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的北部,夏季母牛在草场上放养,只有这个季节才可挤奶。挤了奶后,用牛奶的脂肪制作了黄油,蛋白质制作了奶酪,剩余的乳清被制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北部特产乳清奶酪,因为不能浪费任何东西。瑞典仍生产乳清奶酪、软乳清奶酪和乳清制的三明治酱,这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生态环境如何造成瑞典南北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二、瑞典美食
瑞典名菜肴有好多种,比较又名的有瑞典肉丸子。做法是先将面包用牛奶泡软,洋葱去皮洗净,切成碎末,加黄油炒好待用,将牛肉剁成泥,放入盆里,加炒好的洋葱、鸡蛋、面包(挤去奶水)、盐、辣椒面、豆蔻面用力搅匀,直到成糊装为止。再挤成丸子,下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放在锅里加适量牛肉汤、酸奶油调好口味,用文火煨熟,再配上土豆泥或素菜。特点是口味香浓,酥脆。
瑞典肉丸子
瑞典传统菜肴,当选海盗菜。鲱鱼、鲑鱼等斯堪的纳维亚出产的新鲜鱼虾类配以鸡肉、猪肉,加上各式各样的新鲜蔬菜。餐后奶酪和水果,甜点一应俱全。海盗菜的正确吃法多为简易食堂式餐饮的自助餐形式。菜品中大多以鱼、鸡、肉等为主,配以小虾、鲱鱼、贝类等。烹调方法有醋渍、雪利酒渍、番茄酱渍等。吃时,按照先冷菜后热菜,按鱼虾、鸡、肉、蔬菜、奶酪、水果、甜点的顺序取食,可随时换碗碟。饮料有啤酒、葡萄酒和一种用马铃薯酿制的蒸馏酒——修纳普斯。
三、瑞典的咖啡
在人们眼里,欧洲人似乎都是喝咖啡的,然而说到瑞典,似乎又和欧洲有所不同。当然,瑞典是欧洲的一部分,可是他们自己似乎对此认同度也十分有限,如果他们要去法国度假,他们很可能会说:“再见啦,我要去欧洲玩一个礼拜。”
瑞典人饮用最多的是咖啡,瑞典人是不喝咖啡睡不着觉。他们一天到晚总在喝咖啡,早中晚三次,边喝咖啡,边吃点心,必不可少。瑞典人均咖啡消费量仅次于芬兰,居世界第二位。
瑞典人喝的咖啡浓烈得吓人——这不仅对于不习惯这种饮料的中国人,而且对于其他的北欧以外的其他西方人也是这样。一包500克左右的咖啡,他们只需要三次——把喝不惯的人苦得只打哆嗦。这显然是和北欧的气候有关的,一年中8个月左右每天的日照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这还指的是瑞典南部人口比较密集的斯德哥尔摩省,如果到了北部著名的拉普兰地区,从10月底开始,基本上就是漫无边际的长夜了,一直要等到次年的四五月份。
这样的极夜当然是浪漫的,但条件是你有大房子,有帅哥(对于男性来说就得有美女),有壁炉,当然壁炉里得有熊熊燃烧的火焰。否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每天早上11点钟的时候,太阳才出来,你刚刚觉得有一点精神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趁你还没有注意,它又落下去了,从下午3点开始,又进入了黑夜。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和学习,必须得用够浓的咖啡保持精神,好让自己知道现在还是白天,而不是应该坐在壁炉前谈情说爱的时间。
在瑞典的超市里,往往是一进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卖咖啡的货架,码得令人感觉高处不胜寒。咖啡是清一色真空包装,被紧紧地挤压成长方形,跟成年小伙的巴掌差不多大小,如果不是一包只有450-500克左右,真的和板砖不无二致——除了比板砖短一些也轻一些。瑞典人买东西很有意思,同样的咖啡,买一包一个价钱,三包一个价钱,五包又是一个价钱,但如果你不同的种类各拿一包,漂亮的收银小姐就会常常犯难,因为她不知道是每一种都按买三包的价钱算还是各按一包的价钱算。不过据说她们这时总是会征求你的意见,那就是说,如果你认为应该用三包的价钱算,她是不会反对的。
把最便宜的价格标得最醒目,这是商家促销的基本道理,可是也只有在促销的时候会这样做。然而瑞典人的咖啡,却一年到头总是五包的价钱在那里招摇,你只有仔细找,才能在价格牌的左下角找到一行小字,告诉你单买一包是多少钱。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很少见到瑞典人会买五包以下的,如果他们买的话。
