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42017000000035

第35章 团队打天下,制度定江山(10)

爱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告密的风气不被制止,公司就会在小人的搬弄是非中走向下坡路。浙江的一家电子厂,为了保证员工的言论自由设立了领导信箱。员工向管理层提建议,也可以匿名举报同事的违规行为。每个月领导信箱都会出现许多举报信,都会有很多员工受到处罚。大部分员工对于处罚都心怀不满。有些人只是一时疏忽而犯下错误,在举报信中就变成了大错特错。有些员工受到处罚,则完全是因为得罪了举报人。这样一来,出于保证员工言论自由的领导信箱,就成了员工报复的平台。员工纷纷递上辞呈,企业的发展就此陷入了僵局。

头顶始终悬着一把钢刀,任何人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企业员工流动量大,正是告密这把邪恶的钢刀引起的。其实,制度是最好的督促者,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不断完善制度,管理就会事半功倍。在完善的企业制度监督下,大部分员工都会严格要求自己,犯下错误时也会主动承担责任。

196有些“谣言”听听也无妨

在企业内部,管理者往往只占少数,而员工占大多数。少数的管理者在面对大多数的员工时,难免会愚智不辨。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准确判断员工优劣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管理者就要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管理者统御员工的秘诀就是学会聆听、及时沟通。不会倾听的管理者,无法得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不擅长沟通的管理者,无法走进员工的内心世界,无法取得员工的信赖和尊重。听听“谣言”,其实也是一种聆听和沟通。

谣言对于员工来说,是很大的干扰因素,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却是一种获得信息的隐性渠道。并不是所有的谣言都要被消灭,有时候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影响力极大的隐形渠道,往往蕴含着有限的或者完整的信息。毕竟通过正常的言论渠道,管理者一般是不能获得这些信息的。

可口可乐在处理谣言问题上即为管理者树立了榜样。2000年初,可口可乐公司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组,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200人。秋季,亚特兰大总部传出谣言,声称:“高层领导之间出现矛盾,主要领导将离开公司,公司还要继续裁员。”年初的裁员已经使可口可乐公司员工人心惶惶,此谣言一传出,公司士气一落千丈。公司的行政副总裁吉姆斯·切斯特纳特没有试图消灭谣言,而是正面回应了谣言。通过这次谣言事件,他发现公司的管理透明度不够,员工想了解公司即将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道听途说,这才造成了谣言四起的局面。他出面向员工澄清了真相,既安抚了员工的情绪,也为自己赢得了好的美誉。

一般情况下,谣言都是员工内心感受的畸形反映。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往往懂得利用谣言的积极性,而失败的管理者则被谣言所击溃。管理者如何对待谣言,关系到谣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倘若一味地要杜绝谣言,谣言就会迅速蔓延,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所以,只要管理者态度正确,有些谣言听一听也无妨。

197惩罚犯错者,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士气

惩罚,是企业制度中必不可少的条款。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有错误就要接受惩罚。惩罚能使犯错人吸取教训,让其他人引以为戒。对违反公司制度的人太过心软,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工作情绪,降低团队生产力和士气,甚至会导致员工大量离职。因此,对于犯错者必须动真格,不可姑息。

严肃处理犯错者,也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对严重违反制度者予以惩处,那些有违反制度倾向者,以及犯错并不严重者,就会积极反省,克制自身的行为。对犯错者进行惩罚,其目的是维护公司制度的权威性和保证公司日常秩序的稳定。所以,惩罚并不是越严重越好。递进式惩罚,能够为员工提供痛改前非的机会,也能让员工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可以使惩罚的效果事半功倍。

没有人愿意接受惩罚,惩罚往往会给人身体和心灵带来伤害。许多管理者为了安抚员工情绪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迁就和容忍犯错者的做法,正如对一箱水果中的一个烂果子不作处理,久而久之,一个烂果子的霉菌,就会传染给整箱水果。

每个企业都有一套企业制度,处罚犯错者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企业能按照制度严格地惩罚犯错者。事实上,功是功,过是过,企业管理者只有奖罚分明,严格按制度办事,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得到员工积极的回应。

