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李贺集
42839000000005

第5章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这是应府试而作的一组命题之诗,分咏了一年十二月及闰月的不同节候特征。艺术上不拘一格,富于变化,时出新意。元·孟昉评曰:“读李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而不慆淫,长短不一,音节亦异。”

正月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

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

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

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这两句是说:登上高楼迎新春,满眼春色拂面而来。你看,那柳枝已染上淡淡的黄色,白昼开始渐渐变长。上楼迎春新春归:一作正月上楼迎春归。宫漏迟:天渐长的意思。宫漏,古时用铜壶贮水,分层漏滴,以计时刻。

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这两句是说:薄薄的云雾掠过原野,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生出细丝般的嫩芽。幽风:一作幽泥。因正月风尚寒冷,所以称作“幽风”。

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这两句是说:锦床上晓睡的美人,睡梦中感觉到丝丝的春寒,矇的睡眼对着即将来临的曙光。脸:应为“睑”,即上下眼皮。暝:晦暗。

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这两句是说:早晨,街道两旁的柳枝还不堪攀折,到了晚上,生长很慢的菖蒲都已经可以挽结了。官街:指大街,因为是公家建筑的,所以称“官街”。

春色渐近,万物都笼罩在朦胧的春意之中。“新春”点出时节,“著”字传神,淡得几乎看不见的黄色似乎是用画笔点染到柳枝上一样。“弄”字赋予春姿以人的精神,和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弄”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末两句写春天来得迅捷。早晨,街道两旁的柳条因细嫩还不堪攀折,但到了晚上,生长在野外的菖蒲已能挽结。诗情景相谐、极有韵味。另外,这一组诗在写景中多写闺情。对此,清人朱潮远评道:“诸诗(《十二月乐词》)大半闺情多于宫景,妇人静贞,钟情最深。三百篇夏日冬夜,有不自妇人口中出者乎?以此阅诗,可以怨矣。”

二月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

蒲如交剑风如薰。

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

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

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蒲如交剑风如薰——这三句是说:天气渐暖,人们相约郊游,在津头饮酒;宜男草生得正盛,兰花开放,笑脸迎接游人。蒲叶渐长,交叉似剑,春风柔暖,含着香气。二月句:一作饮酒采桑津。采桑津:渡口,在今山西乡宁西。《左传·僖公八年》:“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晋·杜预注:“平阳北屈县西南有采桑津。”宜男草:植物名,金针菜。晋·周处《风土记》:“鹿葱,宜男草也,高六七尺,花如莲,怀妊妇人带佩必生男。”宋·罗愿《尔雅翼》:“萱草又名宜男草。”交剑:一作绞刀。薰:香气,暖气。汉·司马迁《史记·乐书》:“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这两句是说:忙碌的燕子呢喃不休,仿佛在诉说着春风的怨情,设在郊外的蕙帐仿佛在挑逗烟雾,时隐时现在绿色的尘烟之中。胡燕:一作莺燕。南朝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斑黑而声大者是胡燕。”酣春:是说春气舒畅。薇帐:犹言兰幄、蕙帐,这里指郊游所设的帐幔。生绿尘:一作香雾昏。

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这两句是说:远远望去,金簪上翘起的高髻如同一团团暮云,美人身着真珠裙踏歌起舞,如梦如幻。翘:即钗翘。峨髻:一作蛾髻。即高髻。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沓飒:形容舞姿优美。真珠裙:饰有珍珠的裙子。唐·李延寿《北史·后妃列传下》:“武成为胡后造真珠裙,所费不可称计,被火烧。”

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这两句是说:渡口送别时唱起《流水》,寂静的南山如同死去一般,刚才还在豪饮的酒客独自忍受着二月的风寒。此用游客散后,山野的空寂来反衬游春的喧闹。流水:歌曲名。

仲春时节,结伴同游津渡,“笑”字写出了兰花绽放的绚烂。勤劳的燕子飞来飞去,增添无限生机。远远望去,设在郊外的帷帐仿佛在挑逗烟雾,时隐时现;再看近处,“金翘峨髻”翩翩起舞,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游画面。然而,欢聚是愉快的,但也总有分离的时候,分别前唱上一曲《流水》,离别后的空寂真让人难以承受。这首诗,情景交融,缔造了诗意朦胧的“有我之境”。

