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41740800000015

第15章 活在当下,让每个日子都看见欢喜(3)

而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家巴金,年过七旬依然笔耕不辍,写出了被视为他的最高成就的《随想录》。

还有演员王学圻,68岁出演抗战剧,还亲身上演一系列“飞檐走壁”的绝技。

这些人,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却上演了人生路上共同的“老当益壮”,究其背后的原因,可以说都是好奇心的驱使,驱使着他们继续探索人生,探索世界。

关于好奇心,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大哲学家穆尔在剑桥大学任教时,有一天,同样是大哲学家的罗素问他:“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

穆尔回答得如此果断,让罗素觉得很奇怪,他追问道:“为什么?”

穆尔说:“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在哲学上的造诣越来越大,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看吧,好奇心对于人生有多么重要。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和一个好奇心匮乏的人,拥有的将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同样是看到苹果落地,牛顿充满好奇,所以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而那些对苹果落地无动于衷的人,依然是那个普通人;同样是面对那些花鸟草虫,达尔文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他能够写出一部《进化论》,而把花鸟草虫这些大自然的成员不放在眼里的我们,依然是那个普通的我们。不要说牛顿是天才,达尔文也是天才,跟我们没有可比性,天才的起点就是那个你最看不起、最不在意的好奇心。

作为一个人,我们虽然渺小,但保持一颗好奇心,就能走向一个广阔的世界,就能收获一种别样的人生。

当然,好奇心需要一个度,适度的好奇心让我们保持年轻态,而过度的好奇心可能会带来麻烦。都说“好奇害死猫”,猫有九命,最后却死于好奇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7用欢喜的眼睛看世界,用爱的心去感受生活

世界不可能尽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人生也不可能如期待中那样一帆风顺,唯有怀一颗乐观的心,才能发现美好,才能乐享幸福的一生。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和美丽,另一种人却是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泥泞和肮脏。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是生活在这片蓝天下,不同的人眼里看到的也都是不同的世界。作家丁立梅说:“每个人都可以活在爱与欢喜中,如果你感觉不到爱和幸福,那是因为你没有用欢喜的眼睛看世界,没有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感受生活。”

生活也许不遂人愿,一路波折之后又是一路风雨,但只要学会用一双欢喜的眼睛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苏东坡的一生可谓崎岖坎坷,大起大落,但他一直欢喜地活着。

因为为人率直,苏东坡得罪了当时朝中的权贵,结果屡次被贬。35岁正当盛年时,就被贬往杭州任通判,从此开始噩梦般的贬谪流放。最远的一次,被贬到海南儋州,一个蛮荒之地,在这里,苏东坡度过了21年。不过,尽管几乎这一生都身处逆境,甚至多次面临杀头之罪,苏东坡一直怀着一颗欢喜的心,快乐地生活着。

比如被贬到杭州时,他不但不抱怨,还高兴地到西湖欣赏美景,并吟诗:“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在这里,他更是恪尽职守,为世人留下了如画般美丽的苏堤。

被贬到惠州时,那里不仅荒凉还十分炎热,可是苏东坡总能怀一颗欢喜的心,发现美好,也正是在这里,他写下那句流传千古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中这样评价他,说:“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

换作是一个内心悲观的人,遭遇苏东坡这样的一生,是不是早就抑郁而亡了呢?不得不说,苏东坡的豁达心胸令人钦佩。不过,他还有更加令人钦佩的地方。

苏东坡的一生饱经磨难,但他的人性却是明亮、柔和和厚道的,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福遭遇与这个世界对抗。即便是面对那些故意陷害他的人,他最多也就是不喜欢,却从来没有上升到恨的地步。面对一些卑鄙小人对他的中伤、诽谤,他从来都是一笑置之。

苏东坡一生屡遭政治陷害,其中对他下手最狠辣的大概莫过于章敦。要知道,章敦和苏东坡原本是很好的朋友,但后来因为政见不和,屡次陷害苏东坡,甚至多次要置他于死地。即便是这样,在日后苏东坡终于北归后,章敦被贬岭南,苏东坡都没有“拍手称快”一下。此时的章敦,胆战心惊,唯恐苏东坡报复他。特别是章敦的儿子章援,还写了一封求情信给苏东坡,在信中,他认为北归的苏东坡定能得到朝廷的重任,也一定不会忘记昔日父亲对他的种种刁难、陷害。

