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我们脑中的瑞士军刀(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7100000008

第8章 风流鬼的卧底报告(2)

巴斯和施密特认为,跟男人通常进行短线投资不同,女人典型的择偶策略是长线投资,因为短线投资带给她们的代价常常很大:性病,****淫娃的坏名声,遭受男人毒打,被伴侣******。而且,短线投资带给女人的好处不多:女人不能通过增加男人数量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后代数量。女人进行短线投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谜。不过,巴斯和施密特认为,谜底的备选项不外乎下面三种:第一,为了钱。第二,为了人。第三,为了获得保护。****是第一个选项最典型的表现:女人用性换钱。援助交际,简称援交,说的就是年轻女孩为了钱而跟成年男人约会。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日本东京,后来蔓延到包括韩国、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在内的东亚其他地区。这是女人钱色交易的另一种表现。女人短线投资还可能是为了人,为了能跟某个男人发展长线关系。通过跟男人走得更近的这种方式,女人可以对男人进行深度考察。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用在这里也说得通。女人以舍身饲虎的勇气近距离考察男人,考察他们的婚配价值、交往意愿、性格特点以及有没有欺骗自己,同时也能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市场号召力。当然,女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考察男人的床上功夫怎么样,跟自己搭不搭。这个假设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巴斯和施密特发现,女人短线投资的时候不喜欢放荡的男人,也不喜欢已经名花有主的男人。假如没有跟这个男人发展长线关系的考虑,男人放荡不放荡,有没有老婆或女朋友,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通过跟男人保持亲密关系来获得保护,这也可能成为女人进行短线投资的原因。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家芭芭拉斯马茨研究过狒狒,发现雌狒狒会跟一只身强力壮的雄狒狒做朋友,因为这只雄狒狒会在自己老公不在的情况下保护自己和孩子,省得其他狂蜂浪蝶的雄狒狒骚扰和捣乱。当然,这种保护不是免费的,雌狒狒会以身相许,作为报答,类似于交保护费。也许,女人某种程度上就像雌狒狒一样,以性换取安全。跟长线投资相比,女人在短线投资时更看重男人的块头和力气,这被认为跟女人的安全考虑有关。不过,这个证据不是很充分。要知道,女人在长线投资时也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孩子和自己都需要保护,这时的安全需要应该更强烈才对。除了钱、人和安全三个备选项之外,巴斯和施密特承认,女人进行短线投资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说句实话,女人太复杂了,进化心理学家不得不承认要完整理解她们的短线策略,还真是叫人头痛。

陈冠希****事件,按照性策略理论的观点,仅仅意味着这个男人使用了短线策略。他没打算跟任何一个与他有染的女人结婚,而是像一个风流浪子一样,寻欢作乐,拈花惹草,因此拍****不过是这种寻欢作乐的表现而已——换句话说,玩得过火了点。陈冠希不是****事件的策划者也不是受益者,假如有人怀疑陈冠希通过****事件自我炒作,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怀疑对方的智商。恰恰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事件的发酵,使他处于非常不利的处境,他的演艺生涯戛然而止:他宣称退出香港娱乐圈,就是被迫做出的断腕之举(当然,我并不认为他是壮士)。对于一个艺人来说,退出娱乐圈意味着什么,相信很多人都很明白。男人比女人更可能进行短线投资,因此作为男人的陈冠希与众女星乱搞,这跟性策略理论的预测非常一致。克拉克和哈特菲尔德的校园实验,不也把男人赤裸裸的性贪婪暴露无遗了吗?除此之外,性策略理论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暗示:所有的男人都可能成为陈冠希,就看他有没有机会。为什么?因为在巴斯和施密特看来,花心似乎是男人择偶的默认设置,而陈冠希使用了这种默认设置。其他男人都是潜在的陈冠希,他们要么没能力,要么没机会,因此才不会有陈冠希这样的艳福。于是,大多数壮志未酬的陈冠希,一直没有按下他们择偶策略中的花心按钮,而是守着一个普通的女人,过着平淡的日子。

