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求教、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北朝的时候,孔播门下有位学生名叫李谧,学习很用功;几年后,学识远远超过了老师孔播。孔播不摆老师的架子,虚心向学生李谧请教。起初,李谧觉得学生教老师是不尊师的表现,说话总是吞吞吐吐。孔播看出了李谧的心思,于是,诚恳地对他说:“你要知道,凡是在某一方面比我高明的人,都可以作为我的老师。何况你呢?”这件事传出后,其他学生深受感动,还编了一首短歌颂扬孔播:
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唐朝诗人郑谷,自幼聪明,7岁就能写诗。郑谷的诗友齐己,是个和尚,年长于郑谷,常和郑谷吟诗唱和,二人十分友好。一次,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诗云: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写成,齐己吟味再三,自觉不错,便去邀郑谷品评。郑谷看后,说需改一字方好。齐己问改哪一字?郑谷微笑着说,诗中“昨夜数枝开”,改为“一枝开”方见得其早。齐己听了不觉佩服得迅速下拜,连连致谢。时人称郑谷为“一字师”。
齐白石是国画大师,他非常好学,70岁那年,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作了一幅《梅鸡》的画,梅花下的公鸡画得很别致,特别是那鸡尾巴有神韵。齐白石欣赏了许久,笑着说:“你画的这张太有味了,借我回去临一张吧。”一周后,他又来上课时,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得好不好?”谢时尼一看临摹的画上有老师的题字,大意是你那鸡画得很好,我要永远把它作样子,现在我拿临摹的这张和你交换,不知你肯答应否。谢时尼兴奋不已,这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后来,谢时尼一直把这张画珍藏着。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从小就练习书法,一次,他在村旁学书,有一个卖豆腐的走过,见了柳公权写的字便说:“这字写得像我担子上的豆腐,没筋没骨。城里有个人用脚写的字比这还好呢!”
柳公权听了不服,第二天,就进城找到了那用脚写字的人,只见他用左脚按纸,右脚挥笔,写时似行云流水,确很出色。柳公权十分佩服,立即向他请教写字秘诀。这人迅即用脚书写道:“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里。博取众家长,始称龙凤飞。”柳公权明白了个中道理,决心照着这个教诲,勤学苦练,终成名家。以上这些事例中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勤学好问之人,也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各自领域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人。他们虚心求教的对象,是不拘于何人何时何地的。或许正因为如此,成功才如此眷顾于他们。这是一种“礼”,更是一种成功的必然途径。
孔子说这些话是在担任鲁国司寇时,此时他已到知天命的年龄了,他的知识、为人,那时早已闻名遐迩,真的对太庙的一切他一无所知吗?显然不是,其所以“每事问”,正表现了孔子处处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治学精神。
常言道,大海之所以为大,在不拒细流;高山之所以为高,在不辞壤土。知识不惧多,学问无止境,不懂就问,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求学的“捷径”。古今之伟人、名人,在学业、事业上有造诣的人,莫不具备“每事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