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42842900000059

第59章 定性分析(3)

当研究者再次检查并修正分析备忘录时,他可以讨论并回顾文献找寻新的想法。分析备忘录可帮助概念化潜在的假设,这在有需要时可以加入或舍弃,也可以发展出新的主题或编码系统。

案例11.1

撰写分析备忘录的建议

1.在你开始搜集资料以后,马上进行备忘录的撰写,并持续到最后的研究报告完成前才停止。

2.在备忘录上写下日期,这样你才能看到进度以及思考的发展过程。因为你必须每隔一阵子就修正备忘录并纳入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因此这样在重新阅读比较长的、复杂的备忘录时会很有帮助。

3.中断编码或资料的记录以撰写备忘录。不要让创造性的火花或新的洞察飘走了——马上就写下来。

4.定期阅读这些备忘录并针对类似的编码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可以合并,或是之间的差异可以澄清。

5.把每个概念或主题的备忘录分开归档。相同主题的备忘录放在同一个档案或笔记本中,加上概念名称的标签则可以清楚储存。在分析过程中将备忘录分门别类是很重要的。

6.将分析备忘录和资料笔记分开,因为他们的目的不同。资料是证据,分析备忘录则具备概念的、建构理论的意图。他们并不是资料的报告,而是对资料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评论或一般的主题、概念如何聚集在一起的实例。

7.在分析备忘录中指出其他概念。在撰写备忘录时,想想其相似性、相异性,或和其他概念的因果关系。在分析备忘录中写下来,以引发后续的整合和分析。

8.如果两个概念同时产生,将之写在不同的备忘录中。试着将每个不同的主题与概念放在不同的备忘录和档案中。

9.如果备忘录已经没有什么要加入的新资料,在此概念或主题上已经饱和,则要在备忘录中指出来。

10.将编码或备忘录的标签制作出清单,如此只要看清单就知道所有的备忘录。当你定期将备忘录重新分类时,记得重新组织此清单以符合其分类。

第三节定性资料分析方法

在W.L.Neuman所着的《当代社会研究法——质化与量化途径》一书中就列举了连续接近法、举例说明法、分析比较法、理想类型法、事件结构分析、网络分析法、时间分步法、流程图和时间序列、多重分类程序等多种方法。

定性资料分析与定量资料分析的重要差别之一,是其具体分析方法的多样性。我们这里对四种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作以介绍。这四种方法是连续接近法、举例说明法、事件结构分析法以及流程图式法①。

一、连续接近法

连续接近法指的是通过不断地反复和循环的步骤,使研究者从开始时一个比较含糊的观念以及杂乱、具体的资料细节,到达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综合分析的结果。

具体地说,研究者从所研究的问题和一种概念与假设的框架出发,通过阅读和探查资料,寻找各种证据,并分析概念与资料中所发现的证据之间的适合性,以及概念对资料中的特性的揭示程度。研究者也通过对经验证据进行抽象来创造新的概念,或者修正原来的概念以使它们更好地与证据相适应。然后,研究者又从资料中搜集另外的证据,来对第一阶段中所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者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而在每一阶段,证据与理论之间也不断地进行着相互塑造。这种过程就被称做“连续接近”,因为经过多次的反复和循环,修改后的概念和模型几乎“接近”了所有的证据,并且这种经过连续地、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的概念和模型也更加准确(见图112)。

每一阶段的证据往往是暂时的和不完全的,而概念是抽象的,它们植根于具体的证据中并且反映着事物的背景。在从经验证据到抽象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某些条件和偶然事件的影响,研究者必须不断修改概念及其与证据的连接,以使概念更好地反映证据。

