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新得
42916500000069

第69章 王安石直道而行

一个人想听到对自己的正确评价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同时能认清自己,不为别人的毁誉所动,也很难做到。人应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骄傲自满,飘飘然的。历史上就有一些人不随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而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宋朝的王安石就是这样一种人。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少年时喜好读书,一经过目终身不忘。他写文章落笔如飞,初看好像漫不经心,完成后,见到的人都佩服他的文章精彩奇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誉。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上等,任签书淮南判官。以前的制度规定,任职期满,准许呈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惟独王安石没有这样做。再调任鄞县知县,他在鄞县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秋后百姓加些利息偿还,使官仓中的陈谷能够换新粮,鄞县的百姓也感到方便。再任舒州通判。文彦博做宰相,向皇帝推荐王安石,说他淡于名利,请求越级提拔,想以此来遏止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风气。不久,朝廷召他考试馆职,他不肯参加。欧阳修推荐他任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辞谢。欧阳修对朝廷说王安石须用俸禄养家,因此任命他为郡牧判官,他请求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东刑狱,入京任度支判官,当时是仁宗嘉祐三年。

王安石的议论高深新奇,善于用辩论驳难和旁征博引来维护自己的学说,敢于按照自己的意见办事,满怀激情地立下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风俗的志向。于是他向仁宗上万言书。

不久王安石任职集贤院。在此之前,朝廷多次下达委任他担任馆阁职务的命令,他都辞谢了;士大夫们认为他是无意显赫于世以求仕途畅达,都恨自己不能结识他,朝廷多次打算委派他担任名利优厚的美差,只是怕他不就任。第二年,任命他同修起居注,他推辞了好多天。门吏拿着委任敕命到他府上交给他,他拒不接受;门吏随即下拜,他却躲避到厕所里去;门吏把委任敕命放在桌上离去,王安石又追上去把委任敕命交还给门吏;他上章辞谢了八九次,才接受了同修起居注的任命。于是任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从此他不再辞官了。

当时有诏令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皇帝诏书文字,王安石争辩说:“确实如诏令所说,那么舍人就再不能履行他们的职责,而听任大臣为所欲为,这虽不是大臣为了私利而侵夺舍人职权,不过立法也不应该如此。今天大臣中软弱的人不敢为陛下执法守纪,而刚强的人则假借陛下的旨意来制造命令,谏官、御史都不敢违背他的旨意,我实在感到害怕,”王安石的这些话触犯了执政大臣,从此更加与执政大臣相抵触。王安石因母亲去世离任,一直到英宗朝结束,朝廷多次召他,他都不肯起复任职。

王安石的意志坚定,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他当宰相时在政冶、教育等诸多方面大力推行变法,敢于打破旧框框,推出新措施、新制度,曾遭到包括苏东坡、司马光这样的志士贤达的反对。他认为朋友归朋友,政见归政见,决不改变自己的主张。他有一股“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圣贤不足师”的倔劲,不把古圣贤放在眼里,认为自己就是当代的圣贤。可见这个人倔强得多么厉害。又例如,他一辈子穿的都是破旧衣服,乃至他当宰相的时候,皇帝都看到他领口上有虱子。眼睛又近视,吃菜只看到面前的一盘,生活那么朴素。皇帝劝他修修边幅,他也一笑置之。可见他真是对毁誉无动于衷。

当然,在某些做法上,王安石有时也采取了一些不足取的方式。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刚愎自用给他的改革带来了恶果。这是应当认识清楚的。

有志之士应当成为自己人生理想和目标的确定者和负责者,不能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在从事认定的事业中做到“行义不顾毁誉”,不必计较别人的诋毁或赞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样才有可能闯出自己的天地来。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与人相见,三两句话就说起别人来了,这是通常的事;而且越是有名的人,甚至越是伟大的人物,毁或誉也就越多,一个真正干事业的人,应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议论,不要计较别人的毁誉,而是应该专心干自己的事,踏实走自己的路。同时对于别人,也不应当因任何原因进行不切实际的诋毁和赞誉。这既是一种做人的道德原则,也是一种处世的方法和策略。