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家训(第二卷)
41328600000013

第13章 赵顼家训

“撰主简介”

赵顼(xū)(公元1045—1085),即宋神宗。宋英宗赵曙的长子。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封颍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立为太子。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即位,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赵顼是北宋时期大有作为之君。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了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变法。变法推行了十几年,使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使神宗动摇不定,致使变法终于失败。

赵顼个人生活简朴,不治宫室,不事游幸,重视对子弟皇族的教育管束,不放过任何可资训诫、引导的机会。今将有关赵顼戒外戚、戒子嗣等的皇家家训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树立典型饬戒皇亲国戚

“原文”

曹佾字公伯,韩王彬之孙,慈圣光献皇后弟也……神宗每咨访以政,然退朝终日,语不及公事。帝谓大臣曰:“曹王虽用近亲贵,而端拱寡过,善自保,真纯臣也。”

—节录自《宋史》卷四六四

《外戚中·曹佾传》

“译文”

曹佾(yì)字公伯,韩王曹彬之孙,慈圣光献皇后之弟……神宗皇帝十分器重他,每每向他咨询国家政务。可是退朝后,一天下来,却从不见他谈及公事。神宗深有感触地对大臣说:“曹王虽是由于近亲而得贵,可是他却谦恭无为而寡过,善守身自重,真是品质单纯高洁的臣子啊!”

“评析”

曹佾不凭借国舅身份去追名逐利,干预政事;而神宗赵顼十分器重曹佾,并以曹佾为典型来饬戒其他皇亲国戚。这种作为臣子身为国戚仍坚持洁身自好,作为君主则树立典型以正风气的做法,对后世产生一定的影响,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勉励皇太子熟读经书

“原文”

(朱)天锡年九岁,礼部试诵《七经》皆通。上召入禁中,取诸经试之,随问即诵,叹曰:“此童诵书不遗一字,又无所畏惧,乃天禀也。”延安郡王时在旁,上指天锡而抚王曰:“汝能如彼诵书乎?”

—节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五

神宗元丰七年四月丁丑条

“译文”

神童朱天锡这时才九岁,经礼部测试,被认为《七经》皆通。宋神宗赵顼知道后,将他召入宫中,拿出上述各经亲自测试。天锡有问必答,所问都能背诵得出来。于是宋神宗发表感叹说:“这个孩童背诵经书竟一字不漏,且无所畏惧,神情自若,真是天赋啊!”这时延安郡王也在身旁,宋神宗指着天锡而抚摸着郡王说:“你能像他这样熟练地背诵经书吗?”

“评析”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培养太子李治,“遇物必诲谕”。宋神宗赵顼为了培养太子赵煦,也不放过任何教育的机会。历史上这些有为之君重视对儿子教育的事实,的确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