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

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这两句是说:一夜东风,春色满眼。花朵簇拥宫城,绿柳成荫,给人带来了伤春之愁。柳暗:一作柳禁。是说柳树已成浓荫。愁杀人:一作愁几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这两句是说:春风吹拂一座座幽深的宫殿,送来阵阵竹香。翠绿的新竹明净如水,随风起舞。复宫:犹深宫。新翠舞衿:言新竹像穿上舞衣一样随风而舞。舞衿:舞衣。衿,衣服的斜领,又叫小襟。

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这两句是说:和风百里,拂过兰蕙,把和暖的香雾吹向天地的每一个角落。光风转蕙:言雨后天晴,阳光明媚,草木沐浴在阳光之中,和煦的轻风拂过兰蕙草。战国楚·屈原《招魂》:“光风转蕙,泛崇兰些。”汉·王逸注:“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转,摇也。”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这两句是说:穿着军装的宫女淡扫蛾眉,锦旗飘扬在夹城中,喧闹非常,弥漫着一股暖气。军装宫妓:指穿着军装的宫女。蛾:指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曲,所以古人用来比女子的长眉。夹城:唐代著名的宫苑建筑。宋·程大昌《雍录》:“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2)二十年,筑夹城,通芙蓉园,自大明宫夹东罗城复道,由通化门、安兴门,次经春明门、延喜门,又可以达曲江芙蓉园,而外人不知也。”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这两句是说:曲江四处飘香,春游的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雪白的梨花落到地面,将整个宫苑装点成秋天的模样。曲水:曲江,唐代著名的宫苑。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苑:一作愁苑。

这首诗着力写宫中的春来春往。人皆爱春,春来之时游春人盛,宫中更是如此。皇帝出游,声势浩荡,宫女、锦旗左拥右护,春日为之升温。“摇摇”写出了游春队伍的气势,尽显皇家威武。曲江之水荡漾着春满意得的香波,然而,诗人犹嫌不足,又以“梨花落尽”给富有万紫千红的“满眼春”添上白色,使满园的春色更富有诗意。很有意味的是,诗最后收句于“秋苑”二字,如将此二字与前面的“愁”字对应起来看,应该说,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表达了伤春的情绪,是在借宫女伤春写自己的感伤。

四月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

堕红残萼暗参差。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这两句是说:四月的早晚透着凉气,此时,绿树如撑起的巨伞,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片浓绿,与白云遥相呼应。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这两句是说:深户内的石榴花开得正艳,雨打树上,花香四溢。青氛氲:一作过清氛,又作青氤氲。氛氲(yūn),形容气盛的样子。腻叶蟠花:指石榴树绿油油的叶子和重叠的花瓣。曲门:犹言深户。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这三句是说:石砌的池塘里碧波荡漾,浓绿之处,看不见鸟儿惊飞,只留下遍地的残红和蔫萎的花朵错落相间。金塘:用石头砌成的池塘,形容坚固若金。漪:水纹。老景:夏景。入夏后,绿色苍郁,故以“老景”相称。沉重:一作沉帖。惊飞:指落花飞舞。萼:花瓣的外部,花瓣凋落后,残存枝头,俗称花蒂。堕红:指蔫萎下垂的残花。暗参差:指花叶茂盛,错落不齐。

春去夏来,虽然几朵不甘谢去的残花还在枝头作最后的回望,然而,夏天的浓绿还是无情地代替了春日的红艳。红红的石榴花在春花落尽之后开放了,“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万绿丛中一点红,自然别有意趣。细品此诗,最大的特色是浓笔设色。如第二句在“绿”字前加一“浓”字,“浓”字前冠以“千山”,“绿”的后面又用“生云外”三字继续着色,色彩之绚丽仅用七个字就丰富地表现出来了。又如写季节转换时,以“老景沉重”说明“金塘闲水摇碧漪”,随后又用“堕红残萼暗参差”一语补足夏日色调浓厚的意境。此外,诗成功地应用了通感手法。如视觉中的雨打榴花却出之以嗅觉,令人似闻雨点之“香”。又如写树叶油绿,用“腻叶”一词打通人的视觉和触觉之间的隔膜。

