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是有恒的根本和基石,而志有小志与大志之分。小志是小目标,大志是大目标;小志成小事,大志成大事。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叫“志当存高远”。意思是说,立志要立宏大之志、长远之志,要敢于立志成为一个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医学家、教育家等等,立这等大志,或曰终身之志,才能为自己持之以恒的实践提供长远、强大的动力。
东汉初年,有一个叫耿的人,少年时就喜欢读书吟诗,特别喜欢军事,经常跑到地方军队那里去看操练,并立志成为一个军事家。光武帝刘秀在北方组织军队时,他便去投奔刘秀。他在辅助刘秀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屡次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东汉时期有名的将领。这与他胸怀大志并矢志不渝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一次,他向刘秀建议,应出兵剿除土霸王张步,并说若是获准,甘愿为先锋。张步占据着12个州郡,且兵强马壮,实力十分雄厚。开始刘秀有些犹豫,担心兵力不足,难于成事。但张步的存在,确实是自己成就事业的心腹之患,于是委派耿攻打张步。张步听说耿来攻,迅疾调兵遣将,分兵把守祝河、临淄一带。耿不畏强敌,敢冒矢石,率队猛烈攻城,很快就攻下了祝河。接着又乘胜攻破临淄。张步眼见部下连吃败仗,便亲自带兵反攻临淄。耿、张两军在临淄城外大会战。激战中,耿被流箭射伤大腿。主将受伤,军心有些惊慌,部将陈俊建议暂时休战。耿大声喝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正是我等战胜张步的良机,怎能言‘休战’二字!”他拔出佩刀一咬牙砍断箭矢,继续冲入敌阵。将士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哪甘落后,个个精神抖擞与敌人绞杀在一起。“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城外沟堑皆满”。经此一战,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
刘秀得知耿打败张步,非常高兴,便亲自到临淄慰劳军队,当面夸奖耿说:“将军从前提出平定张步的计划,我还认为口气太大,恐怕难于成功,如今才晓得,有志者事竟成也。”
耿取胜张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志向的人,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志向去做,最后一定成功。
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其所以能完成《史记》这样一部宏篇巨著,正是他早年立下继承父业的大志的缘故。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的太史官。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要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如此重大的祭典活动,身为太史的司马谈是理应到场的,可司马谈却身患重病,不能随从武帝去登泰山。司马迁外出回来,见到父亲时,司马谈已是奄奄一息。弥留之际,司马谈紧紧地握着司马迁的手泪流满面地留下遗言:“我们家的祖先是周代的太史,再早,在虞舜和夏禹时,就因职司史官而显名于世。自春秋战国以来,一度中衰,难道会断绝在我们父子身上吗?我死了以后,你如果继续担任太史的话,不要忘记我平生打算写一部通史的愿望。现在诸侯兼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汉朝统一了海内,天下大治,国家富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虽然身为太史,但已无力实现我的夙愿了。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千万不要忘记。”
司马迁俯下身子,痛哭流涕地回答道:“我虽然才学不高,但定继承您的遗愿,按照先人积累下来的珍贵史料,加以阐发,不敢有所缺漏!”
在司马谈死后的第三年,司马迁担任了太史令。于是他孜孜不倦地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研究和整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因为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之辩解而遭处罚,受了腐刑,成了“废人”。但他一想到父亲的遗嘱,一想到太史令的职责,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和屈辱,决不放弃《史记》的编纂,呕心沥血,整整经过了十四个春秋,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历史著作《史记》。
《史记》的问世与莫大的成功,可谓是司马迁以持之以恒的韧劲浇灌出来的智慧之花。
如何修己、待人、处世,都受人生态度的制约和指导。人生态度是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具体化。对人生真谛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而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是复杂、艰辛的,沿途并不是鲜花满地,倒是荆棘密布。因此,只有高远的志向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朝着目标前进的恒心和耐力。孔子既主张“志当存高远”,又明确指出“有恒者事竟成”。这就为立大志、立高志、成就事业指明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是人生修养、奋斗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