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炒基金,但有的赔有的赚,除了其中幸运的成分外,投资策略的运用是决定性的。投资基金的策略除了把握一些必要的原则,还有一些技巧和细节必须细心体会、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在风云多变的基金市场里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首先要把握一些基本的投资基金的原则
1.保持长期投资
在2006年,大部分基金的净值都实现了超过50%的年增长率,但这些基金的持有人中能获取同等回报的尚不足1/3。为什么买了基金却没能完全分享到基金的成长?这个结果表面上看出乎意料,实际上却是和基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密切相关的。我们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是因为能够长期持有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多。举个例子,汇添富旗下一只基金2005年8月成立,截至2006年1月19日,一年多内其净值增长率超过200%,但能够一直持有该基金的投资者比例仅为20%左右,大部分的投资者只是分享到这个回报的一小部分。
那么,买基金应该长期持有还是短线炒作?这是很多基金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的疑惑。从上面的小例子中,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基金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理财活动。投资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市场中那些中长期的战略投资品种的布局把握,借助专业优势,挖掘优质上市公司,坚定、持久、持续地跟踪,并根据行业或者公司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所持有的证券品种进行调整优化,这样才能实现比较稳健的投资业绩,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频繁的买入卖出基金,即使是一个专业投资者,也难以成功把握住每一个波段,更不要说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要通过波段操作在中长期都能实现好业绩,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样做不仅要付出不低的申购赎回费,还有可能踏空行情而错失基金业绩大幅上涨的机会。
所谓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2006年以来,市场中大部分的投资者望着飙涨的股指感慨“只赚指数不赚钱”时,那些长线持有基金的基民却暗自笑得合不拢嘴。两者对比,作为投资者的您应该不难得出答案。
基金投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长期坚持,能持续分享理财硕果,规避风险。某先生于2005年8月购买了一只指数型股票基金600万元,在其后的几个月内,因市场波动出现10%左右的浮亏。由于这笔资金是他在较长时间内用不着的,就一直持有。2006年12月,他获得了超过70%的回报,即增值400多万元。可惜的是,不少投资人因缺乏长期持有理念,早早了结,有的甚至“割肉”出局,白白丧失了增值的机会,甚至还造成了损失。特别是那些刚刚熬过几年熊市,当基金刚重返面值,就匆匆退出,而没有享受到随后翻番收益的投资人,可能更需要调整理财方法。
低买高卖是不少人实战中的心态,但这种“择时”策略对专业人员来说都很不确定。普通人类更会受到“贪婪恐惧”的人性弱点及股市的不确定性影响,难以找到所谓的“低点”或“高点”。实证表明,2006年4月26日至5月15日的9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的涨幅达到2006年上半年总涨幅的1/3,可见保持投资反而简便有效。
2.保持充分投资
不少人都在寻找“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法。其实充分、合理的投资,就可以在控制适当风险的情况下,贡献较高长期收益。
例如,假设有100万元可投资,如果只拿出10%投资股票类资产,即使承担较大风险,也只能获得10%的收益率,总体收益率也只有1%,获利1万元;相反,如果全部投资,通盘布局,即使将较大比例的资金投资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资产,获得5%的收益率,总体收益也可以达到5万元。
3.改掉不良的投资习惯
许多投资者购买基金的钱是可用于长期投资的,如果基金净值涨得多了就赎回来,那么这些钱又投资什么品种呢?什么时候再进入市场呢?事实证明频繁买进卖出的投资策略是错误的。
以某基金为例,当2006年年初,基金净值突破1.2元后,大量投资者赎回基金,短线实现利润。但赎回并未阻挡净值快速上涨的步伐,也迫使投资者认识到,不投资的风险更大。当基金净值超过1.5元时,投资者才大量申购,中间已损失了0.3元的涨幅。该基金净值在2006年6至7月间达到阶段性高点,接近1.9元,后来的回调又让短线操作的基金投资者心惊胆战,当基金净值再次反弹到2元附近的过程中,大量资金撤离了该基金。但基金后来的表现必将让这些投资者后悔不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基金又涨了50%。2006年初到2007年1月19日,该基金净值已涨了两倍多,但如果进行以上的波段操作,收益率可能只有60%左右。
有的人常这样想,看起来股指要调整了,还是赎回一些,等到股指见底了再买回来。
这种基金投资策略看似合理,但是投资者有预测股指走势的能力吗?股指下跌多少,才能判断出股指要调整了,而不是短期的波动?
