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四川文学(2016年第1期)
40612100000039

第39章 与青山共白头

何洁

如今的青峰书院,早已成为了一座可供有缘人精神栖息和舒展心智的家园。而我为了建造和完善它,用了整整十年的光阴。当历经艰辛后终于盼来了峰回路转,于是,我将生命的根再次移植回了青峰山……

自年轻时就崇尚大自然,迷恋山野的我进入桑榆暮年后必然就会选择遁迹山林,在豆架瓜棚下去过着质朴健康的耕读生活。我长期与世俗逆行,青峰山上的岁月又闲适淡远,这或许会被一些文友看做是“逃禅”,抑或是“道隐”。至于这些外界的评说,我早已没有兴趣去顾及了。虽说山中的岁月流逝如梭,人的生命如林中叶片,逢秋而飘落,但我仍不能因畏惧衰老而放纵自恋,即便我早己对尘世中的荣枯冷暖不再戚戚于怀,当自己快要走完人生的最后的一段旅途时,我仍然还得加倍努力去攀登生命中的另一个高峰一用文学的力量将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碎片全部仔仔细细地拣起来,并缝补完好。放弃颐享天年,而选择过三年苦不堪言的黄卷青灯生活,这是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手中正在编织的绝不是一件毫无色彩的百衲衣,它是一匹绣着精美迴纹图案的传世霓裳。

看来还得多费些笔墨,就让我从青峰书院的缘起说起,那段时间应该是上个世纪的中后期。

青峰书院是建造在被废弃的雪山寺旧址上的,它三面环山、层峦叠翠,周围森林合抱、古木簇拥:北接幽幽青城,南临普照古刹,东瞰成都平畴,西望万古雪岭。这雪山寺原名大悲阁,建于元末明初,每日由执事僧八名来管理寺庙,僧众皆习武,可想而知,这绝非是一座小庙矣。开山祖师是武艺高强的啸云净,进山前他大举反清复明的旗帜,失败后率部从北方逃到青峰山上结庐茅庵,每天屯兵操练,寻机再杀回江湖。据文献记载,它选择接班方丈的方式是用手边名剑“啸云剑”来作传承象征,而不同于一般寺庙用以禅杖或衣钵。据说啸云剑能迎风断发,寒光照夜,于是这柄名震江湖的宝剑以及由啸云净传授的特殊剑法便成了雪山古刹的镇寺之宝。然而清中叶时期,这把名剑竟会神秘被盗,从此雪山剑法和雪山寺便走向衰落,最后直至消亡。

待历史又翻过七百多年的风云之后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当时正在普照寺中带发修行的我为了能给冷坛破庙寻找生机,决定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陈明洪教授合作,养殖培育优良兰草。我们选中的育苗基地就是这荒山旷野中的雪山寺旧址。青峰山的南北两侧全被蔽日遮天的茂密森林所覆盖,雪山寺与普照寺不足一里之遥,但我为了寻觅心中的净土,却用了三十年的心路历程,行走在这条山间小道上。哎,这是后话了,还是让我回到那个炎热的盛夏吧。我被一心想要造福桑梓的陈教授和他众多学植物分类的学生带到了断壁残垣的雪山寺,那周围全是高大的楠木和柏木所组成的森林屏障,乍看更像是一座被荒芜了多年的城郭遗址。地上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倒是还能在泥土中找到几尊无头的佛像,告诉参访者这儿曾经是座香火寺庙。当我站在院中那株参天的千年银杏树下时,竟一下子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分明是第一次看见它,为什么会有这分眼熟。是前世抑或是来生?此时传入我耳里的竟是金戈铁马与晨钟暮鼓的合奏……林中金刚蝉的大合唱将我的游丝戛然中断,我又回到了这个美丽与荒凉都到了极致的雪山寺旧址。现在回忆起来,这第一次与雪山寺的见面,就已注定了这儿将是我生命之舟最后要到达的彼岸。如今,时隔三十年了,我又才慢慢地从时光隧道中走了出来。

