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模拟城市 自主管理
———“阳光城”育人模式的整体架构
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已被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间环节,充当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育人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服务于教育对象的成长与发展,对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组织形式作提炼概括,以供教育实践选择。它应该具有为完成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否则,至多只能说是一种理论阐述、理论设想,而不能称之为“模式”。“阳光城”作为学校对教育理解的一种表现,其背后承载的是“可能性教育”的理念,那么如何发展儿童可能性以及教师可能性,实践该教育理念,可以说,以“阳光城”为载体构建育人模式为其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那么,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落实到教育过程中并充分挖掘出儿童更高的可能性呢?面对难题,学校且行且思,通过分析当下背景、校情以及存在的问题,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和体验教育原理,从目标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系统和保障系统四位一体来架构“阳光城”育人模式。
一、“阳光城”育人模式的开发背景
(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发展所需
据调查,目前独生子女群体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些独生子女在父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在“温室”里养尊处优,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中的极大部分人感恩意识淡薄、实践能力缺乏、生存能力低下、且自私自利,已经非个别青少年为了一点事情,甚至弑父杀母。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误区
(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年龄特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极具探索欲望,但又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抽象思维较弱等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发现教师对于教育活动主题策划、内容确定,一手包办,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动、爱好模仿的天性,设计的活动或多或少带有成人的色彩,对于活动中学生产生的新问题视而不见,大大削弱了学生探究、质疑的欲望,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
(2)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今生活、学习、工作条件日益改善,尤其是新农村的青少年很少遇到以前那样的困难、挫折。因此,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意识逐步弱化,承受挫折的生存能力也逐渐下降,稍稍碰到一点儿困难和挫折,便茫然失措、承受不了。有的因此消沉、怨愤甚至绝望,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伤害。
(3)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健康发展。小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个体,儿童需要教育为其提供贴近生活或以其体验为基础的,能尊重他们选择,将他们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的新型课程。但在活动中,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足,没有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4)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新课程以来,众多学校在形势所需下纷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工作,但活动经常流于形式,研究的架构缺乏系统性,经常造成不完整、断裂的现象。活动也只存在短暂效应,无法激发学生的持久兴趣。学校只在学校层面上完成任务,而并没有真正吸引孩子的兴趣。
(5)忽视了活动的整体效益和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研究他校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将活动各个版块进行有机整合,活动目标单一,忽视了活动的整体效益,仅停留在形式的层面。此外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与新课程立足学生发展的评价观不协调。
(6)忽视了活动实施的宽泛性环境。很多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硬件不足,空间狭隘,更为严重的是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环境仅局限于校内,偶尔带学生到外面去参观、调查、访问。事实上实行双休日后,学生在校的时间仅190天左右,减负后,学生的在校时间也控制在6小时内,这给学生带来大量课外时间,这些时间如何安排以引起多方关注。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环境应由校内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展延伸,并着眼解决学生课外问题的需要,使社会成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与社会的一体化协作关系。
(三)学校情境分析后的形势所需
宁波市淮河小学位于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紧挨北仑港区的一所城区学校。小学占地24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学校硬件设施先进,校内拥有微机室、劳技室、科技室、制作室、陶艺吧、车模馆、手工坊、机械室等各种专用室,2008年建成的动漫展示厅,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场景区、配音区、放映室应有尽有,实验教师拥有独立的工作室,而投资几十万的阳光城动漫农庄里面有家禽区、花卉区、瓜果区、果木区、蔬菜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学校周边的三个社区又都特色鲜明:芙蓉生态型社区,牡丹“文艺型”社区,北极星港口社区。三个社区有众多的知名企业与单位及实践基地。如李鹏总理欣然题词的“洋洋东方大港”北仑港,中国国内第一个制造汽车的民营企业家李书福创办的吉利汽车公司? ?