五月

雕玉押帘额,轻笼虚门。

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

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

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这两句是说:雕玉的镇押装饰在门帘的额头上,轻纱质地的门帘挂在敞开的房门上。雕玉:以雕玉为饰,作门帘的镇押。汉·班固《汉武故事》:“以白珠为帘,玳瑁押之。”帘额:一作帘上。轻縠:薄纱。以薄纱为帘帷。

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这两句是说:从井中打上清澈碧绿的井水,手中拿着绣着鸳鸯的纨扇。铅华水:指水色深碧,如铅一般的光华。《神农本草经》:“凡井以黑铅为底,能清水散结,人饮之无疾。”又,“井水以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

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这两句是说:在凉荫的宫殿中舞动如雪般的舞袖,就像碧绿的甘露一样从天而降。回雪:指舞袖。汉·张衡《舞赋》:“裾若飞燕,袖如回雪。”空绿:指天空青绿。

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这两句是说:飞动的舞袖来回地飞翔着,舞女的香汗像晶莹的米粒滚滚而下。罗袖从徊翔:一作罗绶从风翔。宝粟:古人在金玉珮玦上雕琢细粒,如粟状,以为花饰。这里指汗珠。

仲夏来临,那些达官贵人是怎样避暑的呢?这首诗描述了他们追求声色享受的情况。首句以“雕玉”二字点明描写对象的身份。后四句描绘了舞蹈的场面,优美的舞姿,给人以诗意般的美感。在“凉殿”中跳舞依旧“香汗”淋漓,可见天气是炎热的。那么,是谁在看舞蹈呢?诗人没有说,但从描绘的场景看,自然不是一般人。也就是说,李贺在引导我们看一场精彩的舞蹈时,从一个侧面抨击了耽于声色的达官贵人。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六月

裁生罗,伐湘竹,

帔拂疏霜簟秋玉。

炎炎红镜东方开,

晕如车轮上徘徊,

啾啾赤帝骑龙来。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这三句是说:裁剪薄纱作披肩,仿佛披着一层淡淡的秋霜。劈伐湘竹作席子,仿佛睡在凉玉上一般。湘竹:斑竹。宋·僧赞宁《笋谱》:“舜死,二妃泪下,染竹成斑。”妃死为湘水之神,所以称湘妃竹,或湘竹。帔(pèi):披肩。簟(diàn):竹席。

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帝骑龙来——这三句是说:火球般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像车轮一样的太阳在空中徘徊。隆隆的响声呼啸而过,原来是赤帝骑龙走来了。红镜:指太阳。啾啾:龙鸣声。赤帝:指祝融。晋·葛洪《枕中书》:“祝融氏为赤帝。”《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按,祝融为火神,主炎热。《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神祝融。”所以俗称夏天为祝融当令。

诗别具一格,先从薄纱披肩、湘妃竹席入笔,以“霜”、“秋玉”为铺垫,通过描述清凉的景象,为下面写六月的炎热蓄势。在诗人的笔下,初升的太阳如同火球一般炙热,更何况还在空中徘徊一天呢!面对此情此景,万物将要遭受怎样的煎熬!在这里,诗人展开丰富的想像,通过对比、反衬、夸张等手法渲染了夏日的炎热。

七月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

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

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这两句是说:天河星悬,微有冷意,承露盘中滴满了圆圆的露珠。云渚:即天河。盘:指汉武帝时的仙人承露盘。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这两句是说:芙蓉开得正盛,败落的蕙兰愁容满面地对着空荡荡的园子。好花:指木芙蓉,落叶灌木,干高四五尺,俗简称芙蓉。晋·傅玄《怨歌行》:“芙蓉生木末。”衰蕙:衰败的蕙兰花。蕙兰夏日最盛,故云。空园:一作故园。

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这两句是说:月夜层云犹如玉砌的台阶,池中荷叶小如青钱。砌:石阶。云层叠积,月光照射,形状如玉。青钱:指荷叶。唐·杜甫《漫兴》:“点溪荷叶叠青钱。”

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这两句是说:因嫌舞衫单薄,可知睡在织花的竹席上已有凉意。花簟:织有花纹的竹席。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这两句是说:清晨吹来阵阵凉风,此时北斗横斜,天已破晓。阑干:横斜的样子。古诗《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拂晓时,北斗七星倾斜到天边,故有“光阑干”之说。

