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40665100000004

第4章 国际贸易概述(3)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1.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是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为基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生产中微不足道,进入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使得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在奴隶社会,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奴隶主所追求的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等。当时欧洲希腊和雅典是奴隶贩卖的中心之一。奴隶社会时期的贸易国家,在欧洲主要有腓尼基、希腊、罗马等。我国夏商时代已经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在奴隶社会,对外贸易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扩大。

2.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的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商品生产处于从属地位。但是,与奴隶社会相比,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对外贸易中心也随着各种运输工具的改进和各种“贸易之路”的开辟而逐步形成。早期,地中海东部成为对外贸易频繁开展的中心。到公元7-8世纪,阿拉伯各国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公元11世纪后,整个地中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的国际贸易逐渐增多。意大利北部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成为国际商品的主要集散地,贸易商品的范围也由早先的少数几种奢侈品扩大到丝绸、毛纺织品等。这个时期,东方国家的贸易活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过从总体上看,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均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业经济并不发达。

因此,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发展还是很有限的,并且带有明显的地区性,而不具世界性特征。

3.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的国际贸易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发展起来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1)16-18世纪中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使人们对世界范围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地理大发现之后,新兴的资产阶级远涉重洋,征服殖民地,资本以利润的形式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

到17世纪初,欧洲人考察过的地方已经达到3.1亿平方千米。经济联系的范围空前扩大,对外贸易获得了无比广阔的活动场所。如英国的进出口贸易从1698-1775年,增长了5~6倍。在对外贸易额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的商品品种也迅速增加,由原来的少量奢侈品贸易向大量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转化。大量的初级产品主要是由亚非拉国家运往欧洲的胡椒、茶叶、大米、可可、咖啡、染料和香料等构成,而工业制成品主要是由欧洲运往上述地区的纺织品、火器、金属器具、船舶、船舶附件等构成。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对产品需求的增长,不仅为欧洲国家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贸易中心由原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大到了大西洋沿岸,从而形成了具有世界性特征的国际贸易。

(2)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后半期(自由竞争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后半期,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它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进程,国际贸易活动空前高涨。

由于大机器的使用,英国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能力和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出来的大批产品很快使国内市场饱和。为了寻找新的销售市场,他们将剩余的产品运销到其他国家,尤其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的扩大使这些国家对原料的需求猛增,不得不向国外掠夺廉价的原料来源。据有关资料记载,在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而所用原料的大部分又需由国外提供。总之,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国际工农业分工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这一时期因分工引起的商品交换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贵族和商人阶级的奢侈品和少数日用品,而是扩大到了包括小麦、棉花、羊毛、咖啡、铜、木材等在内的大宗产品。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再次推动了欧美各国的工业生产,国际工农业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国际贸易再次呈现出持续而全面的发展势头,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关系空前加强。贸易商品的种类进一步扩大,在初级产品交易继续增强的同时,制成品交易的比重也不断提高。随着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世界货币的使用,国际贸易日渐大宗化和经常化。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这一时期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面向世界市场而生产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需要向别国进口本国不能或不愿生产的产品。

二、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入了全新的繁荣发展时期。

由于新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空前扩张,国际分工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是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品,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只生产农矿产品;而新的国际分工不是建立在自然禀赋的丰盛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和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产业结构(包括部门结构、产品结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大规模、高度专业化和广泛协作化基础上的。战后,以电子、化学、生物和航空航天等新技术为基础的各种新型工业部门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使工业部门类别不断增加。

工业部门内部分工的趋势也不断增强。如一些国家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或资源优势有选择地对某种产品的零件、部件实行专业化生产,经交换后再组装成最终产品;或者对某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分工协作。劳务部门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商品零售、运输、保险、金融服务、旅游开发等新型的行业和部门不断涌现。这些部门在满足本国消费需要的同时,也逐步走向国外,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继续进行传统的国际工农业分工的同时,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条件积极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国际工业分工。“水平型分工”已取代传统的“垂直型分工”而占据主导地位。受其影响,战后的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世界出口贸易额从1950年的607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62000亿美元,增长了101倍。而且,世界贸易增长速度超过同期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2)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战后,除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如包销、代理、寄售、招标、拍卖、展卖等方式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贸易方式。例如,补偿贸易、加工装配贸易、对等贸易和租赁贸易等。这些新型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而且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深度,使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能借助不同的贸易方式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贸易合作的阵营中来。

(3)贸易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无形商品的贸易迅猛增加。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比重已超过初级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与此同时,无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不断增长,据统计,当前国际劳务贸易额已占到整个国际贸易额的20%左右。

(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当事人。由跨国公司所引发的公司内贸易和公司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仅跨国公司的公司外销售额就相当于世界出口总额的70%,而国际技术贸易更是75%以上属于与跨国公司有关的技术转让。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5)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大大增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产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国际贸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章测试】

一、案例分析

2001年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该年度我国GDP达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国家采取了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在内的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外贸出口转降为升。全年进出口总额达50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总额为26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进口总额为2436亿美15元,比上年增长8.2%。在全年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达1119亿美元,增长6.4%,占出口总额的42%。出口产业结构有所调整,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出口1188亿美元,增长12.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2.3%,上升到44.6%。从出口地区看,全年对美国出口5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对香港地区出口465亿美元,增长4.6%;对日本出口450亿美元,增长7.9%;对欧盟出口409亿美元,增长7.1%;对东盟出口184亿美元,增长6%;对韩国出口125亿美元,增长10.9%;对俄罗斯出口27亿美元,增长21.4%;对非洲出口60亿美元,增长19.1%;对拉丁美洲出口82亿美元,增长14.6%。

外商直接投资上升。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6139个,比上年增长16%;合同外资金额692亿美元,增长10.4%;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468亿美元,增长14.9%。

国际经济合作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完成营业额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新签合同额165亿美元,增长10.1%。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内容,对我国2001年的对外贸易发展概况作简要分析,分析的内容可参考以下提示:

(1)对外贸易额与贸易差额。

(2)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

(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5)对外贸易系数。

二、自测题

1.判断正误

(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2)对外贸易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 )

(3)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4)在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竞争不复存在。( )

(5)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活动相互传递的重要渠道。( )

(6)国际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而国际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 )

(7)服务贸易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但它是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 )

(8)转口贸易可以直接运送,也可以是间接运送。( )

(9)净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出口值大于进口值。( )

(10)一国的贸易顺差表明该国处于有利的贸易地位,因此贸易顺差越多越好。( )

2.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总贸易、专门贸易

对外贸易值国际贸易额、贸易量、直接贸易

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依存度

3.简答

(1)对外贸易对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

(2)分析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4.计算

(1)已知美国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1692亿美元,货物出口贸易额为6783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8772亿美元,请计算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

(2)如果以1995年为基期(1995年出口单位价格为100),1996年和1997年我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1.5和122.8,同期出口额分别为1510.7亿美元和1827亿美元。试计算贸易量,并判断我国1997年相对于1996年的出口实际规模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三、实训建议

1.专题讲座:邀请当地外经贸有关负责人,就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特别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作介绍。

2.个案分析:选择国际贸易的有关统计指标,结合国内外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