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六年的淮河小学,尽管还是一个新生幼儿,但她的发展历程却是蕴含着多少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那其中有坎坷,有障碍,有艰难;有奋斗,有憧憬,有信念,有愿景和价值守望,更有着一分收获和欣慰。静下心来,重新拾取淮河的成长历程,重新分析淮河的得失成败,重新思考淮河的何去何从。那冷静后平静中的重新回忆,是必然的,更是必需的。因为那是一种反思,一种诊断,一种方向的定位。
一、淮河小学的创办与发展
(一)生长与创新:“我”从哪里来?
2004年9月,迎着新北仑开发建设的曙光,淮河小学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洋房地产公司投资兴建而起了。开办之初的小学面临着种种内部与外部的矛盾:虽然属于一所城区小学,但由于位置较偏,周边环境较差,集装箱车直接从校门口经过,安全隐患极大;学生中有近三分之一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对教育的关注程度相对不高,子女的行为习惯问题突出;作为一所新生的城区小学,淮河小学在本地家长心目中的认同感低,前景不被看好。若按传统的办学思路,只重视学科教学,这样一所先天不足的学校最终将成为一所公办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校文化的根到底在哪里?学校的文化基因应该是什么?在学校文化生长直至成为品牌的历史过程中,哪些人、哪些理念(思想、主张)、哪些改革举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下,功利性教育导致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无快乐、自信心孱弱的学校教育现状,年轻的淮河小学是否应当继续这条传统的老路呢?如果答案是否,那淮小又当何去何从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教育的灵魂有真正透彻的认识: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最需要什么?尤其是承担基础教育的学校,它的功能和目标又是什么?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体现在“学校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什么”之上。
学校认为,学校教育的真正使命应当是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回到教育的本身:使学校教育能够促进每一个孩子获得应有的尊严、个性和智慧,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因此在第一个三年(2004年9月—2007年8月)中,我们首先认识到了“先天不足”的现实条件,秉承“龟兔赛跑”的生存法则,在总体总局上,提出三同六步校本教研训、德馨园教师营养套餐、“青果子蓝月亮”青蓝等工程,试图在务实的基础上扎实学校文化的建设;在课程教学规划中,提出“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数码艺术开发、省及全国性课堂观摩活动等创新工程。
(二)创新与超越:“我”身在何处?
经过三年的发展,学校已在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了同行、家长与学生的认可。众所周知,实践的成就只是短暂,要让学校具有生命力,必须要实现理念上的突破。于是如何从实践的特色走向理念的特色,并上升到以教育哲学引领学校发展的教育境界成为该阶段所思考的主题。很明显,与既往相比,学校生长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什么?又怎样为学校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在生存与发展中,学校遇到了哪些艰难,又当如何在这些不适的艰难处寻求突破点呢?
在多次讨论与思考后,学校认为,行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2008年10月和2009年2月,学校分别组织进行了“特色教育与学校发展的高级诊断会议”和“学校教育模式的课题指导会”,对学校的前几年的实践工作进行总体性和分部门地总结、反思和台账资料的归类完善,并邀请全国各省市的知名专家、校长来校进行内部诊断,在会议上我首次提出了“可能性教育”这一办学理念,将教育实践提升到了教育哲学的境界,让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了灵魂的支撑和引领。即提出淮河小学从关注学生的“现实性”走向开发学生的“可能性”的理念转变,并以学校课改的难点及亮点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大胆地改革和实践,推出了“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和“儿童动漫创意课程”。这一转变,让学校迈出了大胆而又可贵的第一步。
二、“可能性教育”的酝酿与论证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不可言传的独特之处,这种独特之处就叫做“文化”抑或“学校文化”。对于学校文化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则是众说不一。著名的教育学者华勒认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而台湾学者林清江把“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各组成分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我国学者朱颜杰则认为,“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共同学习工作中,凝练全体师生的学校面貌、体现制度规范及融洽氛围等,其核心体现在全体师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共同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
(一)可能性教育的酝酿
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形象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全部精神文化的本质所在,重视学校理念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文化发展不竭的原动力。综观一些历史文化名校,之所以在社会各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能够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体师生在共同理念之下,有着一种共同的学校精神,凝练着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因此,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应当是传承与弘扬、凝练与培育全体师生“精、气、神”的学校理念文化,即以全体师生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为主要特质的共同价值观。学校必须发掘和创新学校文化底蕴,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品牌上,概括出让每个师生易记、易懂、易实践的学校精神。秉承着这一思想,我们认为,淮河小学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应当像儿童一样,是最具生命力,最有梦想,同时也是最有可能,最可以异想天开的时候。于是我们坚守教育是“为孩子幸福奠基”的宗旨,在“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教学氛围中,在高标准、严要求的自我高度责任心支撑下,在“传承和创新”不断融合的理念中,我们“仰望星空,栖居大地,相信儿童一切皆有可能”。
