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新模式
42830300000005

第5章 环境育人营造多彩“阳光城”

第二章 环境育人 快乐体验

———走进“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淮河小学在“为孩子幸福奠基”办学宗旨的引领下,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优势,根据新课标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喜欢模拟的天性,创办了独具特色的“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短短的几年时间,“阳光城”在特色创建上已具雏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全国、省、市、区的相关比赛、评比中,淮河小学频频得到了较高的奖项,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和赞扬。枟人民日报枠、枟浙江日报枠、枟中国教育报枠、枟教育信息报枠、枟宁波日报枠、枟宁波晚报枠等各大媒体纷纷传载这一举措及其实施过程的亮点所在,淮河小学也由此获得了各种实践基地、特色学校、示范学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如今,“阳光城”已经接待了无数批来自省内外的访问团,不少著名专家学者还纷纷题词。一批又一批来自省内外的少年儿童,但凡到过“阳光城”,这里的一切都令他们感到新奇,这里的活动都让他们玩得尽兴,这里的收获也总让他们一言难尽!为什么“阳光城”如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专家的青睐?这样的育人模式,其优势又在哪里?不妨带着这些疑问走进阳光城,去揭晓其中的谜底。

素质教育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教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引导我国教育迈向21世纪的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建设独具特色的小学校园文化,在学校中确立起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新型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充分发挥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应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达到形式与内容、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

根据人的心理特征,在营造的良好环境文化氛围中人会不自觉地接受教育,接受熏陶。学校环境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学校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办学资源,它对学校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隐性课程作用。我们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那么,优美的小学校园就应当成为花朵盛开的地方,成为希望放飞的摇篮。校园环境文化属于校园物质文化范畴,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存在形式。校园环境文化中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也应突出地反映某种教育价值观,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获得做人、做事的启迪和教育。

同时,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处环境会对他们产生较强的心理暗示。给孩子们创建一个宽松、自然、温馨而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迫在眉睫,因为学生在良好环境文化的氛围中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环境、接受教育,对促进其可能性的开发,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等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淮河小学先天的不足需由后天弥补,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孩子的幸福奠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构建“德馨淮河”、“健康淮河”、“数码淮河”、“智慧淮河”和“实力淮河”是我们的目标。通过开展“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创造力,儿童在“阳光城”得到尊重、发展潜能,可以说“阳光城”是创造之城,是对儿童可能性的认识和开发。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儿童,发展儿童,开发其潜能,使儿童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面临的第一项要任就是“阳光城”的环境文化建设。环境造就人,在“阳光城”内,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朵花能唱歌,每个活动中心充满欢乐。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楼台巍然,亭阁美观,树木婆娑,绿草成茵,四季鲜花,雕塑精美? ?使校园环境体现出知识化、艺术化、人文化的倾向,呈现出以人为本、处处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气息。儿童世界儿童创造,使儿童回归儿童,给教师一片心灵栖息的净土,也为家长留下一块休憩地。

一、硬环境:构建儿童世界

在学校这个完整的系统里,学校的硬环境建设可以说是这个系统里的硬件,它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可能性的开发具有直接的影响。让全校师生自觉主动参与学校硬环境的建设当中,使学校设施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一)成立校园环境设计领导小组

成立以发展规划中心负责,大队部、教导处、工会为主,后勤服务中心作保障的校园环境设计领导小组,打造儿童世界,形成校园环境建设成为全校师生都来参与的一项活动。在此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学校依托校园环境设计小组,广泛采取师生意见,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创想以及学校的共同设想回去同自己的家长讨论,返校时又带回家长的反馈意见,融入整个设计活动中。可以说,这种融教职工、学生、家庭于一体的校园环境设计团体,为阳光城的硬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支撑。见图2 1。

(二)学生参与环境的设计流程

学校把需设计改建的地方抛出,学生参与设计,自己的构想可以通过绘画、动画、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阳光城的负责人———小市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设计方案,整理归类后提交大队部;召开校园规划小组会议,根据师生反馈上来的意见和建议,择优定稿后再组织实施,在创建校园环境过程的前后注重宣传发动,在过程的参与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加强,为学生可能性的开发搭建了一个个平台。