然而,在回信中,苏东坡不仅把章敦认作老友,还真诚地劝告他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心态、保养身体。

苏东坡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充满爱的心,即使是对待自己半辈子的仇人,他依然是怀着满满的善意。反观我们,是不是经常因为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小矛盾,就对这世界充满恨意了呢?其实,世界不可能尽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人生也不可能如期待中那样一帆风顺,唯有怀一颗乐观的心,才能发现美好,才能乐享幸福的一生。

梵高说过,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再平凡的生活也需要爱,再艰难的岁月里也要爱着,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看到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8让每一个当下完好无损

时间就是生命,可是我们有哪一刻是真的视时间为生命的呢?我们深知生命的宝贵,但从时间的角度讲,生命不正是由一分一秒的时间组成的一条长河吗?浪费时间的人,时间也将把他给废掉。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实际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其实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每一个今天,每一个当下。

从前,有一个商队骑着骆驼在沙漠中前行,突然,不知是从何处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抓一把沙子放在口袋里吧,它会变成金子。”

有人听见了,不屑一顾,觉得这纯粹就是胡言乱语。有的人半信半疑,但还是顺手抓了一把放在口袋里。还有一些人,他们对沙子变金子深信不疑,于是抓了尽可能多的沙子装在口袋里。这群人在沙漠中继续前行着,没有抓沙子的人走得很轻松,抓了很多沙子的人走得很辛苦。

终于,在很多天之后,他们走出了沙漠,这个时候,抓了沙子的人打开口袋,发现真的全都变成了金子。

这个故事暗示了什么呢?其实,时间就像沙漠里的沙子,只有那些紧紧抓住了时间的人,才能收获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才能实现人生的梦想。不愿紧紧抓住时间的人,虽然过得轻松又潇洒,但却注定了要一无所获。

不要说“明天我一定怎么怎么样”,明天很多,明天也很远,我们能抓住的只有“今天”,只有“这一刻”。怎样才算抓住“这一刻”呢?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有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风吹来,把他新买的帽子给吹跑了,他正要起身去追,就看到帽子掉落到了漫无边际的大海里。他摸了一下头顶,便继续看报纸了。这时,不远处的一个人对着他喊道:“先生,你的帽子掉到海里了!”“知道,谢谢!”然后又继续看他的报纸。可是,那人又喊起来:“先生,那帽子可值几十美元呢!”

“是的,我正在考虑怎样赚钱再买一顶呢!帽子丢了,我很心疼,可它还能回来吗?”说完那人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显然是一个真正懂得抓住现在的人。人生难免会失去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珍贵的东西,但是既然已经失去了,再怎么懊悔也是徒劳无功,最重要的是,这还会白白浪费掉更多“今天”的宝贵时光。聪明的人,绝不应该去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对吗?德国诗人布莱希特曾说过,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却不那么容易。想想吧,我们花费在懊悔过去上的时间是不是已经太多了?

当然,必须承认,人总有迷茫的时候,特别是当实现梦想之路遇到困难之时,手足无措也是难免的。但这绝不是“不作为”的理由,真正珍惜时间的人,一定会有他珍惜“这一刻”的做法。有一个小和尚,他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

在一座寺庙里,住持有一群虔诚的弟子。有一次,住持想要检验一下弟子们对佛法的理解程度,就吩咐弟子们每人去南山砍一捆柴回来。

弟子们出发了,可是,当他们走到南山脚下时,发现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大概是因为近日连降大雨,洪水也从山顶奔流而下。看到这种情景,弟子们纷纷摇头,随后便调转方向返回寺庙了。

见到住持,弟子们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住持看到他们两手空空也便明白了其中的缘故。但是有一个小和尚,却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住持问:“你何故如此高兴?”小和尚说:“师傅,过不了河,无法砍柴,我见河边正好有棵苹果树,便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回来了。”

后来,这个小和尚成了住持大师的衣钵传人。

小和尚是智慧的,他的智慧在于他懂得变通,在这条路行不通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转向另一条路,而不是傻傻地让时间之水哗哗流走。

人生不可能完美,但你可以选择让每一个当下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