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新得
42916500000205

第205章 鲍叔牙让相于管仲

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矫饰、不浮夸,这种做人的品质是高尚的;自己能做到的事就去做,做不到的就让给比自己更有水平的人去做,这不仅是诚实,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己、对别人都负责的态度。春秋时的鲍叔牙,在这方面就堪为古今表率。

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人,他有一个好友叫管仲,管仲之父管庄曾是齐国大夫,不幸早逝,后来家道中落,家中仅有一老母,生活非常困难。鲍叔牙经常照顾他。两人曾合伙做买卖,稍有盈利,管仲总是多取一份。鲍叔牙的从人对此心怀不平,常有怨言。鲍叔牙却从不计较,他对从人说道:“管仲并非贪此区区之金,因家贫不济,是我故意让给他的。”买卖亏了本,鲍叔牙认为这是机遇不好,从不埋怨管仲。管仲年轻时也曾做过几次小官,领兵出征,每到战场上却总是居于后队,等到还兵之日又居于前队。三番几次,引起了众人的嘲讽,不久便被撤职。对此,鲍叔牙全不在意,还替他解释道:“管仲有老母在堂,须留身奉养,哪里是真的害怕战斗?”管仲后又屡次与鲍叔牙谋事,总是挫折重重。鲍叔牙常安慰他说:“人固有遇有不遇,假使你遇其时,定当百不失一。”管仲十分感激鲍叔牙,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不久,齐襄公与其妹——鲁桓公的夫人文姜秘谋私通,谋杀了鲁桓公。具有政治远见的管、鲍二人都预感到国内将发生大乱,齐襄公的弟弟们深恐祸及己身,先后去国离乡,管仲、召忽奉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国。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久,齐鄘公同母弟弟的儿子公孙无知因齐襄公即位后废除了他原来享有的特殊权利而恼怒,于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勾结大夫反叛,闯入宫中,杀死了齐襄公,并自立为君。

公孙无知在位仅一年有余,因虐待大臣雍廪,终被刺死,齐国一时无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纷纷动身回国抢夺王位。莒国距齐国较近,形势对公子纠非常不利。管仲于是自请先行,亲率30乘兵车去截击公子小白。人马过即墨30余里,正遇见公子小白所率的莒兵停车造饭。管仲驱车马向前拜见小白,问道:“公子别来无恙,今将何往?”小白说:“欲奔父丧耳。”管仲说:“公子纠居长,理应主持葬礼,公子您最好就在这儿停下来,勿自劳苦。”小白当然不肯。管仲抬头见莒兵有争斗之意,恐寡不敌众,佯装退走。蓦地弯弓搭箭,射向小白。只见小白大喊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鲍叔牙急忙上前抢救,管仲见小白吐血倒下,忙率兵飞驰而去,众皆庆贺。于是放心落意,缓缓而行。

谁知管仲的那一箭,只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佯装中箭,咬破舌头,喷血倒地,连鲍叔牙都瞒过了。公子小白深恐管仲率兵再次追来,于是更换装束,从小路疾驰,终于抢先到达齐国,登上了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不久,鲁庄公率兵攻齐,齐、鲁两军交战于乾,结果鲁军大败,公子纠和管仲随鲁庄公败归鲁国。齐桓公为绝后患,送书给鲁庄公,声称要率领三军之众,兵临鲁境,请杀公子纠。鲁庄公新败,闻大兵压境,早吓得心颤胆寒,于是杀了公子纠,并将管仲和召忽擒住,准备将二人送给齐桓公发落,以期退兵。召忽对管仲说:“我死了,公子纠可说是有以死事之的忠臣了;你活着建功立业,使齐国称霸诸侯,公子纠可说是有生臣了。死者完成德行,生者完成功名。死生在我二人是各尽其分了,你好自为之吧。”说完,自刎而死。

公子纠死后,齐桓公意欲杀掉有一箭之仇的管仲。鲍叔牙极力谏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的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派使臣速接管仲回国。

管仲虽已归齐,但齐桓公仍一直对他耿耿于怀,不肯委以重任。不久,齐桓公欲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说:“大王您是只想治理好齐国呢,还是想称霸于诸侯?”齐桓公问:“想治理好齐国如何,想称霸于诸侯又如何?”鲍叔牙说:“想治理好齐国,用我为相就足够了;若想称霸诸侯,那么就必须用管仲为相!”

这样,在鲍叔牙的鼎力推荐下,齐桓公终于彻底赦免了管仲的射钩之罪,决定重用管仲,以隆重的仪式拜他为相。而管仲也不孚重望,励精图治,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鲍叔牙不仅有自知之明,不虚夸,不争名夺利,而且能让自己下,让贤者上,这不仅是一种品质的表现,更是一种做人的智慧。逞能硬撑着,必然会像垫桌腿的乌龟那样吃力不堪;而自吹自擂者,亦难免被自己和别人的口水给淹得无法喘息。

漆雕开为何要拒绝老师的要求而不去做官呢?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他水平不够,而是出于他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的本性。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否则宁可不答应。这种要求自己近乎苛刻的精神,在急功近利的当今社会已显得稀少和可贵,我们随处可见的是完全不切实际的自夸和吹嘘,或“半瓶子醋”的无知叫嚷,而他们所滋生出的浅薄和错误,也常常给人以误导,当然也让有识之士予以痛心疾首的批驳。至于我们自身修养以及为人处世态度,问题的关键在于:你选择哪种方式和途径,也几乎能因此决定你人生的档次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