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4218100000034

第34章 苏轼诗词欣赏(8)

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

尚书清节衣冠后,③处士风流水石间。④

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⑤明月谁分上下池。⑥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⑦

【注释】

①毛令:指於潜县令毛宝。方尉:指县尉方武。西菩寺:在於潜县西西菩山,唐天佑年间所建,宋朝改名明智寺。②三年:指自己在杭州已任满三年。③尚书:《三国志·魏志·毛王介传》载:毛王介官尚书仆射,居显位常布衣蔬食。衣冠:指士大夫阶级。毛宝为毛王介后人,故说他是“衣冠后”。④处士:唐末处士方干,终身不仕,隐居于会稽鉴湖之滨,渔钓为乐(见《唐书》本传)。这里以方干比方武。⑤《於潜图经》载:西菩寺前有东西二山,或有云晦,遥望如岭。⑥《咸淳临安志》云:明智寺中有清凉池,明月池。⑦取次:犹言次第。

赠写真何充秀才①

【题解】

熙宁七年作。这是赠给画家何充的诗。作者因何充为自己画像,联想到唐明皇和孟浩然的画像。二人生前富贵饥寒遭遇不同,但都难免一死,空有遗像留存人间。此诗在抒情议论中渗透了一种人生的悲凉感。【原文】

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拈箭;②

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③

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

黄冠野服山家容,④意欲置我山岩中。⑤

勋名将相今何限,⑥往写褒公与鄂公。⑦

【注释】

①写真:画像。何充:字浩然,苏州人,宋代有名的肖像画家。作者写给王定国的信中说:“何充写真,虽不全似。而笔墨之精已可奇也。”②潞州别驾:指唐玄宗,他初封临淄王兼潞州别驾。宋时,潞州启圣宫有他的射姿画像。相传他一目斜视。故画工为他画“横拈箭”瞄射之状来掩饰。③孟浩然:唐代着名诗人。据说唐代名画家郑虔、王维都绘过孟浩然驴背寻诗图。可见他的驴背寻诗佳话在当时即已盛传。④黄冠野服:道士山人的冠服。⑤这句用东晋画家顾恺之故事。他为谢鲲画像,背景是山岩。他说:“此子宜在丘壑中。”⑥何限:很多的意思。⑦褒公:段志玄;鄂公:尉迟敬德。他们都是唐代开国功臣。杜甫《丹青引》写曹霸画唐代功臣的像:“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润州甘露寺弹筝①

【题解】

熙宁七年冬,作者与孙巨源、王正仲在润州甘露寺的多景楼上聚会,作此诗。诗中调动丰富的联想和幻想描绘筝曲与琵琶曲之美妙,意境颇为空阔。【原文】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②

江妃出听雾雨愁,③白浪翻空动浮玉。④

唤取吾家双凤槽,⑤遣作三峡孤猿号。⑥

与君合奏芳春调,⑦啄木飞来霜树杪。⑧

【注释】

①润州:今江苏镇江。甘露寺:在润州北固山上,唐宝历中李德裕建。②促:催促。这句极言筝声迅急,几欲断弦。③江妃:传说中的江中女神。④浮玉:金山又名浮玉山。⑤吾家:指蜀地。双凤槽:相传唐玄宗时,一个姓季的太监出差到蜀,得到了很名贵的逻桫檀木,用以做琵琶的槽,献给玄宗。那槽上面有金缕红文的双凤图案,故名“双凤槽”。⑥这句想像双凤槽琵琶弹奏出了三峡的猿啼。⑦君:指弹筝者。⑧这句说琵琶与筝合奏,好像啄木鸟飞啄霜树之声。

和子由送春

【题解】

熙宁八年在密州作,为《和子由四首》其一。诗中写病后春阑,心情懒散,无得失荣辱之心,有在佛经中超脱尘世纷扰之意。【原文】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①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②鬓丝禅榻两忘机。③

