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五卷:文选
42843800000021

第21章 中国企协要为企业分忧

(1993年1月18日)

当前形势有喜也有忧。国民经济,前年走出低谷,去年又有很大的发展,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但喜中有忧。忧在哪里?就目前情况而言,主要有五忧:

一忧,经济还有些过热,企业外部环境严峻。热在哪里,人们说法不一。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发区热。据调查,现在经济开发区已达1900多个,而其中经中央批准的只有37个,经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批准的也只有136个,其余都是各个地(市)县自己搞起来的,占用的土地多达2250多万亩。这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二是房地产热。有资料说,1991年年底,我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已有3700多家,1992年年底接近10000家;占用土地1000平方公里,而其中真正得到开发的,据1992年7月份统计只有134.4平方公里。最近,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致使买主不敢问津,房地产商也不敢轻易投资。三是股票、证券热,或者说固定资产投资热。四是追求高产值、高速度热。这方面的问题企业感受最深。对于这些热,有人无动于衷,不以为然,说什么你那热,我这不热,言外之意,他还要更大的热。热还是不热,只要看看你那里的资金紧张还是不紧张,不就一目了然了!其实一些喊不热的人,他那里资金已十分紧张;再热,不烫死了?!

二忧,政府职能转变是说得多做得少。从中央工作会议到现在一年多了,进展不仅不快,更堪为人忧的是,有的地方借转变职能,转出一些“翻牌公司”,将政府的一个职能局,一夜之间“转”成“公司”。而这种“公司”还行使政府的某种职能。这到底是政企分开了,还是更合一了?!如果说原来的局只是企业的一个“婆婆”,现在既是“婆婆”又兼“老板”,一身二任。这种“公司”一旦挂牌,一收权(把已经放给企业的权力收回到“公司”来),二平调(割企业的“肉”),三取消企业的法人资格。这个动向应予注意。

三忧,企业自主权落实难。最近到深圳,我原以为深圳企业是有活力的,不料与一些企业同志座谈中,深圳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叫苦连天。特区本来实行特区政策,企业发展很快,可是近几年政府一些部门又习惯性地把内地捆绑企业的一套办法回流用在了特区。对于这一现象,《光明日报》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昔日曾以办事效率高而著称的深圳,如今一个企业从申报到批准开工,少说半年,多则一两年,还不一定批准;一个项目从申报到批准,至少要盖38个章,过38道关,而且机关层层设卡,每一道卡,请客送礼是“小意思”,甚至还要送“红包”,而且“红包”还明码实价。这种现象难道是杞人忧天?旧传统有一种巨大的惰性力量,只要它的基本结构没变,根基还在,就随时有可能把人们费了很大力气改造过来的事物再“改造”回去。深圳特区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四忧,许多企业管理滑坡。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普遍存在的两个情况值得注意:一是有些企业经济形势稍好,产品销路刚有点起色,就又端起卖方市场的架子,“萝卜快了不洗泥”,放松自己的管理。二是在一些企业里,职工第二职业无序,涣散了职工斗志。

五忧,企业一手硬一手软没有多大改变,“四有”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的建设和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等等,在一些企业仍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一年来,我们的企业确实在不断前进。但是,是在负重中前进,步履极为艰难:一是要冲破许多陈旧观念;二是要克服人浮于事的负担;三是许多企业是以落后设备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四是企业办社会的压力;五是相当一些企业负债经营;六是价格双轨制;七是乱摊派。如此重负,影响了企业大踏步前进的步伐。出路是必须加快改革。中国企协要关心这些问题,促进改革,为企业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