人在十丈红尘里也有它最大的好处一那就是它可以把你彻底地淹没,反之环境过于清幽了,就会把人衬托得明明白白。也许,这就是我躲进了深山尼庵后,反而会招来个成天穷忙。而鬼谷子在对我的命格批注中告诫“忌施恩反成怨”,我不仅不引以为戒,甚至一生都在犯着同样的错误:总是一心一意地去帮助被我误判的“弱势群体”。只要是触动了我悲悯之心的人,我都会尽力帮扶。即便是妈妈的谆谆教诲也成了忠言逆耳:“何洁,你要明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要像妈妈这样,有事不怕事,无事不找事。别人到寺庙来都是为了图个清闲,哪像你,给自己找那么多事!你这个人,无私无畏,还要加无知!哎,你何苦奈尔哦!”现在想起,母亲生前讲的那些至理名言也太过经典了,遗憾的是我没有把她的经验之谈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所以才会遭逢很多不幸。

遥想当初,我确实是对佛教的历史、寺庙僧团以及僧伽制度等等都缺乏系统的正确认知。仅凭一腔热情去处事待人,结果是事情办不好不说,反而还经常惹火烧身,甚至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当理想主义的柴薪被冷峻的现实燃烧殆尽后,我便被困在了山月寮房中,望着墙上那副自撰的对联苦笑自嘲,“冷眼观文海,热心护道场”。那确实是一段很特殊的时光,国事家事寺庙事诸事不顺,而我又欲罢不能。当初正逢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寺庙刚被允许为香客信众开放,我为冷坛破庙一去不返而欢欣雀跃,总希望能为佛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我的时间却越来越不够用了,那几年,来普照寺看我的各路英雄豪杰又特别的多,其中不乏文人雅士、社会贤达,还有一些慕名来求“指点迷津”的人,甚至还有些神经兮兮的“投石问路”者。偏偏那段时间又是自己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正在给国内三家期刊写专栏。白天接待客人之余还得抽空直奔山下,检查那条正在修筑的通往普照寺的公路。每天熬夜写作已成常态,自己三餐又是全素,严重贫血使我晕倒多次,身体最终被彻底拖垮了。本打算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一段时间,但想到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旁骛,因为修建那条四公里多的公路款项是由我四处化缘募集到的。虽然钱和账目都不经由我手,是上面专门派了******的两位很不错的老同志来负责处理,但我还得把好质量和安全的大关。要对得起支持和帮助修这条路的好人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发生任何意外。那时期每天都得上下跑数次工地,当自己实在疲惫不堪时,总希望能躲进山月寮房中,不求能休息一天,哪怕让我享受片刻宁静也好。我都到了这般境况了,才猛然想到了近在咫尺的雪山寺。

从那以后,我便会常常忙中偷闲,带上书和食物,还特地为自己准备了一套简单的文房四宝,独自悄悄躲进了青峰山上最隐蔽和最具灵气的地方。《我与青山共白头》与其他几篇较有影响的寺庙散文,就是在那处神秘的废墟中获得灵感后写成的。久而久之,青峰山上的雪山寺,这片绿荫重叠、鸟鸣成片的丛林,便成为了我精神的栖息之地。我会经常坐在那棵千年银杏树下冥想发呆,并同它一起来沐浴隔世的风雨。我想,古今中外的山林名士,他们开始也只是厌倦尘嚣才走向了丛林深处:在长时间与大自然的深情体验中,又才会渐渐地尘心远俗。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最成功的莫过于悟于菩提树下的释迦和醒于逝水前的孔丘。就在这时,对两位巨人仰视并匍匐在地的何居士,做出了一个非常人所能理喻的重大决定……

自从我进入佛门以来,从未把佛教当成是一种精神桎梏,修行也只是我各种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我从不奢求成仙得道,只想做个脱俗的自然人,我把眼前残败的雪山寺当做了使我可以放下一切的忘忧谷,怎样才能让自己当好这片森林的守护神呢?于是乎,我萌生了来此开山造屋、隐居终了的初衷,而这些不着边际的小资情调,也只是一厢情愿,说说而已。眼下我的处境十分艰难,脚下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旅程,命中注定了不到人生的终点,我坐的这艘独木舟是无法达到彼岸的。伴随我的念珠,它是由苦难串聚成的,因此,我还得继续跋涉下去!

直至又过了二十多年,当我结束了一切尘缘已经是进入了风烛残年了,我才又一次彻底转身,自己再次被鬼谷子不幸而言中了,“独马单枪回深山”!此时当我在灯下细读《我与青山共白头》,不禁潸然泪下,人生绕了个大圈又才回到起点,虽说历经了太多太多的磨难,最终还是让我找到了最理想的归宿——做个不求闻达的隐者,继续当好这座森林忠实的守护者。

悠长的引文结束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我二十多年前的日记和部分随笔文章,虽然是鸿爪留痕,却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