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住”,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老妈儿(女佣人)肥狗胖丫头”;这“吃”就有“鲜鱼烧酒剩烧饼”一说。“剩烧饼”竟然能与“鲜鱼”和“烧酒”并列,也足见其身价不菲了。由此亦可见,老北京对吃的爱好,并非燕窝鱼翅鲍鱼之类豪华一族,那些东西大多数人家终生难得一见,而是要有特色,例如“豆汁”。正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吃烧饼最富于想象力的要算是《官场现形记》中的那位仁兄,在茶馆吃烧饼掉了些芝麻在桌上,又不好意思拣,便手蘸茶水装作写字,将桌面上的芝麻一一收入腹中。最后,眼见几粒芝麻落在桌缝里久蘸不出,心有不甘,遂故作恍然大悟状猛击数掌,将芝麻震出,再从容收拾残局。这也算是吃烧饼的“秘技”。现在大概不会有人再这样吃了。
“烧饼铭文”
关于烧饼,最幽默的传说要数张之洞考证“烧饼铭文”。
清代名流张之洞自命风雅,喜欢研究金石甲骨铭文。某日,同僚在去通州的路上买了几个烧饼充饥,见其中一个烧饼的背面凸凹弯曲,好像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一样。于是灵机一动,想开个玩笑,就将烧饼底部拓下来寄给了湖广总督张之洞,谎称是在通州古董店中觅得一古鼎,不知道是何朝代之物,现将鼎上的铭文拓下,望您考证一下真伪。
清末盛行“考据学”,张之洞接到拓片和书信以后极为认真,找来各种典籍,日夜钻研比对。“考证”几天之后,居然郑重宣称该物是宣和图谱中的某樽名鼎,并在拓片上题跋,详述某字与图谱相合,某字因为年代久远铭文剥蚀,某字因拓手不精,致使字形散漫,并认定此鼎确系真品。同僚见到回信大笑不止。
烧饼歌
对烧饼最具震慑力且有详细文字记载的,当属明初刘伯温的《烧饼歌》。
说的是某日晨,皇帝朱元璋正在吃烧饼,刚咬一口,军师刘伯温上殿求见。朱皇帝便把烧饼用碗盖住,让刘伯温占测碗内为何物。刘掐指一算,说道:“半似月兮半似日,曾被金龙咬一缺。”真够准的!
朱皇帝闻听大惊,随后在君臣言谈中便请他预言大明江山后事。刘伯温半谶半诗地预言了一通此后几百年的变迁。从“燕王扫北”(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起,把末帝崇祯、清顺治、康熙,甚至袁世凯、孙中山都说到了。细细读来,与后来发生的历史事实有惊人的相似,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莫非真是预言家?原文较长,此处不便照录,有兴趣您就自己找来看看吧。如何理解则见仁见智,这已经与烧饼本身无关了。
绵甜香软糖火烧
糖火烧不讲究吃刚出炉的,甚至不吃热的。“正宗”吃法是要把糖火烧放在小木箱或是瓷坛里“圈”(juan)一两天。一个香甜的糖火烧,再就上一碗荷叶粥或是刚沏好的“香片”,美!
在众多北京小吃中,糖火烧是属于小吃、糕点“两门抱”的品种,即小吃店可以见到,点心铺也能见到。不过由于顾客购买动机和价格不同,两种糖火烧从个头、配料、工艺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总的说来,顾客在小吃店买糖火烧多是临时充饥,对外观要求相对较低,而对价格更敏感,所以糖火烧个头较大;点心铺的糖火烧多是送礼,个头比较小、外形更工整、配料和工艺也更精细。当然,由于价格不同,味道和口感自然也有高下之分。
做糖火烧的讲究
做糖酱
把红糖与面粉按比例掺对和匀,然后放入烤盘在烤炉内烤熟,目的是防止在下一步烤糖火烧时糖液从糖火烧中流出。糖面烤熟后,加入红糖粉、芝麻酱、糖桂花和适量香油(也有用花生油的)一起拌匀,制成糖酱备用。点心铺的糖酱往往提前几天做出来,这样有利于还原糖的生成,做出的糖火烧口感滋润。小吃店工艺简单,大多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有的甚至连烤糖工序都没有,直接把生面掺到红糖、麻酱里一拌,齐活。
和面
