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42819500000033

第33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4)

张澜素以清廉闻名,曾写下“四勉一戒”作为座右铭:“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发起组建民盟后,自己虽以旧衣粗衫示范,并以“百姓笑破不笑补”相告诫。他的清廉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两个感人至深。

手握重金无钱医病

1947年3月,国民党驱逐中共和谈代表,同年10月又宣布民盟为“非法”,勒令自行解散,否则便行逮捕。民盟的解散,对全国产生了消极影响,张澜对此曾沉痛地解释:“杀头我是不怕的,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国统区全体盟员的身家性命。”许多民盟负责人避往香港后,国民党当局称张澜“勾结中共,投靠苏俄”,下令“不任其逃出国境”,这反使他更坚信第三条道路走不通,跟随共产党才有希望。张澜此时年近八十,重病缠身,却把秘密参加民盟的西南实力派龙云、刘文辉捐来的大批经费全部转移,以致无钱就医。上海虹桥疗养院仰慕张澜之名收他免费入院。而国民党男女特务则化装为医护人员轮班去监视。

解放军兵临上海时,特务以手枪威逼张澜上船去台湾,只得到厉声怒斥:“可以用枪打死我,但我绝不离开这里!”据当时在军统的知情者回忆,特务头子毛森就要杀害张澜、罗隆基时,蒋介石又产生了也许他们加入联合政府会与共产党出现矛盾的想法,下令先不要动手。起义将领这时也派人冲入疗养院,在极其紧张的关头把张、罗二人营救出来。

开国大典着旧衫

张澜摆脱蒋介石的纠缠后赴北平,毛泽东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亲临住所请他出任国家副主席,张澜以年老推辞,毛泽东却说:“你有德嘛,无论如何也要请你出来。”新中国首任的六位副主席中有三位是党外人士,民盟主席张澜便是其中之一。开国大典上,张澜仍穿平时那身旧布长衫。刚在王府井做了一身新呢衣穿上的毛泽东笑道:“张老,你太俭朴了。”随后,他吩咐人也给张澜送去一身呢制中山装和大衣。张澜却始终放在箱子里,去世后家人还给了国家。

陈云会客趣闻

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陈云,待客上也颇见风格。在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中,陈云是极富特色的一个,他坚持独立自我的勇气和自觉节制的毅力十分突出。

比如毛泽东雷霆大发之际,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几乎都曾违心地作过检查,惟有陈云一次也不肯违心检讨。他的对策就是住医院或者到苏州去听评弹。他言行的准则是“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

江青外出搞特殊化,超标准享受,陈云便支持妻子向中央写信,提出严肃批评,并要求对其进行教育。

陈云的自律和节制,令知情者叹为观止。比如吃菜,他以青菜豆腐为主,每餐几块豆腐就是几块,任何情况下也不多吃或少吃一块,几十年如一日;每餐一小碟花生米,永远是13粒,一粒不多,一粒不少;会议喝茶只放3片茶叶,工作人员都知道不能多也不要少;休息散步,每次13分钟,不多也不少;至于会客,除谈工作外,一般礼节性拜访尽量拒绝;若见,最多3分钟,绝不拖延。

陈云会客,有这样两个小故事:

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受到陈云保护,幸免于难,内心非常感激。路经北京时,专门去看望陈云,被卫士长郁德水挡在门口:“韩司令,首长说不见,请回吧。”韩先楚不甘心,对郁德水说:“你再跟首长说说,我就见一面,决不超过3分钟,超过了你赶我走。”郁德水进去向陈云报告,并劝说道:“首长,人家一个大司令,在门口等半天,就见他一面也不要紧么。”陈云将手一摆:“没事见什么?叫他回去好好干。”

郁德水一脸尴尬地对韩先楚说:“韩司令,首长的性子您也了解,他说没事见什么?叫你回去好好干……”

韩先楚的犟劲上来了,说:“你再进去报,就说我韩先楚没别的要求,只见一面,一句话也不讲,见一面我回头就走。”

郁德水为难地皱起眉:“都报过3次了,再去报,这话叫我可怎么说呢?”

韩先楚说:“你不去报,我就不走,首长不见我,我也不走,我就等在这儿了!”

卫士长无奈,只好如实向陈云报告。陈云不作声,卫士长就试探:“那就见一面吧?”陈云仍不作声。卫士长没听到反对的话,便做主引韩先楚进来。韩先楚用军人步伐走到陈云面前,咔一声响,立正敬礼,一言不发,当即向后转,仍是那种军人的步伐,大步而去。侍立一旁的卫士长看得目瞪口呆。

山西省委书记王谦似乎比韩先楚幸运得多,顺利受到陈云接见。他同陈云握手,问安,将公文包放在沙发旁,见卫士长送来茶水,忙客气一句。待这种例行的寒暄结束,屁股算坐稳了,正想谈什么,就见陈云伸出一只手在上衣兜里掏出一张纸条。王谦以为首长有什么指示,便望着纸条等候,却不见陈云讲话。正不知该如何办,又见陈云抬腕看表,便探过身去想问问。

这时,陈云将纸条一举,向他亮出一行字:“3分钟谈话时间已到。”

王谦张开的嘴还没来得及出声,便硬生生地闭住,弯腰拿起公文包,起身,告辞,走人。

幽默风趣的陈毅

陈毅任上海市长时,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顶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嘛。”

毛泽东谈怎样使猫吃辣椒

50年末,在上海流传着毛泽东怎样使猫吃辣椒的故事。一天,毛泽东向刘少奇和周恩来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

刘少奇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猫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对于这种解决方法,毛摆了摆手说:“每件事应当自觉自愿的。”

周恩来回答说:“我首先让猫饿三天,然后,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它会囫囵吞枣般地全吞下去。”毛泽东也不赞成这种手法。

那么,毛泽东的策略是什么呢?毛泽东笑着说:“这很容易,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猫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兴奋不已。”

毛泽东的“一字师”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雄浑磅礴,气势非凡,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又具有乐于接受来自各方面批评意见的谦虚态度。关于这一点,就有几个“一字师”的故事。

1952年元旦,原东北大学历史系教师罗元贞看到毛泽东的《长征》诗中,出现了两个“浪”字——“五岭逶迤腾细浪”,“金沙水浪云崖暖”,认为这是历来诗家所忌讳的。于是,他便借向毛泽东写贺年信的机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将“金沙水浪”改为“金沙水拍”。毛泽东对此意见欣然接受,并回信表示感谢,还称罗元贞是他的“一字之师”。

1957年,毛泽东邀请诗人臧克家谈诗。臧克家提到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问道:“‘原驰腊象’的‘腊’怎么讲?”毛泽东和蔼地反问道:“你看应该怎样讲?”臧克家说:“如果用作‘蜡烛’的‘蜡’,比较好讲,而且‘原驰蜡象’也与上句的‘山舞银蛇’正好对应。而原来作腊月的‘腊’就有点费解!”毛泽东点点头说:“好,你就替我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