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繁荣与危机周期性发展。经济繁荣与金融危机同样是现代的主题。
某一地爆发危机,极容易传递,这是金融全球化最显著的负面效应。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爆发过多次金融危机,每一次社会经济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如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由于金融最初只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金融危机的概念最初是包含在经济危机概念中的。经济危机传统上一般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工厂生产的商品大量卖不出去,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整个社会经济陷入瘫痪和混乱状态,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在流通领域中,商业停滞,商品积压,物价急剧下跌,商店纷纷倒闭;在金融领域中,现金缺乏,利息率高涨,证券价格暴跌,银行纷纷倒闭,出现信用紧缩;在国际收支领域中,资本大量外逃,进而出现货币危机。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金融已经跃升为经济的领头羊,甚至可以说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所以金融危机可以单独爆发,与实业产业关联不大,因而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也就产生了分离。
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主要区别在于,经济危机的重心在生产领域,基本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也涵盖着商业流通、金融和国际收支等领域中爆发的问题。金融危机则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中出现的严重混乱状态:金融工具职能的破坏,金融机构的纷纷倒闭,金融资产价格的暴跌,货币贬值和利息率猛涨,汇价波动和资金外逃等。
历史上,金融危机发生过很多次,每一次特点都不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雷蒙德·戈德史密斯曾说,金融危机就像美女一样,很难明确定义,但遇到时可以轻易认出。克罗凯特在1997年将金融体系的风险定义为“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或大量的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地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危机爆发前,没有人认为蓝天白云下危机会在第二天清晨爆发,但一旦第二天清晨阳光被乌云遮挡,大家立即就会意识到,暴风雨即将来临。所以,繁荣会在数年内累积,但市场恐慌会在一天内蔓延。一旦恐慌情绪出现,短期利率、股票、不动产、土地、房产价格、商业清偿能力等指标,都会迅速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急剧的恶化,金融机构的倒闭也会接二连三。雷蒙德·戈德史密斯的描述确定了金融危机的特点:在爆发前,人们往往很难辨别危机,尽管大家都知道泡沫的存在,但究竟这泡沫会在那一天破裂,无人知晓。所以金融危机产生的金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具有相当强度、大范围的爆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金融危机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与系统性金融危机。
据IMF统计,自197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200多起。在全球股市百年历史中,跌幅80%的崩盘有七次,它们分别是俄罗斯(1998年)、冰岛(2008年)各一次;中国有三次,分别是香港股市(1973年)、台湾股市(1990年)、中国内地股市(1993年);美国有两次,一次是1929年纽约股市,一个是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迄今为止共出现9次国际金融危机:石油危机(1974-1975):拉美债务危机(1979-1982),美国金融危机(1985-1987),日本金融危机(1990-1992),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2-1993),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债务危机(1997-1998),互联网泡沫破灭(2000-2002),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2007至今)。1992年的欧洲、1994年墨西哥和1995年的阿根廷属货币危机;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危机以及巴林银行倒闭、乃至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属于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购买力或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币值的急剧下降,而当局为维护本币币值又迅速地耗尽外汇储备或提高利率。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通常都实行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的缺点就是将本国货币与国际储备货币(主要是美元)绑定,这看似保持了本国货币与国际货币的等值,但实际上由于本国总体财富价值不能与国际货币保持真实的等值,所以必然会产生财富不同值的现象,货币比值因而发生扭曲,使得本国货币或高于国际货币,或低于国际货币,因此就产生了汇率的偏离。一言以蔽之,货币危机首先就起源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汇率高估。货币高估可能是由于国内经济中出现了严重的货币供求失衡、资金借贷失衡、资本市场失衡或者是国际收支失衡。投机性攻击造成的资本外逃和投资者信心崩溃,迅速加剧了国际收支的失衡和本国货币汇率的大跌,进而引发了货币危机。
银行业危机是指某一个银行或者一些银行因经营恶化导致银行间债务清偿链条断裂,使得一些银行陷入困境或者倒闭,最终迫使政府不得不为银行提供担保或者援助,防止银行大规模倒闭。银行业危机是金融系统的经营性危机,通常主要是因不良投资过多,这一般都会产生连锁反应,最终演化为银行业的危机。
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偿付其国外债务,这类债务通常包含主权债和私人债务等。这一般是因借贷国的贸易收支出现失衡。一些外债危机是因为举借外资过度,而国内经济发展缓慢,以及外贸出口盈利不够,导致支付能力的不足和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不过长期贸易逆差、货币供应失衡、通货膨胀和资本市场失衡等原因也可以造成外债支付能力不足,甚至信用下降也可能导致外资出逃。
系统性金融危机也被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货币、银行业、外债、汇率等金融各个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由于这些因素的关联性,导致整个金融系统都出现不良反应,如1930年代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美国金融危机、1990年代导致日本经济低迷的日本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下半年袭击东南亚的亚洲金融危机等。
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性观察,就会发现,不论何种危机,也不论是哪个国家的危机,所有的危机都与美国有关,或者说根源都在美国,而且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的9次国际金融危机还有三个共同特点:一,与美元的周期性强弱转换密切相关,或者与石油的大幅波动有关(而美元与石油的关系极为深厚);每一次美元的强弱转换又总是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大转变有关;每一场危机之前总有大规模国际投机资本,这些资本大多源自华尔街。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相当于“全球央行”的美联储通过持续降息周期与持续升息周期的轮回,形成三次弱势美元周期(1971-1979年、1986-1995年、2002-2008年7月)与三次强势美元周期(1980-1985年、1996-2001年、2008年7月至今)的轮回。其中1971-1979年弱势美元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和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1986-1995年弱势美元是为做空日本;2002-2008年弱势美元是因为网络泡沫经济破裂以及美国房地产市场崩盘,三次强势美元是与弱势美元相对应的,强弱的周期性转换成功地将所做空的经济体财富大量引入美国,与之对应,拉丁美洲、南美洲、日本、墨西哥、亚洲、俄罗斯都出现资产泡沫的放大、破灭的周期性变化,甚至包括美国自身的网络泡沫经济、房地产、股市泡沫的放大和破灭。
历史上,每当爆发大危机后,世界经济难免经历一段艰难调整与缓慢复苏期。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世界经济在低谷徘徊7年,到1936年才显转机。期间,发达国家经济衰退28%,不发达国家经济衰退21%,美国股市到1954年才恢复到危机前的1929年水平。上世纪80年代初期,拉美爆发债务危机,而后10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每年放慢一个百分点,拉美经济徘徊不前20年,至今未完全摆脱“拉美陷阱”阴影。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后经济一蹶不振,持续至今,以至有“失去的20年”之说;21世纪之初又爆发网络经济泡沫破裂,2007年再爆发次贷危机,2009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延续至2012年已经演变为全欧元区的债务危机。
回顾世界金融危机的历史,每一次金融危机总是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宣告一个时代的开始。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宣告“美元-黄金体系”瓦解;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催动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时代走向结束;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纽约股市大暴跌)宣告“广场协议”后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协调体制能力弱化。而今,以美国为震源的金融危机也将宣告“美国主导世界道义的时代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