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4263100000267

第267章 况钟三留苏州府

一段《十五贯》的戏剧故事,使况钟成为妇孺皆知的清官。而历史上的况钟,也并不亚于戏剧中的况钟,他出身吏员,深知官场的积弊,为官后奖善惩恶,被百姓奉之若神。他任苏州知府十二年,“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他死后,苏州吏民相聚哭悼,为他立祠祭礼。现在,在江西省靖安县东门外况钟的坟茔前的两根石柱上题有一副对联: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

况钟于明洪武年间出生于江西省靖安县,为人干练精明,通达事务,所以经常得到官府及朝廷器重。永乐四年,二十三岁的况钟首被靖安知县俞益看中,选为书吏。经过几番辗转,宣德五年,况钟又被明宣宗朱瞻基任命为苏州府知府。

苏州,当时被认为是全国最难治的一个府。税粮繁重,官吏奸贪,百姓困苦,许多结伴而逃,不再回来。所以况钟上任前,宣宗不仅设宴为其饯行,而且,还特别给予“敕书”,扩大他的职权范围,特许他直接向皇上选送奏章,规定他“凡公差官员人等,有违法害民者”,可立即“提人解京”法辩。当时,况钟被誉为是一位“手捧天书”的“饮差知府”。一到任上,况钟并未立即当众取出皇帝的“敕书”,而是一面照批公文案件,一面私下里进行明察暗访。待详细掌握了一批奸吏的确凿罪证后,便骤然将他们召来,先宣读“敕书”,后将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逐一法辩,当场就处决了六个最坏的奸吏。顿时,苏州一府大震,合郡呼之‘况青天’。

况钟在苏州府任所还减轻税赋,平均徭役,为民兴利,劝课农桑。特别是在清理积案,平反冤狱上更是为民所称颂。据记载,他每一日轮治一县事,未期年,勘问过轻重罪囚一千五百二十余名。并且常常折狱明断,遇有奇冤者无不昭雪。从此,吏不敢作奸,民无冤抑,都称颂他是包龙图复生,逃民也纷纷回乡。

况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生活简朴,他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布置铺设都很简单,餐桌上也常只有“一肉一蔬”而已,真可说是“两袖清风”。死后归葬的时候,舟中只有书籍和服用器物,并没有其他贵重物品,所以苏州人都流泪叹息。

在苏州府,况钟曾三次离任,都因百姓挽留,继而复任。宣德六年,况钟首次离任,是因母丧而回籍丁忧。他一走,苏州府便奸吏无法,故弊重生。不久,郡中有三万七千五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召回况钟。因此,宣宗皇帝便命况钟“夺情”回任。况钟一回苏州,便使“法纪复振”。

宣德八年,况钟任期三载后,需进京朝见,于是第二次离任。苏州人民怀念况钟,担心他此去“朝京”而不回。待来年春天,况钟返回苏州后,苏州人民才放下心。民间有歌谣赞颂况钟曰:“太守朝京,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

况钟第三次离任是在正统五年。是年,他任满九载,照例应加升一等,便赴吏部候升。当时又有一万八千余人联名上书挽留。皇上见状,只好升况钟为正三品官,仍署苏州府事。况钟第三次返苏时,百姓相迎者不远数百里之遥。可见其在民众心目中之地位。况钟治理苏州先后达十三年之久,到正统七年十二月,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享年六十。

况钟死后,不仅苏民痛哭罢市,就连邻郡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也络绎不绝。在归柩之日,百姓倾城出送,但见白衣冠两岸,夹舟奠别。为纪念“况青天”,苏州府七县大小集镇都建有专祠,岁岁奉祀。百姓家中也悬像祭祀,五百多年来,历代骚人墨客和史学家对况钟均有极高的评价。

清初戏剧家朱素臣的《十五贯传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改编为昆曲《十五贯》,在祖国大陆曾连演不衰,此剧即是以况钟办案为题材而编写的。当年毛泽东主席连续两次观看《十五贯》后,称赞它是一出好戏。周恩来总理也说《十五贯》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十五贯》剧本还被翻译成六国文字在国外演出,让“况青天”走向了全世界。

修身点拨

同一个人三次留任同一个郡府,在古代历史中少见;三次皆因百姓翘首盼望,联名上书而留任更是绝无仅有。为母丁忧、回京述职、到期升级,这都是为人、为官者所须经历的,何以苏州百姓如此依赖钟况,如此不通情理?

原因在于钟况的勤于吏治,他的刚正守法,他的奉公守廉,他的爱民之心,爱民者必为民所爱。这样的为官之风应该大加赞赏,应该让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