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花最少的钱治病(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41797700000041

第41章 鼻子的问题

一岁多的小孩感冒了好几天,突然出现了黄绿色鼻涕,而且量很大。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疾病名——鼻窦炎。我从来不主张感冒用抗生素,但鼻窦炎我是主张尽量使用抗生素的。今天也可以说一说鼻窦炎。

鼻窦炎定义:由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的鼻窦的炎症。

急性鼻窦炎是由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葡萄球菌所引起,通常由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所促成,慢性鼻窦炎的加剧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厌氧菌所引起,在少数病例中,慢性上颌窦炎继发于齿源性感染。

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水肿的鼻粘膜阻塞了鼻窦的开口,窦内氧气为粘膜内血管所吸收,形成的鼻窦内相对负压(真空性鼻窦炎)可引起剧痛,如真空持续,来自粘膜的渗出液潴积鼻窦内,并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后者从窦口或通过粘膜固有层播散的蜂窝织炎或栓塞性静脉炎进入窦腔,结果导致血清和白细胞外渗以与炎症抗争,并在阻塞的鼻窦内形成正压性剧痛,粘膜变得充血和水肿。

怎么鉴别和判断?

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可出现相似的症状和体征,病变鼻窦的表面区域可有压痛和肿胀,上颌窦引起上颌窦区疼痛,牙痛和前额头疼,额窦炎产生额窦区的疼痛及额部头痛,筛窦炎引起眼后和双眼间的疼痛,以及常描述为“开裂痛”样的额部头痛,来自蝶窦炎的疼痛不能恰当地定位,可反应到额部或枕部区域,可出现不适,发热及寒战常提示感染向窦外扩散。

可出现鼻粘膜红肿,黄或绿色脓涕,在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炎时可在中鼻道内,后组筛窦炎或蝶窦炎时可在嗅沟处见到浆液性或粘液脓性的渗出液。

在急性或慢性鼻窦炎,水肿的粘膜和潴留的渗出液可引起病变的鼻窦X线片的不透光影,CT能较好地确定鼻窦炎的程度和范围,牙齿根尖的X线摄影有助于排除根尖周围脓肿。

如何处理与治疗?

在急性鼻窦炎中改善引流和控制感染是治疗的目标,蒸气吸入能有效地收敛鼻粘膜和促进鼻窦引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也能促进引流,局部血管收缩剂如0.25%新福林喷入,每3小时1次可有效果,但最多不应超过7天,全身性血管收缩剂应用,如假******30mg口服(成人),每4~6小时1次,但效果较差。

不论急性或慢性鼻窦炎,抗生素应该至少连续使用10~12天,急性鼻窦炎首选抗生素是青霉素Ⅴ,250mg口服,每6小时1次,次选红霉素250mg口服,每6小时1次,当慢性鼻窦炎加剧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250mg或500mg,或四环素250mg口服,每6小时1次较好,连续延长使用4~6周的抗生素治疗,常能使慢性鼻窦炎完全消退,从窦腔渗出物中培养细菌的药敏结果以及患者的反应,可指导后续的治疗,对抗生素无效的鼻窦炎需手术治疗(上颌窦,筛窦或蝶窦根治术),以改善通气与引流和除去粘稠的粘液脓,上皮脱屑和增生的粘膜,这些手术常可在应用鼻窦内镜下在鼻腔内进行(FESS),慢性额窦炎可行额窦骨成形闭塞术,但也可以在选择性病例中行内镜下的治疗。

在糖尿病未控制的患者或有免疫功能缺陷者,可罹患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真菌性或细菌性鼻窦炎。

毛霉菌病(藻菌病)——由毛霉菌属的真菌包括白霉菌,犁头霉菌和根霉菌在内的真菌病,可在糖尿病未控制的患者中发生,其特征为鼻腔内有黑色的坏死组织,以及由于颈动脉系统内的逆行性栓塞性动脉炎所致的继发性神经症状,从组织病理学的表现中,在无血管组织内发现菌丝体者即可确诊,治疗必须控制糖尿病和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

