国从事离间活动,从而导致了越国被楚国所灭。可是,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被冠以越王的称号呢?方壮猷猜测,正是由于邵滑灭越有功,楚怀王才命他接管了越国,并封他为越王。
1966年元旦期间,方壮猷把铭文的拓片和自己对于铭文的考释结论装进了信封里,发给国内众多历史、考古方面的专家,希望他们提出各自的见解。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学术讨论就此拉开了序幕。
参加讨论者有郭沫若、于省吾、唐兰、容庚、徐中舒、夏鼐、陈梦家、胡厚宣、苏秉琦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一开始,学者们各抒己见,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教授指出,宝剑铭文中至关重要的两字王名应为“鸠浅”,即“勾践”两字的通假字。经过两个多月的书信交流、切磋研讨,学者们的意见趋于一致,公认剑上的八字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三)宝剑的不锈之谜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为铜与锡的合金,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四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合金组成中,铜与锡的含量依制作的年代、地点、原料来源、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铜的含量稍高,锡的含量稍低,此外,合金中常常还含有铅、铁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百分之八十三、含锡量约为百分之十七,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墓葬中,它发生锈蚀的途径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在潮湿的条件下,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发生锈蚀,生成铜盐;在潮湿的条件下与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硫或含有硫的物质接触,生成铜的硫化物等。
该剑1965年冬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内棺中,位于墓主人的左侧,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这座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填塞,其下部采用的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
加上墓坑上部经过夯实的填土等原因,使该墓的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么多的密封层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之间的空气交换。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钢铁都不会生锈。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二。
“望山1号”楚墓处在今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较高,该墓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基本上为中性,这从该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况较好而得到证实。地下水浸泡后,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三。
此外,还有三条证据可以证明,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
第一,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不是绝对的没有生锈,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该剑出土后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还不足四十年,该剑的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阻止的。
第二,与越王勾践剑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件青铜剑,这三件青铜剑都放在该墓棺外的椁室内,相对说来它们所处环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践剑,但是它们的锈蚀程度也较轻微,甚至与越王勾践剑完全相同。
出土于该墓头厢,即墓主人头部所对的椁室、编号为T109的青铜剑,素面无花纹,出土时刃薄而锋利,保持着耀目的光泽;出土于该墓边厢,即墓主人身旁所对的椁室、编号为B127的青铜剑,形制与越王勾践剑相近,整个剑身的两侧均满饰黑色的菱形花纹,非常优美,保存也很完好,刃薄而锋利,可与越王勾践剑媲美。
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内、被称为“铜斧之王”的大铜斧,出土于湖北大冶铜绿山古代开采铜矿石的矿井内,表面布满了与刃部垂直的划痕,是一件古代劳动人民实用的采矿工具。由于出土于古代矿井淤泥中,出土时表面仍然泛有青铜的光泽,锈蚀程度也较轻微。
第三,与越王勾践剑时代相近、制造工艺也相近的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江陵马山楚墓。由于该墓的保存情况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经腐烂。夫差矛出土时不仅矛柄几乎全部腐烂,其青铜表面也都布满了绿色的锈层。后德俊研究员说,他曾亲手保护处理过这件珍贵文物,其锈蚀情况与同时期的其它出土青铜器基本相同。
以上所述均已说明,越王勾践剑能够不锈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勾践剑表面上的硫化物,其实是墓室中尸体、丝绸衣物、食物等腐烂后产生的。
它出土至今仅做过一次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剑身的其它部位都未检测出有硫存在。
这就说明该剑锈蚀程度的轻重与硫的存在没有关系。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硫化铜是一种结构并不致密的物质,无法在青铜器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文物工作者在保护古代青铜器时从来未采用过硫或硫化物。
在用剑时,人的手指会经常摸到剑格,从而很快就将该处的硫化铜抹去,古代工匠们也并没有在越王勾践剑的表面采用过硫化处理。
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们的墓葬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陪葬品,情况十分复杂。尸体、丝绸衣物、食物等腐烂后都会产生相当多的硫化物,这就是越王勾践剑上硫的来源。
