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场合,如果能保持从容不迫、顺其自然的态度,那么你对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如果你感到慌张,你的大脑就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你就会表现出丢三落四、语无伦次。你可以有意放慢你的动作和节奏、越慢越好,并在心里说:“不要慌、千万不要慌。”动作和语言的暗示会使你慢慢镇静,你的大脑也会恢复正常的思考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事情!
没见过大场面的人,一到人多的场所就周身不自在。克服这种心理的方法是把所有的人都当作朋友,点头微笑、打招呼,别人对你也会致礼回敬。虽然他也许永远想不起在哪见过你,但你的紧张感却得以消除。有机会你就主动当众讲话,自我考验,你就会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
明白了习惯对人成功与否所包含着的巨大力量,你就要努力克服掉自己身上诸多的坏习惯。并尝试着一步步培养起好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的结果就是使你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
不向失败低头
面对可能出现的败局,我们不能放之任之,因为这种败局只是一种可能,没有必然性,所以,在可能失败之前,我们必须先保证不失败,或者力求少失败。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意思是从前会打仗的人,先要造成不会被敌人打败的条件,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不会被敌人战胜,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不能战胜敌人,却在乎敌人(是否犯错误给我们创造了致胜的机会)。
纵观古代的许多战例,大凡军队出征之前,定当部署守土之兵;军队行进之时,必先安排断后之将;两军交战之后,均须防备对方晚上劫营。照此做去,两军对垒之时,有可胜之机则战而胜之,无取胜之便也不会被敌人所乘而致落败。
其实人生也是这个道理,你若想在政界脱颖而出,必须言不逾矩,行不忤法,否则授人以柄,难免前功尽弃,到时候纵有高才奇志也是枉然。你若想在商界崭露头角,便不能过度负债或违法经营,否则或在商战之中落马,或在法纪面前翻车。即使做个靠薪水度日,凭手艺谋生的小百姓,也要洁身自好,不给人以可乘之机,以免惹下麻烦。
先为不败后求胜,不仅是兵家保存自己,夺取胜利的谋略,同时也对人们求生存、图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想事业一帆风顺,便应经常寻找自己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可能致败之处,并预加防范或及时补救,这样才能使自己求胜的理想置于无虞的基础之上,使理想之花结出胜利之果。如果经过一番艰辛的拼搏,事业仍然成功无望,此时当事人便应进行深刻的分析,看看是主观原因的影响还是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摆脱困境。
有些事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但当事人或是办事方法选择不妥,有如缘木求鱼终不可得;或是有利条件利用不够,有如顺风行船只用双桨不扯帆;或是主观努力尚有欠缺,有如推车上坡进二退三,以致事业或开局不利,或半途受阻,或功败垂成。此时,当事人必须找出主观原因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以求力挽败局。
有些事或似陆地行船,缺乏成功的基础;或似竹刀伐木,受制于客观条件,其结果自是不言而喻,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此时兰事事人使应拿出壮士断腕的气概,放弃徒劳无功的努力,以便再筹方略,另闯新路,这样才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局面。
“对症下药”与“另闯新路”,这是面对败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立足于解决战术上的问题,后者着眼于纠正战略上的错误,面对败局究竟应选择哪条路,这就全靠当事人的分析与判断了。
此外,面对失败,走向成功,你必须唱好三部曲:
1.超前思考,变不利为有利
大凡人们办事,一般都会碰到一些有利条件,也会遇见一些不利因素。此时,当事人便应超前思考,力争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使事业增添胜算。例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与周瑜想火攻曹操水军,但冬季只有西北风而无东南风,深知天文知识的诸葛亮正是利用这一点麻痹曹操,他算定甲子日开始将刮三天东南大风。届时依计而行,结果火凭风势,风助火威,孙刘联军的一把大火便大破曹军于赤壁。
2.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
办事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只有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事业的成功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才能避免倾覆之危险。在曹、孙、刘三支力量的对比中,刘备虽处于劣势,但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先取荆州以为事业的起点,后取天府之国益州作为事业的根本,进而南伏孟获等蛮荒之众,北掠陇西等战略要地,终于实力大增,在后来魏、蜀、吴三国鼎立之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刮至香港,香港政府为维护港币的稳定而决然出击,他们在股市上采用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与国际金融巨鳄索罗斯斗智斗勇,终于使索罗斯损失惨重铩羽而归。
3.精彩结尾,将理想变现实
千里行船,离码头虽仅一箭之遥,仍不算到达目的地;万言雄文,在结尾若有一句冗词,也称不上精彩文章。办事也是如此,如果前紧后松,草草收场,很可能胜券在握之事竟流于失败结局。我们办事必须像飞行员远航归来一样,只有完成最后一个制动动作,将飞机安然停在停机坪的预定位置上,才能算是完成一个精彩的起落。人们只有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地使事情精彩结尾,才算是真正将理想变为现实。