投资者没有专门的时间、专业的知识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市场资金供求、企业盈利等影响股指走向的因素,也不可能较准确地预测股指的涨跌。往往在股市已出现比较明显下跌的情况下,投资者才能判断出股指可能要进行调整,这时再去赎回,很可能卖了个低点。2005年7月份到8月初,A股指数从1700多点下调到1500多点,似乎市场将进入深度调整阶段,8月初接连两天某基金出现了较大金额的赎回,但是之后市场就强势上涨,基金净值一直没有出现过深幅的调整。该资金赎回的时机几乎是阶段性的最低点。
购买基金前,要先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不要进行波段操作。基金管理团队会进行波段操作,基民再进行波段操作的话,不仅多此一举,还增加了投资成本。这句话通常是基金销售人员教育基民的标准用语。
这句话对不对?对,但不完全对。我们认为“不要进行波段操作”这句话应改为“不要进行频繁的波段操作”。基金经理当然不希望投资者频繁地赎回,因为他要频繁地调整仓位和品种来应对赎回,这样会影响他的业绩,当然就影响他的年终奖。但是,明摆着股指在暴跌,中期以上的调整已经开始,还要鼓吹基民要看长远,要有信心,要长期持有,或者基金资产中的某个品种已经出现恶化,此时还要投资者相信基金经理,不要盲动,这也太没职业道德了。
所以,我们主张适度的买卖操作,尤其是那些有自主投资能力的基民,更应该保持独立清醒的判断。最起码,购买时点的选择应理性判断。大盘回调是介入的好时机,买基金也是一样,切忌盲目追涨。基金发行通常的规律是“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有的基金发行时行情较好,投资者热情高涨,但在高位建仓,业绩未必就好。
我们主张适度的买卖操作,实际上是反对用投资股票的方式投资基金。基金不同于股票,属于追求长期收益的投资工具,基金投资者投资基金就是委托基金管理公司帮助你判断大势、分析行业、选择股票债券,因此基金投资者大可不必像操作股票一样每天关注净值的变化,也用不着稍有风吹草动就追高杀低。作为基金投资者应树立长期投资的习惯和理念。
另外,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价格波动较大,既可能带来高额收益,也可能带来较高风险。如果道听途说,盲目投资,尤其是为了追求高收益,将原来不能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投资于基金,必然会带来较大风险。
以2004年上半年为例,当时股市出现了久违的大幅上涨行情,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间,股指上涨了约30%,许多基金净值涨幅较大,跌破面值的基金也纷纷实现了正收益。基金销售出现了十分红火的局面,基民在银行门口排队买基金。听闻基金赚钱多,原不了解投资、不了解基金的人们也纷纷将存款转买基金。多只百亿基金诞生。结果后来市场深幅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大部分投资者直到2006年年初才解套。所以投资者在投资前,必须知道投资有风险,要谨慎决策。
4.重视“年龄大的”基金
从国际上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具有10年以上业绩证明的基金更受投资者青睐。衡量基金的优劣不是短短一年、两年的事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体现出了明显的偏向性特征,股票价格总体上具有不断向上增长的长期历史趋势,而非短期市场表现,这就是基金长期投资能够赢利的重要理论依据。
(1)基金评级。世界上最权威的美国晨星公司是基金表现评级的专家,其数据库涵盖了世界所有市场的各种类型的基金。评级的基本思路是测算基金的收益、风险、投资策略以及管理人实现既定投资策略的程度。综合这些指标,晨星给每只基金打分,按照分数由低到高用1到5颗星来表示基金的表现。成立不满3年的基金是不会被纳入打分体系的。原因很简单,时间太短,数据不足以支持对该基金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2)国外投资者偏好长期投资。世界上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推出了一组固定存续期的开放式基金——目标基金,其存续期分别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这种基金主要面向在将来某一特定时期有明确资金需求的投资者,比如需要养老、购房、子女上学的投资者等。这些投资者倾向投资于较稳健的资产,而且在投资期限来临时要求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以确保投资回报能够变现。传统的保险金投资理念和收益在整个投资期限内基本固定不变,因为它必须确保当期投资收益与当期负债相匹配。由于保险金资产的滚动性,即使事先知道投资者的投资期限,保险金也不可能剧烈调整投资策略。而目标基金的投资理念是动态的。在初始阶段,基金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资产,随着到期时间的临近逐步提高债券投资的比例,而后在最后期限到来时则将全部投资转换为货币类资产,以确保投资的价值稳定和流动性。这种动态的投资理念,弥补了保险金单一投资理念牺牲投资收益以换取稳定的缺憾,同时也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一系列的5只基金中有2只被晨星评级为5星。如果不是因为其固定的存续期限,基金管理人不可能制定并执行这种动态的投资策略。
