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学活用博弈成功智慧
42864400000015

第15章 机会成本:放弃是选择的另一种表达

要获得机会,就要付出代价据说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年龄可长达70岁。不过要活到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相对困难且重要的选择。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

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这时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获得再生。老鹰再生所要经过的过程是: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而且要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要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用新指甲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得以重新再过30年的岁月!

老鹰为了获得再生,要付出如此艰辛的努力,其实它也可以不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找找食物或者休息,只是那样就不会再有30年的生命了!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必须要作出困难的决定,这时不要忘记机会成本的存在。

正如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在著名的《经济学原理》中所说: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而从事职业活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这一点儿也不值得奇怪……”比尔·盖茨的创业与学业PK

比尔·盖茨在创业与学业之间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比尔·盖茨于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19岁就退了学,与同伴创办电脑公司。这样他就没有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1999年3月27日,比尔·盖茨应邀回母校哈佛大学参加募捐会,当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时,他向那位记者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看来比尔·盖茨是不愿意拿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年他把大学读完,也许世界上的首富就不会是他了。盖茨是电脑奇才,他在38岁时就成为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1999年《福布斯》评选,盖茨居世界亿万富翁首位,净资产850亿美元,被《时代》周刊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如果用机会成本分析,他拿到哈佛大学毕业证的机会成本就是世界首富的地位。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用途中使用某种资源,而没有把它用于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上所放弃的利益。机会成本是因选择行为而产生的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对分析资源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作用。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有多种用途,把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会在同时放弃其他选择。要使稀缺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就要把它用于生产最能满足社会需要并能使产量达到最大化的商品的生产。

机会成本可以用于很多领域的分析,生产的选择、消费的选择,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机会成本。如每个人的时间安排也都存在机会成本,把时间安排于某一项活动,就放弃了把时间用于另一项有价值活动的机会。而善于利用机会成本分析利弊作出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是理性人的首选。先吃好苹果还是烂苹果:这不是悲观乐观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问题:两箱苹果,一箱是又大又鲜;另一箱由于放得久了,有一些已经变质了。问先吃哪箱,即先吃好的还是坏的?这道题当时用于测试回答者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人。

最典型的吃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从烂的吃起,把烂的部分削掉。这种吃法的结局往往就是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烂苹果,因为等你把面前的烂苹果吃完的时候,原本好端端的苹果又放烂了。第二种是先从最好的吃起,吃完好的再吃次的。这种吃法往往不可能把全部的苹果都吃掉,因为吃到最后的,烂苹果实在是烂得没法吃了,就都给扔了,形成了一定的浪费。但好处是毕竟吃到了好苹果,享受到了好苹果的滋味。按照当时的测试点:前一种吃法的人是悲观的人,后一种是乐观的人。

通常选择第一种吃法的人,觉得第二种吃法容易造成浪费;选择第二种吃法的人,觉得享受好苹果的味道更要紧,扔掉几个烂苹果不算什么。

两种吃法,各有各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先吃哪个苹果,对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在其行为背后,却别有一番深意。而经济学上的理性人更愿意采取第二种吃法。吃苹果不同于吃饭,不是为了果腹,而是为了品尝其味道,吸收其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吃好的比较理l生。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这种吃法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小一些。

经济学认为,人的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选择都要“耗费”若干其他事物——其他必须被放弃的替代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对被放弃的机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预期和评价,这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判断(主观的机会成本)。具体到先吃哪个苹果的问题上,两种吃法代表的实际上:是两种观念,两种对机会成本的主观判断。第一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浪费的机会成本大于好苹果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第二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大于浪费的机会成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面对“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我们每天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个人对机会成本的感觉会有偏差,这给人的启示是: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既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和选择,也要尊重他人的感觉和选择;每当遇到纯属个人的选择,在决策上,应尽可能地由自己作出,而不要由他人或集体作出,因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主观意愿,而别人和集体决策者却缺少充分的信息。减少你的等待成本

