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做一个“糊涂”型的领导,也要注意这么几点:
所谓糊涂是“装糊涂”,大智若愚的精辟之处不在“愚”而在“若”字。令自己处于“不知道”的位置,只不过是为了今后处理事情更加方便,但这样不是意味着自己真的一点都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知道、不去了解情况、掌握必要的信息。
“装糊涂”的主要宗旨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应变,掌握调整决策的主动权。若要推卸责任,撒手不管岂不更好?另外,领导也绝不能在一切事情上都“糊涂”,应该由自己负责的事情或事关企业发展存亡的重大事情,决不能装糊涂。
可以将事情放手交给下属处理,不加干涉。但在用人方面不能糊涂,选人要慎重,这是事关大局的“大智”所在,善于用人的第一步是选好人才。
领导若事事均要自己出面收拾残局,那么说明他用人失误,也和真糊涂无异了。同时,他要和下属建立一种默契,让下属明白,让他们承担责任,既有利于他们的发展,也对公司整体有利。同时领导的心里也应该明白,有时下属承担责任是为了挽回领导的面子,如果他们错了,可以区别对待,批评归批评,这时是不可大事糊涂的,否则就会失去人心。
领导在没有把握时,学会装糊涂是管理下属的一个技巧,关键在于装作不了解,而不是真正的糊涂。如果一个糊涂的领导身居高位,那实在是每个下属的不幸。
许诺须慎之又慎
领导最常见的是下属在工作之前反复地请求和请示。这些请求和请示或者为了让公司提供必需的资金,或者是让主管领导提供其他有利条件,或者是希望得到领导的提升。总之,他们都盼望领导能对这些问题敢于承诺。
对于领导而言,有许诺,则必须按时做你说过要做的事情,恪守承诺是维护领导权威的要诀。在作出任何承诺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如果不能完全肯定自己能够兑现,那就不要轻易许诺,既然已经许诺,则必是全心全意,保证它能不折不扣地兑现。当你对下属说:“干完这件事,我一定会给你加薪。”你心里就要确保这个承诺是可以兑现的。
下属得到上司的承诺,会紧紧记在心头,届时就期望能成为现实。得到了满足,就会激发干劲,否则就会非常失望,甚至会走人。所以,领导按时兑现自己的承诺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发生了使你不能兑现承诺的事件,那该怎么办?这是你在发出承诺时可以合理预见的吗?如果是,那么为什么不作好准备?这是你难以做出合理预见的事件吗?那么,一旦知道自己无法实现承诺,就应该开诚布公地与接受你的许诺的人重新进行商量。这件事要尽快做,不要等到火烧眉毛。如果人们知道你一般总能恪守承诺,而在无法兑现时也会尽可能地和他们来协商,他们就会相信,你是一个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领导。
领导的命令不是圣旨,但领导的承诺都有沉甸甸的份量。对于自己不能实现的诺言,最好今天就让员工失望,不要等到骗取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后再让他们失望。一个成功的领导,就应该是一位言出必行的谦谦君子。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领导在面临下属的请求时,不仅暗示可以允诺,而且还收受下属的礼品,这种做法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很容易使自己陷于被动,也会使下属认为领导的品德有问题。
领导可以向下属展示自己的高风亮节,公正无私,绝不要收受礼品,许诺的时候也要三思,根据实际情况行事,这种做法可以保证不受下属的干扰,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些与允诺没有直接关系。
一般说来。只有当别人认为领导的立场模棱两可,才会用一些不正当方法,如果领导把一个刚正不阿的形象展示在下属面前,下属自会尊重有加,也会更信任你的为人处事。所以,领导在许诺前必须三思而后行,不可轻易允诺,换得下属一时的忠诚。从长远看,不能兑现的许诺更能加深上下级之间的裂痕,此时还不如实话实说,让下属讨个明白。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领导自身来说,都是一条上上之选。
诱导许诺有秘诀
所谓诱导许诺,是指用迂回的方式,先诱使对方说出自己需要的承诺。然后再直陈其事。因对方已有话在先,处于无法自我否定的尴尬境地,最后只能认可你的意见。这种谈话方式,有很大的用处,但一定要注意,诱导术不是骗术,它本身是以严谨的逻辑和正确的推理来说服对方的。而对于下属,领导应该先让对方说话,对于下属的要求,一般不作承诺。而是看对方做事的结果再处理。
古代有一个理发师给宰相理发修面,干了一会儿,理发师突然停下手,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子。宰相好生奇怪:“你不好好修面,却光看着我的肚子,是何道理?”理发师答道:“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你的肚子并不大,怎么能够撑船呢?”
宰相一下子给逗乐了。“那是说宰相的气量大,对一些小事,能够容忍不计较。”听到这里,理发师一下子跪倒在地,哭着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大人的眉毛刮掉了,您的气量大,请您千万恕罪!”
