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璀璨的历史文化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独有的魅力,其中异彩纷呈的民居艺术更是引人入胜。
民居是我国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风格与传统各异,建筑材料千差万别,我们的祖先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质特产创造出风格迥异的居所,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呈多样化风格。这里我们作个粗略的介绍,供各地农家乐建造者参考其地域内的建筑风格。
四川民居四川民居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朴实飘逸的风格。它广泛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顺势而筑,用石头做基础,用木制梁、楔、椽、柱,用竹隔墙大楼,用砖土或石砌墙,以草、瓦盖顶,整个系全楔式木结构建造,空间丰富多变,层次错落有致,造型空透轻盈、色彩清明素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宛似天成,抗震防水灾性能良好。民居建筑特征是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是“院”,即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的“四合院”房,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对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院内或屋后常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并用檐廊或柱廊来联系各个房间,灵巧地组成街坊。
羌族碉房: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这个云朵中的美丽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为著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左马右龙)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一般高达三四层。底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储藏粮食,屋顶为平台,既可以用来摊晒粮食,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房建造时就地取材,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不用绘图、吊线,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碉房形式多样,层次不一,结构严密,棱角整齐,不仅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充分体现了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民国《汶川县志》称:“羌土寨居,远视如西式洋楼”。
傣族竹楼是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它那美观的楼顶,传说里称之为“诸葛亮的帽子”。傣家竹楼为杆栏式的建筑,造型美观,外形像个架在高柱上的大帐篷。竹楼是用各种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极为牢固。竹楼顶覆茅草或瓦,四周用木板或竹篱围住,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特点。竹楼分上下两层,有楼梯、走廊和晾石。上层住人,堂内用木板隔成两半,内为卧室,外为客厅,地板富有弹性,阳光和风经竹缝透入,雅致舒服。楼房下层无墙,用以堆放杂物或饲养禽兽,中间有一常年不熄的火塘,这是一家的神圣之处,重要活动都围绕火塘进行。傣家人喜欢在竹楼周围栽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使村寨充满诗情画意。傣族竹楼相传是傣族祖先根据凤凰降落在傣乡的姿态演化而建造,雾霭中看上去很像一幅迷蒙淡雅的水墨画。傣族竹楼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等地。
苗族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当地人把它叫做“美人靠”。这种建筑在凯里多见。
苗族叉叉房:此房屋一般不筑地基,只需将地面略加平整就可以了。屋架多用未经剥皮的天然树干和树枝叉绑扎组成。四壁和屋项夹茅草、树叶和树皮,有的围以竹篱笆。这种非常简陋的“叉叉房”在黔西北、滇东北等地的部分苗族居住地可见。
壮族干栏似木楼: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干栏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5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开阔,采光也好。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整体看去,既雄伟又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点。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
台湾民居台湾民居大多是三合院、四合院。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晒农作物。较富裕的人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秘密性较高。台湾是一个移民区域,其居民绝大部分是来源于闽南的泉州与漳州的移民,其基本的地方语言也为“闽南语”;甚至至清初以前,其地域及建制均隶属泉州管辖,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才始设有“台湾府”(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不过仍隶属“厦门道”(光绪十三年台湾才设行省而直属清政府中央)。台湾传统民居,也可说是闽南的移民的传播结果,台湾传统民居源于闽南。
福建民居-客家住宅客家住宅沿着五岭南麓,分布于福建西南部及广东、广西二省的北部。“承启楼”为圆形的砖楼与土楼,其中最大的土楼、直径达70多米,用3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到300多间,外环房间高达4层,底层作厨房及杂用间,2层储粮、3层以上住人,其它两环仅高1层。它是一座对外可防御、抗台风、外观坚实雄伟的古城堡环楼。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闽西南的土楼,在中国民居中占有非常引人注目的地位。高大的土墙,深深的出檐,层叠的青瓦屋顶,高低参差,纵横交错,与亚热带地区茂密的山川河流林木相掩映,使人置身其间,彷佛进人一幅宋元仙山楼阁图之中,潇洒飘逸,气韵非凡。