做糖火烧要用发面。先将老面肥用水澥开,放碱后调成稀糊状,碱要略大一点,业内称“顶碱”,焙烤类容易“走碱”(制作中碱流失),所以在和面时都要稍稍“顶碱”。此后倒入标准粉和成面团,再用双手蘸水反复搋(chuai)揉,业内称为“轧(zha)水”,直至面团光泽滋润,双手与和面缸盆也都光洁,即“三光,”即可盖上湿布饧面。
制坯
饧好的面团放在油案子上,切出一块(分量约为500克干面和成的面团),揉匀并擀成约1厘米厚的“山子”(片状)。擀制中也有类似做麻酱烧饼的“摔山子”动作,即左手抄起面片一端,用力抡起,迅速反腕“啪”地摔向案板。既有用声音吸引顾客的广告作用,还可以增加面团的柔韧性。
擀好“山子”后,把预先制好的糖酱舀出约250克均匀地抹在“山子”上,然后将“山子”边卷边抻,拢成圆卷状,再揪成10个剂子(掐桃子)。
把剂子两头折起,双手捏成桃形,将两端收拢捏紧包严(包桃子),然后收口面朝上,将“桃子”轻按成厚面饼状坯子。
焙烤
饼铛烧热,将坯子底面(收口面)朝下放在铛面上烙制,底面变色后翻过来烙正面。这一工序称为“炝脸儿。”两面均已变硬成形后,把火烧放入铛下炉灶内的“马道”上慢火烘烤,烘烤中要调整糖火烧的底面、正面。待糖火烧两面火色均匀即可出炉。
简化的方法是把坯子直接放入烤盘,用烤炉烘烤。这种方法简单,但是糖火烧的外观不如经过饼铛“炝脸儿”的好看,口感也略干。
买糖火烧的讲究
正品糖火烧外形规矩完整,颜色均匀,酱红滋润。个头大小、薄厚基本一致,底面、正面平整,无跑糖露馅,无煳底粘连。口感绵软细腻,味道甜糯适口,有浓郁的麻酱红糖及桂花香味。无异物杂质,不生不硬,不掉渣不粘牙。
由于加工工艺不同,糖火烧的外观和口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未经“炝脸儿”的,正面可能会略鼓。用烤盘烤的,两面的火色可能有些差别,这些都是难免的。而正是这些不同,为您提供了判别糖火烧档次的标准。
糖酱放得少的,外形显得干瘪,颜色发白,不够红润,口感也不够甜。碱大时会有一股碱味,碱小则发酸、发死,这些都是糖火烧的常见病。
吃糖火烧的讲究
与大部分北京小吃不同,糖火烧不讲究吃刚出炉的,甚至不吃热的。糖火烧刚出炉时发硬,正宗吃法是要在小木箱或是瓷坛里放一两天。北京人称为“圈”。通过“圈放”,糖火烧里的糖部分转化为还原糖,不仅味道更甜,而且可以吸收一定量的水分,起到保湿作用,改善口感,俗称“回软”。
糖火烧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是极受欢迎的大众小吃。而且因便于携带,又很经饿,不仅适于作早点,还是难得的方便食品。
在小吃店里吃糖火烧,可以配杏仁茶、荷叶粥之类,简单一些豆浆亦可。在家里吃,最好是沏上一壶“香片,”边吃边饮。茉莉花香伴随浓郁的桂花香、麻酱香,很是撩人食欲。
一时未吃完的糖火烧一定要用有盖容器存放,千万不能直接放置,否则一旦风干就会失去特有的风味。
花絮
说起糖火烧,就不能不提到北京“大顺斋”。
明朝末期,回民小贩刘大顺一家,从南京来到北京通州镇落脚。因别无所长,于是制售家传的糖火烧谋生。后来生意日益兴旺,便在街上开了个小铺,以自己名字为店名,取名“大顺斋”。至清朝乾隆年间,大顺斋生意更旺,于是,刘家又买下五间门面,两间为店,三间当作坊,专门经营糖火烧及南味糕点,并请京城书法家吴春鸿题写了“大顺斋南果铺”几个字,镂刻在门楣的青砖上。
清末,在刘大顺的第六代孙刘九巴的苦心经营下,大顺斋进入鼎盛期,先后设立了四个分号。由于坚持选料精、加工细,注意卫生和质量,大顺斋的糖火烧被称为通州“三宝”之一(其他两宝为“小楼饭馆的烧鲇鱼”“万通酱园的酱豆腐”)。
大顺斋的糖火烧松糯绵软、味道香甜,一般可放置月余而不会发霉或变干。相传20世纪20年代,北京回民阿訇张迁去麦加朝觐(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去麦加天房履行朝觐义务是伊斯兰教信徒五功“念、礼、斋、课、朝”中的“朝”),当时烈日炎炎,多数朝觐者所带干粮都已变质,惟有张迁带的大顺斋糖火烧完好如初。有了这样的经验,北京的穆斯林再去麦加朝觐,都要带大顺斋的糖火烧作为旅途干粮。大顺斋的糖火烧亦由此扬名海外。
丝丝入扣螺蛳转
外形像田螺的螺蛳转看似简单,其实制作的技术含量并不低。吃螺蛳转也有讲究,老北京人吃螺蛳转没有拿过来就咬的,一定要顺着螺蛳转的纹路撕开,一段一段地掰着吃。