观察细腻。第六句用“极”字,写荷叶初生尚小,如同一枚小小的青钱。第七、八句用“仅厌”、“稍知”数字,巧妙地写出了乍凉还热的微妙细节。经此,新秋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已真切可感。

八月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这两句是说:独居的离妇怨恨黑夜太长,梦中仿佛看到客居他乡的游子回到家中。孀妾:一作宫妾。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这两句是说:檐梁上悬挂着蛛丝,面向墙壁的油灯,垂下了没人剪去的灯花。虫:指蜘蛛。一说指莎鸟,其鸣声如纺丝,故俗称纺织婆。缉丝:一作织丝。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这两句是说:月光明亮,横斜的树影映入帘内。帘内:一作帘中。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这两句是说:空中飘落的露水,点缀到荷花上,更增添了荷花的风姿。悠悠:闲静的样子。

李贺作诗力避陈言,不作人云亦云语。明代余光云:“二月送别不言折柳,八月不赋明月,九月不咏登高,皆避俗法。”此诗从“怨”字入笔,写相思离别之情。八月正是中秋月圆的时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别开生面地写独守空房的离妇梦见离人回乡,既道出了离妇思远之情,也突出了离妇内心的孤寂。末四句宕开一笔,写八月秋凉之景,深化了凄怨孤独的情感内涵。

九月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

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这两句是说:蓝天似水,寂寞的离宫中只有少许飞萤。竹叶泛黄,冰冷的池塘中只有干枯的荷叶。离宫:天子出游时临时住的宫殿。《三辅黄图》:“离宫,天子出游之宫也。”散萤:一作散云。七、八月间萤还很多,到九月就消失殆尽了。芙蓉:指荷花。

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这两句是说:月光冷冷地斜照在金铺上,空荡荡的宫苑里只留下一片淡淡的白光。金铺:铜铺首,指门环下面的圆形铜片。宋·毛晃、毛居正《增韵》:“所以衔环者,作龟蛇之形,以铜为之,故曰金铺。”一说是金铺首的省称。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这两句是说:霜露飞坠,凉风萧飒,树叶红黄相间,像斑斓的锦翠布满了高低不平的道路。露花:一作霜花。指露水凝聚成霜花。层道:道旁的地面高低不平,望去像有层次一样,故曰“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这两句是说:鸡人报晓后,乌鸦在井旁悲啼,稀疏的桐叶不时地飘落。鸡人:司晨报晓的官员。《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叫百官。”汉·应劭《汉官仪》:“宫中不畜鸡。卫士候朱雀门外,专传鸡鸣于宫中。”按:卫士闻鸡鸣则唱《鸡鸣歌》,以报晓。珑璁:这里指晓色,犹朦胧意。

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瑟苍凉的深秋图画。“散萤”、“竹黄”、“芙蓉死”、“露华”、“鸦啼”、“疏桐”都是非常典型的深秋景象,连缀到诗中,使整幅画面充满了飒飒凉意。诗人用“冷”、“死”、“凉”、“虚”、“空”等幽冷的字点缀其中,给诗平添了几分清幽。

十月

玉壶银箭稍难倾,缸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舞上罗幕,烛笼两行照飞阁。

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长眉对月斗弯环。

玉壶银箭稍难倾,缸花夜笑凝幽明——这两句是说:天气渐冷,玉壶中的漏水似乎也不再流畅。灯光若明若暗,十分微弱。玉壶银箭:古人计时用铜壶滴漏。壶里贮上水,中置一竹箭,箭上刻着度数,随水的漏减看箭上的度数,以辨明时刻早晚。玉壶银箭指壶漏装饰华美。缸花:灯花。

碎霜斜舞上罗幕,烛笼两行照飞阁——这两句是说:零落的霜花飘落到帷幔上,两行灯笼悬挂在高高的阁楼上。烛笼:一作烛龙。即灯笼。飞阁:高高的阁楼。

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长眉对月斗弯环——这三句是说:珠帐里的女子看着弯弯的月亮难以入眠,她虽然穿着刺有金凤的衣裳,但还是感到寒意逼人。珠帷:缀珠的帷幔。金凤:用金线绣凤的衣服。长眉:细眉。晋·崔豹《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首句“稍”字贴切自然,写出了天气变冷、寒夜渐长的特点。第二句“凝”强调了初冬的萧瑟和凝重。末三句写人,因“怨卧”不能入睡,因之“长眉对月”,这一细节的捕捉,补足了诗人刻意营造的初冬氛围。

