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4263100000243

第243章 子罕以不贪为宝

乐喜,字子罕,春秋时期宋国人。据《左传》记载,他出身显贵,在宋平公十二年以司城而执掌国政。春秋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社会制度急剧变化,礼乐崩坏,社会离乱,政治变幻莫测。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多从道德这个意识形态领域寻找出路,认为统治者的有德或无德是至关重要的,主张加强个体德道德修养,子罕就是这样一个很注意个人道德修养的人。

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儿美玉,思虑再三,决定献给子罕,却遭到了子罕委婉但坚定的拒绝。献玉者刚开始以为子罕是怕宝玉有假才不肯接受,便强调说:“我已经请治玉专家做过鉴定,的确是稀世美玉。”子罕淡然一笑,说:“你以美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我如果接受了你的宝玉,咱们双方都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多不值得呀。”献玉者又以怀揣宝玉不便赶路,一旦遇上歹人难免遭劫丧宝为由请子罕收下。经过子罕妥善策划安排,这个人把他的玉高价卖出去,得以富归乡里。

子罕俭以养德的作风,也很让时人敬佩。有一次,他在自己的府邸接待楚国使者。楚使见子罕家的房子南面和西面都不规则,被邻居家侵占了一些地方,感到十分不理解,怎么这样的高官还住在这样的地方呢。子罕解释说:“南面的邻居是工匠,从事皮革制鞋生产已经三代了,如果逼他们迁走,一来宋国想买鞋的人找不到他们,二来这户人家的生活也就没有着落了,所以我没有让他们迁徙。至于西面的邻居,是因为他家所处的地势高,我的房子地势低,潦水自高而低流经我家,就成了这个样子了,如果禁止潦水东流,就不近情理了。”一番话使楚国的使者大为叹服,回到楚国立即进谏阻止楚王攻宋。

子罕不但坚持以俭养德,注重个人修养,而且还关心民生疾苦。他劝最高统治者节制自己的奢欲,尽量不违农时。当宋国出现大饥荒时,他力主拿出库储粮食救济灾民,同时动员官员向食不果腹的饥民出借粮食。他本人则在出借粮食的时候不写契约,以示不求归还。子罕这种散粮救荒的举动,特别是他以“不贪为宝”、崇俭养德、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不仅赢得了当时宋国民众的信赖,也成为后世从政者的楷模。

修身点拨

子罕面对美玉的诱惑能轻松委婉地拒绝,坚持自己廉洁的品德,而且位居国相,却不以权压人,像普通百姓那样与邻居和谐共处。正因为宋国有子罕这样为官清廉、品德高尚的仁相,虽南有楚,北有晋,东有齐三个大国,却都不敢轻易发动对宋的战争。

道德教化的力量有时候是无穷的,人格的震慑力有时也是难以想像的,宋国的人民有这样的相国,怎能不振奋团结,邻国怎能不感叹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