唐代有个叫夏彪之的人到新昌做县令,他问当地一个村官:“鸡蛋一文钱可以买几个?”村官答道:“三个。”这位县令即刻掏出一万文钱来,叫村官替他买三万个鸡蛋,继而说:“今天我不便带走,你让各家母鸡代为孵一下吧。”村官不敢怠慢,于是就孵出了三万只小鸡。过了几个月,县令找到村官,命他把寄养的小鸡都卖掉。虽然小鸡死了不少,但是村官不敢少给钱,只能按一只三十文的价钱把钱给了县令,一共九十万文。

不久,县令又来到另一个村问当地的村官:“竹笋一文钱可以买几根?”村官回答道:“五根。”县令于是又拿出一万文钱来,让村官帮助他买五万根,然后对村官说:“我也不需要那么多笋,就先养在竹林里吧。”到了秋天,竹子都长大了,一根可卖十文钱。县令命令村官帮他把竹子卖掉,又获得了五十万文。

这140万文钱中,县令先期投资两万,也下了本钱。县令的狡猾和无赖之处在于,他没有追加任何投资,而且在过程中转嫁了风险,却坐享其利。用博弈论的语言,就是减少了自己的等待成本。

在一场博弈当中,决定大饼切分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方的等待成本。虽然双方可能失去同样多的利益,一方却可能有其他替代做法,有助于部分抵消这个损失。沉没成本:失去的永不能再回来在实际应用中,沉没成本对决策往往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很多英明的决策者都无法自拔。很多时候,他们开始做一件事,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并不值得,或者会付出比预想多得多的代价,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但此时付出的成本已经很大,思前想后,只能将错就错地做下去。但实际上,做下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老周的婚姻是属于那种以城市户口换漂亮村姑的模式。十多年过下来,他的老婆混得越来越不错,先在街道工厂,后在区属企业,有一次买彩票中了50万元,发达了。

接下来老婆提出要离婚。但是,任凭她怎么说,老周就是不离。

老婆说把50万元都给他,老周还是不离。老周的道理是:“我好不容易把这个睡前不刷牙的乡村女人,调教成一个不但睡前刷牙而且刷牙后还穿睡衣的城市女人,你说,我能舍得她吗?其实,有那50万元我也不是找不到更漂亮的,只是,这么漂亮的老婆跟我离了,那不太便宜别人了?”

老周最终也没有便宜了别人,但是他自己也没得着便宜:现在两人不但:分床睡觉,而且他如果吃老婆做的饭菜,还得交钱。不过还好,老婆还没有在饭菜里下老鼠药。

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执著,而且一执著就是好几年,还要死缠烂打,这是很多像老周一样的男女在面对变心的另一半时的本能反应。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能损失更多。丘吉尔说,世上有两件事最难对付,一是倒向这边的墙,一是倒向另一边的女人。

在任何时候,要不要对一项活动继续投入,关键是看它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至于过云为它花了多少沉没成本,应该尽量排除到考虑范围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尽量抑制和消除沉没成本对决策的破坏性影响。

具体说来.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摆脱沉没成本的羁绊呢?一是在进行一项事业之前的决策要慎重,要在掌握了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对可能的收益与损失进行全面的评估;二是一旦形成了沉没成本,就必须要承认现实,认赔服输,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就像伊索寓言里的那只狐狸,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周折,却由于客观原因最终无法吃到那串葡萄。这时,即使坐在葡萄架下哭上一天,即使暴跳如雷也无济于事,反而不如用一句“这串葡萄一定是酸的,让馋嘴的麻雀去吃吧”来安慰自己,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调整期望的落差,转_而接受柠檬虽酸却也别有滋味的事实,虽然有点据于儒、依于道而逃于禅的味道,但至少不至于伤害了自尊与自信。

因此可以说,酸葡萄心理不失为一种让我们摆脱沉没成本的困扰、接受现实的好方法,而且可以消除心理紧张,缓和心理气氛,减少因产生攻击性冲动和攻击性行为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从这个意义上,它又不失为一种人生管理的方法。人生最大的效率其实在于:真正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追悔只是错上加错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

