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5日)
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心的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明确指出,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如何使经济与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映生辉,这是我们要做的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是经济界、文化界、理论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企业界的一件大事。
一、两个文明共同进步,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方针
党中央关于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议》要求,“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是有针对性、现实性的,具有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国际反动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它的一个重要手法就是通过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因此,必须在坚持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当前,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撞激荡,资本主义和残存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致使一些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出现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倾向。诸如有的人对党所提倡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和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号召不感兴趣了;有的人见利忘义、见钱眼开,以至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图财害命;更有甚者,搞“三陪”服务、走私吸毒、贩黄嫖娼、行贿受贿、巧取豪夺,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对此,在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必须突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包括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全面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否则,不良影响必然会损害我们已经取得的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现在,有些地方大酒楼一座接着一座地增加,而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却在一个接一个地萎缩,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离开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势必缺乏精神动力,也就是缺乏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到头来,经济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今后15年远景目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严肃指出,这项工作,不单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文化教育部门的任务,而且是经济战线和一切部门的长期共同任务。企业更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重大而光荣的任务。
二、培育企业文化,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条件。培育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是进行管理科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企业文化的建设,涉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化。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建设企业文化,不仅要解决好继承的问题,还要善于创新。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党的优良作风,也要使新中国建设史上记载的那些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得以发扬光大。如大家熟悉的,以“三老四严”为基本特征的大庆铁人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鞍钢孟泰精神;还有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张秉贵同志创造的“一团火”的服务精神,等等。这些有代表性的企业精神,都激荡着时代的主旋律。这样的精神,直到今天还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企业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企业在改革和管理的实践中,赋予企业精神以时代气息,为之注入新的内容。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结合自己的特点,发展了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
继承优良传统,发展企业文化,必须重视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总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继承传统,更需要勇于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就是要使企业发展有鲜明的特性,使企业生产经营具有更强大的精神支柱。所以,我认为,企业文化首先要讲办企业的指导思想。当然办企业的指导思想与企业文化还不完全一样,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有共性的东西,但每个企业又总会有自己的特性。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企业在各自的实践中逐步培育成的企业文化,是本企业职工信念、意志、道德、风格、行为准则等的综合体现,并且是职工群众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本企业的个性。它对企业广大职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它能够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也能增强企业对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这种意识一旦与企业的物质建设相结合,就会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因此,我们说,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树立鲜明的企业精神是个核心问题。近年来,许多企业在强化内部管理的过程中,提出了各自的企业精神,有一些是很有特色、很鼓舞人的。深圳康佳电子集团提出:“我为你,你为他,人人为康佳,康佳为国家”,这里把企业行为的基本价值取向概括得极为生动;同仁堂集团公司提出“守药德,继传统,尊重科学”的经营理念;青岛双星集团公司提倡的是“创国际名牌,当世界名厂,做双星名人”。这样的企业精神都能够与企业各项具体工作相融合,容易被职工接受并成为自觉的信念与行动。
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间千万不能照抄照搬,要防止雷同,更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企业都有着特定的文化氛围。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国家优秀的经营哲学,也要从我国民族的、传统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在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更要注重突出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特色。欧美国家的企业精神所体现的西方哲理较深刻,而日本的企业精神却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应该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土壤,孕育鲜明的特性,从而体现有特色的中国企业形象。
最后,希望我们的文化界、理论界、经济界和企业界今后要更多地互相了解和关心,更密切地互相联系和合作,更有力地互相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