只要孩子们愿意都可加入到校园环境设计建设的行列中,你的作品或创意一经录用都将在校园的某一处找得到它的影子。我们要设计校园吉祥物了,所有美术爱好的师生们行动了起来;给吉祥物起名字,语文组的老师带领学生在思考;食堂环境要布置,全体师生在动脑;综合楼的整体布置更是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整幢楼窗帘图案的设计———动漫组,各楼层功能及个性名称的确定———全体师生出谋划策。师生们的参与不仅培养了师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可能性的开发搭建了一个个平台,更体现了校园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见图2 2。

(三)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硬环境建设

学校,属于地势较偏的城区小学,由开发商捐建的小区配套设施,学校硬件设施差。先天的不足需后天弥补,学校必需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孩子的幸福奠基”!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处处体现人文性、传统型和时代性,“博古通今放眼世界让传承与创新融合”是我们学校对环境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见图2 3。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古诗词是我们的骄傲,京剧是我们的国粹? ?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这些内涵,使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我们环境文化的建设中因得以渗透。

(1)诗词小路。我国的古诗词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古文化的精髓。走在品味儒雅的诗词小路上学生学之、习之。淮河三字经,在秉承古代三字经的基础上加入淮河的元素,简单易解,朗朗上口的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及该怎样做。见图2 4。

(2)农具陈列室。所展农具现在基本上已被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所替代,但它们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学生通过直观的看,了解到劳动工具的演变,体会异想天开在生活中的体现及作用。见图2 5。

(3)民族大观园。具有古韵的大门,温馨的色彩,孩子们收集的各民族文化知识制作成窗帘、自己动手制作的民族服饰、小玩意都作为大观园的展品。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得以相融。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学龄段的孩子年龄特点更是如此。给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的地方,创造一个乐学的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打开想象翅膀的场景,何愁孩子不会异想天开呢。见图2 6。

(4)动漫农庄。这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之一,亲自栽下一棵植物,看它的生长过程、亲手喂一喂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童话般的环境,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异想天开,脚踏实地”,让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就得脚踏实地的付出。这里和数码港都是孩子们制作动漫作品的重要场景区。见图2 7。

(5)特教资源室。特教资源室———天空视界,兼顾着心理室的作用,通透的玻璃房,粉色的基调,使学生一改对心理室的戒备心理,与心理健康教师谈心。外面的阳台还为他们提供了发泄的场所。见图2 8。

(6)学生小作坊———机械室、手工坊、陶艺吧。创造多彩的儿童世界,使孩子们具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又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把自己的创意做出来就上机械室、手工坊、陶艺吧,把创意用泥巴捏出来、模板画出来、手工刻出来,在发挥想象的同时,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见图2 9。

二、软环境:彰显儿童创造

如同计算机上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固然很重要,但是,硬件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靠先进的软件支撑。因此,我们在建设硬环境的同时也花了大力气去塑造软环境,软硬兼顾,相得益彰。

(一)“阳光城”一日游活动

每学年开学的第一天,我们“阳光城”的小市民都要参加一个由大队部组织的“阳光城”一日游活动。走在整洁、美丽的校园内,听着小导游们精彩的讲解,使孩子们熟知校园每一处规划建设所予以的目的和含义,增强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见图2 10。

(二)主题大单元活动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立足社区 自主模拟 快乐体验”是学校德育活动的特色。我们提出了“儿童世界 儿童创造 让儿童回归儿童 让孩子们在活动文化中促成长”的口号。学校除了坚持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开展传统各类主题活动外,以阳光城为依托的主题大单元活动为开发师生的可能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以阳光城综合实践基地为依托,孩子不断在校内外的各活动基地活跃着:手工坊、陶艺吧、数码港、机械室;芙蓉生态基地、牡丹综艺园、边检站、北仑港、吉利汽车公司等都有我们学生热情参与的身影,留下美好的回忆。活动的成果在主体大单元活动中展示,每次主题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到落实,环境的布置到氛围的营造都是全员参与,学生们的异想天开、大胆设计,超强的动手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民族游戏文化节、风筝节、动漫节、体育风采节、感恩迎新等主题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度的评价。见图2 11。