(3)韩国和中国台湾市场的启示。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基金市场是新兴市场中发展较早和较为成熟的。但无论从公募基金占股票市场的比例还是基金市场内部各类基金的比例关系来看,两个市场都面临着结构性失调的问题,即股票基金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规模偏小,相对于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也偏小。导致上述结构性失调的原因有很多,但股票基金对短期业绩的过份重视导致其与股票在风险收益特征上没有本质区别,从而在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和股票的夹击下被边缘化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基金市场正处于爆发性增长阶段,而股票型基金也面临着过度重视短期业绩和业绩波动幅度过大的问题,及早借鉴前述市场的经验,利用政策的、市场的手段促使股票型基金将短期业绩和中长期业绩平衡起来才能推动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5.低买高卖
投资者首先应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发展、国内宏观政策变化以及证券市场波动,从中寻找买卖基金的时机。一般应在股市或经济处于波动周期的底部时买进,而在高峰时卖出。在经济增速下降见底或股市低迷时,可适当提高债券基金的投资比重,及时购买新基金。若经济增速开始提升,股市转暖,则应加重偏股型基金比重,以及已面市的老基金。这是因为老基金已完成建仓,建仓成本也会较低。
尽管我们强调长期投资的原则,但是不管怎样,低买高卖永远是收益最大化的唯一法则。所以我们应当尽量地寻找低点积极介入。比较有效的参考指标便是股票指数,如果你认为指数已经到达顶部了,就应当赎回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此时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手里攥住现金等待回调到来,二是买入债券型基金或货币型基金以及新基金做防守型投资。等到股票指数到达你认可的低点时,再买入股票型基金或将其他基金换成股票型基金及老基金。
为更好地达到这种投资技巧的效果,我们建议投资者在低点买入基金时采取“金字塔申购法”,一开始买入时少买,价格越便宜就越多买,形成一个金字塔的形状,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持仓成本充分地降低,同时也不怕踏空,日后的盈利能力就高了。也就是说,尽管是单笔投资,也不要一下子买入,应当分期分批“逢低买入”或转换基金。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这里还有一个辅助技巧,即在购买基金时尽量买伞型基金。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费用低,二是方便在各类基金中做转换,进可攻,退可守,充分地做到收益最大化。
6.不要惧怕高净值
这是困扰市场已久的一个老问题。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基金公司、一些销售渠道为了某些特殊时点上的短期营销目的,故意进行错误宣传,混淆是非,误导投资者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假设一:在某个相同的期限里,基金都没有进行过分红。在这种条件下,净值高的基金代表着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高,为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多。因此,投资者就应该选择净值高的基金进行申购。投资者购买基金,本质上是将自己的资金交给基金公司去管理、去理财,那么,选择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假设二:某只基金刚分了红,分红之后成为净值低的基金。在这种条件下,投资者应该以基金的绩效排名统计数据作为参考依据来选择基金,排名靠前且比较稳定的基金就应该成为投资者选择的主要对象。
由于各只基金成立的时间先后不一样,分红与不分红、多分红与少分红、分红的时间等均有很多的差异,单纯看基金的净值可能会不够准确,尤其是积极分红的基金可能会与净值低的基金被混在了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查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查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排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所谓“基金净值这么高了,没有什么上涨空间了,不能买”,这是典型的高净值恐惧症。其实将基金份额净值的高低作为投资的依据是基金投资的误区。
在相同情况下,基金份额净值高是基金业绩表现优异以及基金经理管理能力较强的表现。基金的上涨空间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总体表现和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与基金份额净值绝对值的高低没有关系,也不存在净值的上限和上涨空间的问题。
中国基金业还比较年轻,2006年是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经历的第一个大牛市。目前,净值最高的基金份额净值才刚超过3元。而美国富达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麦哲伦基金成立于1963年,已运作了约44年,2005年4月底的净值曾达到114.96美元,约合900多元人民币。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表现优异的基金会不断创出基金净值的新高。投资者枉自估计基金净值上限的做法,事实证明是失败的。
