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方文学史
4231700000008

第8章 中世纪的基督文化与(1)

骑士浪漫主义

一圣经

以《圣经》为代表的基督教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的两种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中世纪,按照一般的西方历史,指的是从476年哥特人攻克、攻陷罗马城,罗马大帝国崩溃开始算起,到15世纪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算是中世纪的终结。但在文学史上略有不同,起点依然是一样的,即从476年哥特人攻克罗马城,罗马大帝国崩溃算起,但是中世纪文学时期的结尾,一般以但丁发表他的作品《神曲》为标志,也就是14世纪初。从5世纪到14世纪,大约有1000年左右的时间,是文学史上的中世纪。这个时期是封建主和基督教的教会联合统治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经历了从发展到强壮到衰弱的过程。欧洲的许多散乱的小的公国在战争中逐渐地合并,构成了一些近代意义的比较大的国家,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这些国家都是在中世纪,在不断的战争中形成的。这个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孕育、形成、开始发展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欧洲形成一些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这些城市里主要的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这个时期的文化,一般来说,是基督教文化占统治地位。

这是一张非常普通的,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看到过的图片,看到它,我们还会想起一段《圣经》的话:“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段话在《约翰福音》第3章第16节里。图片中钉在十字架上的是耶稣,上帝的独生子,是圣母玛利亚无孕而生的。他是神的后代,但又是肉体凡胎。既然他是肉体凡胎,他就注定要经历一个普通的具有肉身的人所必然要经历的苦难、诱惑。人所要经历的苦难,按圣经的说法,主要有三种:十字架上的耶稣第一种苦难就是痛苦那稣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很多关于耶稣受刑的油画都很突出地强调他手背上和脚背上被钉子钉过的洞。一个人双手双脚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显然是极大的肉体上的痛苦。第二种苦难就是人生的诱惑,特别是女色的诱惑,抵抗诱惑是更大的痛苦。这一点,耶稣也经历过,并且出色地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第三种苦难的考验就是死亡。耶稣被处死在十字架上,他经历了死亡,同时也战胜了死亡。讲述基督教教义的经典文本就是《圣经》。《圣经》不是欧洲的原创,它是西亚的产物,是以色列犹太人的创造。但它是整个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源泉,讲西方文学不讲《圣经》,我们对西方文学的了解,就是不完整的。著名学者诺·弗莱在讲授英国文学的时候,发现必须同时讲授《圣经》,他说:

我很快就意识到,学习英国文学的人如果不了解《圣经》,就会对所学的作品,在许多地方无法理解,其结果是勤于思索的学生就会不断地对作品的内在涵义甚至意思产生误解。

《圣经》是古代希伯来人(犹太人又叫希伯来人)在长期的苦难的生活当中逐渐地积累和创造出来的。在公元前13世纪的时候,以色列犹太人,或者说古代希伯来人开始把耶和华当作自己民族的保护神。在这之后他们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其中特别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新巴比伦国国王打到耶路撒冷,烧毁了以色列犹太人的神殿,把大部分犹太人俘虏到巴比伦,使他们沦为奴隶。这在西方历史上就是有名的“巴比伦之囚”事件。他们相信上帝耶和华,认为他们能够走出苦难,回到耶路撒冷,都是上帝的赐予,即耶和华的赐予。在这之后,以色列犹太人又经历了很多的苦难,经常被异族的人欺压和凌辱。在罗马帝国时代,他们又成了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一个被压迫民族。在这样的漫长的苦难岁月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宗教律法,有了自己的神话,自己的寓言、警句、抒情诗、爱情诗等等。这些文化成果集合起来就成了《圣经》里的《旧约》部分。尔后又有了《新约》。所以,《圣经》并不是什么上帝的创造,也不是什么神的创造,它是一部苦难民族的心灵的记录。它记录了古代的希伯来人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当中的自尊和自卑,自强和自慰。这是一个尚未得到科学思想武装的远古蒙昧民族的心灵的展示。《圣经》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以色列犹太人的生活,了解西亚地区的思想、文化、经济、民俗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它也是一部文学的总汇。我们说,《圣经》(特别是《旧约》部分)是一部文学的经典,这是不为过的。但是,如果把文学经典,当做人人都必须遵守的戒条,文学就走向了它的反面。

《圣经》的内容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逐渐积累起来的,所以显得相当庞杂,也有一些重复的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如果各位看过《圣经》的话,都会感觉到。里面有一些故事,人们完全可以得出两种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解释。比如关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既可以把它解释为人类的远祖犯下了罪恶,也可以把它解释为,人类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对上帝的反抗。在《圣经》中有很多部分都可能产生这种阐释上的歧义。这种歧义,不仅会导致不同教派的形成,甚至可以导致流血的宗教战争。在欧洲的中世纪里,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流血的例子。这并不是说《圣经》没有它的相对稳定的倾向。《圣经》中相对稳定的总的倾向,恰恰与希腊的文化是相对立的。当然这种对立又构成一种互补。我在这里不可能逐条向各位罗列《圣经》的各种思想倾向和希腊文化是怎样对立和互补的。作为文学课,我想举出一些《圣经》中的文学形象,通过对这些文学形象的分析,看一看《圣经》的文化倾向以及它和希腊文化的异同。

在《圣经》的第二章《出埃及记》中有很多篇幅记述一个叫摩西的人,在《利未记》、《申命记》中也都讲到摩西。据《出埃及记》:当以色列犹太人在埃及受到奴役,面临着种族灭绝的危险之时,一个叫做摩西的人,他秉承上帝的旨意,凭着上帝授予他的魔法,带领着自己民族的兄弟姐妹走出了埃及,走向了“流着奶和蜜”的迦南。这是一次很了不起的长征,大概经过了40年左右的时间。作为一个传说中的历史事件,它的宏伟不下于我们前面讲到的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那场战争打了10年,产生了荷马史诗。《出埃及记》也是史诗性的题材,而它的主人公就是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