犯错者犹如害群之马,不但没有做好分内工作,还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情绪。管理者姑息犯错者,对其他员工来说就不公平。不公平的企业文化必将导致怨声载道、士气衰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再小的错误也不能放纵,再优秀的犯错者也必须严惩,如此才能保证员工士气鼓舞、斗志昂扬。

198打造团队正能量,从每一个漏洞抓起

员工之间拉帮结派是不少大公司的管理弊病,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团队的内耗也会越来越大,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地发现这些漏洞并逐一修补,那么整个公司就会处在乌烟瘴气之中,没有正能量,团队成员之间只有算计。试问,这样的团队又有什么战斗力而言呢?

团队是由多人组成的,每个人的行事风格不同,其工作动机也是五花八门,如果不能协调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那么再大的团队也只会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和战斗力。管理者要想打造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就必须从每一个漏洞抓起,打造团队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将内耗控制在最低。

作为台湾长荣船运公司的掌门人,张荣发带领本公司员工奋发向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企业管理上,他坚决打击制造内讧者,发现漏洞,立马堵死。正是这种正确的管理理念,让整个团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曾经有一艘“长荣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然而原本的天灾很快就演变成了人祸。为了找附近的停靠点躲避,船上的几个人在航向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执。要知道风浪随时都可能把整条船吞没,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大家理应服从统一指挥,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几名大副,都认为对方经验不足,坚持按照自己的建议,硬是在风雨中摇摇晃晃了一个多小时才开船。

尽管险情并没有发生,但员工内部不团结的管理短板却显现无疑。这令张荣发十分气愤,内部争吵、贻误时机,很容易发生危险,稍不留意就会船毁人亡,既然发现了漏洞,那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他当即决定:公司里凡是不服从统一调遣的员工,一律免职处理。

对于内讧制造者,张荣发不讲丝毫情面,一律不轻饶。正是借助这样的管理手段,长荣集团才有效地避免了内部纷争,并打造出了一支团结、勇敢的不败之师。团队管理有漏洞不可怕,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修补。

“做错事事小,排错队事大”这种风气实在要不得,管理者要想让团队充满正能量,首先就要消除企业中的派系之争,对于拉帮结派的头目,一定要严惩。一旦发现团队管理上的漏洞,就要及时修补,力争从公司制度的根源上,消除“内部纷争”的生长土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队伍的团结。

199“杀鸡儆猴”是团队管理的大忌

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为了驯服猴子,就当着猴子的面把鸡杀掉,让猴子看看血。当鸡痛苦地挣扎、悲惨地哀叫时,猴子就会被吓得身体发软。为了不身首异处,猴子只能服服帖帖地听从驯猴人的指挥。捉猴子的人,也会采用杀鸡的办法来抓猴子,只要猴子听见雄鸡惨叫,鲜血直冒,就会全身发软,任由捕获。

杀鸡儆猴,是一种威胁恐吓的权术,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其他人。这一做法被很多管理者用于企业管理之中,看似不失为有效的驭人术,但细细想来,你会发现这种管理手段并不高明,而是管理的大忌。

杀鸡就是杀鸡,如果鸡真的违反了制度,犯了错误,该杀就杀,那是鸡咎由自取;如果鸡没有犯错,却被杀了,那难免会让人为鸡喊冤。管理者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为了让大家遵守制度而杀掉无辜的鸡,本身就是对企业规章制度的亵渎,这样下去只会让制度失去权威。

不论是杀,还是儆,都会让人有高压之感。勇夺了,会让下属觉得企业缺乏人性,人人自危,胆战心惊,这样下属就很难认同企业,很难信服管理者。俗话说:“君子以仁,小人以智,分而治之。”对待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尽可能用仁慈的手段或许效果会更好。

杀鸡杀多了,会引起鸡的不满,猴子看人杀鸡,看多了也会失去恐惧感。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激起被杀之人的愤怒,而该受批评、受罚的人却不会从中自觉反省自己,一点效果也没有。

