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闺阁千金流传下来不少反抗封建婚姻和私订终身后花园的故事,清代才女王贞仪却给我们留下了把亭园当作为科学实验基地的佳话。
一日晚上,从没进过新式学校的王贞仪走出闺房来到自家园中,在使女的帮助下,她异想天开地在亭中梁上用绳子吊了一盏水晶灯当太阳,又从内室搬来一座大圆桌权当月亮,凉亭正中的石头圆桌权当地球。她将这三件东西多次移动,变换三者的方位和距离。她全神贯注地根据书上学到的科学原理,仔细观察、反复琢磨,终于试验出了望月和月食的关系,对月食这一自然现象作出了正确的解释。
这位被使女看作中了邪的小姐,居然写出了《月食解》这样的科学论文。
王贞仪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做过官,官虽不大,家里藏书却放满了75只书柜。她自幼就喜欢在祖父的书房里博览群书。她年纪虽小,却懂得珍惜时间。她说:“人生学何穷,当知寸阴宝”,她认为人生有学不尽的知识,要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
可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不要说研究科学,妇女连写诗作文都有人讥讽,那些所谓士大夫们认为妇女只能侍弄酒食、缝纫衣服,不应握笔舞文弄墨。王贞仪对这种男尊女卑的封建习俗愤愤不平。她在写给女友卜夫人的信里说:”男女同是人也”她写的诗常借题发挥:“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不英雄!”她多么想挣脱男女不平等的羁绊,冲向云霄去自由的飞翔。王贞仪虽感到现实生活对她的压抑,但她并不自暴自弃。她主张妇女应加强学习,注意自身修养,“岂知均是人,务学同一理”。
王贞仪自己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常独自一人抬头看天,研究气象。她观察云彩的流动变幻,注意气候的干湿潮润,经过长期观测纪录,她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对于天气的变化,她已大体能掌握,可以做到预测阴晴风雨。对所在地区的天时和农作物的丰收或旱涝都能作出正确判断。在二十几年短暂的一生中,她写下了大量的论文、著作,现存的有《德风亭初集》十三卷。除文学作品外,还著有《星象图解》、《历算简存》、《地圆论》等十几件天文数算书和单篇文章。
王贞仪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她指责那些“看风水”、占卦过着寄生生活做骗人事的所谓“星相家。她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这些人多不读书,只讲名誉势力,不学正确道理,专门将所谓富贵贫贱,得祸得福等妖言扰乱人心,以谋私利。
王贞仪的密友方夫人信佛,准备刻印《心经》以祈求幸福。她求王贞仪为她的《心经》作序。王贞仪和方夫人虽是好朋友,但干这种宣扬迷信事,她决不肯做。她断然拒绝为方夫人的《心经》作序。在《答方夫人第一书》里她写道:“佛经……其言语荒唐,其词义晦,多空虚诡异之词,为《心经》作序,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在《再答方夫人书》里,她指责方大人不惜用大量金钱修庙做功德烧纸钱,九百万钱一把火烧掉,把老百姓辛勤劳动换来的财物用于供奉泥木之体。
在封建社会,特别是一个妇女,能有这样的见识是不容易的。
王贞仪在自然科学上,兴趣也是多方面的。她阅读了大量古代历法算术的著作,尤其对清朝初年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有关数学利历法的书籍,更是刻苦钻研。梅氏著作中有一本《筹算原本》比较难懂,不便初学,也不利普及,她把这本书改编,将书中深厚的道理,改用通俗浅显的文字和简便易懂的方程式编写,使初学的人一看就懂,便于掌握。王贞仪不仅习天文、精数学、懂气象,而且还通晓医学,并能为人诊脉看病。
“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生活在二百多年前的王贞仪少女时代就树立了这样的雄心壮志。当时,她既无老师传授,又无同学可共同探讨学问,甚至连极简单的科学仪器都不具备,就靠自己勤奋学习、刻苦自学、反复实践,取得了天文、数学、气象等学术方面的成就。这在当时是出类拔辈、绝无仅有的。清代学者钱仪吉称赞她为自班昭之后,唯一的女中杰出人才。
修身点拨
在封建社会时期,妇女是被禁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因为那被认为是不守妇道,而王贞仪却冲破当时的种种阻挠,研究日食和月食的关系,终于在天文学方面有所建树。不仅如此,她还拒绝推广封建迷信的佛法,更是难得。
虽然王贞仪的理想在当时并不被多少人理解和接受,但是她能够坚持自己的科学研究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她的这种钻研精神和上进心将是我们始终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