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农村体育健身常识——投掷运动
42873800000003

第3章 推铅球运动(1)

(第一节)铅球运动概述

推铅球运动的历史比较悠久,据记载,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投掷石块、投掷炮弹和推铅球三个阶段。

推铅球的比赛场地最初是在一条直线后面进行,可采用原地或各种形式的助跑投掷。后来为了限制运动员的活动范围,规定在一个方形场地进行比赛(每边长7英尺,折合2.135米)。而后又改为在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进行比赛,并限定铅球必须掷到直角的扇形落地区域内成绩方为有效。

随着推铅球技术的改进和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推铅球扇形有效落地区的角度逐渐变小,由90°减小为60°、45°,直到现在的40°。

推铅球作为现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男子推铅球始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成绩是11.22米;女子是在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铅球重量为4千克,成绩是13.75米。目前,男子推铅球的世界纪录是23.12米,由美国运动员巴恩斯创造,女子世界纪录是前苏联利索夫斯卡娅创造的22.63米。

(第二节)推铅球技术演变

推铅球运动从产生、发展至今,已经历了660多年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推铅球技术大体上经历了6个阶段的技术变革。

第一阶段: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前,采用的是跳步推球的方法,也叫垫步推球法。这种技术助跑速度慢,最后用力工作距离短,铅球出手时的初速度慢,运动成绩也比较低。

第二阶段:从1896年开始到1910年前后,采用的是半侧向滑步推球的方法。这种技术和跳步推球技术相比,减少了身体重心的起伏,加快了滑步助跑的速度,加大了推铅球工怍肌群的预紧张程度,加长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和球出手时的初速度。

第三阶段:1920年前后,出现侧向滑步推球的技术。

这种推球技术和半侧向滑步技术相比。加大了推铅球工作肌群的预紧张程度,加长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提高了铅球出手时的初速度。侧向滑步推球技术风行了30年之久。美国运动员福克斯于1950年创造了侧向滑步推球技术的最高纪录17.95米。

第四阶段:1953—1973年是背向滑步推球技术出现和鼎盛时期。美国运动员奥布莱因·帕里于1953年创造了背向滑步推球技术。

从1953年到1959年的7年中,奥布莱因·帕里创造了10次世界纪录,成为铅球运动史上最杰出的运动员之一。1967年,美国运动员马特森以21.78米的优异成绩创造了背向滑步推球的最高纪录。

第五阶段:1973年美国运动员费尔巴哈利用转动力矩的力学原理,在传统背向滑步推球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背向滑步转体推球新技术。费尔巴哈利用这种技术,创造了21.82米的世界纪录。

第六阶段:旋转推球与背向推铅球争雄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是推铅球技术的“百花齐放”时期。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都进行过背向旋转推铅球的研究和实践。背向旋转推铅球技术的特点是:加速路线长,通过旋转,加大球的运行速度,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紧密,自然连贯。

在背向滑步与旋转推球技术并存时期,前民主德国的投掷技术研究组,通过对推铅球运动的运动学研究,又创造了背向滑步“长短节奏”和“短长节奏”推球法。其中蒂默曼·沃尔卡曾以23.06米的成绩荣登世界冠军的宝座。

从铅球技术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加长推球时的用力距离,不断地提高推铅球出手时的初速度,使运动员动员更多的肌群参加最后用力,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第三节)推铅球运动的特点

推铅球是一个速度力量性项目,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运动。

铅球出手的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是决定推铅球成绩的三个基本因素,其中,初速度是三个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

出于速度

铅球出手的初速度主要是由最后用力推球的距离和时间(铅球在力的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和时间)决定的。用力距离越长,时间越短,则推铅球的瞬时爆发功率越大,出手初速度就越大。铅球的出手初速度15%~20%来自滑步,80%~85%来自最后用力。最后用力的加速能力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发展水平,特别是速度力量的发展水平。另外,与掌握完善的推铅球技术也有密切的关系。

铅球出手的角度对投掷成绩也有影响,最佳出手角度不是不变的。

表2-1出于速度与成绩的关系见

出手速度(米/秒)10111213

成绩(米)39.940.641.241.7

实践中,世界优秀铅球运动员的出手角度比计算的数字要小一些,据不完全统计,他们的出手角度在35°~39°之间。

铅球出手的高度,对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臂长及对专项技术掌握的程度。研究表明,铅球出手的高度如能增加0.20米,则其运动成绩可提高1%。假如出手角度为41°,出手初速度为13米/秒,那么,出手高度与成绩关系如表2-2所示。