与区域环境相对应的也存在着城区学生适应不良的问题,他们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缺乏、生存能力低下? ?所有这些将长期制约着城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对学校面临的形势和情境资源的背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开展了对家长、教师、学生、社会等方面需求的调查。在充分掌握并熟知了各方面需要的实情下,学校确定了“儿童即可能性”的办学理念,紧紧依托学校周边社区和港区的资源优势,根据学生的天性和爱好模仿的特点,按照“理论与实际结合、实践与模拟结合、学校与社区结合”的“三结合”思路,开展了“特色载体构建为手段,情景模拟为形式,感恩教育为突破口,生存教育为凸显点,综合素养提高为目标”的“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
其中“阳光”,按本义解释,“阳光”即为太阳、日光。而学校命名的涵义即为健康向上、温暖明亮、生命活力。学校努力的方向为“希望社会、家庭、学校均能给予孩子阳光般的幸福教育;更希望所有孩子幼小的心灵都充满阳光,并也能将内心的阳光回馈于所有关爱、抚育他们的人们,从而使他们在人生的进程中始终充满着阳光。”学校行动的口号为“让我们都来牵阳光的手,谱育人的曲,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如花的笑容,让每一朵稚嫩的鲜花绽放生命的光彩,让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都涌动挚爱的情愫”。
而所谓的“阳光城”就是将学校施教区内,学生学习、生活所在区域的社区看作一个模拟城市。学生就是这个城市中的“小公民”。学校就是这个阳光城市的快乐大本营,作为开展活动的最高领导机构,又将就学段的芙蓉、牡丹和北极星三个社区根据各自在生态、文艺、港口文化三方面的鲜明特色,分别命名为“生态基地”、“综艺广场基地”、“绿色港湾基地”,三个基地和快乐大本营根据实际又下设不同的机构。由此以“小市长负责制”最高领导集体进行自主管理,聘请所在区域的各单位领导和其他优秀人员为“小市长顾问”、“小公民辅导员”等角色。小公民们就在他们的“模拟”培训、指导下,自主策划活动方案,模拟各种角色,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力求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的目标。
二、建构“阳光城”育人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其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和亮点就是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蕴涵着更完善的教育价值观、学生发展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资源观等教育理念。它能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主体价值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多元智能理论
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在内的八种智能。每个人在这些智能上的表现都是不同的,因而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也不一样。儿童动漫课程是一门各学科整合的新型课程,摈弃了传统教学方式中过分注重语言文字和数学逻辑智能而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智能表现的弊端。多元智能的理论给儿童动漫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
每个学科都有与它相对应的智能理论,根据儿童动漫课程的特征,大众都会认为与其相对应的是以视觉空间智能为主。但几年来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多种切入口都可融入与儿童动漫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以配合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促进其对儿童动漫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及爱好。“叙述的切入口”让学生想象故事或透过故事来享受儿童动漫主题的学习;“量化/数字化的切入口”针对受数字及其形成的类型、可以表现的各种操作以及对大小、比例和变化吸引的学生;“基础的/存在的切入口”吸引喜欢思考基本主题的学生;“美学的切入口”针对容易受儿童动漫作品,或以平衡、和谐和不同组成方式排列的材料感染的学生;“操作的切入口”针对那些最容易由学生能完全参与活动来学习的学生;“社会的切入口”针对那些在团体可以更有效学习的学生,他们可以担任不同的角色,彼此互动、互补。这种选择能够引起不同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切入口,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和表现机会,符合教学多元化、个别化的原则。
(三)体验教育理论
体验教育理论指出:“? ?组织引导少年儿童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教育、对自我的态度为核心,以扮演角色和进入特定的情景为主要形式,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的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种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可见,它以组织性为前提,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组织开展活动,强调主体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基于上述理论,整个模式以目标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系统和保障系统为基本框架,四位一体,进行全面开发架构。
三、“阳光城”育人模式的立体架构
在“儿童即可能性”的理念引导下,淮河小学立足社区,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模拟城市自主管理,通过软环境与硬环境建设的双管齐下,构建起“阳光城”育人模式(见图1 1)。
具体来说,该育人模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目标系统:可能性教育
