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步到位搞定职业规划
42862400000026

第26章 不够“自我”小心走失

“我是个怎样的人?”

“看上去我的能力还不错,并不是我不成功,只是恒心不够罢了。 ”

通常,有这样想法的人就会被看作是一个典型的“自我”的人。

但事实上,这些只是自我概念中的一部分内容。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呢?

不要以为培训师很好做,现在的学员,特别是那些年轻人其实是很难被说服的,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很乐于和我“吵架”的学员陆云平,不管我说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他都能滔滔不绝地反驳我的观点,于是我俩总是在课堂上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在我心里倒是喜欢这样的学员的,至少他有听进去你的话,和你有一些互动。

直到有天我由于出来得早就提前赶到了,我竟然看见陆云平正在振振有词地和别人吵架,没错,是“吵架”,不是“辩论”,完全是课堂上和我“辩论”的一个升级版,我这发现,原来陆云平的这种性格已经慢慢变成一种“自我”,我觉得必须要纠正他一下了,因为这个“自我”并不是我鼓励的“尊重原来的那个自己”,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于是,那天在课堂上我问道:“请大家畅所欲言,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呢?”

刚刚和陆云平吵架的那位学员说:“自我很不好,容易变得自大、以自我为中心。 ”

陆云平听出了话中的意思,忍不住反驳:“自我有什么不好的?至少我有自己的主意。”

我看这样下去两人又快吵起来了,于是,我赶紧插话制止:“好了,大家先坐下,听我说两句。其实,我还是鼓励大家要‘自我’

一下的,但并不是要大家变得自大、以自我为中心。严格说来,自我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信念、动机,更主宰着你的行为。比如,陆云平同学,他能够有自己的主见,OK,这很好,但如果过了头就演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了,这点应该不用我解释,因为自我通常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眼里容不下其他的人。”

陆云平在听到最后一句时,终于开口说:“老师,其实我心里并不是这样想的,我并不是容不下其他人的人!”

我很直接地回答:“那你就要开始改变喽!”

他终于低下头,开始若有所思起来……

我之所以要在此提出“自我”这一概念,是因为“自我”不但影响你个人,而且影响你对别人的看法,你是根据自己的了解和信念来解释别人的行为。用最简单的话说,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只有正确地了解“自我”,才能时刻清醒地认识本来的自己,才不会在职场中走失。

首先,“自我”助你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自我概念是每个生命的核心所在,对于任何一个试图在社会上立足,并争取成功的人来说,了解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能力及条件,坦然地面对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但像陆云平那样过于自我的人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人是不够自我,始终不能正视自己的心。例如,你在工作中某方面能力不足,但你又想获得利益,又死要面子不想向他人讨教,或者上司明明是将任务派给你和其他成员,但你却说“您放心,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了”,结果呢,你为了所谓的“荣耀”,牺牲了团队,也牺牲了自己,因为你根本没有能力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只不过你没有面对真实的自己。相反,如果你对自我有足够的了解,就能够坦然地面对这一事实,或接受他人的帮助,或认为自己真的有能力做到,这样结果就会万无一失了。

其次,先有“自我”才会有“大我”。“自我”可以理解成自己本身,而“大我”则是自己周围的人群所组成的“大家庭”。人们常会将通过外界的一些具体或者抽象的事物来映射他们的自我概念。例如,买车的人常会不自觉地受到自我概念的约束或指引而购买一些固定的车种,年轻人喜欢追求无拘无束的奔驰感,于是,跑车可能成为在他们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最适合的选择;中年人享受着事业有成所带来的社会地位,他们寻求稳重、诚信的形象,于是,气派、厚重的车种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很多人会加入某些特殊宗旨的社会团体,比如党派、运动团体、商会等,这也是自我概念的一种延续。在这些团体的活动中,对团体产生深入的认同,并进而体会到“大我”的感觉。

1.

一个人年龄越大,心理越趋于成熟,自我概念也会逐渐地变得客观。总的来说,年龄越大,越能“自我觉知”,对环境越具有主导性和客观性判断,不至于随波逐流,莫衷一是。

2.

环境的变化也同样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自我。一个人接触的环境越丰富,他的身心等方面发展都要比单一环境中的个体更好。

3.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的观念非常模糊,很多的价值取向都处在一个摸索未定的状况,因此这个时候,生活中的经验对我们影响就变得非常重大,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人对我们的影响尤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