例如,2004年到2005年大多数基金的净值都在1.2元以下,长期的熊市使投资者觉得1.2元是遥不可及的上限。但2006年年初,1.2元被轻易击破,部分优秀基金的净值一直涨到接近2元才回调。2元又成为许多投资者心目中的净值上限,基金净值接近或突破2元时遭遇到大量赎回。前不久又有投资者怀疑,2元多的基金能涨到哪儿去呢?但是截至2007年1月22日,已出现了净值达到3.087元、累计净值达到3.4169元的基金。事实证明,基金净值不存在什么上限,高净值基金也不存在上涨空间有限的问题。相反,在相同情况下净值高的基金大多是管理能力较强的好基金。由于基金净值高,就不去购买,这会使投资者损失十分宝贵的投资机会。
实际上,惧怕高净值与惧怕老基金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所以,牛市买老,熊市买新,与牛市买高净值基金,熊市买低净值基金(包括新基金)是同一回事。
二、选购基金适合自己最重要
1.知道我国市场上有哪些基金
(1)国内开放式基金的类型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基金均为开放式基金,所以,我们在细化基金品种时,也只介绍开放式基金的品种。
根据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应当在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载明基金的类别。根据基金的投资对象不同而对基金进行分类是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所以依照投资对象的不同,国内开放式基金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股票基金,即6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
债券基金,即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
货币市场基金,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
混合基金,指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并且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比例不符合第1项、第2项规定的。
在具体应用时,不同机构的划分类型虽与以上标准略有出入,但都是按照股票、债券等不同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来划分。例如,基金评级机构晨星(中国),将基金分为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保守配置型基金、普通债券基金、短债基金、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品种。在晨星(中国)的基金评级分类中,根据债券类资产是否高于50%,将配置型基金分为积极配置型和保守配置型。而它在定义股票型基金时的标准是股票资产的比例不小于70%。
这4种基金的关系可以简单排列为:(1)收益: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2)风险: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2)什么是股票型基金
按照上一节的定义,6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基金为股票基金。也就是说,股票基金的大部分资产用于投资股票,而小部分资产用于投资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股票基金也称为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按风险程度又可分为平衡型、稳健型、指数型、成长型、增长型等细分类型。
(3)股票型基金的特点
股票型基金,它的股票投资比例很高,在60%以上,因此在股市大幅上涨时会带来高回报,但高回报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在股市大跌时也会带来巨大损失。
从历史上看,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在市场下跌的行情中,上证指数下跌42.69%,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下跌20.42%,开放式偏股型混合基金下跌17.74%,开放式债券型基金仅下跌4.79%。而在2006年的牛市行情中,股票基金大多翻番,收益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基金。2006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上涨121.4%,开放式偏股型混合基金上涨112.46%,开放式债券型基金只上涨20.92%。这些数据都说明了股票基金的特点。
(4)目前国内有多少只股票型基金
根据晨星(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排行榜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7年2月16日,我国有106只股票型基金,占开放式基金总数的近40%。这个数据表明国人在此时对高风险高收益有较大的偏好,也表明国人在此时看好中国股市的未来前景,因而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
(5)什么是债券型基金
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基金称为债券基金或债券型基金。其绝大部分的资产投资于国债、企业债券及可转债等,只有很小部分投资于股票或货币市场工具。
(6)债券型基金的特点
如果要图个安稳,可以试试债券型基金。它主要投资于债券类资产,具有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特点,适合想获得稳定收入同时又不愿承担太大风险的投资者。