良好的教育应是生活的内容而不是生活的工具。因此,教育需要回归到生活的情境中去。但现有的很多教育常常以科学的名义高高在上,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个人性自然的成长过程。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使他们在“做中学”,教育内容和方法都应有助于学生提高生活的技巧和对生命内在的需要和感受。同时,生活中的“人”不是孤立的,而是各种群体中的一员。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阳光城”创建了一个虚拟城市场景,让学生提早进入一个微型社会体验生活,了解权利和责任,制度和规范的意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受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增加了与教师,与同学,与家长和其他社会人群的接触,并且实现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倾听、表达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育变得有生命了,受教育的人自然也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的可能性也得到极大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意识到儿童就是一种可能性的理念指引下,淮河小学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入手,让大社会入住小学校,试图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可能性。
可能性简而言之就是“还没有”和“将要是”。“还没有”指学生还没有成熟,还没有确定,还没有完成。“将要是”指可能性预示着未来,现实性是其起点,学生的发展不应以现实中的一得一失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只有“将要是”才应是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动力。儿童的可能性是儿童的成长性、终身发展性、创造性、未来性。可能性是儿童最伟大之处,面对儿童就是面对可能性。为此,开发“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的目标体系主要包括:
(1)构建阳光城各基地机构,以及该基地机构的活动模式,建立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
(2)探索“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特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3)通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强化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成长。
(二)实施系统:自主模拟快乐实践
针对既定目标如何开展实施可以说是模式架构中的关键环节。其实施内容、运行机制以及实施方式将直接影响着模式实践的效果。因此,要把综合实践活动提到育人的高度,就需要为其落实提供全面的实施体系,这不仅需要全校师生观念认识上的转变,还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运行机制、完备可操作的运行模式,并把它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完备科学可行的运行机制,不将之纳入教学视野,实践活动就是盲目的,不能带来预期收获,也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指引,学校根据小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学校实践及经验的提炼,模拟城市自主管理,构建“以小学生品德素养渗透教育为核心,以主题化的研究性学习为方式,以儿童动漫(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阳光是一种朝气,一种激情,一种能量,如同不竭的生命动力,意味着创新、领先和希望。淮河人希望社会、家庭、学校均能给予学生阳光般的幸福教育;更希望所有学生幼小的心灵都充满阳光,并能将内心的阳光给予所有关爱、抚育他们的一切,从而使他们在人生的进程中始终充满着阳光。学校紧紧依托周边社区和港区的资源优势,将施教区内,学生学习、生活所在区域的社区看作一个模拟城市———“阳光城”。学生就是这个城市中的“小公民”。学校就是这个阳光城市的快乐大本营,作为开展活动的最高领导机构,又将就学段的芙蓉、牡丹和北极星三个社区根据各自在生态、文艺、港口文化三方面的鲜明特色,分别命名为“生态基地”、“综艺广场基地”、“绿色港湾基地”,三个基地和快乐大本营根据实际又下设不同的机构。由此以“小市长负责制”最高领导集体进行自主管理,聘请所在区域的各单位领导和其他优秀人员为“小市长顾问”、“小公民辅导员”等角色。小公民们就在他们的“模拟”培训、指导下,自主策划活动方案,模拟各种角色,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整个实施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多方结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课程网络。如何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和活动提高质量?我们认为必须加强课程意识,以课程观引领所有的活动,以课程目标统率所有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才有整体性、系统性和高效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的综合实践内容一般按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和发展自我三个纬度展开,学校根据本校实际从感恩教育、生存教育、养成教育三条线展开,分别制订学校总体的目标和参考主题。学校大队部等各部门及社团、班级、社区、家庭分别根据学校的总目标和主题分别制订各自的分目标和系列主题活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立体式的课程网络,增强了教育功能。
(2)体验为主,开展特色性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由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指定领域又牵涉到社区活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四大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牵涉到的领域不能把它们割裂成一个个的学科课程,否则就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相违背。我们通过实施感恩、生存、养成3个系列主题,把这些领域的内容相互贯穿和融合。
(3)多种渠道,增添物质设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丰富的资源,为此,我们在学校和社区专门配置相应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如芙蓉社区的“生态基地”,里面就有许多种植园供学生参观和种植;北极星社区的“绿色港湾”,里面就有许多北仑港文化的展览馆;牡丹社区的“综艺广场”,就有许多艺术活动场所。设施设备一部分有社区购买、社区添置,一部分有市民捐献。如牡丹综艺广场成立初始牡丹社区就向区有关部门申请到小山公园的凌云阁(约150平方米)作为独立、稳定的活动场所,并陆续配备桌椅、黑板、饮水器、空调、电风扇、录音机、VCD、宣传栏等设备,良好的硬件环境有力地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学校周边还有边防检查站、北仑港码头、吉利汽车公司等丰富的活动资源,学校都把他们作为我们综合实践基地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学生活动时完全可以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而且,这些基地节假日都向学生开放,学生随时都能进行活动。学校成立电视台、广播站、陶艺吧、手工坊、机械室、车模馆、数码房、武道馆等多个综合实践体验中心。