人们若能事事唱好上述“三部曲”,则人生就能够挑战失败成功,从而不断地获取成功。
能伸能屈保全自己
如果打一个比喻,那么,动物界的刺猬可以说是能伸能屈的智慧化身了。你看它身处顺境时拱着小脑袋,凭借着满身的硬刺,横冲直撞,当它身处险境时,则缩回脑袋,把自己滚成一个刺球,让敌人无隙可击。能伸能屈,与其说是生物界的一种智慧,不如说是一种生存本能。
伸是进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生在世,都是在反复伸屈的状态中走过来的。
在生活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逆境、失败时,若去运用“屈”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去伸,必然遭到沉重打击,甚至连条性命都保不住,那样,还有什么资格去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
春秋时,越王勾践夫妇曾被抓做人质,去给夫差当奴役,从一国之君到为人仆役,这是多么大的羞辱啊。但勾践忍了,屈了。是甘心为奴吗?当然不是,他是在伺机复国报仇。
到吴国之后,他们住在山洞石屋里,夫差外出时,他就亲自为之牵马。有人骂他,也不还口,始终表现得很驯服。
一次,吴王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此病不久便可痊愈。于是勾践去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大王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夫差就问他为什么。勾践就顺口说道:“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有点苦,所以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请大王放心!”果然,没过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敬,很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之后,依旧过着艰苦的生活。一是为了笼络大臣百姓,一是因为国力太弱,为养精蓄锐,报仇雪耻。他睡觉时连褥子都不铺,而铺的是柴草,还在房中吊了一个苦胆,每天尝一口,为的是不忘所受的苦。
吴王夫差放松了对勾践的戒心,勾践正好有时间恢复国力,厉兵秣马,终于可以一战了。两国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全输,勾践率军灭了吴国,活捉了夫差,两年后成为霸王,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所受之辱,所担之苦,可以说达到极点了。但他熬了过来,不仅报了仇,雪了耻,还成了当时的霸王。正是“先当孙子后当爷”,如果当时不屈,当“孙子”时就死了,还能成“爷”吗?
谈到屈的问题时,还要牵扯到我们传统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面子”观念由来已久。从孔子开始就很讲面子。有些人甚至为了面子,可以舍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封建社会,对于广大妇女的要求更是如此。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像人必须一辈子为了脸面而活。
中国还有句古语:“人要脸,树要皮。”可你想想如果连事业都不能保障,连生命都受到威胁,那还要面子有何用?
学会取舍,实际上就是学会生活。人的一生就如一条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根据地势、地貌,弯弯曲曲,七拐八扭。
人生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或者说,在倒霉的时候就应该委曲求全,收起锋芒。这就是屈的功能。从而以屈求伸,等待时机,再创生命的辉煌。
俄国十月革命时,苏维埃刚刚夺取政权,德国就有向东侵略的倾向。很多人主张组织军队与德国决战,而列宁却不同意这样做,专门派人去德国进行和谈,签订了对苏维埃不利的条约。
这是一种妥协,这种行动并不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立场不坚定,而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很快被推翻。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时机,千万不要急躁。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理想,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被亲人误解,都应该在所不惜。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着作《周易》提出“潜龙勿用”的思想。即在一定条件下,寻找时机,卷土重来。
孔子在《易系辞》中,则以尺蠖爬行与龙蛇冬眠作比喻,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潜龙勿用”,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的朱熹则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即隐居待时。
明代冯梦龙在其着作《智囊》中,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当其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他说:智是术的源泉;术是智的转化。如果一个人不智而言术,那他就会像傀儡一样,百变无常,只知道嬉笑,却无益于事,终究不能成就事业。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术而言智,那他就像御人舟子,自我吹嘘运楫如风,无论什么港湾险道,他都能通行,但实际上真的遇有浅滩骇浪,他便束手无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丧命才怪呢!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术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吗?
