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不过,顾恺之并不像其他的聪明人那样,自以为聪明就不肯用功学习。相反,他很爱学习,并且学习的兴趣非常广泛。据说,他为了钻研写诗,常常和谢瞻一起吟诗。谢瞻在当时文坛上负有盛名,据说六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文章了。顾恺之每做好一首诗,都要到谢瞻府上,请他提提意见。谢瞻非常称赞、也很欣赏他的诗。有一天夜里,在皎洁的月光下,他们两人又在一起吟咏诗篇。时间长了,谢瞻感到很累,要去睡觉,就让别人代管自己和顾恺之起朗读。专心致志的顾恺之,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发觉谢瞻已经不在旁边了。
所谓“痴绝”,指的呢就是顾恺之在生活上表现出一种天真、爽朗、不爱计较得失的性格。他为人诙谐,爱说笑话,饶有风趣。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他有一橱画,寄放在好友桓玄的家里,哪里知道,贪心的桓玄竟把画偷走了。后来还对顾恺之谎称,是一时不慎失窃了。顾恺之知道自己心爱的画丢失了,当然着急万分直接到桓玄府邸上查看,结果存放画的屋门上的封条还是完好无损。这下顾恺之当然心中清楚,但他并不责任桓玄,只是诙谐地说:“我的画显灵了!成仙了!飞上天去了!”
“才绝”是指他精通诗歌文赋,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被人传诵。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他在绘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的佳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画绝”。
晋哀帝兴宁二年,江宁的和尚慧力主持兴建瓦官寺,寺里的和尚为了筹集资金,摆设酒宴,邀请名士官僚来寺中鸣钟击鼓,井且借机向他们化缘募捐。可当时一般的土族官僚捐的钱没有一个超过十万的。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大家见他认捐的数目如此巨大,都不太相信,认为他不是在说大话,就是在开玩笑。过了一些日子,和尚拿着化缘薄来向顾恺之讨捐款。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和尚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也不便追根究底,只好照着他的话去做。
就在新寺落成不久,顾恺之带了绘画的工具,来到了寺庙里。他在那里住下,在准备好的白墙上作起画来。他画的是佛教故事里的菩萨——维摩诘的画像。维摩诘是印度梵文的译音。它的意思是清净无垢、名声远布的菩萨,很受佛教僧侣和信徒们尊敬的一尊菩萨。顾恺之经过一个月的辛勤劳动,画像基本已经完成了,只是没有画画眼睛。
这是顾恺之画人物像的习惯,据说,他的他人物的画很少为人物点睛的,原因很简单,一旦点上眼睛,那人物就活脱脱要从画上走下来似的。这次,顾恺之对庙里的和尚说:”明天你请大家来看一幅画。告诉大家,在第一天我要为画像开光。然后,头一天来看画的人要捐十万钱;第二天来看的人可以减一半,只捐五万钱;第三天,来看的人愿意捐多少就捐多少。”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大家都想去一饱眼福。
到了那天,人们争失恐后地来到寺庙里,打开窗户一看,只见墙上是一幅维摩诘的画像。顾恺之正在举笔给维摩诘点眼睛。这点睛俗语叫“开光”,当真是传神的一笔,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笔。维摩话的眼睛一经顾恺之点出,整个画像就栩栩如生,就像是真人一样,有了表情了。他那微妙的目光,他那慈祥庄严的神色,好像是在那里沉思,又好像在那里和人谈话,真是神态自若,惟妙惟肖,给人一种宁静圣洁的感觉。寺庙里的和尚见来的人很多,趁机拿着化缘簿向大家募捐,很快就募足了一百万线的数目。顾恺之给维摩活点睛,也成了千古传颂的佳话。足见其绘画之绝。
修身点拨
情感苍白、自身贫乏的人,很难在自己的周边感受到生活的趣味,人生的多彩。因而,丰富自己的才情,首先使自己的生命多上几抹色彩,才可能看到周遭世界的五光十色。
顾恺之嬉笑之间,洒脱自如,点画之下就可以赋予线条生命。这些的源泉就在于他自身生活和生命的多彩和丰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