表2-2出手高度与成绩关系

出手高度(米)1.82.02.22.42.6

成绩(米)18.9319.1119.2919.4819.66

推铅球的规则

(1)通常推铅球比赛,每人可试投6次,3次为预赛,取得决赛资格后还可投3次。

(2)如参加比赛人数众多,可设有及格赛,每人只可投3次,达到及格标准后方可参加正式比赛。及格赛中的成绩,不算正式比赛成绩。

(3)推铅球比赛应按事前抽签的顺序依次试投,不得无故延误时间。应在叫到自己名字或号码1.5分钟内进行试投。

(4)推铅球不戴手套。

(5)每次投完后,必须等铅球落地后才能离开投掷圈,应从投掷圈直径后面离圈。

(第四节)铅球运动锻炼方法及技术

基本技术介绍

在学校教育中,推铅球是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要通过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复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握持方法、预备姿势和最后用力推球动作;在掌握原地推铅球技术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掌握滑步推铅球的技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推铅球测验时采用原地推或滑步推均可)。为提高推铅球的锻炼效果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如果是个人爱好,则做参考即可。

发展推铅球的专项身体素质锻炼

推铅球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是力量。要在发展一般性力量的基础上,注意发展推铅球项目最后用力阶段所需要的全身爆发力。关于发展力量的方法,除了参阅短距离跑发展力量的方法外,根据推铅球项目的特点,还可以采用下列练习:(1)俯卧撑臂屈伸(女性可从斜支撑臂屈伸开始练习)。

(2)连续做推举或挺举哑铃或其他重物。

(3)推举或仰卧推举杠铃或其他重物。

(4)肩负杠铃或其他重物做旋转和体前屈。

(5)肩负杠铃或其他重物做半蹲起(或半蹲跳起)和全蹲起(或全蹲跳起)。

(6)抓举、挺举杠铃或其他重物。

(7)用实心球、铅球或其他重物做向前抛、向后抛、向左抛、向右抛等。

(8)原地推铅球和滑步推铅球。

各种推铅球技术特点简介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农家书屋必备书系(第7卷)——农村体育健身常识——投掷运动,作者:刘国辉等

1背向滑步技术

传统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是美国运动员奥布莱茵·帕里首先采用的,包括在此技术上发展的背向滑步转体推球方法。

运动员采用直线向后的滑步形式,身体重心处于平稳状态,保证了滑步速度的提高,增加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有利于发挥转体力量,属于“侧弓形”与“反弓形”的综合用力技术。

其内在的特征是对身体素质要求较均衡。适合身体运动环节个体特征不突出的运动员选择。

2短长步背向滑步技术

所谓“短长步”推铅球技术是指滑步距离短(30~40厘米),最后用力两脚间距相对较长(170~180厘米)的投掷技术。

它是由前民主德国运动员创造的。“短长步”推铅球技术是在传统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基础上产生的。首先采用这种技术的运动员是布列泽尼克,采用此技术最成功的运动员是蒂默曼·沃尔卡,他们在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其主要动作是滑步结束右脚着地后即能产生出推髋侧移的用力条件并促使左脚尽快着地,形成左腿在牢固支撑条件下与躯干一起进行向前鞭打用力动作。这种技术要求运动员的右腿必须具有较快进入蹬伸的能力,否则两腿站位较宽很难做出有效的投掷动作。其外在动作表现为“侧弓形”用力明显,“反弓形”用力相对不明显,更强调“蹬”的意识,而“转”

则是被动进行的。

3.旋转预加速技术

这种推球技术的典型代表是美国优秀运动员奥尔费德,成绩达到2 268米。采用这种技术的预加速方式是旋转,在最后用力阶段无论从动作结构还是从方法上更强调转动因素。由于使用这种方法有较大的转动惯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选择采用这种技术的运动员并不普遍,选用时常常比较慎重。

投掷铅球技术分析和应用

尽管优秀运动员所采用的投掷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决定投掷远度的主要因素是共同的,包括投掷出手高度:从地面至铅球出手瞬间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出手角度:指铅球出手的飞行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铅球出手的初速度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出手初速度最为重要。力作用于器械的路线越长(特别是最后用力阶段),同时在该路线上作用于器械的时间越短,则器械出手的初速度越快,成绩就越好。