在罹患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可发生鼻窦的曲霉菌病和念珠菌病,这是由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的结果,或由于原来的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艾滋病和其他免疫抑制疾病的疾病过程所致,曲霉菌病特点是在鼻和鼻窦内有息肉样组织,诊断时需要对鼻肉样组织进行活检和培养,积极的鼻窦手术和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一般提倡用于旨在控制这些经常致命的感染。

鼻息肉:鼻粘膜的肉样赘疣。

过敏性鼻炎易诱发鼻息肉;息肉也同样见于鼻的急性和慢性感染和囊性纤维变性(参见第267节);当急性感染消退后,息肉也会缩小,息肉系粘膜固有层大量水肿部位下垂所形成,通常环绕上颌窦的窦口周围,息肉形成中呈水珠状;成熟时则像去皮的无子葡萄,出血性息肉可见于孢子虫病,单侧鼻息肉有时可伴随鼻和鼻窦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治疗

尽管手术摘除仍很需要,但皮质类固醇如双丙倍氯米松(一次喷雾42μg),氟尼缩松(一次喷雾25μg)气雾剂,每侧鼻腔1~2喷,每日2次,有时可使鼻息肉缩小或消失,鼻息肉如已阻塞气道或促使发作鼻窦炎,必须摘除,因单侧鼻息肉可能会与良性和恶性肿瘤相混淆,然而,息肉极易复发,除非原来的感染或过敏反应得到控制,继鼻息肉切除后局部用双丙倍氯米松或氟尼缩松治疗,有助于使复发趋缓,对严重和屡发的患者有作上颌窦根治术或筛窦切除术的指征。

一般性鼻炎:鼻粘膜的水肿和血管扩张,流鼻涕和鼻塞。

急性鼻炎是感冒的常见表现:也可为链球菌,肺炎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慢性鼻炎通常为亚急性炎症或感染性鼻炎的延长所致,但也可发生于如梅毒,结核,鼻硬结病,鼻孢子虫病,利什曼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病菌和麻风——上述所有原因所产生的慢性鼻炎均以肉芽肿形成和软组织,软骨与骨质的破坏为特征,上述疾病都能产生鼻塞,脓性鼻涕和经常出血,鼻硬结病同样可由于鼻粘膜固有层硬化的炎性组织而引起鼻塞,鼻孢子虫病以出血性息肉为特征。

急性细菌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是根据对病原体的确定和它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局部用拟交感神经胺类血管收缩剂如0.25%新福林每3~4小时1次,不超过7天,可改善鼻塞症状,全身应用拟交感神经胺类如假******30mg口服,每4小时1次,也可使鼻粘膜收敛。

慢性鼻炎诊断要以培养或组织活检所确定的致病微生物为依据,治疗还包括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萎缩性鼻炎:一种特征为粘膜萎缩和硬化,鼻腔异常通畅,痂皮形成并有臭味的慢性鼻炎。

虽然细菌感染常有作用,但原因不明,鼻粘膜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固有层变薄和血管减少,嗅觉因此丧失,屡发严重的鼻出血,由于固有层中浆粘液腺和血管萎缩所引起的鼻腔异常通畅,萎缩性鼻炎可因此而与其他慢性鼻炎鉴别。

治疗

治疗系针对减少痂皮和除臭,局部滴用抗生素(如含肝肽菌500u/g的石蜡油滴剂),以及局部或全身使用雌激素和维生素A及维生素D可能有效,用手术或鼻腔充填羔羊毛小团以缩小鼻腔,或降低其通畅度,可减少萎缩粘膜表面气流的干燥作用所引起的痂皮。

血管运动性鼻炎:一种特征为鼻粘膜间隙性血管充盈,打喷嚏和流水样鼻涕的慢性鼻炎。

病因学不肯定,并且也不能确定是变态反应,肿胀粘膜的颜色可从鲜红到紫色变异不等,缓解期和症状加重期有很显著的变化,干燥的空气似能使症状加重,本病以无脓性鼻涕和痂皮而能与病毒性鼻炎及细菌性鼻炎进行鉴别,以没有可确证的过敏原而与过敏性鼻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