(4)多种形式,聘请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一方面由学生从家长当中自主聘请。家长辅导员可有2种:一是较长时间的“小队辅导员”,可以一个学期;二是一次活动聘请一位家长作辅导员,如:请家长中的医生,来辅导队员自我保健;请懂得摄影的家长来辅导队员学照相。另一方面从本校科任老师当中聘请,如:请科技老师来辅导三模制作。其次有家长委员出面联系,如聘请吉利汽车控股集团副总经理为吉利汽车公司小经理顾问。当然还有社区出面协调,聘请社区内有一技之长且热心少先队工作的民间艺人、离退休干部、技术人员为技术辅导员,又有管理中心牵线搭桥,如联系区供节水办同志担任宣传辅导员。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实效性。
(三)评价系统:多元多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极具探索欲望,但又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抽象思维较弱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评价必须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主体,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发现教师对于教育活动主题策划是内容确定,一手包办,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与新课程立足学生发展的评价观不协调,大大削弱了学生探究、质疑的欲望,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
为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学校独创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的“阳光七彩卡”评价机制,改变了“穿新鞋走老路”、“评价理念与评价实践脱节”等现象。就评价主体而言,采用了自评、他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不同主体在评价中占有不同的权重。就评价标准来看,采用了单向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独创了“阳光七彩卡”———红色德育卡、绿色学习卡、黄色体育卡、蓝色美育卡、白色体验卡、紫色心理卡和代表最高荣誉的“阳光七彩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单类卡各1张即可获得更高层次的“阳光七彩卡”。凡获得的卡都可以兑换成“阳光币”,以虚拟价值参加“阳光城”内所有相应的活动,比如去动漫农庄参加劳动,去图书馆借书,在六一节换取自己心仪的小礼物等。每到学期末,少先队大队部根据阳光七彩卡的累积量评出“阳光好市民”。
(四)保障系统:师资梯队、基地建设与阳光和谐链
作为学校的特色创建和学生素质培养的育人模式开发,必须有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作为有力的保障。这就涉及学校的组织架构问题。组织架构是组织内部纵向各层次工作群体、横向各个部门的设置及其关系的综合。它是组织的框架体系,构成组织的基本形态。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协调,集中和放大各种单个力量。这种机制一方面是通过各种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减少内耗,形成共同意志;另一方面,是通过协调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符合各种活动的规律性,使集体的力量恰如其时、恰如其分地发挥复合叠加作用,从而大大超过单个人所能表现出来的力量。
为此,学校从本校和本区的实际出发,通过全力打造师资梯队、基地建设和阳光和谐连来保障整个阳光城育人模式的推进。在基地建设中,学校设置了阳光城动漫农庄(花卉区、农具陈列馆、蔬菜水果种植区、家禽饲养区、果树种植区、蔬菜大棚区、“小袁隆平”水稻试验田)、数码港(场景区、配音区、放映室、工作室)、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中心(陶艺吧、急速车模馆、创意手工坊、机械室、京剧长廊、数码房、三模间和柔道馆)和儿童动漫博物馆(历史展呈馆、互动体验馆、多功能3D影院、临展区等),为儿童提供了童话般的环境,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通过三个梯队来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1)国内交流与国外接轨相结合,引进来自于企业和国内外院校的师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带动教师与学生的水平。
(2)对教师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从而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包括“师徒制”模式、实践性培养模式和课题研究模式。
(3)在学校层面组织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从基础入手对全体老师进行阶梯分层式专业训练,强化专业情意,提升专业水准。
同时,淮河小学将阳光城育人模式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全员育人的模式,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期、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通过调整机构设置,加强课程管理,加强师生培训,多方“渗”“拓”,让退休的老干部、老领导,在岗的技术人员、一流的管理人员、德才兼备的公务人员,自发加入教育者队伍,成立了“阳光大联盟”组织,由区域内各单位领导、技术人员等组成,创新教育队伍,弥补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构建出一条“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阳光和谐链,带动学校、社区联动发展。
在“阳光城”育人模式构想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其主体地位,增大随学生意向设立课程,联合家庭开设出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分别出台了学校减负五项家庭文化活动,并列入学生的成长考核指标。
“阳光城”以快乐大本营为主链,三个基地及周边地区教育配套的“品位”大大提升,多方联动,构建组织网络。教育和谐链带动学校、社区联动发展,使学校、社区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和谐。在淮河小学,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提高,家长在提升,学校在前进。家长或作为活动者参与者,或作为活动组织者,或作为活动管理者,或作为活动辅导者,参与学校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更为重要的是用活动来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凝聚全家幸福亲情,提升家庭文化新层次,让家长在享受亲子幸福的同时深深懂得“孩子的快乐比分数第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