(一)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分析(以右手投掷为例)

1.握、持铅球的动作方法

1)握法:握球的手要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贴在球的两侧。为维持铅球的稳定性,初级运动员可把铅球更靠近指根处,高水平运动员可将球适当向手指上方移,以利于发挥手指的拨球力量。托好球后,手腕自然背屈,铅球的重心固定在食、中指的指根或第二指骨处。

2)持球站立:握好球后,将球放置在右颈部锁骨窝处,球体紧贴颈部,右臂屈肘,自然外展,掌心向外,上臂与身体夹角约成45°;运动员背对投掷方向,右脚尖紧贴投掷圈后端内沿站立,体重均衡地落在右腿上;左脚脚尖触地,位于体后约20~30厘米处,左腿呈放松状态;躯干和头部保持正直,髋向上略有提升,目视前方,注意力集中于将要开始的起动动作;左臂自然上举,或者由肩上转向胸前,保持身体的扭紧,维持身体平衡。

2.预备动作要领

预备动作是运动员进入滑步状态前的身体姿态调节过程,对铅球运行距离的长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顺利地进行滑步创造条件。常见有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由低姿状态开始的预备动作。持球站立好以后,上体前俯约与地面平行,两腿弯曲,身体重心落于右腿上,左腿后伸以脚尖点地,左臂自然下垂,两眼目视前下方,将球臂肘部自然下垂,部分上体在空间探出体外,待姿态稳定后,顺势向后摆动左腿开始滑步。

从动作上看,运动员由下蹲状态进入滑步,铅球处于较低部位,身体由平衡状态开始,比较利于稳定重心,但是采用这种开始姿势需要运动员具有强大的腿部力量,才能发挥滑步的特有效果,因此只有少数优秀运动员采用这种预备姿势。

方法二:姿势是从较高的姿态开始运动。运动员持球站立好以后,采用平稳从容的动作,上体逐渐前倾,当躯干接近水平位置的同时,左腿向后上方抬起,右腿膝关节微屈,体重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右脚掌,头部和躯干位置关系没有变化。伴随着左腿的回收,右腿的髋、膝关节主动弯曲,身体各部分都向右腿一侧靠拢,运动员呈“团身”状态。并且髋部略向投掷方向移动,为进入滑步阶段做好准备。

这种高姿态预备动作的优越性在于滑步开始时,右腿肌肉发力较为容易,身体重心起伏较小,完成最后用力比较自然。许多优秀运动员采用这种预备动作。

方法三:姿势与前面所介绍的两种方法有所不同。运动员持球站稳后,从容不迫地向前屈体,同时左腿向后伸展,左臂保持上伸。上体前屈至接近与地面水平时,从侧面看,整个身体形成一个“T”字形。待稳定后,顺势做团身动作。上体有节奏地加深前俯。约与地面平行,与此同时,左腿屈膝靠近右膝,左臂稍下垂,身体重心向投掷方向移送,接着利用“团身”的反弹,左腿向后摆出,开始滑步。

这种预备动作基本上集中了前两种姿势的优点,便于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取得平衡,更利于发挥躯干及上肢的力量,所以多被优秀运动员采用。

在现代竞技比赛中,也有许多运动员在完成预备“团身”动作时,加大躯干的扭转程度,把左肩扭至右膝前上方,更加充分地拉长躯干肌群的长度,以便发挥更大的力量。因此说无论运动员采用哪种预备姿势,都必须结合本人特点与习惯,使他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3.滑步技术及配合

滑步过程是推铅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滑步的目的是使铅球获得尽可能大的水平移动速度,并为最后用力创造良好的用力条件。滑步动作是以左腿向抵趾板方向的摆动开始的。整个过程包括左腿与右腿的摆、蹬配合以及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

(1)左腿摆动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以左大腿向后上方摆出,配合右腿蹬伸,带动身体滑行。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大,特别在左腿摆至后上方时,给右腿的压力减小,便于蹬伸右腿,同时能较好地控制身体起伏,增大水平速度,给快速收、拉右腿创造了条件。但是,因为动作时间长,造成左脚落地较晚,双支撑的过渡阶段容易降低速度。初学者多采用这种方法,优秀运动员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