鉴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发现,杀鸡儆猴的管理手段其实非常愚蠢。它很难赢得员工的认同,相反,却会亵渎制度,引起不满,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请不要再用杀鸡儆猴的方式来管理企业了。该杀就杀,该儆就儆,即该处罚员工就处罚员工,该警醒员工就警醒员工,一定要做到按制度办事,处罚该受罚的人,千万不能随便乱处罚。

俗话说:“表扬于公堂之上,处罚于私房之中。”如今的时代不需要杀鸡儆猴,需要更多的是按规矩办事,追求管理的人性化,对于违反制度、犯了错的员工,即便处罚他,也应该考虑他的感受,尽可能私下来处罚。相反,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该尽可能当众表扬,使员工受到更大的鼓舞。

200强化整体,拆散三三两两的小圈子

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员工数量的逐渐增多,领导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小圈子。圈子是人们为了抵御风险和危机,保证利益的存续而存在的一种松散组织。这种组织方式没有确定的纲领和组织原则,属于利益的攻守同盟。

有小圈子不能说完全是一种坏事,毕竟每个人的风格和节奏不一样,为了让自己有更高的效率而组合起来是一种有益的事情。但是当这种圈子以利益为目的而构成时,就会与组织的整体利益产生冲突。一个企业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精力被内乱消耗一空的时候,是不可能和外部世界进行竞争的。

现代公司是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内部成员按照一定的契约进行合作,这就要求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大方向。但是不得不承认,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在实践中是很难完全一致,当发生利益冲突时,有人为了获取私利而勾结外人的行为就不可避免。

才能出众的下属是每一位领导人渴望得到的,对于领导人和整个组织而言,一个优秀的下属,无疑就是一笔财富。但是下属能力过强,就会危及领导的地位,就像战国士大夫架空诸侯一般,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这对于整个企业的运作是不利的。下属之间勾结在一起,以少数人的利益为目标,势必会动摇组织的整体利益。所以说,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一定不能对小圈子放松警惕。

对于这种小圈子,一个合格的领导既不能听之任之,同时也不能畏之如洪水猛兽。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有能容纳小圈子的胸襟,同时又需要有让小圈子对公司有利的智慧。对待这种小圈子,原则上一定要打散,但也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手段。

首先,可以限制性地予以支持。对于这种圈子,如果对于工作有利而对整个组织没有影响,不妨让他们继续存在。这种没有共同利益的诉求与其说是小圈子,不如说是工作组。

再次,要加以疏导和利用。要调解好各方面的利益,使集体的利益尽量和小圈子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危害集体利益的小集团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最后,如果确实存在威胁了大多数人利益的小圈子,就必须采取雷霆手段加以打击。可以用调离,明升暗降,打散分组等方式来对小圈子进行疏导与分化,从而达到拆散小圈子的目的。

201制度的本质,是对一把手的制约

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认为,管理问题归根到底是管理者本人的问题,而不是被管理者的问题。许多老板也强调制度化管理,但是他们口中的制度化,仅仅是对员工的约束,从来不包括自己。

企业的制度能否很好地执行,关键在于一把手。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之舟的掌舵者,他的决策往往决定着轮船是驶向富庶的岛屿,还是沉没在冰冷的海底。因此,企业的一把手更应该遵守企业制度,成为企业制度的模范维护者。

企业制度应该具有最高权威,无论是谁都应该按照制度办事。当领导者个人意志与企业制度发生冲突时,个人意志应该无条件服从公司制度。任何一个企业,领导者的行为都是员工学习、模仿的样板。领导者以身作则,才能在员工心目中树立权威。倘若企业的领导者不知道约束自己的行为,却总是对员工过分要求,员工势必会心生不满,这样下去,制度的执行也就成了走过场。

“善治人者能自治”,好的领导者总把自己看作企业的一部分,他们以公司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赢得了员工爱戴和追捧。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位“一把手”。李嘉诚自创业之初,就时刻以公司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他始终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出入公司严格执行公司的门禁制度,主动到门卫室签到。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情,却可以从中看出李嘉诚对公司制度的绝对遵守。从业几十年,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办公,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长江集团的员工个个精神饱满,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李嘉诚的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