凭君借取《法界观》,④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释】

①酒阑:饮酒将罢。②作者自注此句说:“病过,此二物扫地。”③忘机:没有机心,意谓心无得失,无纷扰。④《法界观》: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着作,唐僧杜顺着。作者自注说:“(子由)来书云‘近看此书’,余未尝见也。”

寄刘孝叔①

【题解】

熙宁八年(1075)十一月在密州任上作。此诗前十四句为讥时,讥刺宋神宗、王安石主张对外用兵,对内变法,本想富国强兵,但因急于求成,用人不当,结果事与愿违,乱政扰民。作者对新法的攻击显然带着政治偏见,但他的基本态度是同情人民的苦难,也确实概括了吕惠卿执政时期的社会弊病。“平生”十二句是自嘲,嘲笑自己在密州处境艰难。“故人”以下各句是答刘孝叔,表示自己暂时还不能归隐。全篇二十二韵、三百零八字,一韵到底。感情激切,语言精炼,在豪放恣肆中添加了雄浑沉郁的色调。纪昀评此诗是“诗人之笔”,“妙于用比”,“灏气旋转,伸缩自如”(《纪批苏诗》卷十三)。【原文】

君王有意诛骄虏,②椎破铜山铸铜虎。③

联翩三十七将军,④走马西来各开府。⑤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⑥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资斧。⑦

保甲连村团未遍,⑧方田讼谍纷如雨。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⑩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只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注释】

①刘孝叔:名述,湖州吴兴(今属浙江)人。熙宁初任侍御史弹奏王安石,出知江州,不久提举崇禧观。②骄虏:指契丹和西夏。神宗初继位,先后对西夏和南方少数民族用兵。③椎破:以椎击破。铜山:这里泛指产铜之山。虎: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六载,熙宁七年九月,“开封府界、河北、京东西路置三十七将副,选尝经战阵使臣专掌训练”。联翩:接连不断。开府:成立府署,自选僚属。⑤同上引书载,熙宁七年八月遣内侍藉民车以备边。⑥鼍:扬子鳄。鼍鼓,即用鼍皮蒙的鼓。漫:当作鞔,以皮蒙鼓。⑦军兴:朝廷征集财物以供军需。资斧:利斧。污资斧:因获罪伏法被斩。⑧保甲:指保甲法。《宋史·兵志》载:民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设保长,保正。每户两男选一人为保丁。团:聚集。团未遍:指保甲法因遭到老百姓抵制,百姓还未完全组织起来。⑨方田:指方田均税法,每年九月官府派人丈量土地,按地势土质分五等定税。(见《宋史·食货志》)讼谍:讼辞,诉讼文书。这句说方田均税不公。引起民间诉讼纷纭。⑩尔来:自那时以来。手实:指手实法。据《续资治通鉴》卷七十,熙宁七年,吕惠卿用其弟曲阳县尉和卿计,令民自报田地财产以作为征税根据的法令。抉剔:搜求挑取。穷脉缕:言法令苛细至极。诏书:皇帝的命令文告。恻怛(dò):哀怜、同情。信:确实。流俗:据《施注苏诗》,王安石对神宗说苏轼兄弟学本流俗。当时讥议新政的人,王安石都攻击他们是流俗。用《韩非子·内储说》上所载滥竽充数的故事,说自己没有才能而充当密州知州。比数:相提并论。《凤将雏》:汉代乐曲名。这里比喻自己担任密州知州,独当一面。甒(wǔ):酒器。这两句写密州官府生活艰难。更望:岂望。红裙:指歌舞妓。当归:本药名,古人常用以表示应当归去。太仓:京城中的大谷仓。这句比喻自己委琐食禄。神武:神武门,建康(今南京市)宫门。《南史·陶弘景传》说,陶上表辞禄,脱朝服挂神武门。这句说自己未能辞官归去。①吴兴丈人:指刘孝叔。《湘山野录》说他“深味道腴”,是“东吴端清之士”。这句说朝廷分遣使者到各地督促新法的执行。二浙:浙东、浙西。这句说刘孝叔挂冠归去。大隐:身居朝市而过隐居生活。典出晋王康琚《反招隐诗》。簪组:官服。簪指冠簪,组指冠带。去年:指熙宁七年春苏轼与刘孝叔会于虎丘。粗:粗略。语出《战国策·赵策·苏秦说李兑》“苏子谓舍人曰:‘我谈粗而君动。”’逝:通“誓”,表示决心之词。卒业:完成学业。霅(zhà)溪:在吴兴,由东苕溪、西苕溪等水汇合而成。初祖:初传禅宗来中国的达摩。这句要刘孝叔教以安心之法。