十一月

宫城团围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泉在何处。

宫城团围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这两句是说:皇城被包围在一片寒光之中,大白天如同琼玉般的雪花簌簌落下。琼芳:指雪花。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这两句是说:敲打钟鼓为畅饮美酒助兴,天气寒冷,宫廷里正热火朝天地为君王祝寿。挝(zhuā)钟:古时帝王饮宴之时,要撞钟、击鼓助兴,故称。挝,敲,击。千日酒:美酒名。晋·张华《博物志》:“刘元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埋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元石前来酤酒,醉向醒耳,往视之,云:‘元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却天:一作战却。

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泉在何处——这两句是说:皇宫里的御沟冻得结结实实,如同玉环、素练一般。传说中的火井、温泉到底在哪里呢?泉合:一作冰合。火井、温泉:晋·常璩《华阳国志》:“临邛县有火井,夜时光映上照。民欲其火光,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邛都县有温泉穴,冬夏热,其温可瀹(yuè,煮也)鸡豚,下流治疾病。”温泉,一作温汤。

写严冬离不开雪,此诗用“琼芳”代雪,用“碎碎”写雪花簌簌、漫天飞舞。最后,用浓墨重笔出之,直言御沟之水冻结得坚固如环。需要补充的是,诗人喜欢用“凝”字,如“塞上胭脂凝夜紫”、“缸花夜笑凝幽明”,此诗也用了“凝”字,“却天凝寒”四字非常到位地突出了冬日的严寒。

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这两句是说:柔弱的阳光透着寒意,无法融化桂树上的薄霜。日脚:日光下垂。此指阳光柔弱,照在身上只留下寒意。唐·杜甫《羌村三首·其一》:“日脚下平地。”洒洒:寒栗的样子。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这两句是说:过了冬至,和暖之气渐渐排解了冬日的严寒,长夜过去,白昼就要变长了。排:一作解。

摄物取象,“薄”字极具匠心,补足了“霜”的形状。由此回扣首句,突出了寒气逼人的意象。柔弱的阳光虽无法融化挂在桂树上的“薄霜”,无法驱走严寒,但毕竟长夜即将过去,给人带来难以感受到的和暖之气。“依稀”体察细微,传达了诗人的诉求;“排”字具有张力,袒露了诗人美好的希冀。

闰月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羲氏和氏迂龙辔。

帝重光,年重时——这两句是说:皇帝父子相接,发扬光耀。一年四季中,也有月份相重的闰月。重光:指延续和发扬圣王的优秀品质。《尚书·顾命》:“昔君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唐·孔颖达疏:“日月星也。太极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叠璧,五星如连珠,故曰重光。”宋·蔡沈注:“武犹文,谓之重光,犹舜如尧,谓之重华也。”此言周武王的光辉品质像周文王一样广大,故称“重光”。重时:指闰月。

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这两句是说:一年有七十二个节候终始循环,各自有自己的气候特征。在七十二节候中,惟独闰月没有属于自己的气候特点。七十二候: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一年里有二十四个节气,如春分、谷雨等,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所以一年有七十二候。天官:指主管天文气象的官。玉琯:玉做的律管。据秦·吕不韦《吕氏春秋》,黄帝命伶伦取竹为管,长短各不相同,用来分别声音的高低、清浊,以制定各种乐器的乐音,名叫作律,阳律六,阴律六,统称十二律。灰剩飞: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律历志》,古时用葭莩的灰置在律管内,来测验气候,到某一气候,则适应该气候的律管里的灰就会自然吹动出来。十二个律管配合十二个月。闰月没有它的特殊气候,因此无灰可吹,所以说“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这三句是说:有了闰月,因此今年比往年的时间长,第二年也会推迟一个月来临。王母献桃祝汉武帝长寿,羲和所驾龙车放慢了步伐,时光因而变得漫长了。王母移桃献天子:汉·班固《汉武外传》:“七月七日王母降,侍女以玉盘盛桃七颗,大如鸭子,形圆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馀)味。”羲氏、和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宋·苏轼《书传》:“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三国魏·张揖《广雅》:“日御谓之羲和。”唐·徐坚《初学记·天部》:“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这里指为太阳驾龙车的羲和。“羲氏和氏”,是把两事合起来用。