(二)可能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教育的发生无时无刻不以各种方式与人相遇,教育中采取何种人学立场,就必然会对教育的整体思考、教育的范式逻辑做出基本的规定,也是教育中“生命攸关”的内在关联。“认识你自己”,即对人自身本质的追问,一直是古今中外哲人所孜孜以求的。如卡西尔(E 。Cassirer)所言:“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它早已被证明是不可动摇的阿基米德点”。然而,人的可能性一直是被教育所遗忘的人学立场,这样的教育人学观铸就了一种既定、预定教育范式的滥觞。无疑,这种教育范式是对人的可能性的最大限度的挤压和排斥,而实际上,人之为人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其自身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超越性。还原人自身的本质特征,进一步解放人本质的可能性,应在师生关系、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的过程等几方面进行转变。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的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我们认为,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是现实事物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只是某种可能。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的、没有实现的现实;现实性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的可能,同时孕育着新的可能。没有现实性就没有可能性,可能性基于现实性。简而言之,可能性是“还没有”和“将要是”。“还没有”指儿童还没有成熟,还没有确定,还没有完成;“将要是”指儿童预示着未来,意味着可开发。这种可开发性意味着人永远是生成着的,永远是超越的,永远处在打破种种界限和规定的状态之中。生成、创造、超越正是可能性的本质。对于教育者来说,面对儿童就是面对着可能性。
(1)可能性是儿童的最伟大之处:儿童首先是一个自然的存在,不是成人社会的附属物,而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儿童也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社会由于儿童的存在才得以延续和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儿童需要享受成长发展的权利。儿童还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儿童有其丰富的情感、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成人社会必须尊重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者来说,面对儿童就是面对可能性。
(2)可能性基于现实性又高于现实性:可能性是现实事物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只是某种可能。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的、没有实现的现实;现实性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的可能,同时孕育着新的可能。没有现实性就没有可能性,可能性基于现实性。教育是可能的领域,“将要是”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和动力,学生的发展不应以现实中的一得一失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教育要从关注儿童的现实性走向开发可能性。
(3)可能性需要有所选择和舍弃:儿童的可能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儿童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有发展音乐、美术、诗歌、绘画等艺术才能的可能,也有发展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能力的可能;有发展投、跑、跳、游泳等体育运动能力的可能,也有发展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自制力、合作等各种社会能力的可能;二则意味着一种舍弃,由于受时空的制约、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或受主体自身的局限,必须在多种可能中作出一定的舍弃,因此不得不在有限的范围内来理解其发展的可能性。
(4)可能性需要先发现后发展: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性中寻找与发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寻找与发现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教师应指出学生未来发展的最好可能,并和学生一起为实现这种可能共同努力。发现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的。可能性开发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有效结合,需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发现、等待、捕捉、唤醒? ?需要敏感和敏锐,更需要对儿童的尊重,真正地解放儿童。
(三)可能性教育的论证:发展三部曲
任何理念的生成,都是在实践与理论的交织、互动、探索中,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的过程。同样,学校的“可能性教育”也是在漫长的实践与探索、反思与解答、总结与发展中,才得以最终成型。总的看来,我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2004—2005年:正确定位,寻求学校个性平台。虽然“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想很好,但淮河小学并没有急着“下笔”。在此期间,海河小学确定了“为孩子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并以此为指引,多次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的座谈会,发放问卷,仔细听取各个群体对教育的要求,再结合社会和社区环境,制定了整合资源的初步方案。在征求教育专家的基础上,勾画出“阳光城”的机构蓝图,最终确立了“特色载体创建为手段,情景模拟为形式,感恩教育为凸显点,生存教育为突破口,综合素养提高为目标”的教育主基调。
(2)2005—2009年:完善模式,凸显学校发展个性。根据前期规划,淮河小学依托“阳光城”中的四大机构———快乐大本营和三个基地开发研究性学习、儿童动漫、劳动科技及公益活动,构建“以小学生品德素养渗透教育为核心,以主题化的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以信息技术教育(儿童动漫)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阳光城”活动模式,形成了“立足社区、自主模拟、快乐实践”的特色。出版了国内首套儿童动漫校本课程,成效不断,学生在省市级比赛和国家级发明小创造中喜报频传。
(3)2009年至今:哲学深思,从阳光城走向儿童可能性。“阳光城”是创造之城,儿童在“阳光城”里获得了极大发展,“阳光城”模式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启发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儿童,“儿童即可能”“创新即超越”,2009年2月枟可能性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枠的课题,在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项目上顺利立项。在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枠将改革与创新作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重点战略的大背景下,“可能性教育”从“阳光城”这一特色项目中延伸出来,其理念引领学校教育的所有领域:制度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价值深远。为开办了6年的学校打开了一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大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更是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条,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