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4190000000012

第12章 佛教和儒学的冲突(12)

拓跋焘没有首先就干掉崔浩,他还在思考,可是崔浩手下的那些玩文字的公务员可就惨了。大家都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未必是“司马光”,如此大的工程,他一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很多人加入一同贡献力量,崔浩的国史也是这样完成的。

所以拓跋焘先召见这些工作人员,拓跋焘神色恐怖,面目狰狞地看着这些人,让鲜卑贵族逐条反驳国史之中的缺失,本来编纂国史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这些都有待商榷,可是崔浩已经给“出版”了,这就等于逼着大家就范,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错误也就铸成了,再也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所以拓跋焘像一头暴走的狮子一样,下令屠杀所有参与编纂国史的公务员,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屠灭五族!

接下来拓跋焘又怀着愤怒的心情下令处死了崔浩。处死崔浩并不像处死那些小公务员一样简单,可以想象,作为多年的朋友和智囊,拓跋焘的心里是多么的矛盾,但是崔浩所犯下的罪行实在是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原谅,如果原谅了崔浩就相当于承认了《国史》的合法性,所以他非死不可。

年纪已经过了五十的崔浩从一个平民崛起,至此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顶点。作为一个儒家学派的忠实信徒,他觉得自己死而无憾问心无愧,为了理想而死死得其所,不过他深深地为北魏帝国感到悲哀,本来他是想要让这个野蛮的民族更加的先进,但是他们拒绝进化,宁愿生活在野蛮之中,崔浩在被砍头之前黯然落泪。

拓跋焘是个英雄,他在千军万马之中从来没有皱过眉头,可是在面对文化巨变的时候却显得彷徨无计,好像是个小孩子。灭佛的事儿干得漂亮,但那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他没有经受得住真正的挑战,而把这个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子孙魏孝文帝拓跋宏。

崔浩死了两天之后,拓跋焘就开始后悔,总是在大臣们面前黯然神伤,反复地重复和强调一句话:“崔司徒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