诗人写出了闰月在节候中的特殊地位。并紧贴府试诗题,表达了祝福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用王母献桃之典非常准确,以“羲氏和氏迂龙辔”写时日之加长也非常生动形象。

天上谣

这是首游仙诗,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这两句是说:漂浮不定的星星与银河一道运转到夜间,银河中流动的白云像流水一样发出泠泠的响声。回星:运转的星星。漂:一作杓。浮,动,流。银浦:银河,天河。学水声:是说天河中的行云发出流水般的响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这两句是说:月宫中桂树上的桂花尚未飘落,身着玉佩的仙女正忙着采摘芳香的桂花。玉宫:指月宫。仙妾:即仙女。缨:指系玉佩的丝带。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这两句是说:仙女卷起帘子,北窗射进黎明之光,窗前的桐树上小小青凤在欢快地鸣唱。秦妃: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这里借称仙女。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嬴任好)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穆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乃教弄玉作《凤台》,一旦夫妻同随风飞去。”卷帘北窗晓:一作卷罗八方晓。植桐:一作食桐。植,倚。青凤小:即小青凤,因押韵倒置。春秋·师旷《禽经》:“青凤谓之(hé)。”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涂修国献青凤。”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这两句是说:仙人王子乔吹动形如鹅毛管的竹笙,呼唤神龙在云烟中耕耘,播种瑶草。王子:即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名晋,传说擅长吹笙,这里泛指仙子。鹅管:形如鹅毛管的笙管。耕烟:在云烟中耕耘。瑶草:灵芝一类的仙草。汉·东方朔《十洲记》:“方丈洲在东海中心,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此洲,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课计顷亩。”吹笙:一作吹箫。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这两句是说:仙女们穿着粉红色的衣衫,纯白色的裙子,腰间佩戴着红色的丝带,在铺满青草的水洲上一边走一边采摘兰苕,享受美好的春光。粉霞:粉红色的衣衫。绶:丝带。藕丝裙:纯白色的裙。藕丝,藕丝般的颜色即纯白色。青洲:一作青州。即青邱,南海中草木茂密的仙洲。步拾:边走边采。兰苕(tiáo):兰草的茎。泛指香花香草。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这两句是说:时光运行如马儿奔驰一般疾速,海底尘土新从石山脚下扬起,沧海将要变成桑田了。羲和:为太阳驾龙车的羲和。海尘:海底扬起的尘土。

诗人神游,以富丽的想像建构了一个美丽祥和的天上乐园。那里天河夜转,星云似水,月桂花繁,仙女采香,秦妃卷帘,王子吹笙,神龙耕种,艳女拾芳……一幅幅绚丽而又新奇的画面,无不令人心动神摇。在诗人观照的物象中传达着其个人的人生理想。诗由仰望开始,以俯视作结。一仰一俯,由现实进入理想,又由理想回到现实,诗人追求美好的情怀也由此显得格外深刻隽永。

浩歌

与朋友春游饮宴后,李贺写下了这首自我宽解和奋勉的诗。浩歌:放声高歌。语见楚·屈原《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这两句是说:南风把大山吹倒夷为平地。天帝命令天吴将海水移到这里。帝:天帝。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这两句是说:西王母的桃花已红过上千次,长寿的彭祖、知命的巫咸也不知已经死过几回。王母: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汉·班固《汉武内传》:“王母桃花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生实。”彭祖:传说中长寿成仙的人,为夏、商之际人。汉·刘向《列仙传》:“彭祖,殷大夫也。姓钱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子。历夏至殷末八百馀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后升仙而去。”巫咸:古代的神巫,能知人生死。汉·王逸《楚辞章句》:“巫咸,古神巫也。……一云名咸,殷之巫也。”晋·郭璞《巫咸山注》:“巫咸者,实以鸿术为帝尧医,生为上公,死为贵神。”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这两句是说:骢马身上的斑点参差如钱,早春的杨柳笼罩在轻薄的烟雾之中。骢马:青白色的马。参差钱:指骢马身上不规则的钱形斑点。娇春:初春、早春。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这两句是说:弹古筝的人拿着屈卮殷勤地劝我喝酒,我虽为青年,但也不胜酒力,不知不觉中喝多了,不知身将归属于何方。筝人:弹筝的人,指歌妓。屈卮(zhī):有弯柄的酒器,形如菜碗。神血未凝:精神气血尚未坚固,指青年时期。身问谁:即身子属于谁。问:馈赠,引申为归属的意思。