咖啡货架旁边一般是形形色色的滤纸,依过滤度、大小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最贵的一种样子和其他都不同,不是那种撑开呈锥形扇形片,而是一朵大纸花,侧面许多层褶,还有一个专门的底面。这样的滤纸刚好能放进大号的咖啡壶里,有这样一个工具实在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它有一根管子接着自来水,你想喝咖啡的时候,只需要把滤纸放进去,他它就会自己进水、加热、过滤,你只要选择杯数,然后等着就行了。
如果家里人口并不多,这样的咖啡机或许就显得奢侈。那么可以选择的就有那种可以放在书桌上的小咖啡机,原理都一样,只是你需要自己拿着开水往里倒。更加简单的方法是花上大约三四十克郎买一个塑料的咖啡过滤器——其实就是一个漏斗,瑞典的消费很高——把它支在你的杯子上,然后扑上滤纸,放上咖啡,自己往里倒水,要等着先倒下去的水渗的差不多。这样倒倒停停,直到有了满满一杯。这种方法听起来土,却还算是饶有情趣的。
咖啡的牌子中,似乎一种叫做“格威利”、红色包装的咖啡最有市场,俨然软饮料中的可口可乐,大街小巷的自动贩卖机里,清一色的红。
还有一种是金色包装的,正中印着一位看起来与俾斯麦颇为神似的老人的头像,牌子叫“林奎斯特”,大约是老人家的姓氏。这一种要比其他咖啡——包括格威利——都要贵一些,这个年代,什么东西都标榜所谓精工秘制和独家风味,而对于花钱消费的人,恐怕还是浓淡靠的住吧。
(三)瑞典人的餐桌
饮食和人一样,在社会上也会上下浮动。
瑞典餐馆曾以单调,刻板著称,绅士必须佩戴领带方可获准进入“体面场所”,这条规矩与只有要了一定量的蒸煮食物后才能喝啤酒和烈酒的规矩一样广为人们所知。
因此,当来自诸如地中海沿岸的欧洲移民抵达瑞典时,便产生了许多文化冲撞,因为这些移民的社会行为都较为随意。但自从那时起,那些国家的移民在这个市场上开始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在饮食以及社会交往方面使瑞典的习惯变得多样化。外国快餐成为瑞典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家常便饭”竞争。
瑞典人所谓的“家常便饭”是指简单的、决不是挺标准的菜肴,这些菜肴大多数是过去岁月的经济制度、生态体系下形成的。
瑞典的餐桌
除了私人家庭外,家常菜主要在午餐饭馆或更加豪华的场所作为“今日特价菜”供应。这类菜中最传统、最典型的有:甘蓝泥煮咸肉、白菜炖羊肉和瑞典豌豆汤豌豆加猪肉,这三道菜都令人联想起一个家庭可能只有一个煮菜锅的时代,肉、绿色蔬菜和根茎类蔬菜只得在一块儿煮。那时,炸肉和烤肉是专供上层阶级享用的。
19世纪中叶,瑞典菜肴得到了革新,炭火铁炉取代敞开的火炉,因此可以做肉丸、葱汁煎咸鲱鱼、白菜卷之类的新品种家常菜。这些菜是大约3世纪前,查理12世和他的侍臣被迫在土耳其度过的那几年留下的遗产。
被称作“斯堪的纳维亚式”的自助餐,在国际上已经开始与瑞典饮食习惯联系在一起,但它最初也是作为一种外国烹饪而引进的,它是模仿俄罗斯的习俗,先吃可用手指取食的美味开胃小吃、饮几杯伏特加,然后再入座。
18世纪,瑞典上层社会采纳了这种习俗,并称这为“烈酒席”。18世纪期间,“烈酒席”变得越来越豪华精致,逐渐演化成今日种类繁多的冷盆热炒的斯堪的纳维亚自助餐。今天的斯堪的纳维亚自助餐大都在沿主要旅游路线开设的酒肆饭馆中供应,特别是在大周末供应,但在12月,全国几乎每家饭店都供应,称之为“圣诞晚餐”。
饮食和人一样,在社会上也会上下浮动。咸得影响了人们平均寿命的咸鲱鱼,一度是瑞典无产阶级的主食,今天,用香料和醋腌制的鲱鱼已成了每家饭店自制的招牌菜。
19世纪,瑞典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习惯——咖啡聚会。20世纪中叶,咖啡广泛流行。由于铸铁炉已开始使用,可以边饮咖啡边吃“七类”饼和“咖啡面包”。现在,传统的咖啡聚会主要在乡间举办,以庆祝生日和命名日。
瑞典仍居世界人均咖啡消费量的第二位。但是今天,正如在其他国家一样,咖啡主要在早餐时和工作时、午餐后、晚餐后作为提神饮品饮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