当然不是。人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期发展自己。
古时候,“李耳化胡,禹人裸国而解衣,孔尼猎较,散宜生行贿,仲雍断发文身,裸以为饰”。不知其中道理的人说:“圣贤之智,也有其用尽的时候。”知其缘由的人却说:“圣贤之术,从来也没贫乏的时候。”
温和但不顺从,叫做委蛇;隐藏而不显露,叫做缪数;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事总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蔽,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使人神灵;智,则使人理智克制。
冯梦龙的屈伸分寸之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纵观历史,该有多少像勾践一样的人物,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了屈伸之术,从而保存自己,待时机一到,便东山再起,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较好地掌握其分寸,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不要与别人争一日之短长,也是“屈”的技巧。
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申某论学历,是大学本科;论才华,在机关数一数二;论年龄,正当年富力强,但是,每一次提升都没有他的份,而那些比他能力差,比他水平低,比他进机关晚的人,却一个一个成了他的上司和领导。
原因何在呢?
其原因就在于:申某只知道显露才华,认为自己这也比别人强,那也比别人好,处处表现出一种进取的态度,从而使一些人产生反感,认为他尽管有能力,也有才干,但是不谦虚,太骄傲,目中无人。每次考察干部,人们都是这个意见。
而那些善于委屈顺从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却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好评。
可见,能屈能伸是一种战术,只要掌握技巧与分寸,便会无往而不胜。
不可强出头
人在一个集体中不可强出风头,孚众望、得人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你在言谈举止之间,别人——尤其是你的朋友、同事——都在那观察你,品评你;你有成就,你肯努力,你待人宽厚,别人自会欣赏,用不着强求注意。强出风头,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
“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类古训俗语常用来告诫人,要警惕环境险恶,人心叵测,要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动声色。因为,风头出尽的人容易遭人妒,容易首先受到攻击。
现实中,确有那么一些人,虽说其能力、才学的确令人钦佩,可正因为他们比别人所起的作用大一些,便总以为一切高、精、难的工作必须自己插手才会马到成功,他人纯属“跑龙套”的配角,俨然离了他地球就转不动。难怪“枪手们”总忍不住先打这样的“出头鸟”。尤其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史的国度里,更是有很多人因才华出众而遭受贬斥,或丢掉了性命。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那些勇往直前、万事当先的人,只是强调前与后的分寸,古人不也是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吗?
那么,在工作中,在同事之间,应该怎样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呢?
首先,必须掂一掂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和在单位中的角色。属于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则责无旁贷,必须尽心尽力去完成。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则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原则,不该涉及的尽量不去涉及,尤其不要以“内行人”、“明白人”或者其他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同事、领导指手画脚。即使人家请你去帮忙,也应以谦逊的态度诚恳待人。
其次,在名誉、利益面前,尽量不要表现得过于热衷,以避免成为众人嫉妒、排挤的对象。即使有所追求,也应该在表面上含而不露,应该通过为人与处世的技巧去赢得大家和领导的认同。要知道,很多事情的成功,正如战场上作战一样,迂回包抄要比正面直接进攻有效得多。
不前不后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处世技巧,它的根本点就在于明哲保身。这种策略可以保证你在一个群体之中四平八稳、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不前不后是欲望控制的结果,是理智的化身。他要求你在工作办事过程中沉着、稳定,不以情绪支配言行,不受心理欲望蛊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是这种不前不后处世态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