螺蛳转是老北京著名的小吃,因为外形呈螺旋状,与田螺相似,故得名。与螺蛳转齐名的还有“干螺蛳转,”北京人又给它另外起了个更形象的名字叫“干蹦儿,”既能下酒又能当饭。因为口感的独特,留下一句俗语:“干蹦儿就酒——嘎嘣脆。”
做螺蛳转的讲究
用老面肥加干面、碱将面和匀,放置一会儿,待面团发酵后再“戗”入一些干面。这种方法制出的成品有咬劲。将面团揉搓成粗条,揪成若干重约75克的小面剂儿。
此前先将芝麻酱内加入花椒盐和香油调匀备用。将面剂儿擀成20厘米长的长方形薄片,抹好麻酱,然后将面片卷成粗卷,按扁。用刀将面卷纵向切开,切时按四六比例,一条略宽,一条略窄。将窄条放在宽条上面,切口面对齐,这样盘成螺蛳转后正面显得大,比圆柱状好看。然后,切成一个一个的段,用手将其翻转90度,使切口面朝下紧贴着案板。左手把住一端,右手边抻(抻约半尺长)边向左盘,最后盘成直径约5厘米的螺蛳形。然后用手调整一下外形,即可烙烤。
烙烤的方法,按照传统工艺是先用饼铛烙两面“炝脸”,然后放入炉内马道烘烤。现在则大都是将坯子放入烤盘直接入烤炉烘烤。待坯子烤成深黄色,即可出炉。
买螺蛳转的讲究
螺蛳转外形独特完整,螺纹清晰均匀,外焦里嫩,有浓郁的麻酱香味。片丝薄厚一致,不散架,不粘连。
螺蛳转看似简单,其实制作的技术含量并不低。和面时兑碱很关键,直接影响外观和口感。“戗面”数量及手法都有讲究,戗得好,不仅面瓤有咬劲,还有一股轻微的甜味,有如戗面馒头。擀面片厚度要均匀,卷面卷时手劲儿要一致,否则螺蛳转片丝薄厚不匀,影响外观和口感。
吃螺蛳转的讲究
螺蛳转热吃显得香,凉吃显得脆。做早点吃,可以配上豆腐脑或老豆腐。最好注意吃的动作,老北京人吃螺蛳转没有拿过来就咬的,一定要顺着螺蛳转的纹路撕开,一段一段地掰着吃。如果时间来不及,宁可买烧饼也别买螺蛳转。自己吃不好,还糟践了师傅的手艺。
花絮
螺蛳转的另一功能是作酒菜。当日的螺蛳转,在晚间收摊后放入余温未尽的炉膛马道内。次日清早起来,一夜的烘烤将水分烘净,螺蛳转变得异常酥脆,甚至用手轻轻一压就会碎裂,口感更像麻花。这就是“干蹦儿”。
爱喝酒的人怀揣两个“干蹦儿”上酒馆,把“干蹦儿”掰碎用来下酒,那真是回味无穷。
给慈禧圆梦的肉末烧饼
某一日慈禧太后梦见烧饼,醒来果真吃到烧饼,算是圆了梦,所以“肉末烧饼”又被称为“圆梦烧饼”。这样的“机缘”使肉末烧饼竟成为御膳房的代表作并流传至今。
话说清朝光绪年间某日,御厨赵永寿特别幸运。太后老佛爷不但赏给他20两银子,还赏给他一根翎子,也就是说他有了品级,当上官了。这飞来洪福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今天给太后烤了一盘肉末烧饼。
原来头天夜里老佛爷做了一个梦,梦见第二天吃烧饼。梦里没吃着,怪想的,起来之后就惦记着。没想到一传膳,还就真有一盘肉末烧饼!老佛爷心想事成,高兴自然不在话下。一问太监,做烧饼的厨师名叫赵永寿,也是个吉利字眼儿,于是便赏根翎子,给他封了个“烧饼官”。
有人说了,以慈禧太后那个身份,什么好的没吃过见过呀,为俩烧饼至于那样儿吗?其实这不在于烧饼本身,而在于烧饼的寓意。
在传统民俗习惯里,很推崇圆形。“圆”代表圆满、顺利、成功,“圆”“元”同音,又代表第一位、第一名。如“状元”、“魁元”。文人赶考,家人都要给他带圆形的“状元饼”,不仅可以充饥,还特别吉利。就连中国人名字都有不少带“元”或“圆”字的。
慈禧太后梦见烧饼,醒来果真吃到烧饼,算是圆了梦,所以“肉末烧饼”又被称为“圆梦烧饼”。赵永寿一夜之间当上“烧饼官”更是传奇,因此“肉末烧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致成为御膳房的“代表作”流传至今。
比起许多大菜来,肉末烧饼虽然简单,却也有不少“讲究”。
做肉末烧饼的讲究
先说做烧饼。
和面
肉末烧饼的面与普通麻酱烧饼不同,用的是“现发面”。和面时先用一块面肥兑好碱,掺入部分精粉(现在的“富强粉”)和少量白砂糖,用手揉匀,然后用布盖好,放置一旁饧一饧。几分钟后把面团抻开再次揉匀,再饧。饧的时间要看季节、温度与和面时的水温。饧好的标志是面团柔韧滋润,用手拍时发出“砰砰”声,用刀切开时,刀口处略呈细蜂窝状并有淡淡酵甜香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