蒙古包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也是一种可移动式圆形住宅。在两个圆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它是用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构思精巧实用美观。风雪来临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包顶不存水,圆形的结构还可以抵御风暴袭击。毡的厚度可随季节增减。底部的围毡,天热时可以卷起通风。白色的表面,还装饰着由红、蓝、黄等颜色布料做成的如意花纹。充分体现了功能要求和审美要求的统一。
呼伦贝尔草原锡尼河畔的蒙古族(布里亚特)是个游牧民族,现在大部分已经定居生活了,但是还有一些零散的半定居的“泥包”。“泥包”建筑外形很像蒙古毡包,它用柳条排编构筑再和泥覆盖,里间打上木地板,架起火炉来,室内十分暖和。在夏季牧场上可以看到不少空无人住的“泥包”,听牧民们说,到了草绿河开主人们重返这儿时,只需将旧包补修一下,就可以居住了。习惯于流动的蒙古族(布里亚特)更多的还是使用传统的蒙古毡包。这是能够拆移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它具有制作简便、易于组装、抵御风寒等特点。
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
上海“石库门”房子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石库门建筑盛行于上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至今还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石库门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石库门有着江南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一般进门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一楼灶台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大片住宅成排布置,互相毗连。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坡屋顶,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在总体上采用的联排式布局来源于欧洲,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式图案。
安徽民居安徽民居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但宏观构架与北京的院落形式有别。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点,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参差起伏,有的层楼叠院,精致朴素、堂皇俊秀。徽州民居围墙一般很高。传说男人大都在外经商,此墙便起着防盗、对女性禁锢的作用。围墙上用青石镂空雕刻着两扇窗,图案往往是喜鹊闹梅,喻寒尽春来的喜讯;两家如合用一扇便门,此门开的是圆门,告诫两家相处要和和气气。
东北三省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
湖南民居-风火墙湖南民居建筑平面多为前后两个一明两暗的三间组成,中为内院,植以花木,房屋空间高,设有阁楼,建筑选型均衡;青瓦粉墙,墙内设有风火墙,背山面水,环境优美,体现居民封闭、保安的意识。风火墙上多绘有二方连续彩画,意蕴高雅。这些彩画至今仍绚丽清晰,经数百年风吹日晒而不褪色,令人不禁为古匠人的高超技艺和优质颜料叹服不已。各民居的排水设施以地下邗沟为主,户户相连相通。民居布局错落有致,里弄纵横,巷道曲折,铺以河卵石路面,古朴雅洁。但一般的农民房屋并没有高大的山墙,如毛泽东同志的韶山旧居就是典型的湖南农宅。
江苏民居江苏民居以苏州为代表。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民居自然被溶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坏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建有楼阁。房层高、墙身薄、出檐深、门窗高大,利于通风,外观朴素、粉墙灰瓦照影、蠡窗映水,掩映于桃柳丝竹之间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
四合院四合院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我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一般四合院的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住宅大门多设在东南角上,象征风水八卦上的“巽门”方位,附会“紫气东来”的吉祥,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
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它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
浙江民居黄岩天长街住宅该住宅面街背河、附有店面,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的房作厨房。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第二层空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遍有低,轮廓线不单调。
青海民居青海地处高原,是汉族、土族、撒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聚居的地区,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丰富的建筑材料使其民居富丽堂皇而典雅。前房为高台阶平房,大门凹进,左右两扇窗户形式各异。后院的房屋为一楼一底,楼上有凸出的明式走廊。
贵州民居贵州地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所居住的房屋区别较大,贵州西南靠云南、四川地区,多修建邮票中形式的房屋。该房屋基本与四川民居的木结构特点一致,不同的是这种民居建筑在较高地石料基础之上,房檐前高后低较为平缓,房门常开在左侧面靠后。
广西民居广西民居建筑主要是木、竹结构,漓江沿岸主要以竹为建筑材料,有类似傣族竹楼的竹房。房屋下部有一高度不大的底层,房前一般设有小走廊,类似城市建筑中的阳台。在壮乡,房屋往往依水而建。
宁夏民居宁夏主要是回族聚居,其民居旧地取材以土为主。院墙、屋墙均用泥土而筑,土墙上加有一定民族风格、习俗装饰,房檐为单面,形成独特的风格。
山西民居山西民居以土坯大砖为建筑材料,常为瓦房。瓦房的布局、结构一般以三间为主,院墙和房屋形成四合院,院墙大门和房顶都建有独特的装饰。
江西民居该地区房屋,尤其广大乡村的民居,基本结构形态与四川民居相同,即木结构,有堂屋、卧室、厨房等用房。但建筑材料、房屋质量一般比四川民居要好些,通常是以瓦房为主。
山东民居其建筑具有东北地区部分汉族住房特点,以石、土混合筑房壁和院墙,屋顶有一层较厚的泥土,以保护房内的温度。有的房顶类似东北地区蒙古族“马架房”的房顶。
§§第六章 餐饮服务内容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