(三)与学科联动相结合

儿童动漫是学校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是学校的特色课程,环境文化建设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优良的场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性的开发在学科联动上得以体现:语文课上孩子们的异想天开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美术课上设计人物场景、数码课上让想象变成现实、综合实践课上的展示? ?在学科联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开发、艺术素养得到了提升。见图2 12。

(四)与周边社区、企业、北仑边检站等构建阳光和谐链———淮河阳光城

以“快乐大本营”为主,成立阳光城综合实践基地。在学校环境文化的发展中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在开发孩子的可能性上逐步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形成了“孩子的活动家长乐参加”的良好氛围。我们开设了多种家校互动沟通渠道:家长开放日、家长主题论坛、家长参与学校各种重大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学校网络、班级网站等,这些畅通的沟通方式,不仅有利于家校的和谐,更主要的是为开发孩子的可能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见图2 13。

三、儿童回归儿童:环境建设初见端倪

(一)学校环境文化凸显特色

个性、魅力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引来了一批批省内外参观、考察的客人。学校近两年每个月都会接待几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考察的客人。国家督学成尚荣为我们题词“儿童世界 世界儿童”;前来参观的同仁、媒体纷纷感言:“这才是学生喜欢的学习环境”“这里是孩子们的巴学园”“在这里学习的学生真幸福”? ?学校“阳光城”课题研究被评为省新世纪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创新型学校、浙江教育厅教科研孵化基地、浙江省中小学原创信息技术设计大赛获优秀组织奖、浙江省数码艺术培训基地、浙江省少先队绿色网络实验学校、浙江省示范学校、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区示范图书馆,2010年又被评为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

在淮河人的心中:校园在童话与文化中起起航,教室在润泽与和谐间扬帆,师生在聆听和熏陶中成长。因为在有与其他学校共性设施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了北仑区第一个开放式书吧,引来学生课午间争相穿越在知识的海洋;我们有了五彩缤纷的一年级特色教室,促进了幼小衔接的有效性;我们有了市内唯一的校园“民族大观园”,孩子们在这里了解到更多的民族知识;我们有了功能独特的“阳光城”演播中心,从这里学生了解学校、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我们有了城区唯一的“阳光城”综合实践基地,孩子们穿梭在各个个性教室之间,体验不同的实践快乐;我们有了最具特色的“阳光城动漫农庄”,学生在模拟体验中,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了自然的奥秘,体会了学习的乐趣? ?在文化走廊上,不同的内容感受不同的风景:主题活动文化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阳台文化展板,展示了中国经典文化内涵;校园内外的个性宣传窗更是师生一展才艺的大舞台 ? ?

除此之外,我们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也各显春秋。班班有特色是我们的口号。班级布置兼顾共性与个性,充分体现个性化、科学化与温馨感;墙壁、地面、黑板报成为班级展示文明形象、班级特色的窗口。在我们学校,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教室。在师生们的积极参与、精心设计下,班级中的展示区、卫生角、图书角、班级名言、班级目标等都被灵活运用,使得班级的布置充满了个性的魅力。这些班级布置不仅设计漂亮,颜色搭配大方,重要的是它还成为各班同学展示个性、展示班级特色的舞台。

(二)特色环境彰显育人功能

学生在艺术素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之前孩子们总认为学校的环境建设那是学校的事,似乎跟自己无关,个别有想法的孩子又怕自己的意见不被会采纳,干脆懒得动脑。为打造学生心目中的“巴学园”,我们在校园的环境设计上通过开动员大会、问卷调查等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可能性。诗词小路的内容自己收集,窗帘上的图案是自己设计的作品,自己的手工作品用来装饰橱窗,图书馆、餐厅就餐环境自己布置,甚至连想象作文中的动漫农庄也真的变成了现实出现在校园内 ? ?通过筛选后的作品和创意一个个被展示、被落实,师生的参与校园环境设计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校园被美化的同时,促进了学校个性文化的创建,学生的艺术素养、想象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在全国、省、市、区级组织的现场动漫、陶艺、绘画、风筝设计制作等比赛中先后几百人次作品获大奖。

环境文化建设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它的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达到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人产生“如在文化中”的感觉,感受到“环境育人”的魅力。走进洁净的校园感受到的不仅是魅力的校园环境,更让我们欣慰的是在这种氛围下不断提升素质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