(7)目前国内有多少只债券型基金
根据晨星(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排行榜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7年2月16日,我国有16只债券型基金,占开放式基金总数的9%,比例很小。
(8)什么是货币型基金
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为货币市场基金。所谓“仅”,指的是100%。而货币市场工具指的是短期证券如债券或等同于现金的证券等,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及政府机构发行的短期债券等。
(9)货币型基金的特点
货币型基金的特点很鲜明,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具有“准储蓄”的特征。具体说来,有以下特征:
本金安全货币市场工具固有的无风险属性决定了货币基金的零风险。投资货币基金类似于银行存款。
流动性强货币基金可以随时申购赎回,赎回后第二天(T+2)即可用款,流动性媲美活期存款。
月月分红,免费免税货币基金的面值永远保持1元,收益天天计算并分配给基金持有人,每月结转为相应的基金单位一次(即分红)。财政部规定基金分红收益将暂免企业所得税。货币基金的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全部为零。
税后收益高货币基金的投资范围比一般投资者广以及免税因素和低廉的交易费用决定了其收益率高于其他现金管理方式,同时流动性也优于其他大部分品种。简而言之,其方便类似于活期存款,而收益媲美定期存款。
当然货币基金与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相比,收益无疑是低的,目前收益在2%以下。
(10)目前国内有多少只货币型基金
目前我国有49只货币型基金,占开放式基金总数的18%,其比例高于债券型基金。如果将短债基金和保本基金也算作货币型基金,则货币型基金总数达到63只,比重高达37%。
(11)什么是混合型基金
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并且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比例不符合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规定的基金称为混合基金或混合型基金。或者说,在混合型基金中,股票的比例不能大于60%,债券的比例不能大于80%,当然货币市场工具的比例肯定小于100%。
混合型基金在很多场合中被称为配置型基金,而且通常分为积极配置型基金和保守配置型基金。很明显,前者肯定持有较多的股票,而后者则持有较多的债券或货币市场工具等防守型资产。所以我们通常也称积极配置型基金为偏股型基金。
(12)混合型基金的特点
相比较而言,混合型基金走的是中庸之道,风险承受适中,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它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资产,而且投资比例介于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间,所以既不激进,也不保守。
(13)目前国内有多少只混合型基金
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混合型基金84只,其中积极配置型78只,保守配置型6只。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积极配置型基金是“偏股”的,所以如果我们将它也姑且算为股票型基金,那么此时我国股票型基金可达184只,比重高达68%。从中我们可以想见到我国的投资者在此时是多么地激进。
2.什么人适合投资基金
一般而言,基金适合四类投资者购买:
(1)把证券投资作为副业,又没有时间关照的投资者。证券市场的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这样的。证券交易的开市时间也是大家本职工作最忙的时间。购买基金可交给专业的基金公司去管理,可以坐享其成。
(2)有意进行证券投资,但缺乏证券知识的投资者。多数投资者由于证券知识的缺乏,没有能力对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得投资带有盲目性,因而不如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
(3)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证券投资者。目前活跃在证券市场中的多数是中小投资者,他们的资金如果集中用来购买一、二只股票,则风险过于集中,如果投资过于分散,则牵扯精力过多,投资成本上升,得不偿失。基金则将小额资金汇聚成巨额资金,可以从容地进行组合投资,既分散了风险,又便于管理。
(4)期望获取较为长期稳定收益、不追求暴富的投资者,不同的基金,投资风格会有不同,但都推崇长期理性投资。追求超额的利润,就要冒加倍的风险。在证券市场中,基金代表机构投资者的主流,投资回报率不是最高的,但会比较长期与稳定。
如果读者不属于这四类人,则可以优先考虑其他的投资方式;如果读者属于这四类人,则还不能马上确定自己是进行基金投资的最佳人选,还应当问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3.问问自己下面的问题
(1)我手头上有没有一笔闲钱,暂时没有用处?这笔钱什么时候要用?
(2)如果我投资基金,会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吗?我留足了应急的费用了吗?
(3)我的投资是中长期的吗?
(4)我的投资需求和目标是什么?我想用它来赚多少钱?
(5)我是保守型的人,还是激进型的人?我能承担风险吗?
(6)我会将所有的钱投在股票型基金上吗?