不过,性策略理论影响巨大,也的确能说明一些问题,特别是能非常给力地回答这个问题:男人为什么比女人更花心?不过,巴斯和施密特的这个理论,也招致了不少批评。这些批评,有些是出于情感考虑。许多人不喜欢科学家为男人花心辩护,也不会喜欢听到男人天生就花心的论调。当然,巴斯和施密特仅仅解释了男人为什么更花心,他们可没说男人花心是对的。来自学界的批评更中肯,这些批评直指性策略理论的软肋:男人跟男人是不同的,为什么有的男人花心有的男人不花心?同样,为什么有的女人花心有的不花心?要知道,男人跟男人的不同,以及女人跟女人的不同,常常比男女之间的不同还要大。巴斯和施密特自己也承认,他们的关注点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因此对个体差异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个问题很重要——假如存在个体差异,就意味着即使有机可乘,即使腰缠万贯,面对要不要按下花心按钮的选择时,有的男人是西门庆,有的男人是柳下惠,有的来者不拒,有的守身如玉。除了缓解男人的道德焦虑之外,确认自己的男人不是西门庆和陈冠希,也会让很多女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担忧和烦恼。尝试解决这个重要问题的理论,就是后来出现的策略多元理论。

策略多元:好基因与好伴侣的权衡

在谈论策略多元理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研究。这个研究是由南茜·波利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香槟地区开展的,结果后来发表于1986年的《美国博物学家》杂志上。南茜·波利当时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执教,专门研究鸟类行为。南茜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鸟类,名叫斑胸草雀。这种鸟实行一夫一妻制,雌鸟和雄鸟会保持很长的伴侣关系,甚至持续一生。在对后代的照料方面,雄鸟虽不能跟雌鸟相提并论,但也可谓身体力行,尽心尽力。以照料时间而言,假如一天里有十个钟头需要照顾雏鸟,那么雄鸟通常会负责四个小时。——当然,这是平均而言,就像人类中的好爸爸和坏爸爸不一样,鸟类中也是这样:有的雄鸟对后代的照料时间更长,充满耐心,有的就做不到这一点,陪着雏鸟没多久就想开溜。南茜发现,斑胸草雀在找对象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口味,比如雌鸟喜欢红色脚环的雄鸟,讨厌淡绿色脚环的雄鸟,而雄鸟则喜欢黑色脚环的雌鸟,讨厌淡蓝色脚环的雌鸟。而对于橙色脚环来说呢,大家谁都不怎么喜欢,也不怎么讨厌。她于是想知道,这种有趣的审美口味是否会影响斑胸草雀的择偶行为和择偶结果?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南茜设计了两个巧妙的实验。在其中一个实验中,她随机在雄鸟的脚上套上不同颜色的脚环,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橙色的,还有的是淡绿色的。通过这种操作,不同的雄鸟有了不同的装扮:有的格外性感,有的长相一般,有的丑陋寒酸。接着,南茜和助手把一群雌鸟放进来,让它们跟这群从未谋面的雄鸟待在一起,而且一待就是好几个月。这群斑胸草雀待的地方是一个封闭的大型鸟舍,温暖舒适,用来安家的素材比如墨鱼骨和砂石应有尽有,用来果腹的食物也异常丰富,有水果有蔬菜,还会定期补充维生素,它们的菜单上甚至还有煮熟的鸡蛋。此外,洗澡水每天更换。这样的设置气候宜人,吃穿不愁,的确是谈恋爱的好地方——不知道斑胸草雀会不会也这么想。好了,还是来看一下南茜的发现吧。跟普通雄鸟和丑陋雄鸟相比,性感雄鸟留下了更多的后代,它们的死亡率也更低。此外,性感雄鸟的生育间期更短,它们常常在生了一窝后代之后又很快筹备生育第二窝,这说明它们照料孩子的时间较少。南茜推断,漂亮的雄鸟很可能暗度陈仓,在自己伴侣不注意的时候跟邻居家的少妇私通。它们一边心不在焉地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边节省力气偷偷摸摸地跟情人一起照顾自己的私生子。这个假设也得到了其他发现的佐证。比如,有的漂亮雄鸟很专一,只有一个老婆,它跟这个老婆生的孩子就更多——多过那些有两个老婆的漂亮雄鸟跟每个老婆生的孩子。这有可能是专一的父亲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毕竟心无旁骛,把后代照顾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南茜的发现不是罕见的个案,随后的很多研究一再发现类似的现象:漂亮的雄性对自己后代的投资更少。这批坏爸爸的黑名单中包括孔雀、家燕、家鸡、蓝喉歌鸲、绿头鸭、蝎蛉、凤尾蛱蝶、堤岸田鼠和家鼠。法国著名的进化学者安德斯·穆勒发现,在一夫一妻制的欧洲家燕中,雄性的婚外恋高达35%。而这些偷情的主角,绝大多数都是身材匀称的美男子。跟南茜的发现一致的是,这些美男子不会多花时间照顾自己老婆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孩子。既然这些美男子不是什么好伴侣——他们不怎么爱孩子,不怎么花时间照顾孩子,那么为什么很多雌性还是青睐他们,喜欢跟他们在一起呢?一种可能的答案是,他们有好基因——他们的后代更健康,更漂亮,更受异性青睐。两名进化心理学家斯蒂芬·冈吉斯塔德和杰弗里·辛普森提出了策略多元理论,认为人类的女性在选择伴侣时,同样需要在好伴侣和好基因之间进行权衡。冈吉斯塔德和辛普森的策略多元理论有四个要点:第一,多元。第二,权衡。第三,环境依赖。第四,个体差异。