宰相听说理发师刮了自己的眉毛,不禁勃然大怒。刚要发作,但想起刚才自己说过的话,怎么能为这件事给理发师治罪呢?于是只能按下怒气,说:“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去算了,起来吧,下次可不准了。”
这个小故事中,理发师其实是使用了诱导承诺的办法保全了自己。
一般情况下,允诺应该是自己能够做到的,而且是符合公平原则的。所以应先观察条件是否成熟是十分重要的,为一时好恶而允诺者,必使自己处于被动。另外,以利诱人,总有可能因利而反目,所以利诱不是君子所为,因为小人总是诱导他人允诺并借机逃脱,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并不鲜见的。
清代李鸿章投入恩师曾国藩门下时,希望能够独当一面,而曾国藩却只让他做随军文案。后来,李鸿章献军事图有功,曾国藩也只是表扬而不允诺,只是到了最后关键时刻,他根据李鸿章的才能,当机立断,让他出去组建淮军,这是不诺之诺,比之那种早期的允诺更令李鸿章喜出望外。
当然,上司在使用诱导许诺时,一定要出于公心,更不可蒙骗下属。以牺牲下属的利益来为自己服务,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许诺当然可以激励下属卖力干活,但只有条件成熟时,确实可以兑现许诺,才会有长期的效果,否则,可以使用诱导允诺的办法,自己不先许下诺言,等下属自己开口,只要你先把事情做好,或提高工作效率,那些该有的诺言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如果下属能够体察领导的这种用心,这比当面直接许诺更为有效。
允诺了就绝不失信
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出则必行,行必果。这是做人的学问,也是领导处理好与下属人际关系,树立自己威信的原则。
不少领导所做的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爱许诺。可他们却偏偏不珍惜这一诺千金的价值,在听觉与视觉上满足了员工的希望之后,又留给了下属漫长的等待与终无音讯的失望。这种轻易许诺,而又没有想到要按时兑现的习惯,是一个组织内部关系最可怕的腐蚀剂,让下属对上司无法产生信任。
诺言如同激素,最能激发人们的热情。试想,你在头脑兴奋的状态下,许下了一个同样令下属兴奋的诺言:若本月超额完成任务,大家月底将能够拿到50%的分红。这是怎样的一则消息啊!情绪高亢的下属已无暇考虑它的真实性了,只是一味热情工作,希望超额完成任务。等着月底分红。
接下来下属们便数着指头算日子,在辛勤的工作中。你的许诺始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到了月底,人们关注的焦点还能是什么呢?而你此时最希望的恐怕就是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运动,将人们的注意力统统引向另一个震荡人心的事件中,最好员工们就此得了失忆症。但是你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其后果就是下属不再轻易相信你的诺言,你的威信一落千丈,领导能力大打折扣。
难以实现的诺言比谣言更可怕,虽然谣言会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但人们不久就会明白事实的真相,而你的未兑现的承诺骗取的是人们真心的付出。就比如你让一个天真的孩子替你跑腿,当孩子回来向你索要奖赏时,你却溜之大吉,这是什么后果呢?
当然,这里强调的就是领导许下的诺言。要勇于承兑诺言的守信作风。想想田间耕耘的农民。他从绿油油的庄稼看到了未来收成的希望,你的允诺也会使下属感觉到将要收获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诺言的承兑让所有等待了许久的人有一种心满意足的喜悦,更坚定了他们的未来就在手中的信念。领导也将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那些伸向领导的手不再是讨要报偿的大手,而是热情的。助公司发达的有力臂膀。兑现自己的诺言是领导的责任,是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我们都应该在生活中自觉做到这一点。
一旦员工有了不信任领导的心态,领导在公司中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领导的权威没有了,难得的信任也消失了,赤裸裸的雇佣关系会让领导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由僵硬的人际关系构成的组织环境之中,这样的公司还会有什么发展前途呢?
领导怎能不讲信用
汉灵帝末年,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逃难。有一个人要搭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则一口应承下来,并对华歆说:“希望你大度一些,搭搭船有什么不可以?”
不一会儿,强盗追来,王朗此时却想把那个搭船人中途扔下。华歆说:“我刚才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这个,既然已经接纳了他,他把自己托付给我们了,怎么能由于危难而抛弃他呢?”
世人以这件事来判断华歆和王朗的好坏。华歆做事稳重。敢于承担责任,被人称为是正人君子,而王朗却反复无常,被人称为小人。所以,领导的信用对自己的形象塑造有很大影响,不可不注重守信用。
作为领导,你说过要做某件事情,就必须办到,如果办不到,觉得得不偿失,或不愿意去办,就不要答应别人,你可以找任何借口来推辞,但绝不要说:“没问题!”如果你说试试看而又没有去试,给人的印象也不好。真的去试了,那么你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就是:你曾经试过。结果失败了。
领导的信用能给予别人良好的印象,你是否信守自己的诺言?你是否轻易地允以承诺?你是否值得他人委以重任?还是你总是忘掉别人委托之事?当下属向你打听事情时,你又多少次向他们转达了错误信息?你是否多次提供了一些不实的材料?
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个领导来说都要反思,在履行领导职责时严格要求自己,不可言而无信,更不可故意说谎,欺骗下属。为自己包装形象。殊不知,诚实守信才可以使自己树立高大的形象,得到下属的信赖。
既然答应了,就要承担责任,这种信守诺言的方法是领导的美德。但要坚持这样做却并非容易。有些人在生活或生意上经常不负责任地许下诺言,而很少能遵守,结果毫无必要地给别人留下恶劣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