如果读者能够认真回答以上的问题,则能马上知道自己能否进行基金投资。实际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基民是基本的原则。投资基金必须是闲钱,即暂时不用的钱。它首先不能是借来的钱,其次是将这笔钱用于投资不会影响自己和家里的生活,尤其是如果家里出了紧急情况,比如有人生病等,手头应当有足够的应急资金。投资基金前,应留出足够的现金资产作为应急准备,一般至少能应付4至6个月家庭的必要支出,还可以做必要的保险。必须确认可以做中长期投资,树立中长期的投资观念,而不是看到股市好就想抄上一把就走。如果您手中的资金只是短期资金,建议您投资于无风险的定存或债券,中长期的资金才比较适合投资于基金,投资基金不是一夜暴富的生意,不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心理素质,如果您是比较保守的投资人,则有稳定收益的平衡型或债券型基金会比较适合您,如果您追求高收益高风险,则可考虑积极成长型但风险可能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将所有的钱统统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并非成熟的基民所为,建议您不要将所有的钱都投资在积极的股票型基金上,因为股市中总有难以预料的风险。
4.55岁定律
回答完上面的问题,我们便基本上能够得出自己适合不适合投资基金的结论了。但是,为了让读者在投资基金上时刻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我们提出55岁定律,供读者坚守。
现代社会讲求的是终生理财。由于人的一生分为好几个阶段,所以,理财的方式和工具也是有变化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以55岁划定前半生和后半生,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理财方式。
劳动法规定55岁、60岁为女、男法定退休年龄。因此,人的一生可以以55岁或60岁来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者我们称为收入增长期,后者我们称为收入下降期。在收入增长期中,人们的收入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收入下降期中,人们的收入一般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相反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其实际收入会不断下降。所以在收入增长期中,或者在人的前半生中,人们偶尔的损失可以因不断增加的收入而得到弥补,而在收入下降期中,或者在人的后半生中,人们偶尔的损失则可能不能得到全部的弥补甚至根本得不到弥补,所以,此时人们抗风险的能力会变得脆弱。
因此,理财学认为,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人们风险承受能力逐步降低,需调整激进型理财工具(如股票基金)和稳健型理财工具(如债券基金、超短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比例,也即逐渐地由激进调整为稳健,直至保守。
55岁定律说的是:
对于55岁以内的工薪族来说,用100减自己的年龄,是投资股票基金的参考比例,其余资金可投资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例如,如果一个人今年32岁,则他可以将自己的投资基金的钱中的68%投向股票基金。
对于55岁以上、接近或已经退休的年长人士,不妨以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为主进行投资,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最好不要长期超过20%。
在此基础上,个人可根据收支、家庭负担、性格等具体情况,对自己的基金组合比例做些调整,如短期支出较多的、家庭负担重的或性格非常谨慎、难以承受压力的,可适当增大债券基金、超短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比例,以降低风险,增强变现安全性;反之,赢余资金持有时间长的、收入高的或家庭负担轻的,可适当增大股票基金投资比例,以增强长期增值。
但是不管怎么说,55岁前可以冒险,55岁后就不能冒险啦。这是根据长期的、大量的数据统计出来的道理,不可不听。
我们来看看比尔的例子。比尔今年58岁,快退休了。春节前公司发了5万元奖金。由于年纪比较大了,他对冒险的事敬而远之。
比尔算了算,这笔钱6个月里不会派上用场。于是他有以下方案可以选择:对于在未来3~6个月不需要动用的钱,货币市场基金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像债券基金的资产净值那样波动,货币市场基金的净值总是保持在1元。这就意味着可以收获增长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而不要担心本金的损失。
当然本金的稳定导致的后果就是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较低,一般年收益率不超过2.6%。货币市场基金能将上升的利率转化为更高的收益。因为货币市场基金通常购买久期(即持续期)小于180天的金融产品,在加息后能迅速地调整持仓,购买利率更高的产品。
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时主要的考虑因素是费用低廉,因为费用的大小是影响收益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货币市场基金的费率为零。
可是到了6个月后,比尔的这笔钱又没有了用场,他算算可能有1~2年的闲置,于是他必须转变其理财方式和目标:他希望两年后用这笔钱带全家去欧洲旅游,以纪念他光荣退休。投资期限长了,就可以考虑承受比货币市场基金略高的风险,当然也就能获得比货币市场基金高的收益率。股票基金,即使是配置型基金,仍然不适合比尔,因为他已经过了55岁。购买债券基金是他的最佳选择。