答陈述古二首(选一)

【题解】

熙宁八年在密州作。诗中赞美密州盛产桑麻,风光幽美。【原文】

漫说山东第二州,①枣林桑泊负春游。

城西亦有红千叶,②人老簪花却自羞。③

【注释】

①漫说:休说。第二州:当时京东路有七州,青州第一,密州第二。②红千叶:指牡丹。据《群芳谱》,牡丹有大千叶、小千叶之名。又欧阳修《洛阳牡舟记》所载,牡丹有千叶黄花、千叶红花等品种。千叶,指花瓣多而重叠。②作者在杭时有《吉祥寺赏牡丹》诗云:“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①

【题解】

熙宁八年在密州作。诗中描写杭州西湖景色和过去畅游情景,并表示在密州也要独自漫游以消释苦闷。诗中还发表了有关山水自然美欣赏的美学见解。【原文】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②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③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④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注释】

①晁美叔:名端彦,时提点两浙刑狱置司杭州。他和作者同科应试考取进士故称同年。②屏(bǐng):这里意为屏退。③便(biān):安适。这句说随意漫步。④延缘:留连。《庄子·渔父》说孔子见渔父请学大道,渔父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①(选一)

【题解】

熙宁八年在密州作。这首诗抒写他在密州任上治理蝗灾旱灾,镇压盗贼,收养弃儿,自己生活清苦,更无暇娱乐。最后表示,尽管做地方官缺少乐趣,也还胜过在京城任职,含蓄地表示对新法不满。【原文】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②

绿蚁沾唇无百斛,③蝗虫扑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④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⑤

【注释】

①刘贡父:刘攽的字,当时为曹州知州。李公择:李常的字,当时为齐州知州。都是作者的友人。②这句说乐器蒙上蛛网,饭甑(zèng)积了灰尘。③绿蚁:酒面上的绿色泡沫,此处代指酒。斛(hù):古代量器,五斗为斛。当时规定造酒不得过百斛。④作者在《与朱鄂州书》中也叙写了他收养弃儿的事。⑤章台:在长安故城西南角。《汉书·张敞传》说,张敞任京兆尹,“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这里借指留官京师。祭常山回小猎①

【题解】

熙宁八年在密州作。此诗描写祭常山回来途中习射会猎情景,写得顾盼自雄,颇有为国建功立业之志。【原文】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②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③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④白羽犹能效一挥。⑤

【注释】

①常山:在密州。时作者往常山举行冬祭。②黄茅冈:在常山东南。出长围:指布列兵卒合围以狩猎。③翠巘(yǎn):苍翠的山峰。④西凉簿:指晋谢艾。《晋书·张重华传》载,重华据西凉,用主簿谢艾为将军,进军临河,谢艾书生冠服,大败敌军。⑤白羽:白羽扇。诸葛亮常以白羽扇指挥三军。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选八)

【题解】

熙宁九年(1076)作。文与可,名同,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东)人,苏轼表兄,他是画家,也是诗人。熙宁八年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洋川,即洋州。洋州在唐天宝元年曾改为洋川郡。这里选的八首诗,或赞美文与可的搡守、才华、潇洒风姿,或称道洋川园池的景物风光,篇篇清新可诵。【原文】