巴斯和施密特的性策略理论给人这样一种印象:男人最好的策略是花心,女人最好的策略是忠贞。而且,男人和女人择偶的标准似乎很单一,都是为了资源。女人想要有钱有势的男人,这里的有钱有势就是资源的另一个名字。此外,性策略理论还勾勒出了一幅男人花心女人忠贞的择偶画面,似乎大多数男人都是花花肠子,大多数女人都是良家女子。问题在于,跟大多数花花肠子的男人勾搭的又是谁呢?这样的一幅图画似是而非,而且很可能误导了读者。因为在世界上的所有地区,大多数的男人和女人都在追求长线策略,都在梦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冈吉斯塔德和辛普森看来,这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现象。除此之外,另外两个需要解释的现象是:第一,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择偶策略,有的地区婚外恋多如牛毛,有的地区就寥若晨星。第二,同样是男人,有的男人绯闻不断,有的男人忠贞不二。女人同样如此。这种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巴斯和施密特也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要完整地理解这些现象,正视人类择偶的多元性是第一步,而这正是策略多元理论的出发点。这一理论认为,人类择偶需要考虑的绝不仅仅是资源这么简单,而是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资源,一个方面是基因。能提供资源的是好伴侣,这样的伴侣能挣钱,性格好。而拥有好基因的伴侣能提供的好处是遗传收益,比如他们更健康,抗病能力更强,免疫系统更棒。当然,一个拥有好基因的好伴侣无疑是梦想中的完美爱人,不过这种爱人通常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拥有这样的伴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遭遇的芸芸众生通常都很平凡,有的人有好基因,有的人是好伴侣。究竟选择哪一个需要权衡,权衡意味着选择——选择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也未必都经过深思熟虑。

按照很多进化生物学家的观点,择偶和权衡的优先权在女人手里。冈吉斯塔德和辛普森同样认可这一点。因此,他们首先讨论了女人如何选择的问题。很多时候,女人需要在好伴侣和好基因之间进行权衡,就像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一样——这是绝大多数女人都要面对的棘手问题。你是想要好基因,这样的男人可能不怎么顾家,还有点儿花心,还是想要好伴侣,这个男人可能辛苦挣钱,一门心思养家糊口,可就是长相一般,不够性感?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女人的策略选择。他们认为,女人对具体策略的选择就是权衡,就是回答自己想要好基因还是好伴侣。这种权衡具有环境依赖的特点:选择好基因还是好伴侣,要看女人处于什么样的情景下。假如资源奇缺,而想要养活孩子就得需要两个人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否则他们就可能被饿死,这时候女人通常更愿意选择好伴侣。相反,假如疫病横行,拥有好基因的后代更容易活下去,因为他们抵抗力更强,这时候女人就会选择好基因。在任何一种情景下,当女人的选择确定之后,男人会根据女人的选择来选择。假如大多数女人都想要好伴侣,那么男人就会卖力干活努力持家,争取做个好丈夫好爸爸。这时候男人之间的繁殖差异就很小,因为花心的男人也被迫要为家里做点什么。相反,假如大多数女人都想要好基因,那么拥有好基因的男人将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因为他们成了择偶市场上的香饽饽。于是,他们可以背着老婆找女人,而且不用给家里做多大贡献,因为总有女人想要他。这时候,男人之间的繁殖差异就大了,拥有好基因的男人春风得意,逍遥自在,没有好基因的好人就愁眉不展,唉声叹气。这样两种现象,再简单不过地说明了什么是择偶策略的地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