比尔的同事莫妮卡也发了5万元奖金。但是莫妮卡很年轻,只有28岁。她希望在年底用这笔钱给自己买辆乐风。这不,还有半年多时间,她琢磨着买基金。有着男孩性格的她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很强。
按理说,莫妮卡的可投资期限只有半年左右,所以,货币市场基金较为适合她。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其最大特点是稳妥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般1~2个工作日即可赎回,年收益一般在2%以上,高于一年定期存款收益,符合追求稳妥和灵活性的要求。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考虑,莫妮卡对下半年的股市比较有信心,决定购买股票型基金,进行一次“短线”投资,以提高投资收益。不过,股票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率一般为2%左右,所以,只有基金净值半年左右的升幅达到5%以上方可考虑。在实际投资中,莫妮卡可以首先考虑购买新基金,新基金最大的特点是和股票原始股一样,一般是1元一个基金单位,相对现在那些动辄1.6元以上的老基金可以说更“便宜”一些。新基金下跌的空间一般较为有限,这也就使得新基金特别是具有良好口碑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具有了一定的“保本”色彩。如果达到预期收益目标,可以考虑随时赎回,不耽误资金的使用。
另外,由于莫妮卡投资时间较短,所以应尽量考虑降低购买成本,目前各证券公司都开办代售基金业务,由于证券公司网点较少等原因难以和银行竞争,因此不少证券公司便在费率上大幅优惠,比如同样一只开放式基金,在银行认购的费率为1.5%,而在证券公司最低可以享受3折的优惠,所以,莫妮卡可以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一家费率较低的证券公司进行基金投资。
5.适合我们的基金中哪些是最好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晓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基金进行投资,并且我们自我评价是否适合做基民,而且根据55岁定律我们已经严格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下一步便是选择“好”基金了。
我们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以及封闭式基金中,或者从更细分的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保守配置型基金、普通债券基金、短债基金、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及封闭式基金中选出了适合自己的品种后,其实选择“好”基金就不难了。一般说来,选择的标准不外乎以下6项:
回报率;
波动幅度;
评级;
规模;
认/申购赎买费用,申购额限制,首次申购额限制;
管理费。
回报率也称报酬率。挑选基金时,必须对基金的绩效进行评估。基金的操作绩效,等于买这只基金的投资报酬率。报酬率分为两种,即累积报酬率和平均报酬率。累积报酬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基金单位净值累计成长的幅度。而平均年报酬率是指基金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报酬率换算为以复利计算后的每年的报酬率。
平均年报酬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基金过去的平均年报酬率可以当作基金未来报酬率的重要参考。一只基金如果过去10年来平均年报酬率是15%,则通常可以预期其未来的报酬率也应当维持这个水平。有了预期报酬率之后,就可以进行理财规划了。
国内的投资人往往以短线的报酬率决定基金的好坏,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长期累积的报酬率才是评估基金好坏最客观的标准。如果只以基金短期的表现作为参考,则质地优良的基金会因为短期表现不佳而被忽略。
要评价一只基金操作得好不好,报酬率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但是,这个衡量标准不够全面,一个基金的报酬率还要和其业绩基准业绩基准也称基准指数、比较基准等。(Benchmark)做比较。每只基金都有一个业绩基准,这是衡量基金表现的重要依据。作为一个经理人,首要工作就是要打败业绩基准。比如说,对于一只指数基金而言,其业绩基准便是其所复制的指数,如果它的回报率赶不上其业绩基准,那么投资人自己照着每家公司占指数的比重买股票就好了,何必还要经理人呢?也许此时这个基金的回报率并不差,甚至有可能是历史最好战绩。股市中在评价某只股票时常常用“跑赢大盘”这个句子,说的便是这只股票表现优异,其涨幅超过大盘指数,此时大盘指数便是这只股票的业绩基准。再比如,债券基金的业绩基准是两年定期存款的税后利率。
其次,一只基金的业绩除自己跟自己比较、跟业绩基准比较外,还要与同行进行比较。与同行比较的标准便是基金类别平均值,也即该基金所属基金类别的所有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很显然,如果该基金的回报率高于基金类别平均值,那它肯定就是“优秀分子”。
所以,评估一只基金的表现时,我们首先使用的是回报率标准,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看这只基金的历史表现和近期表现,其次看它是不是比业绩基准好,最后比较这只基金是不是比其他同类基金绩效优良。
上面的回报率使用方法应当说只是静态的。如果力求尽善尽美,我们还需要采用动态的回报率评价方法。