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这两句是说:没有必要与丁都护在一起狂饮,更没有必要来借酒浇愁,世上的英雄本来就很难遇到明主。浪饮:一作乱舞。丁都护:又作丁督护,晋、宋间乐府歌曲名。唐代边州设都护府,这里所说的“丁都护”,有可能是李贺的友人。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这两句是说:买来丝线绣成平原君的肖像,将美酒浇到平原君的坟头,来祭奠和怀念这位慧眼识才的先贤。平原君:赵武灵王之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以善于养士闻名于世。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赵州土:指平原君墓。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平原君墓在洛州肥乡县东南七里,不在赵州。因平原君是赵公子,又是赵相,故以赵州相称。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这两句是说:时光飞快地流逝,年轻美貌的侍酒女子已经变老,乃至于头发稀疏,无法再用梳子梳理。漏:滴漏,古代计时器。铜器贮满清水,上装铜龙,水从龙口吐出;下作蟾蜍形的盛水器,张口承水,再流入铜壶,以计算时刻。卫娘:指侍候喝酒的女子。

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这两句是说:眼看绿眉一瞬也变成衰白,正当壮年的男子哪能碌碌辛苦,受着无谓的驱策,而不自奋发呢?秋眉:衰眉,即眉毛脱落。新绿:古人形容发眉乌黑,多用绿字。此指青春年少。刺促:受人驱使而劳碌不休的意思。

春日景明,神驰物外,李贺一扫胸中的阴霾,放声歌唱。首四句从神话传说入手,归结到人生有限的命意。第五至第八句宕开一笔,写春天游宴之况,以“神血未凝”再度提出生命短暂的思索,用“身向谁”三字提出抱负何时才能施展的问题。第九至第十二句,一起一落,将诗人的振作与无机遇的矛盾心情,借祭奠平原君袒露出来。尾四句进一步深化全诗的主旨,在感慨之中又一次思考人生不能虚度,应奋发努力的问题。综观全诗,虽有英雄不为世用之感,但格调昂扬,充满着追求建功立业的豪情。

秋来

因秋感兴。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这两句是说:吹过梧桐的阵阵秋风惊撼了我的心灵,在微弱的灯光下,伴着纺织娘的悲啼,我作诗苦吟。桐风:吹过梧桐的秋风。壮士:诗人自称。络纬:一种小虫,鸣声像纺织娘,又叫促织。啼寒素:秋来寒生,啼以促织。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这两句是说:谁会赏识我写成的书稿,不让蛀虫把它蛀成碎屑呢?青简:竹简,指书籍。一编书:古人以青竹片写书,用绳串编成册,故称一册书为一编书。这里代指诗人自己的作品。花虫:指蛀虫。粉空蠹:蛀虫把竹简蛀空,留下碎屑。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这两句是说:一想到这些,迂曲的愁肠都要被拉直了。令人欣慰的是,在冷冷的秋雨中,还有香魂前来慰问我这个写书的人。肠应直:曲肠也该愁得变直,形容痛苦至极。香魂:指古代诗人才士的灵魂。吊:慰问。书客:诗人自谓。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两句是说:在萧瑟的秋夜中,坟头上好像有鬼魂在吟唱鲍照悲愤哀怨的诗歌。诗人抱恨千年,鲜血已化成了碧玉。鲍家诗:南朝·梁·鲍照有《蒿里行》诗,蒿里是古来丛葬之地,这里用鲍照泛指古代诗人。恨血句:用典。《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碧。”

秋风骤起,触景生情,迎面扑来的是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情。一个“苦”字表面上是说呕心沥血的诗篇被蛀虫蛀蚀,其深层的忧虑则是才华无人赏识,在孤寂中消逝。那迂曲百结的愁肠困扰着诗人,如何解脱呢,唯有一个“吊”字。“吊”十分传神,本该是生者向死者告慰,李贺一空依傍,硬是让鬼魂来安慰不幸的生者。鬼唱鲍诗、恨血化碧,诗人引幽灵为同调,就在于他们有着同样抑郁难伸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