在当时,开发一种新型商用飞机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想开发更新更好的飞机,实际上等于把公司作为赌注押上去。但是英法两国的政府主意已定,坚决投资开发。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后来博弈论专家就把这种因一个错误而诱发更多错误的困境叫做协和谬误。协和谬误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错误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追悔导致错上加错,而是认赔服输,尽早出局以减少损失。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即使圣贤如孔子,也犯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错误。可是做错了以后应该如何面对,却直接关系到为错误付出的代价。

一旦做错了一件事,这件事也就算结束了。我们在检讨过之后,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做下一件事。人生就像跨栏赛,我们应尽量不碰倒栏杆,但是少碰倒一个栏杆也不会有额外的加分,我们只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跳过去就是了。如果一味地为碰倒的栏杆而惋惜和后悔,最终的成绩必然会大受影响。

一个年轻人准备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前,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征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回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老人的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他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既然已经错了,就不要一味地懊悔,在错误中不停地缠绵,必须要有“不悔”的勇气与智慧,放弃那些已经无可挽回的东西。要帮助自己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考虑在没有付出成本或者付出成本比较低的情况下会如何决策,是一个很有效的“药方”。

你以每股8元买进一只股票,但现在价格是每股6元,你应该抛售吗?做这个决策时,你要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以每股4元或者每股2元买入这只股票的,我会如何决策呢?如果打算卖掉的话,就证明你对这只股票的前景并不看好,所以最好还是抛了它。如果你看好这只股票的前景,那你现在就不应把它出手。在一些大的项目上面,实际上也应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亿万富豪张果喜原计划在海南投资两亿元,兴建果喜大酒店。在工程兴建一半时,正赶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海南的旅游市场也随之不景气。张果喜说:“当时我意识到,海南的旅游市场还需要几年的调整期,此时如按计划继续投资,定会给企业带来高额亏损。”当你知道已经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时,就不要再对已经投入的成本斤斤计较,而要看对前景的预期如何。对前景的观望,使张果喜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暂时放弃。

当你知道有些错误已经酿成、无法挽回的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认赔服输,抑制住心底的懊悔,因为这种嗅悔,有可能把你残存的最后一点理性都搭进去,让你陷入重复错误的怪圈。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博弈讲求成本,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学会把脱缰之马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运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据报载,河南有一位忠诚无比的文学青年,高考落榜之后便夜以继日地搞起诗歌创作来。他一篇篇地投稿,又一篇篇地被退回。他一气之下跑到新疆去发掘灵感,可是跑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他万念俱灰,饿了五天五夜,步履艰难地回到家里,因为无脸见人服了毒药,被抢救过来之后,不但受到亲人们的责怪,父母亲还发誓以后再不认他。他沉痛地说:“一个不幸的人选择了文学,而文学又给了我更多的不幸。”

这位青年不能说没有目标和理想,甚至他还有坚持不懈、锲而不合的毅力,但是为什么落到了这般田地?

我们在为那位忠诚无比的文学青年惋惜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博弈论方面的启示:人生有时需要“半途而废”,我们应学会撞到南墙就转弯。当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举步维艰时,所要做的或许并不是坚持到底,一条路跑到黑,而是停下来想一想,观察一下,问一问自己:选择的这个方向对不对?是不是已经到了应该放弃的时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天生有一种把事情做完满的内在冲动。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再看它一眼,你会有一种冲动要把这个圆完成。这就是“趋合心理”,是促使人们完成一件事的内驱力之一。

为了探究这八问题,心理学家蔡戈尼曾于1927年做了一个试验。她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同时演算相同的、并不十分困难的数学题。让甲组一直演算完毕,而在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结果,乙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全神贯注,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下来,因而很快忘记;而对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它,因而一直在脑海中徘徊,久久无法忘记。

这种心态叫“蔡戈尼效应”: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那么这种动机会因未得到圆满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在博弈中,这种心态对我们的成功有百害而无一利,很多人都像故事中的文学青年一样,很努力地工作和生活,但到头来却一无所获。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选准努力的方向,只是一味为了“趋合”而做无用功。

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学会把脱缰之马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运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我们可以先从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