其实,这个评价方法并不难,就是在进行回报率评价时加入时间的变量,一般说来我们采用六个变量,包括今年以来的回报、一个月回报、三个月回报、六个月回报、一年回报和二年回报。
我们在这六个时间段里,对我们所要评价的基金进行上述三个方面的回报率评价。例如,我们采用“三个月回报”变量时,我们就是对该基金前三个月的回报率进行统计,看它是否比三个月的业绩基准好,看它是否比三个月基金类别平均值高。
动态分析的目的是看其一贯的表现,其结果便是该基金的稳定性。这同我们下面要讨论的波动幅度是同一个概念。事实上,我们在评价一个优秀运动员时,除了看他的最好成绩外,更看重他成绩的稳定性,因为偶尔的灵光闪现不足以让他登上奥林匹克的领奖台。
波动幅度也即稳定性。随着证券市场的起伏波动,基金单位净值将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基金申购、赎回的价格也会不断涨跌。由于基金投资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所以,波动幅度小、稳定性好的基金显然值得追捧。其理由很简单,波动幅度大,可能意味着它的涨幅大,但同样意味着它的跌幅也大,风险也大。
当然没有波动幅度的基金是不存在的。尽管我们强调长期稳定地持有基金,但有些基金投资者依然热衷于利用波动赚取基金买卖价差,他们的逻辑是如果投资人能够把握市场机会,在有利的时机进行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就能实现高抛低吸的价差收益。
这个逻辑是正确的。但是要做到却是困难的,而且做到了价值也不大。一个适合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往往没有经验、时间、精力和能力来频繁操作,一个有经验、时间、精力和能力来频繁操作基金买卖的人又何必操作基金呢,他满可以去买卖股票,股票波动幅度更大,价差空间更大,所以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做基民。
评级评级是独立的证券咨询机构对基金进行的评价,一般用星级表示,最低一星,最高五星。虽然评级有基本一致的原则,但各个评级机构也会有不同的独特标准,因而对同一只基金也会有不同的评级,一只基金被这家机构评为一星,虽不会同时被另一家机构评为五星,但完全有可能被它评为二星甚至三星。
评级是这些评级机构的产品,所以我们要像选择商品那样选择它。对声誉卓著、历史悠久的评级机构更应该表示尊重。
规模买规模大的基金好,还是小的好?根据海外经验与国内实际,50亿份基金单位的基金是规模适中的基金。其理由是,首先,大基金灵活性差,规模太大运作难度较大,仓位难以进行及时调整。一般来说,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中如果有大基金,通常其调仓都是在小基金调仓之后进行,灵活性明显不如小基金。其次,大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较差,因为大基金往往在大盘股上进行配置,这时就可能难以获得超越大盘的收益。但是,太小的基金也不行,规模太小可能令某些个股出现过度配置,导致业绩波动性加大。
需要提示读者的是,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因为我国的股市在发展,今天的大盘股过不了多久就可能成为中盘股甚至小盘股,因此应该灵活掌握。
认/申购赎买费用,申购额限制,首次申购额限制这部分内容在后文中讨论,此处不表,只提一句,费用并非越少越好,限制也并非越宽松越好。
管理费,同理,管理费是基金公司的服务所得,是基金经理的劳动所得。管理费低固然好,但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果管理费低是以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那就得不偿失了。
下面试举一例来说明。
我们举出的是基金市场上的明星——上投摩根阿尔法。我们首先来看它的基本资料:它是股票型基金,而且股票资产比例高达81.26%,其余的资产是现金,9.61%;债券,4.64%;其他,4.50%。
尽管它自称“本基金采用哑铃式投资技术,同步以‘成长’与‘价值’双重量化指标进行股票选择。在基于由下而上的择股流程中,精选个股,纪律执行,构造出相对均衡的不同风格类资产组合。同时结合公司质量、行业布局、风险因子等深入分析,对资产配置进行适度调整,努力控制投资组合的市场适应性,以求多变环境中都能创造超越业绩基准的主动管理回报”。它的资产构成注定了它是一支非常激进的,风险较高的基金。
其次,我们来看看它的回报率:其单位资产净值(2007年2月28日)为3.0837,2007年2月28日单日变动0.0738,截至2007年2月28日一周变动-0.1790,52周最高3.2780,52周最低1.1781,2007年以来回报14.18%,设立(2005年10月11日)以来回报217.59%。
其业绩基准或基准指数为晨星大盘指数,相比结果是,2006年基准指数上涨58.95%,截至2007年2月28日上涨1.62%,其所在的基金类别即股票型基金同期分别上涨45.82%和-2.15%。而该基金则为172.65%和14.18%。显然其业绩是优秀的。
既然它是股票型基金,其波动幅度应当是最大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它的风险。统计数据表明,其最差季度回报为4.84%,相比同期的标准差26.39%,其波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投资这类基金需要有充分的勇气。
在评级方面,晨星(中国)给出的评级是5星。在风险评估方面,它所在的股票基金类别是高风险评级,而该基金则被评为“较低”,这说明该基金风险控制能力很强。
在规模上,截至2006年12月31日,该基金总资产净值为474699万元。
该基金最低申购额为:首次申购额1000元,增购1000元;年度运作费用,即管理费为1.50%;销售费为:申购1.50%,赎回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