湖桥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①

桥下龟鱼晚无数,君拄杖过桥声。

横湖

贪看翠盖拥红妆,②不觉湖边一夜霜。

卷却天机云锦段,③从教匹练写秋光。④

书轩

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⑤

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⑥

霜筠亭

解箨新篁不自持,⑦婵娟已有岁寒姿。⑧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⑨

溪光亭

决去湖波尚有情,⑩却随初日动檐楹。

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仗新诗与写成。

塞芦港

溶溶晴港漾春珲,芦笋生时柳絮飞。

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些鮆肥。

此君庵

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

写真虽是文夫子,我亦真堂作记人。

南园

不种夭桃与绿杨,使君应欲候农桑。

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垅风来饼饵香。

【注释】

①白葛鸟纱:一般便装。曳履行:踏着鞋走。②翠盖:荷叶。红妆:荷花。③天机:天上织女之机。云锦段:指荷花映水,斑烂如锦。④从教:任教。匹练:一匹白绢,形容湖水。写:此为倒映、指绘。⑤牙签:象牙制的图书标签。⑥书带草:兰科植物。使君:指文与可。郑康成,名玄,汉末着名学者。《后汉书·郡国志·东莱郡》注引《三齐记》说,郑康成读书处常生这种草,时人称为“康成书带”。⑦箨:笋壳。⑧婵娟:美好的形态。⑨粉:新竹之上有白粉。⑩决去湖波:据文与可原唱首句,指引溪水入湖。鮆鱼:又名刀鱼,鱼狭薄而长,头大者尺余。此君:指竹。语出《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指着竹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抱节君:指竹。竹干有节,人常以之喻气节、节操。写真:此指摹画竹之形象。候:占候、预测,即预测农业生产的趋势,收成的好坏。农桑:农耕争蚕桑,泛指农业。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①

【题解】

熙宁九年(1076)三月在密州作。此诗在环境景物的描写中烘托出刁景纯年高德劭、热心培育人才、热爱生活的形象,把他比拟为汉末高士庞德公,抒发了倾慕之情。诗的起笔高绝,属对精妙,造句奇警。【原文】

白首归来种万松,②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③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④共访襄阳庞德公。⑤

【注释】

①刁景纯:名约,丹徒人。仁宗、英宗两朝历官馆阁。晚年筑室润州(今江苏镇江)藏春坞。②藏春坞有冈,皆种松,号万松冈。③陶甄:制作陶器、瓦器,借喻培育人才。④徐元直:名庶,汉末隐居襄阳。⑤庞德公:汉末名士,居襄阳岘山,从不入城。诸葛亮、司马徽、徐庶等常从之游(参见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

寄黎眉州

【题解】

熙宁九年(1076)在密州作,黎眉州:黎錞,字希声,广安(今属四川)人。时为作者家乡眉州太守,故称。黎錞是东坡长辈,又为忘年之交。这首诗抒写了两人的深厚友情和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原文】

胶西高处望西川,①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②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③好士今无六一贤。④

且待渊明赋归去,⑤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释】

①胶西:指密州。②瓦屋:山名,在眉县东北。③黎錞:是研究《春秋》的儒者,着有《春秋经解》。欧阳修曾以“文行苏洵,经术黎錞”,向英宗推荐。但当时执政的王安石不喜《春秋》,说是古代的“断烂朝报”(见《宋史·王安石传》)。④作者自注:君以春秋受知欧阳文忠公,公自号六一居士。⑤陶渊明弃官归隐,赋《归去来兮辞》。这里作者以渊明自比。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题解】

熙宁九年在密州登常山广丽亭作。诗中描写了密州壮丽的景色,表达了登山时的逸思遐想,也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感慨。【原文】

西望穆陵关,①东望琅邪台,②

南望九仙山,③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④遂欲归蓬莱。⑤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余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⑥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