二、举例说明法

另一种分析的方法则运用实证证据来举例或支撑理论。“举例说明法”是研究者将理论应用在具体的历史情境或社会情境中,或是以前述理论为基础来组织资料。先前存在的理论提供了所谓“空盒子”,研究者则看所搜集到的证据集中起来去填满这只空盒子。当然用来填满这个盒子中的证据也可能是一反驳理论,这个理论可以是一般模型、类推或一系列步骤的形式。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主要表明理论模型是如何说明了或解释了某种特定的个案或特定的现象。研究者所列举的主要是一个个案或一种现象的证据。另一种方式则是对一种理论模型的“平行说明”,即研究者平行列举多个不同的个案,比如多个不同的单位或多个不同的时间周期等,来说明这种理论模型可以应用与多个不同的个案,可以解释或说明多个个案中的情况。或者反过来,研究者采用来自多个平行的个案的材料来共同说明某种理论。平行示范的范例之一是来自Paige(1975)对农民阶级冲突的研究。Paige首先发展出造成阶级冲突的条件之复杂模型,然后从秘鲁、安哥拉、越南等国提供证据来举例。这些举例在许多个案中都显示其模型的可应用性。

三、事件结构法

许多定性研究者按时序把资料以叙事的形式组织起来。事件结构分析法(eventstructureanalysis,ESA)就是一种能帮助研究者组织事件的发生顺序,促使我们看到因果关系的资料分析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和电脑程序(称之为ETHNO)首先用在实地研究资料的分析中,但也可以运用在历史资料上。在ESA中,研究者首先将资料以事件加以组织,然后再将事件纳入时间序列中。

ESA和叙事方法的不同在于研究者并不只是重复故事,而且还把事件间的关系揭示出来。他/她将那些一定发生在前的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区隔开来。电脑程式帮助研究者回答事件间逻辑关系的问题。比方说,某情境有事件A、B、C、X和Y。有人问研究者:X造成Y之前一定要有A吗(也就是说:A是X对Y之因果关系的先决条件吗?),或者X能在没有A的状况下影响Y吗?如果这是必要的,A必须在X再度影响Y之前发生。这个过程促使研究者去解释两个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是特有的,是单一关系或是会重复发生。

当然,事件结构分析法亦有其限制。它无法提供理论或因果逻辑。它只能借助电脑程式创造出图像让我们比较容易看出关系。当研究者决定可能的逻辑关系时,ESA确认一连串的事件并指出哪些可能有所不同。但是,ESA并没有造成社会结构来组织事件的顺序:研究者要加入其他传统的分析。

Griffin(1993)对私刑的分析是ESA的例证。以许多口述历史、书籍和新闻报道为基础,他重新建构出在1930年4月密西西比州Bolivar对DavidHarris处以私刑的事件顺序。在回答了许多关于事件序列可能连接的是非题并加以分析后,Griffin的结论认为主要因素是当地执法者应该可以阻止该事件发生,但却怠忽职守。ESA浓缩图示摘要如图113所示。

四、流程图式法

除了研究花在各种活动的时间以外,研究者还分析活动或决策的顺序与过程。历史研究者的传统焦点都在于记录事件的顺序,但是比较研究和实地研究者则亦考察其过程(流程)。除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研究者也运用决策树或流程图标示出决策的顺序,以了解事件或决策彼此间的关系。举例而言,一个烤蛋糕这么简单的活动都可以标示出来(见图114)。标示出步骤、决策或事件的想法,寻求其彼此间的关系可以应用到许多情境中。譬如Brown和Canter(1985)针对买房子发展出详细的流程图,他们将之分为50个步骤,标示出时间和许多角色(例如:找到买房、财主、调查员、买方的律师、广告公司/房地产经纪人、卖方、卖方律师等)。

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分析方法,都应记住一点:定性研究的分析过程是一个开放式结构,如果初步建立的分析框架、类别,甚至所研究的问题不符合搜集到的原始材料,研究者可以随时进行修改。为研究结果做结论时应该注意材料之间的异同,避免为了使结论看上去完整精确而牺牲材料的丰富复杂性。定性研究在理论建树方面强调“扎根理论”,即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发展理论。如果前人建立的有关理论可以用来深化对研究结果的理解,则可以借助于既存理论;如果这些理论和本研究的结论不符,研究者则应该尊重自己的发现,真实地再现被研究者看问题的方式和观点。建立理论时,研究者也可以借助个人的经验和直觉,不过,因此而下的结论必须建立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之上,不能凭空杜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