越王勾践剑上的花纹是用金属锡制成的,这已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表面装饰有多种,采用锡是其中之一。青铜的亮黄色与锡的亮白色相互衬托,耀眼美观。但锡有两点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现划痕,所以只能填在剑身的花纹内;二是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泽暗淡,失去了装饰的意义,所以这种方法并没有被较广泛的使用。
考古发掘中出土这类文物比较少的真正原因正在于此。几年前,湖北鄂州市博物馆青铜镜研究所就已经仿制出这种花纹,采用的工艺比较简单,毫不神秘。
(四)现身楚墓之谜
墓主人邵滑,也称淖滑,是楚怀王时的大贵族。从《史记?甘茂列传》和《韩非子?内储说下》所载史料剖析,认为楚怀曾派邵滑到越,离间越国内部矛盾,诱使越国内乱,而楚怀王乘乱之机而亡越。
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楚怀王把从越国掠夺回来的越王勾践剑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将这把弛名天下的宝剑殉葬,以显示他生前的功绩。
从这座楚墓出土的竹简、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与其它墓葬的同类器物分析比较,有人认为墓主是邵固并非邵滑,他应是生活在楚威王或早些时候,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主要政治与外义活动都在楚怀王后期,邵固与邵滑是生活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人。
墓主邵固生前的社会地位只相当于大夫这一等级,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在楚怀王15年以前就是楚国的一位老练的外交家,在齐破燕后,曾肩负了联赵魏伐齐的重要使命,之后,又被派到越国,为越王所用。五年后,由于邵滑在越国搞离间活动,遂使越国内乱,楚国便趁机出兵灭掉越国,邵滑成了灭越的大功臣。
根据史书和竹简所记,楚越之间的关系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两国一度互为盟友,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生下了楚惠王。勾践将他珍贵的青铜宝剑作为嫁女之器送入楚国,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墓主邵固是以悼为氏的楚国王族,从他祭把先王、先君推测,应是楚悼王曾孙,竹简中还记他常“出入侍王”,说明他与楚王的关系非常密切。
邵滑死时很年轻,尚不足30岁,楚王为了表彰他的忠心而把名贵的越王勾践剑随葬墓中,这种情况也是很有可能的。
方壮猷先生则认为越王勾践剑之所以会流落到楚国来,和楚国灭越问题是分不开的。因此,江陵“望山1号”墓的上限必然在楚国灭越以后,下限必然在楚顷襄王徒都于陈之前。因为楚国灭越以前,越国正在强盛时期,勾践宝剑不可能流落到国外。
据方先生研究,越王勾践剑也有可能是越国王子奔楚国,客死郢都的随葬品。
除上述三种意见外,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认为,春秋未年,各国相互角斗,故吴物入晋,而越器也出土于楚都。勾践灭吴以后,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赠的可能。
(五)绝版高仿越王剑
2004年2月5日15时,许光国这个年满60岁的老人,用满布伤痕的老手把一颗“作旧”后的琉璃牢牢镶嵌在越王剑上时,他说,他自己也被震惊了。为了这把剑,他说自己耗去了14年的“艰难岁月”。
许光国出身工艺世家,从小对青铜艺术喜爱有加,20世纪70年代供职于一家工艺美术厂。70年代末,许光国辞职“下海”,开办一家钟表精修门面。
许光国坦陈,精修钟表的绝活不仅为他现在铸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且近十年的成功经营还赚了百万家产,这为后来投资铸剑,累积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资金”。
许光国说,1990年他抛下了生意,将精力与家产投入铸剑艺术中,并在自家开起了小型私人作坊。他的目标,就是做出一把越王勾践剑,但在当时,许光国还“不敢做”。
当年,他铸造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把青铜剑。但令他遗憾的是,他把剑送人了。之后,许光国不停地摸索着铸剑技术。用他自己的话描述是:功力从一成、两成,最终至九成。这些进程背后,是千余次的实验,克服常人无法想象之苦。
为铸出一把好剑,许光国经常几天几夜不睡,守在火炉旁,观察铜液的颜色、变化温度,每两个小时记录下各项反应数据。
在许光国的作坊里,常年配备着创可贴、创伤药水与闹钟。很多时候,因为睡迷糊了,惊醒过来的他来不及取工具,直接就用手去化学药剂中捞剑,久而久之,双手不仅变的粗糙,而且满是伤疤。
越王勾践剑,好就好在剑上蕴藏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秘密。文物学家认为其中有五项很难突破:
其一,这把利器上的铜锡配比,特别是剑锋与剑身上的配比不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精确的量化数据,这直接关系到宝剑的色泽、气味等。
其二,在越王剑的剑柄空端,藏着11道手工刻制的同心圆,在过去的很多年中,这项技术,一直被仿制者们用车床工艺代替,许光国说“现代气息太浓了”。他的同心圆间隔最小的只有0.1毫米,这都是凭双手制造出来的,精修钟表时打下的功底帮了他很大的忙。
其三,越王剑上的菱形花纹,是多年以来人们在想方设法攻破的谜,许光国在一次研讨会上得知这门工艺是一种化学反应时,独创出了“硫化工艺”,攻下这一难关。
其四,许光国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制造出了一种“包浆”,为高仿越王剑穿上了一层两千多年的“衣服”,很好地解决防腐问题。
最后,越王剑上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金丝字,这八个字是在多年前被郭沫若先生破译的。许光国结合“失蜡法”,用尖针精细刻画,终于完成这一任务。
2004年3月27日,许光国高仿越王剑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这项民间艺术就此从地下走到台面。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十多位青铜器专家认为:许光国的仿真品“破解了勾践剑制作诸多谜团,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奇得”,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青铜器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4岁高龄的史树青为高仿越王剑的打分是90分。许光国印象最深的是,有位专家说除了历史和良心可以鉴别它的真假外,别无他法。
许光国高仿越王剑最终被三大博物馆(院)同时收藏。这把高仿剑长为56.2厘米,宽5.1厘米,与真剑尺寸稍有差距。其实,这是许光国故意为之,其用意在于区别于真剑,避免不法分子“瞄”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